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七位秦国君主,谁的成就最大?说出来别不信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七位秦国君主,谁的成就最大?说出来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4/1/19 12:07:55

到秦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国强大的原因,归结起来一共有四个原因:

一、秦国具有地理上的优势。

秦国占据了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利用险要地势阻击六国对秦国的进攻,同时秦国又占据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在秦惠文王时期又攻下成都平原,对外秦国进可攻、退可守,使得六国无法撼动秦国,对内秦国积极发展农业,这是秦国强大的第一个原因。

[var1]

秦国与战国地图

二、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

秦孝公时期,重用了卫国人商鞅实行变法,这是秦国自立国以来最彻底、最伟大的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一是军功爵位制,废除了世袭世制,建立了不靠出身而靠军功取得爵位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秦国百姓参与战争的积极性。

二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种,农民通过种地,将粮食交给国家也能获取爵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荒种地的积极性,让农民提供了足够的粮食,以进行战争。自从变法之后,秦国就脱胎换骨开始变得强大,并且这种变法被秦国历代君主所推崇,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var1]

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源

三、正确的战争策略。

实力强大并不代表战争就能取胜,实力是重要原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秦国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有很多正确的战争策略的,比如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等等,比如秦惠文王时期,在选择东出函谷关攻打六国还是南下攻打巴蜀时产生了战略分歧,最终确定下来的战略是先取巴蜀,再东出函谷关攻打六国,事实证明了这个策略是正确的。

再比如远交近攻,秦昭襄王以前,秦国攻打六国时,经常存在越过某个诸侯国去攻打并不与秦国接壤的诸侯国,这样即使取得了胜利,也是守不住战争中所攻取的土地时,只到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也就是说离秦国远的诸侯国,采取政治上的联合策略,离秦国近的诸侯国,采取军事上的打击策略,这个策略让秦国在统一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主动。

[var1]

远交近攻

四、七位秦王的苦心经营。

从秦孝公开始,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直到秦始皇时期,又经过了十年的统一战争,秦国才最终统一天下,如果从商鞅变法开始算起,秦国统一天下一共用了7位秦王,合计135年时间才最终完成。

在这七位秦王之中,没有一位是昏君,虽然有三位秦王在位时间比较短,但他们也没有做出错误的决策,更没有对秦国统一天下之势产生阻碍,相反,7位秦王都在苦心经营秦国,为了最终统一天下的大业立下了自己的功劳。

那么问题来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这七位秦王之中,谁对秦国统一大业的作用最大?谁的成就最高?谁的能力最强?

[var1]

历代秦王的苦心经营

1、秦孝公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并不强大,所以秦孝公才会下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为秦国变法求强。秦孝公说得很清楚,只要有人能出计谋而让秦国强大起来的,秦孝公都会尊其为官,并分封土地给他。

《资治通鉴卷第二》: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正因为秦孝公对人才的重视,所以商鞅才来到了秦国变法,秦孝公在位时期,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同时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全力支持商鞅变法,就算是自己儿子犯了法,秦孝公照样支持商鞅,这让商鞅变法没有后顾之忧,并拉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

[var1]

秦孝公变法

秦国的强大,始于秦孝公。秦孝公的最大能力在于知人善用,他相信商鞅的才能,并无条件甘愿退居幕后来支持商鞅变法,这是很多一国之君做不到的事,他在位23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秦孝公却一直坚持下来,这是秦国强大的起源。

2、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之子,一即位就杀死了商鞅,然而秦惠文王非常明智的是,并没有废除商鞅的变法,商鞅虽死,秦法仍在,秦国强大的根基仍在,秦惠文王在位26年,最大的成就的就是攻取了巴蜀之地,夺取了成都平原。

秦国夺取巴蜀之地是具备战略意义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战争的意义非常重大,秦国在此后近百年的战争史上,正因为有了成都平原这个大粮仓,为秦国前线征战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成为秦国统一战争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var1]

秦惠文王并巴蜀

秦惠文王最大的能力就是用人与战略,公孙衍、樗里疾、司马错、张仪、魏章等人才都是秦惠文王时期得到重用的,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不仅攻取了巴蜀,而且还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与商衍之地,在西北方向,秦国还攻取了义渠的大片土地,让秦国疆域进一步开拓。

3、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之子,在位仅3年,因为举鼎而死,虽然秦武王在位时间较短,但他也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攻取韩国的宜阳,打通了秦国通往洛阳的道路,为秦国东出建立的功勋,这就是秦武王一生最大的成就。

[var1]

