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八爷党逼宫雍正时,三阿哥胤祉为何会彻底沦为局外之人

雍正王朝:八爷党逼宫雍正时,三阿哥胤祉为何会彻底沦为局外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2/8 19:43:39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整个事件,那些参与康熙朝时期“九子夺嫡”的众位康熙皇子中,雍正、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八爷党”的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皆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共同经历了这场“逼宫”。而除去早先被康熙皇帝下令圈禁终身的大阿哥胤褆、废太子胤礽,和被雍正发配去看守皇陵的十四阿哥胤禵,似乎只有三阿哥胤祉没有身处这一事件的旋涡之中,甚至都没有出现在当时的朝堂之上。

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三阿哥胤祉自身的态度决定了他不会主动参与其中,就连“逼宫行动”中对立的雍正和八阿哥胤禩,也几乎是完全“无视”了胤祉的存在,这才使得其成为了整个事件中,彻头彻尾的“局外之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九子夺嫡”中,胤祉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明哲保身之路。 参与“九子夺嫡”的众位康熙皇子,分别组建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联盟,包括以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以大阿哥胤褆为首的“大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首、势力强盛的“八爷党”,以及以雍正为首、贯彻“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策略的“四爷党”。 这些政治势力为了争夺皇位,上演了一场场明争暗斗的戏码,可谓是争得头破血流,反而是三阿哥胤祉则表现出了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带着李绂、陈梦雷等一众文人墨客,自始至终都在编撰的书籍。

而这也便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那个由文人组成的“学究派”团体——“三爷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细品三阿哥胤祉在“九子夺嫡”中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其似乎采取的是与雍正一样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

雍正表面上不去结党营私,主动延揽朝臣,而是本着“孤臣”的态度,尽心办事,从而赢得了康熙的好感与信任。 反观胤祉,他做的是更加的耐人寻味,甚至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除了编撰《古今图书集成》之外,再无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

而即便是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胤祉的别有用心。 一方面,这部《古今图书集成》,编撰图书一万卷,被誉为是“不朽之盛世”,就连康熙对此都夸赞不已,毫无疑问,这部书便是胤祉最有分量的政治筹码,凭借此就可以让康熙以及朝中大臣对其是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胤祉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编书上,这也使得他非常容易为人所忽视的同时,也不会去树敌,即便是无法染指皇位,他也可以凭借其中立的态度与表现,最终能够在康熙去世后依旧得以安身立命。

所以,从胤祉在“九子夺嫡”中的表现我们就不难发现,他有“夺嫡”的想法,不然他就不会公开的检举大大阿哥胤褆用“魇镇”诅咒太子胤礽的事情,然而他却表现的非常的内敛和低调,除了一份自知之明外,更多的还是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果然,康熙去世后,隆科多手捧康熙遗诏,当众宣布雍正为新君的时候,胤祉甚至抢在了十三阿哥胤祥之前,第一个向雍正跪拜,承认雍正的地位,从而用自己的这一份“拥立之功”,抹杀此前兄弟二人所有的误会与猜忌。特别是他还有着雍正兄长的敏感身份,这个时候更应该率先纳上自己的一份“投名状”了。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胤祉也就此告别了政治舞台,除了在李绂即将被问斩之前主动向雍正求情赦免李绂外,再无其他的政治表现,甚至是在李绂向其求援的时候,为了不引火上身,他还将与自己关系紧密的李绂推去向李卫求助。 这些都说明,此时的三阿哥胤祉已然是无心政治,他想要的只是安安稳稳的了此残生,做一个潇洒的王爷,而再无其他奢求。至于“逼宫”这样大逆不道的忤逆之举,胤祉断然是不会将自己置身其中,并且还会主动地敬而远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胤禩而言,胤祉没有兵权,就意味着他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

顾雍正与胤禩在这场“逼宫事件”中的对峙,兵权无疑是双方博弈的核心焦点。 胤禩为了控制京城九门以及宫禁防卫,积极拉拢手握兵权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并且与隆科多密谋,用步军统领衙门的兵马撤换图里琛的御林军,以最大限度挟制雍正。除此之外,胤禩还以弘时为内应,利用弘昼政治上的不成熟,“误传圣旨”,进而在四位关外“铁帽子王”的配合下,夺下了丰台大营的兵权。 可以说,胤禩这一次是充分吸取了此前“夺嫡之夜”中,因为失去丰台大营兵权而痛失好局的经验教训,在“逼供行动”的一开始,就将兵权放在了所有安排的首位来看待。而也正是由于在兵权上的短暂优势,使其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甚至一度将雍正就此逼上了“绝路”。 可最终,因为由于十三阿哥胤祥拖着病体,坐着担架,前往丰台大营,重新夺下兵权,进而带兵入宫勤王,使得胤禩等人在兵权上的优势荡然无存,这才最终挽救了这场危机,同时也使得八阿哥胤禩等人精心策划的这场“逼供行动”就此破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兵权是决定这次“逼供行动”成败与否的胜负手,有兵权的隆科多,四位关外的“铁帽子王”,甚至是虽被雍正发配看守皇陵,但仍然在军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十四阿哥胤禵,都是胤禩所要争取和团结的对象。

