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反呢?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2/2 22:48:04

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目标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他并不是直接对准的李渊。李世民之所以走到了非发动兵变不可的地步,实际上李渊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当然部分的也是由大唐开国的特殊境况所决定的。唐朝建立是在618年,但是真正平定天下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李渊是掌舵者,负责内政和大的战略规划,而李世民则是打天下的领头羊,正是李世民带领唐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各地的割据势力一点点土崩瓦解。

因此,李世民在唐初的身份不仅仅是秦王和皇帝,还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和最主要的军事将领。唐朝建立后,李世民更是成为太原元谋功臣,是仅有的三位恕二死的功臣之一。换种说法,虽然李渊的才能在历史上被低估了,也被李世民刻意的弱化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唐的江山一大部分是李世民带兵打下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李渊给了李世民特权,即封为天策上将,设天策府,置署官。无意也好,有意也罢,总之,李渊为太子李建成弄了个大麻烦,让李建成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李世民也确实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所以后面就是这亲兄弟仨(李元吉站李建成)明争暗斗,但是仅就京城来说,李世民的势力是远不及李建成的,更何况到后面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还设计让李世民身边的能臣猛将纷纷被调离秦王府。李世民曾想过回到洛阳,但是被二李阻止,最终在李渊都要就“太白见秦分”而问罪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背水一战。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铤而走险,并且获胜了,诛杀了二李,后来又怕夜长梦多,逼着李渊交出了皇位。

我们再看朱棣,其境况则和李世民有很大不同。明朝建国是在1368年,然后很快就实现了统一,而这个时候的朱棣还不到十岁,即便是太子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也不到十五岁。大明江山完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和他的那些儿子们没有关系。可以说,他的儿子们都是成长在和平年代,战乱已经基本结束,他们长大后更是被朱元璋充分信任。

嫡长子做太子是毫无争议的,下面的儿子也不可能会想到去夺权,毕竟朱元璋一手打下了大明江山,他的儿子们是没有本事敢质疑朱元璋的,也不可能去质疑。而朱元璋对儿子们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

朱元璋为了让大明王朝传之无穷,遂大封藩王,让儿子们坐镇各地,共同保卫大明江山。1370年,十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十年后,朱棣出藩燕京,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年轻的朱棣开始建功立业,在北方逐渐有了影响力。只要大明的皇帝是一个强悍的主,这些藩王就会成为江山的守卫者,但是一旦遇到不那么强势的而且着急忙慌要削藩的皇帝,这些藩王必然会成为不安定因子,而大明朝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前面,这是朱元璋没有料想到的,但是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朱标的嫡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孙被封为太子。年纪轻轻的朱允炆如何和自己的叔叔们斗,这是个大问题,而朱元璋似乎也已经预料到会有一些麻烦,于是他在去世之前下令死后不准藩王们回京奔丧。

结果朱元璋去世后,朱棣还是试图回京奔丧,不过却在半路上被朱允炆的人打发了回去,不得不回到北方。朱允炆非常忌惮自己的这些叔叔,尤其是朱棣。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就已经成为诸藩王之长,因为朱元璋的前三子相继去世,留下来的儿子中,最大的就是这个嫡四子朱棣。他是朱允炆最为忌惮的人。藩王们拥兵自重,号令一方,听从朱元璋的调遣,也会对太子朱标服气,但是朱允炆自认没有资本压制这些叔叔们。

所以他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削藩,等削藩迂回到朱棣身上的时候,朱棣不干了,他要清君侧(即诛杀撺掇朱允炆削藩的大臣),于是靖难开始了。朱允炆怎么可能会是朱棣的对手?最终朱棣取得了兵变的胜利,而朱允炆则从此下落不明。

更多文章

  • 大臣给儿子办三日宴,惹得高力士不高兴,唐玄宗:他想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力士唐玄宗,高力士和唐玄宗的感情,唐玄宗与高力士小时候

    所以708年,李隆基任潞州别驾的时候也带上了王毛仲。身在潞州的李隆基,身边常常跟着两个保镖,即王毛仲和李守德,两人保护李隆基的安全,也替他去做各种事情,尤其是王毛仲,人比较机灵,看到李隆基喜欢结交别人,他就没事的时候也帮李隆基结交当地的一些人,将他们笼络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在潞州很结交了一些人,这些

  • 唐代隋后,隋朝皇室的命运如何,有没有后裔留存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和隋朝,历史上隋朝皇室后裔的命运如何,隋朝皇族后裔