秦武王开宜阳

秦武王最大的能力就是勇武善战,因为天生神力,秦武王喜欢举重,并喜欢与人比武,他重用了几个大力士担任将领,从这一点来说,秦武王又是不成熟的,但好在秦武王并不昏庸,他能重用甘茂夺取宜阳,只是有些任性,举鼎而死就是秦武王任性的盒子,作为一国之君,岂能把自己的性命置于无用的小事之上。

4、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弟弟,也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在位55年,秦昭襄王时期,是秦国四处攻伐、征战的时期,秦昭襄王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支持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45万大军,基本上消灭了赵国大多数的精壮人口。

除此之外,秦昭襄王还灭亡了义渠国与东周,为后继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尤其是长平之战,一战把强大的赵国削弱,要知道战国时期的赵国是东方六国中最能打的诸侯国,但是赵国的精锐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殆尽,尽管赵国还有李牧与边军,但是此时的赵国已经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资本,直到灭亡。

[var1]

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重挫赵国

秦昭襄王的能力在于战略与用人,他重用了范雎,接收了远交近攻的战略,逐渐清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他还重用了白起,在军事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消灭了东方六国近百万有生力量,这种消耗也是保证秦国强大并统一天下的原因。

5、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是秦昭襄王之子,他为秦昭襄王守孝一年,但是在位仅三天就去世了,所以他的谥号是孝文王,虽然他在位时间极短,但是他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就是立嬴子楚为自己的继承人,而嬴子楚就是秦始皇的父亲。

[var1]

秦孝文王立嬴子楚为继承人

6、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之子,因为被吕不韦视为奇货可居,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吕不韦成功把嬴子楚推上秦王的宝座,成就了一段传奇。

秦庄襄王在位仅仅3年时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灭亡了东周国,并继续秦国东进的战略,夺取了韩国与魏国的部分土地设置了三川郡,秦庄襄王最大的能力就是与吕不韦配合,成功地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并立秦始皇为继承人。

[var1]

秦庄襄王灭东周国、设三川郡

7、秦始皇

秦始皇最大的成就不用说就是用了十年时间灭亡了东方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国家政权,并统一了整个华夏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字、语言、度量衡、车轨等等,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真正的大一统,秦始皇的功绩是前无古人的。

秦始皇的能力主要在于用人、战略与胸怀。秦灭六国重用了很多将领,比如王翦、王贲、李信、蒙武、蒙恬等人,在战略上,秦始皇采用了尉缭的战略,在胸怀上,秦始皇没有杀害一个功臣,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秦灭楚之战,秦始皇误信李信的话,以为30万人就能灭楚,结果失败,秦始皇也没有杀李信,然后又亲自出马请王翦出战,一切按王翦的要求,最终成功灭楚。

从成就上看,当然是秦始皇的成就最大,其他六位秦王之中,谁的成就也比不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成就,然而秦始皇的成就还不止于此,还有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等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成就,都不可小视,在政治上,秦始皇还有书同文、车同轨的成就,都是其他六位秦王比不上的。

[var1]

秦始皇统一天下

从能力上看,同样是秦始皇的能力最强,十年灭六国,看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并不容易,虽然秦国国力大于任何一国,但并没有大到比六国总和还要强,而且在灭亡六国之中,秦军并非战无不胜,还出现了一些失败,但这些问题都被秦始皇所克服。

当然了,秦始皇是七位国君之中的最后一位,作为后来者,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优势,但并不代表秦始皇的能力不如其他六位,如果秦始皇的能力不强,也许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还会再长一些。

但是,对秦国统一大业功劳最大的却是秦孝公,因为他是开拓者,没有秦孝公开创的商鞅变法,哪有秦国的强大?没有秦国的强大,哪有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结果?秦国强大的根源是商鞅变法,这是秦孝公最大的政治遗产,也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原因,这是其他六位秦王比不了的。

更多文章

  • 楚汉最低调的兵家怪才,兵仙韩信都跪求其计,一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历史上真实的韩信点兵,老梁故事汇兵仙韩信

    然而,还有一人,他的为人低调名声不出众,说起来可能都没人知道,但也是楚汉时期的兵家怪才,就连被称为''兵仙''韩信都要不耻下问,跪求其计,他就是谋士李左车。[var1]说起李左车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祖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国大将李牧。李牧

  • 春秋时期灭掉吴国的越国为什么很快衰败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的吴国与越国,春秋时期越国为什么打不过吴国,吴国灭越国

    [var1]越王勾践灭吴后,越国施行的是分封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在分封制推广的同时,有没有承偱“尊尊亲亲”这样的礼制,导致父子相残、大臣弑君的内乱频发,比如“越人三世弑其君”(越国人连续三代杀死国君),如此君权旁落导致了越国实力的急转直下。[var1]勾践死后,其子孙继承了越国的强盛国力,到了越王朱

