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创周朝791年,可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八道“硬”菜是什么吗

周武王创周朝791年,可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八道“硬”菜是什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47 更新时间:2024/2/7 1:39:55

周朝分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屈指一算,整整享国971年,这让后世的皇帝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因为最长寿的汉朝(东汉西汉加一起)才409年,更不用说以后,享国二三百年的其他朝代了。

我们知道,周朝的时候,生产力低下,代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匮乏,再加上当时的厨师不多,会个豆苗炒蛋,都能混饭吃的时代,也没有多少人精研厨艺,故此,从周武到平民百姓的餐桌上的食物,也就不很丰富,除了纯“绿色野生”这个噱头之外,估计那时的食物,绝对唬不住现代人。

可有一点不要忘记,周武王是一位帝王,他也需要过年过节;一旦有庆典祭祀,他也要宴请朝内的大臣;更况其他国家派来使臣,更需要设宴招待。

周武王摆席设宴,他就不能只上几碗老米饭,然后再来一碟干豆腐卷大葱,蘸着肉酱吃,他也需要用周代的八珍宴席招待贵客,用来彰显周天子的好客之风,用来证明周朝的繁荣和富庶。

接下来有读者就会问,周武王爱吃的周八珍都是什么呢,小编遍查典籍,给您归纳了一下,这些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有的很平民,有的很怪异,有的很拉风,有的菜多吃还能中毒。

光说不练不是好汉。第一道大菜就端上来了——淳熬。看到这俩字,有没有恨自己读书少?其实这道菜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将做好的肉酱,放到了大米饭上,然后淋上热油,其形式基本等同于今天的盖浇饭。

而第二道大菜的名字是淳母,它就是第一道大菜的孪生兄弟,所不同的是,将肉汁浇于黍(小米)米饭之上。

这两道菜摆在“天字第一和第二号”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的周朝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吃饱肚子。吃饱之后,就是要吃好了。

第三道和第四道大菜接着上,这是什么呢?就是炮豚、炮羊。制菜的过程是,将小猪小羊杀掉,然后在它们的腹内,放入调料和枣果,接下来先烤,接着油煎,最后是蒸煮,至于味道好不好,读者可以自行去脑补。

接下来是第五道和第六道大菜登场的时间。第五道大菜的名字叫捣珍,就是用牛、羊、鹿、等动物的里脊肉,经过捶捣,蒸熟制成,至于味道如何,小编没吃过不好说,但口感应该是很绵软的。

而第六道大菜就比较拉风了,它的名字叫渍,就是将牛肉切成薄片,加入肉汁和梅浆腌制生吃。

第七道菜的菜名叫“熬”它比较费牙,怎么说呢?需要将牛、羊、麋、鹿等动物肉锤烂,然后用姜桂等调味,这种肉被风干之后,可以蘸着肉汁直接干食。

接下来最后一道大菜肝膋出场了,它是用肠油包裹了狗肝,经过烧烤制成的一道美食。华夏民族有狗肉不上席的说法,这种烤狗肝应该是美味的,如果不是美味,它也不能成为周八珍的压轴大菜。

周武王的时代,帝王以食肥腴为贵,这事从周八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除了饭,就是肉,再有一样就是狗肝了。由此可见,那时候吃东西的贫乏和单调。

不过在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周武王吃的美食有一样超过了我们现代人,那就是肉酱,佐餐的肉酱包括:兔肉酱、鱼肉酱、芥酱、螺肉酱、狗肉酱、鱼子酱甚至还有古怪的蚁卵酱等等一百二十种。

而且他们在长期吃肉中,还总结出了很多吃肉的秘籍,比如:(简单地举例)带腥气的猪,身上发臭的牛,零乱的羊,鹿的胃,猫头鹰肋旁的薄肉,全都不可吃。

但让周武王没有想到的是,他喜欢吃的八珍中,就有一样不是“毒”的有“毒”食品,那就是狗肝。

狗肝号称维生素A之王,一旦吃狗肝超标(47克—150克视不同人体的耐受量而定),就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中毒的症状是剧烈头痛、厌食、恶心、剧烈呕吐和头晕乏力等等。

周朝已经过去了两三千年,而周八珍做为那时候的美味,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基本就不合时宜了,但那毕竟是华夏美食的源头,小编将其披露出来,读者们也确实有了解、知道的必要。

因为我们饭碗中的每一粒米,餐桌上的每一片菜叶,都不是孤零零地存在,它们存在的历史,甚至比我们人类还久远……

更多文章

  •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妲己纣王吻戏完整,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俗话说,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有远大理想与抱负的纣王,就这样逐渐的沉沦了。当然,妲己是肩负着女娲娘娘交给她的迷惑纣王的任务而来,所以,纣王不思朝政刚好合了妲己心意。但妲己迷惑纣王的举动,却遭到了姜皇后的训斥。此时的妲己刚刚进宫,她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她见到姜皇后,更不敢摆什么架子,因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