    通常,隋朝和唐朝都会被放在一起说,即隋唐,因为这两个朝代其实是很难真正将他们分开单独存在的。而两个朝代在血缘关系上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渊也算是隋朝的皇室成员,只是比较远而已。当然这个比较没有说服力,毕竟在古代,传承上考

  • 武则天的无字碑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不仅七岁的时候写了一篇《咏鹅》,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骆宾王曾代他过一篇檄文,檄文中罗列了武则天的罪状,层层揭露,字字如玑,连武则天看了,都禁不住叫好,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本名武珝,后改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出生于长安,

  • 此人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平定杨玄感之乱,后成为大唐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年后的杨恭仁已经做了甘州(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刺史,他施政清明,为人宽和,颇受当地人的爱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很好的处理胡人和汉人的关系。因此受到了隋文帝的夸赞。当时杨坚对杨雄说:“恭仁在各地做刺史,颇有政绩,这不仅是朕会用人,也是卿教育有方。”隋炀帝继位后,杨恭仁做了吏部尚书。613年,杨玄感

  • 李世民曾有三次机会得到美女,却被隐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所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恢复李建成太子之位,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唐朝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

    第一次,李世民在魏征的劝谏下拒绝了郑女。628年,长孙皇后为李世民遍寻美女,打听到郑仁基有一个女儿,刚刚16岁,“容色绝殊,当时莫及”,可谓是倾国倾城的美女,长孙皇后就请求李世民纳之为妃,李世民自然一万个乐意,于是直接下诏书聘为充华(九嫔最末,正二品),这可了不得,要知道后来的武则天和徐惠进宫封的都

  • 李恪谋反被杀,是李世民一句玩笑话所致,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 李恪,李恪真的谋反了么,李世民为啥不选李恪

    四姑娘在之前的文中就有分析过,李世民说过的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实际上只是一句玩笑话,无论如何,不管有没有长孙无忌的劝谏,在当时的境况下,李世民都是不可能立李恪为太子的。李世民担心李治太过仁弱可能治理不好国家,所以才一闪而过让庶长子李恪做太子的想法,进而和长孙无忌开玩笑表示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不可能不知

  •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南衙禁军,南衙禁军拦下銮驾,唐开元年间兵制是什么

    当这些府兵轮流番上宿卫的时候,受十二卫大将军的领导。唐初尤其是高祖、太宗以及高宗前期,大唐对外作战是比较频繁的,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府兵制的作用,该补充的时候补充,该退休的退休,并且府兵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均田制的实行能很好的为府兵制服务。但到了唐高宗晚期以及武则天时期,对外逐渐趋于保守,战事

  • 帝王情,红颜劫,杨贵妃真的是红颜祸水吗?她不过是太爱唐明皇,她的那个夫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贵妃简介及历史资料,杨贵妃一生的照片,唐明皇与杨贵妃醉酒

    她美,美得天生丽质自难弃,她媚,媚得回眸一笑百媚生。世人皆言她是红颜祸水,因了她,那大唐盛世狼烟四起,繁华不再。历史对于女子,总是莫名的多了一份苛责。她生来倾国倾城,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那人一眼,一道圣旨便从天而降,朝夕之间,她被选在了君王侧,从寿王妃,变成了万人敬仰的贵妃。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她一介

  • 安史之乱后,吐蕃20万大军占领长安城,却在15天后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史之乱打到长安了吗,安史之乱后的唐为什么能打赢吐蕃,安史之乱从哪里进入长安

    七世纪开始,吐蕃和大唐在两个世纪内是相爱相杀的,710年,大唐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但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即便在714年划定了国界线,但还是冲突不断。开元年间,吐蕃还是不断进犯大唐的边境,一步步掠夺大唐的领土,天宝年间,唐玄宗设十大节度使,意在打造边防重镇,其中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统兵73000人,

  •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是如何的荒唐?欲做高官,请先净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代十国南汉国简介,五代十国的南汉国是怎么灭亡的,五代十国为什么是南汉国

    但凡遇到大混乱时期,什么样的荒唐事都可能会发生,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北齐王朝是出了名的荒唐,而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个著名的南汉王朝来匹配。按照一般来说,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正统王朝不过才从907年到960年共存在了53年,而南汉王朝则存在了54年,比中原五个正统王朝加起来存在的时间还要长,正常来思考,似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