  •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楚汉之争时,不过15年,百万秦国锐士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对楚汉争霸的评价,楚汉争雄秦始皇的军队去了哪里,从秦始皇登基到楚汉争霸的历史

    人们不禁要问,只有15年而已,当年灭亡六国的秦军大部分都还健在,怎么看似如此强大的秦国,会灭亡得如此之快呢?秦国赖以称雄的大秦铁骑和锐士去了哪里?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战争中,动用兵力最大的战争应该就是秦灭楚之战,秦始皇先是派出年轻将领李信率领20万秦军攻打楚国,可惜失败了,之后请出大将王翦率领60万秦

  • 春秋五霸齐国,称霸的齐桓公吗?不是,是士大夫管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管仲齐桓公电视剧,管仲和齐桓公经典对话,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200字

    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怎样雄霸天下。齐桓公先抛出了自己的想法:齐国有强大的军队,发动对外战争,打服其他诸侯,什么叫雄霸天天下?就是我想打谁就打谁,这天下不就我说了算了吗?这不就叫称霸吗?管仲听了,微微一笑,反驳了齐桓公:这样不对,靠武力打这个打那个,那是流氓、黑社会,不是真正的霸主。齐桓公问:那怎样才算称

  • 如果邓艾没有偷渡阴平,蜀汉会在短时间内被魏国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邓艾偷渡阴平之后为何能迅速灭蜀,阴平古道邓艾,邓艾偷渡阴平原文

    先大概了解一下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此战是司马昭执意发起,为了转移国内对司马昭弑君这个大逆不道的行为,而发动的战争。[var1]在发动战争前,只有钟会刻章迎合司马昭,因此钟会也成为魏国讨伐蜀汉军队的主帅,魏国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邓艾率领3万人,由狄道向姜维所在的沓中进发,中路军由诸葛绪率领3

  • 曹氏都时刻提防着司马懿,为何最后还是让司马懿独掌了魏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是怎么篡夺曹氏江山的,司马懿把曹氏都杀干净了吗,司马懿怎么叛变曹氏的

    司马懿尽最大所能的在曹魏集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又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使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此来保存实力。曹操呢,是一个爱才之人,同时也善于用人,但是他的疑心又很重。所以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司马懿的情感十分复杂。一方面他要利用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替自己打天下,另一方面又要提防着司马懿的

  • 乐毅攻破齐国70多座城池,为何排不进战国四大名将?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乐毅简介,乐毅大破齐国的故事,历史上乐毅攻打齐国

    乐毅后来成为三国名相诸葛亮的偶像,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并把乐毅放在与管仲相同的地位,可见诸葛亮对乐毅的推崇,到了唐朝时期,乐毅进入武庙,成为武庙十哲之一,整个战国除了乐毅之外,只有白起与吴起进入武庙十哲。[var1]乐毅乐毅后来还成为武庙中的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其地位与同时期的廉颇、李牧、王翦、田

  • 田齐贵族限制贤才昏庸腐朽是齐国最终衰落的重要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国田齐下场,田齐是正统齐国吗,田齐上位国号为什么还叫齐国

    齐威王是齐国的有为之君,他在位时期曾创造了齐国的盛世。然而齐威王重用的相田婴却是一个庸才。田婴是齐威王的亲信,有记载说他是齐威王之少子,亦可能是其庶弟,被封为靖郭君。齐威王对田婴非常信任。当时齐国国君每日必须听五官(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司徒)的奏事,而齐威王听“五官”奏事的国务很是厌倦。《战国策

  • 战国时六国均曾辉煌但最终衰落,秦国历经百余年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一统天下电影,10分钟看完秦国一统天下,嬴荡不死秦国能一统天下吗

    山东六国虽然也曾辉煌,但因各种因素又迅速衰败从战国初期因李俚变法而强盛的魏国,到战国后期因胡服骑射而强盛的赵国,山东六国皆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然而由于变法不彻底、地理因素、君主昏庸等因素影响,六国的辉煌时期均极为短暂。1、魏国:地处四战之地,“马陵之战”后迅速衰退。“三家分晋”后,魏文侯任用李悝

  • 晋献公开创晋国霸业,并17国服38国,却被骂成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晋国晋献公资料,晋献公个人简介,晋献公实力

    晋献公在位26年,尽灭公族子弟,巩固君主之位,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消灭强敌虞、虢,让晋国声望大震。但是,史书却把他批斗成听信谗言,杀害子嗣的昏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史记》有记载,“献公昏惑,太子罹殃。”[var1]晋国原本是北方一个小诸侯国,能够成为影响中原的大国,晋文侯功不可没。他出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