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针对荆州之地,庞统与诸葛亮有何不用的见解?

针对荆州之地,庞统与诸葛亮有何不用的见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3/12/30 15:27:03

说到三国,就不得不提到荆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主张刘备势力首先需要“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最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由此,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核心战略就是要跨有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州,这样才有争夺天下的资格。但是,庞统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指出诸葛亮《隆中对》的致命错误,但是刘备并没有采纳。

首先,在诸葛亮的谋划中,是非常重视荆州之地的,也即诸葛亮将荆州放到了益州一样的高度中。在他看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正是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刘备在西取益州后,留下关羽这位大将来镇守荆州,并且授予关羽“假节钺”,也即先斩后奏的权力。而在东吴偷袭荆州后,刘备也是亲自率领大军发动了夷陵之战,以此为关羽报仇,并意图夺回荆州。凡此种种,都体现出了刘备和蜀汉对于荆州的重视。而这,直接就是执行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结果。但是,针对荆州之地,庞统却提出了和诸葛亮截然不同的观点。

根据《九州春秋》这一史料的记载,庞统曾向主公刘备表示:“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作为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一方面指出了荆州的客观条件不足以作为蜀汉的核心地盘,另一方面,庞统则表示荆州因为处在东吴和曹魏的夹攻之下,所以难以立足。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虽然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富庶繁荣,但是,先是曹操大军进攻荆州,然后是赤壁之战,再然后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大势力围绕该地区的争夺,导致荆州出现了“荆州荒残,人物殚尽”的问题,也即这一问题的存在,无疑限制了荆州对于蜀汉的支撑作用。

同时,在庞统这位谋士看来,荆州“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相对于易守难攻的益州,荆州不仅没有山川之险,而且还处在曹魏和东吴的虎视眈眈之下,可谓四战之地。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之所以败亡,显然也和荆州的地理位置存在直接的关系。基于以上两点,庞统显然不赞成蜀汉在荆州这一地盘上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即在庞统看来,刘备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益州、汉中等地上,最好不要对荆州存在太深的执念。但是,或许是庞统在益州之战中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对于庞统的肺腑之言,刘备没有放在心上。

最后,在庞统去世后,刘备一方面攻取益州、汉中之地,另一方面,刘备也没有丝毫忽视荆州之地。比如在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就派遣大军和关羽对峙,意图攻占荆州的郡县。对此,刘备立刻从益州率领大军来支持关羽,并和东吴进行了“湘水划界”。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挡孙权对于荆州的野心。在此之后,当刘备刚刚攻占汉中之地后,关羽就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败走麦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后,正是因为对于荆州的执念,也即出于对诸葛亮《隆中对》的深信不疑,刘备希望继续跨有荆州、益州这两个州,所以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给蜀汉带来了更大的损失。换而言之,刘备如果可以听从庞统的劝谏,或许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尼克松访华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中途期间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尼克松,中国,历史解密

    关于尼克松访华已经有诸多的文章说明过,今天对于这部分内容就先不说。但对于尼克松之行背后的故事,还是很值得各位了解一下的。美国总统访问任何一个国家,都一定会有先遣人员先期前往,除了安全事务外,还包含了前期的外交、新闻、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准备。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一样如此。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西方新年开始

  • 蓝玉的死是因为自己作死吗?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为明朝的建立与发展屡立战功,但他最后却以谋反罪被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次,蓝玉见朱元璋乘舆远远经过,便指着说:“那个乘舆的人已经怀疑我了!”此话一出口,大祸即来。锦衣卫听到了这句话,立刻告及朱元璋说蓝玉谋

  • 一生辅佐三位帝王的帝师,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生辅佐三位帝王的帝师,最终结局如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经过“四镇之乱”“泾原兵变”后,唐德宗变得小心翼翼,对吐蕃的无理要求一再满足,给钱给粮,“许每年与赞普彩绢一万段匹者”,原本就不富裕的国库更显囊中羞涩。当唐德宗决定把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迳州、灵州四地让给吐蕃

  • 明镜高悬断伞的故事具体说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明镜高悬断伞的故事具体说的是什么?这个故事发生在平遥古城,时间得追溯到康熙年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旧

  • 长板桥的时候,曹操的猛将为何不敢挑战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刘备没有西川根据地之前一直是属于“四海为家”的状态,经常被曹操追得到处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应该就是新野之战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过即便如此,刘备仍可以得民心,这其中就不得不夸奖刘备的民心所向的理论了,这一理论在当时有着得民心这得天下的道理。刘备在得知刘琮投

  • 在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诸侯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几乎都在变法图强,

  • 董寿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寿平,画家,历史解密

    匠心别具以画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但董寿平的风格迥异,匠心别具。素有文同之挺劲,顾安之谨严,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简约,郑板桥之清癯,石涛之质朴,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但仔细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遗迹可踪。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但其风格鲜明,且不悖古法。

  •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生平简介,故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程大位(1533~1606),明代商人、珠算发明家。字汝思,号宾渠,汉族,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率口(今黄山市屯溪)人。少年时,读书极为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一生没有做过官。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

  • 古代行军打仗上万人上厕所怎么办?都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厕所,清朝,历史解密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大型战争场面动辄上万、百万人,他们之间的交战肯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但是细心的你,联想到自己的一天,很定会提出“这么多人,怎么上厕所?”这样的疑问。因为景区的厕所,公共厕所经常有人排队,你想一下战场上不是上千人要上厕所,而是几十万,上百万人要上厕所,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而且

  • 国本之争历时十五年之久,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的是明朝明神宗朱翊钧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