反观此时已然处于“养老”状态且没有兵权的胤祉,他既不会为胤禩等人所拉拢和争取,也不会被视为“逼供行动”的阻碍,毫无“利用价值”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威胁,也因此必然会被胤禩选择无视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雍正,对于三阿哥胤祉的感情则要复杂许多。 其实,如果按照传统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制度,身为雍正兄长的胤祉,对于雍正来说,始终都是一种威胁与挑战。

于是乎,雍正对于胤祉采取的是“拉”和“压”相结合的对待方式。

先来说“拉”。 雍正保留了胤祉诚亲王的爵位,并且赐予了他“御前免跪”的恩典,这对于胤祉来说已然是莫大的殊荣,可以说雍正是给足了自己的这位兄长面子。同时,作为胤祉重要“亲信”的李绂,也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先是担任副主考和主考的差事,随后又外放到湖北做了巡抚,直至提拔其做了直隶总督。这些都是雍正拉拢胤祉,主动向其示好的方式。 当然,这其中也有雍正对于胤祉能够识大体、顾大局,率先带领一众康熙皇子承认自己的新君地位的一种感谢与褒奖。

再来说说“压”。 对于胤祉来说,似乎除了一个亲王的头衔以及“御前免跪”的恩典,雍正并未给其安排差事,可以说是将其隔绝在了朝堂之外,进而使得其影响力再也无法施展。以至于在这次关外的“铁帽子王”进京面圣,共商“整顿旗务”的朝堂大会上,竟然都没有安排其到场,也说明胤祉已然是被雍正排挤出了权力的核心圈之外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即便是如此,雍正对于三阿哥胤祉还是不放心,所以便来了一手“欲擒故纵”,让其领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弘时和弘昼去查抄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家财。雍正则正是要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辨别这三人是否与“逼宫行动”相关,是否与“八爷党”众人进行了暗中的勾结。

而胤祉也看出了雍正的想法和意图,因而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自证清白”。 首先,在接到雍正的旨意后,丝毫没有任何的迟疑,马上遵旨前往抄家,可以说是非常的主动,对此并不胆怯。 其次,在面对“活出丧”的弘昼的时候,对其进行了批评与劝谏,以此表明对于雍正决策的拥护。 再次,真到了抄家的过程中,胤祉并没有进入府中,也没有与胤禩等人及其家人有任何的交流,以证明的自己的坦荡,不惧搜查。

而也正是胤祉这样的表现,雍正最终认定,胤祉确实与“逼供行动”毫无关联,胤祉也就此得以全身而退,真正做到了明哲保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不过,三阿哥胤祉的善终也仅仅是《雍正王朝》的改编和演绎而已。历史上的胤祉,不仅从来没有获得过雍正赐予的“御前免跪”的恩典,其最终的结局也是非常的惨淡。

雍正登基之后,随即开始对于胤祉的打击与报复。尽管并没有将其的亲王爵位废黜,但是却安排他与十四阿哥胤禵共同守卫皇陵。雍正六年(1728年),胤祉被雍正以索贿治罪,从亲王降为了郡王爵位,直到雍正八年(1730年)重新加封其为亲王。

然而仅仅三个月之后,胤祉就遭到庄亲王胤禄等人弹劾,称其在胤祥的葬礼上“毫无忧伤”之情。就这样,胤祉的爵位被废黜,其全家也被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之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在禁所去世,终年五十五岁。

而在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之后,胤祉才得以平反,并且被追赠了谥号,算是得到了的一份迟到的“补偿”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八爷党逼宫时,弘昼起了关键作用吗?为何上演活出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王朝弘昼八王逼宫的关键,八爷逼宫完整版视频,八爷逼宫

    如果真以为弘昼是真糊涂,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那是弘昼大智若愚的表现,他之所以办了几件看似“糊涂”的事,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争储之心,他只想做个闲散王爷,活出丧是做给父亲雍正和两个哥哥看的,所以,他才会对雍正说:“儿臣是百无一用之人。” 八阿哥胤禩联合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隆科多、几个关外旗主

