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如何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战役?

长平之战,如何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51 更新时间:2024/1/19 11:53:30

[var1]

长平之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从总体实力对比来看,秦国虽然略占优势,但赵国也不是无力与之抗衡,这一点从之前廉颇率军与王施对抗数年就可以看出。赵国之所以败得如此惨烈,其根本原因就是战略上的失策,而秦国之所以能够取胜,其原因也是因为采用了得当的策略。

[var1]

首先,赵国对于冯亭献上党一事考虑不周。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上党十七县固然是个不小的诱惑,但赵国在接收上党之时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两难之地。而秦国却借攻打韩国之机,巧妙地将战场转移到了赵国。

[var1]

其次,赵国用人不当。之前用老将廉颇驻守长平,虽不能迅速取胜,以守为攻也是一个稳妥不过的万全之策。谁知赵孝成王心高气傲,听信谗言,用赵括而不用廉颇,使四十万赵军陷人秦军的埋伏。而秦国方面,所用王屹、白起都是勇猛善战之辈,又善于谋略,赵括与之相比,真是有天渊之别。至于谋臣方面,秦国有范雎这个老谋深算的丞相自不待言,而赵孝成王左右亲近的大臣大都为秦国的“反间计”所用,只有一个蔺相如,但此时也是重病不起。

[var1]

其三,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和政治经验丰富的秦昭襄王相比,赵惠文王的政治头脑显得十分幼稚。他不顾自己的实力,一味地争强好胜,又听不进他人的劝谏,反而愿意听信那些虚假的谣言。而昭襄王重用范雎之后,能够充分地吸收丞相提出的建议,甚至在关键时候放下身份,亲自到河内去征兵。

最后,赵国的外交策略有误。在秦、赵两国交战之际,赵国没有马上向其他的国家,如魏国和楚国求救,反而心存侥幸,派使者去秦国和谈。而秦国正好利用了赵国使者来秦的机会,孤立了赵国,同时也破坏了东方诸国的“合纵”之势,使赵国最后只能孤军奋战。

[var1]

历经长平一役,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而其他诸国也因此战受到巨大的威慑。至此,关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形成了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长平之战是诸侯争霸,天下混战时代即将结束的一个标志,统一的局势已然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就要诞生。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元勋惨遭杀害,连秦王李世民都保不住,他到底犯了啥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元勋列表,唐朝元勋有多厉害,唐朝皇帝李世民

    [var1]在这个过程中,秦王李世民调兵遣将立下大量功勋。唐朝建立以后,其地位越来越高,在朝中一言九鼎,连唐高祖李渊都得充分尊重其意见。武德二年(619年),有一个唐朝开国功勋惨遭杀害,连秦王李世民都保不住,他到底犯了啥罪?[var1]这个人叫刘文静,出生于公元568年。早年因为父亲不幸战死,继承家

  • 长平之战后,赵国差点被灭国,为何还能打退匈奴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赵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败了有多惨

    李牧之所以能够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白了就是他在和匈奴作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打输过。不过,李牧和匈奴交战也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一直都是让赵王对他不满的。那么,李牧打匈奴究竟是怎么一个打发呢?说实话他和匈奴作战,基本上是以防守为主,就是你匈奴不来我的地盘闹事,我绝不去主动打你。但是,你一旦到了我看守

  •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有所减弱,为何其余6国不趁机攻打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秦国兵力,长平之战秦国损失大吗,长平之战秦国损失多少兵力

    [var1]六国方面的情况韩国自不必说,韩国是秦国东出的首要门户,因此历次秦国东出与韩国必有一战,韩国上下早已经被打怕了!早已是秦国的附庸!长平大战前夕,韩国朝堂面对秦军的压力,采取的措施是拱手把上党送给秦国,然而上党郡守冯亭不服,这才私自送给了赵国,这才引发了长平大战!魏国霸权早已衰落,后经伊阙之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的真正原因,这和他被赐死究竟着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秦帝国白起被赐死,白起被赐死的反响,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赵军吗

    [var1]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一直打到公元前260年这场战争一共打了三年,这场战争的结果是 以赵国换将,将廉颇换下来。换成了只会理论而没有战争经验的赵括,战败且近40万赵军被俘后遭遇坑杀而结束。自此之后 战国中唯一一个可以与强大的秦国竞争的是赵国, 再也没有单独与秦国的实力,战国时代也进入

  • 长平之战的失败,到底应该由谁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长平侯卫青,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var1]不过,历史一向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越过那些流传下来的刻板印象,我们用客观角度看,长平之战背景下,真实的赵括又是如何呢?/鹤立鸡群的贵族子弟说赵括,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赵奢。马服君赵奢,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在世时也是天下最顶尖的将领。他曾进攻齐国麦丘之地,大获全胜,也曾主导过著名的阏与之战,

  • 原创原创原创原创郭嘉死前​献出一“遗计”,曹操却不以为然,然后魏国因此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郭嘉的全部资料,郭嘉遗计原文,郭嘉遗计定辽东的辽东指现在哪里

    意思就是说那一些真正善于打仗作战的人,并不会有特别显赫的名声流传,原因在于他们的胜利看上去都显得平淡无奇,而这份平淡无奇却又显得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没有太多的奇谋诡诈。他打过去,然后他就赢了,以至于在世人眼中反而毫不出奇。[var1]对三国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 韩、赵、魏同属三晋,为何赵、魏是强国,而韩国却最为弱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赵魏为什么是三晋同宗,赵魏韩的历史,韩赵魏关系如何

    [var1]首先,虽然魏赵韩都来自于晋国,但是,大多数人看来,魏国才是那个继承晋国衣钵的诸侯。具体来说,在战国时期,粮食对国家的强弱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就赵国来说,在战国时期分得了太原盆地、河北山麓平原等产量区,魏国则拥有晋西南、关中渭北平原等产粮区。而韩国的粮食来源,主要就是河南中部平原。与此同

  • 古代男男CP管仲和齐桓公,没有管仲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齐桓公简介,关于管仲齐桓公的历史,齐桓公同人图

    [var1]在古代,那些男男CP都有谁?尤其是那些为一统天下的春秋CP。官方认证CP管仲和齐桓公管仲是齐桓公的谋士,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最器重的国相,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俩被后世连续2000年评为官方认证CP,管仲被誉为华夏第一相,他们的君臣关系,和谐到让当时所有的人嫉妒,为什么呢?齐桓公在处理

  • 为何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七雄为啥秦国只灭了六国,秦灭六国楚汉争霸全文,楚汉争霸秦国将军

    [var1]公元前207年项羽率众诸侯兵破函谷关,势力达到最甚。次年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分别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

  • 赵国的地理环境和胡服骑射的影响导致赵国人勇猛善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国骑射,50万秦军攻赵国赵国誓死不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的赵国局势

    赵武灵王开疆扩土对后世赵国的影响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及其攻灭中山、西略胡地的军事行动,使赵国崛起于战国中期,成为列强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赖于赵武灵王奠定的雄厚基础,至战国后期,齐国衰落后,赵国成为合纵抗秦的中坚,是唯一可与秦国对垒的强国。赵武灵王将赵国发展的战略方向从南面的中原转到北面的中山、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