  • 春秋战国时期,贫穷弱小的燕国,为何能撑到战国末期才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最强大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灭国,战国时燕国最鼎盛时期的版图

    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自然环境差,人口稀少,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是最弱小的,说起燕国的战史,曾被齐国灭国两次;在长平之战后进攻元气大伤的赵国,还被打得大败而归,实在是有点惨。[var1]燕国真正的巅峰是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开启改革,后来联合五国伐齐击败齐国,尴尬的是,在齐国主力被灭后,其他各国相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七位秦国君主,谁的成就最大?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孝公为什么当上秦国国君,秦孝公时的秦国有多强,秦孝公前后的秦国君王

    到秦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国强大的原因,归结起来一共有四个原因:一、秦国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秦国占据了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利用险要地势

  • 楚汉最低调的兵家怪才,兵仙韩信都跪求其计,一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历史上真实的韩信点兵,老梁故事汇兵仙韩信

    然而,还有一人,他的为人低调名声不出众,说起来可能都没人知道,但也是楚汉时期的兵家怪才,就连被称为''兵仙''韩信都要不耻下问,跪求其计,他就是谋士李左车。[var1]说起李左车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祖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国大将李牧。李牧

  • 春秋时期灭掉吴国的越国为什么很快衰败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时期的吴国与越国,春秋时期越国为什么打不过吴国,吴国灭越国

    [var1]越王勾践灭吴后,越国施行的是分封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在分封制推广的同时,有没有承偱“尊尊亲亲”这样的礼制,导致父子相残、大臣弑君的内乱频发,比如“越人三世弑其君”(越国人连续三代杀死国君),如此君权旁落导致了越国实力的急转直下。[var1]勾践死后,其子孙继承了越国的强盛国力,到了越王朱

  •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楚汉之争时,不过15年,百万秦国锐士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对楚汉争霸的评价,楚汉争雄秦始皇的军队去了哪里,从秦始皇登基到楚汉争霸的历史

    人们不禁要问,只有15年而已,当年灭亡六国的秦军大部分都还健在,怎么看似如此强大的秦国,会灭亡得如此之快呢?秦国赖以称雄的大秦铁骑和锐士去了哪里?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战争中,动用兵力最大的战争应该就是秦灭楚之战,秦始皇先是派出年轻将领李信率领20万秦军攻打楚国,可惜失败了,之后请出大将王翦率领60万秦

  • 春秋五霸齐国,称霸的齐桓公吗?不是,是士大夫管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管仲齐桓公电视剧,管仲和齐桓公经典对话,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200字

    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怎样雄霸天下。齐桓公先抛出了自己的想法:齐国有强大的军队,发动对外战争,打服其他诸侯,什么叫雄霸天天下?就是我想打谁就打谁,这天下不就我说了算了吗?这不就叫称霸吗?管仲听了,微微一笑,反驳了齐桓公:这样不对,靠武力打这个打那个,那是流氓、黑社会,不是真正的霸主。齐桓公问:那怎样才算称

  • 如果邓艾没有偷渡阴平,蜀汉会在短时间内被魏国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邓艾偷渡阴平之后为何能迅速灭蜀,阴平古道邓艾,邓艾偷渡阴平原文

    先大概了解一下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此战是司马昭执意发起,为了转移国内对司马昭弑君这个大逆不道的行为,而发动的战争。[var1]在发动战争前,只有钟会刻章迎合司马昭,因此钟会也成为魏国讨伐蜀汉军队的主帅,魏国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邓艾率领3万人,由狄道向姜维所在的沓中进发,中路军由诸葛绪率领3

  • 曹氏都时刻提防着司马懿,为何最后还是让司马懿独掌了魏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是怎么篡夺曹氏江山的,司马懿把曹氏都杀干净了吗,司马懿怎么叛变曹氏的

    司马懿尽最大所能的在曹魏集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又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使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此来保存实力。曹操呢,是一个爱才之人,同时也善于用人,但是他的疑心又很重。所以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司马懿的情感十分复杂。一方面他要利用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替自己打天下,另一方面又要提防着司马懿的

  • 乐毅攻破齐国70多座城池,为何排不进战国四大名将?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乐毅简介,乐毅大破齐国的故事,历史上乐毅攻打齐国

    乐毅后来成为三国名相诸葛亮的偶像,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并把乐毅放在与管仲相同的地位,可见诸葛亮对乐毅的推崇,到了唐朝时期,乐毅进入武庙,成为武庙十哲之一,整个战国除了乐毅之外,只有白起与吴起进入武庙十哲。[var1]乐毅乐毅后来还成为武庙中的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其地位与同时期的廉颇、李牧、王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