  • 雍正王朝最可怜的女性:找了两个夫君,一个是亲叔叔,一个是亲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一生最爱的女人,雍正王朝最后陪在身边的女人,吕四娘三刺雍正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剧,女人的存在感较弱。但是依然有一个女性角色可以称之为半个女主角,那就是乔引娣。 在电视剧中,乔引娣是一个敢作敢为、可爱而又泼辣的女性角色,为尔虞我诈的剧情增添不少柔情和美丽。 《雍正王朝》中的乔引娣,是一双观察的眼睛 乔引娣是一个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死后与年世兰合葬,雍正死后为什么只和两个女人合葬,雍正死后跟谁合葬

    雍正死后为什么会和年世兰合葬到一块? 年世兰是谁?她年羹尧的妹妹,雍正的侧福晋,同样也是雍正最为得宠的一个老婆,而且是没有之一。 其实我们了解年世兰的形象,大多都是根据影视剧中了解的。在影视剧中年世兰可不是什么好人,性格上飞扬跋扈就不说了,心眼还比针尖都小,在后宫里宁愿得罪娘娘,也不能得罪年世兰,不

  • 雍正在位只有13年,为何会这么快离世?工作狂+吃错药=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在位13年为何突然暴毙,雍正在位期间的重大事件,雍正在位13年为什么评价这么高

    的确,雍正在位时间不算长,可不等于寿命就短。要知道,雍正生于康熙十七年,即位的时候已经45岁了,在位十三年,也就是58岁。 这个寿命今天看来确实有点英年早逝的味道,但是放在古代,并不算短寿,尤其是在平均寿命惨不忍睹的皇帝中,这个岁数也算可以了。 就以清朝为例,没活到四十岁的皇帝就有顺治、咸丰、同治

  • 雍正因为谁写了本书?乾隆又为何一继位就迫不及待把这书给禁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对雍正继位的影响,雍正继位的真实历史,百家讲坛雍正继位真相

    历史上著名的曾静案 其实,这得从雍正为何要编写这么本书说起。这就得说到一个人——曾静。这个曾静本是个秀才,按说应该踏踏实实地去追求他的功名,可没成想,这哥们生性有点不安分,在看了前朝文人吕留良写的几篇文章后,就滋生了“反清复明”的念头。 还别说,他还真行动了起来。说是雍正六年,即公元1782年,曾

  • 雍正发现自己的衣服掉色,瞬间大怒:传内务府,结果曹家遭殃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处理内务府,雍正愤怒内务府被掏空,雍正什么时候接管的内务府

    雍正之所以这样火大,是因为他的脖子被这件新做的石青缎团龙袍,染得一片漆黑,他穿了一天,竟全然不知。他倒是想看一看,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敢在皇帝穿的衣服上动歪心思。于是,雍正喝令内务府,务必彻查此衣服布料的来源。 其实,真要查起来,也很简单。毕竟,布料在进宫、入库房前,都会有专人验收,并做记录。在这

  • 雍正即位后,为何宁愿善待废太子,也不愿放过老八胤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胤禩害过雍正吗,雍正与胤禩的关系,老八胤禩临死前给雍正的信

    不管胤禩是怎么死的,总之可以看出来,雍正对待兄弟的态度是有区别的。按理来说,胤礽曾深受康熙喜爱,又是康熙嫡子,还两度被立为皇太子,他对雍正的威胁是很大的。而胤禩生母出身不高,还被康熙斥责过:“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两者相比,似乎雍正更应该苛待胤礽才对,可为何他宁愿善待废太子,也不愿放过

  • 雍正出生时啼哭不止,太医:快去找“手托玉印,脚踩青龙”的妇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皇子出生后一直由奶娘抚养长大,可以说与她们关系十分的亲密,一旦哪个皇子做了皇帝,那这个奶妈也就一辈子荣华富贵了。可奶妈入宫抚养皇子,就必须抛弃自己家中的孩子,很多奶妈的孩子没有吃的,最后只能饿死,可以说十分的凄凉。 在现在的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黄各庄村东北村边,有一处十分有规模的墓地。虽然多次遭

  • 雍正作为一个性情中人的皇帝,为什么唯独对不起邬思道?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邬思道为雍正分析形势,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雍正和邬思道关系好吗

    邬思道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争夺皇位的第一谋士。由于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甚至能准确地预测到胤禛才是皇位继承人,而被称之为《雍正王朝》的大BUG。这样一个“至今狐妖”的人物,堪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前秦苻坚的第一谋士王猛。然而他的结局是平淡的,大隐隐于江湖。九子夺嫡中,邬思道功劳那么

  • 隆裕皇后沉默寡言却很有学识,大学士对他佩服不已,慈禧很欣赏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隆裕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所以慈禧起初对她并不满意,态度格外冷淡。一天,光绪过来给慈禧汇报变法的事。此时慈禧也看到了大清没落的局面,所以并不抵触变法,甚至试图通过变法让大清再多喘几年气。可光绪汇报的内容非常杂乱,她越听越烦躁,感觉变法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于是犹豫不决。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