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说自己45岁,属马;刘墉说咱俩同岁,但属驴

乾隆说自己45岁,属马;刘墉说咱俩同岁,但属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1/25 22:35:27

乾隆凉飕飕的看过来,说:“是吗?朕是属马的,爱卿呢?”

和珅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看着刘墉,刘墉其实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后悔了,谁让他嘴快呢,竟然敢和万岁爷同岁,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里就开始盘算如何让乾隆皇帝高兴起来,等他听到乾隆的问话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回到:“臣属驴。”

乾隆一下子愣了,继而大怒,心想:好你个刘墉,竟敢戏弄朕,先是说和朕同岁,后又说和朕不是一个属。况且十二生肖中哪来的驴,这个刘罗锅莫不是仗着自己聪明来戏弄朕?看来以前对他太宽容了,所以才让他无法无天。

乾隆越想越气,然后大声说:“来人,将刘墉拖出去斩了。”

和珅差点笑出声来,而刘墉赶紧跪下来说:“皇上,您听臣解释。”

乾隆说:“那你就给朕好好解释解释,为什么朕属马,而你属驴?”

刘墉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皇上,您属马,是一匹千古难寻的骏马,高大英俊,纵横驰骋,在草原上就是王,千里万里草地被您踩在脚下。而臣属驴,是因为臣就是一匹任劳任怨的小毛驴,还是头倔驴,按照主子的意愿贡献自己的力量,驴来自于马,臣服于马,是马的小跟班,为马鞍前马后,马和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眼看着刘墉滔滔不绝说下去,乾隆大笑着止住了刘墉,之前的不快也已经烟消云散,君臣之间又是一派和谐详乐。但是另一边的和珅眼看着刘墉倒下的机会又这样溜走了,不免有些遗憾,又寻思来日方长,倒也不怎么计较,君臣三人继续在那口不对心的闲聊。

当然,这个故事并非来自于正史,而是来自民间传说,在一些评说和相声中都能看到这段故事的身影,还有诸多类似的故事,比如就这个四十五岁,就还有别的故事,说是乾隆一直想治乾隆的罪,但又找不到机会,和珅就给乾隆出了一个主意。

眼看着刘墉四十五岁的生日要到了,和珅就撺掇乾隆去问刘墉“寿高多少”,乾隆会意,到了刘墉生日那一天,乾隆就这样问了,刘墉寻思皇帝明明知道他的岁数,为什么还有此一问呢?这其中必然有什么隐情,所以他回到的很谨慎,他说:“禀皇上,臣虚度四……”

刘墉突然停了下来,他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他要是说自己四十五岁,那就是犯了忌讳,要知道皇帝是有很多避讳的,最直接的避讳就是皇帝的名字,一般来说,世人不能说皇帝名字,也不能用皇帝名字中的字,弘历这两个字都不能用,不能说。当然这个一般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知道,但也有一些隐晦的,在于似是而非之间,这就很可能是找茬了。

刘墉正是想到了这个,皇帝是九五之尊,不能说九和五,一般皇帝不在意,有的较真的话就会在意,而如果皇帝可以找茬,那就更不能说了。

所以刘墉急中生智,说:“微臣……去年四十四,明年四十六。”

乾隆不死心,继续问:“那你今年呢?”

刘墉就说:“万岁天聪慧敏,请吾主自裁。”这个时候乾隆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说了,这件事就这样揭了过去。当然这些故事都是民间故事,做不得真,要知道在历史上,单就年龄来说,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刘墉生于1719年,而和珅生于1750年。

这年龄差是很大的,乾隆皇帝和刘墉并不是同岁,而且乾隆皇帝也不是属马,他四十五岁的时候正好是1755年,这一年,和珅不过才六岁,而刘墉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的父亲刘统勋在十月份因事下狱,刘墉也被牵连,即便后来被宽释,但还是贬了官。

虽然刘墉的官职本来就不高,但这贬官就更低了,而且第二年,刘墉就被外放为地方官,一直在地方上为官,时间长达二十余年。所以说1755年这一年,乾隆、和珅和刘墉是不可能同框的。

不过等刘墉从地方上回来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已过而立之年的和珅已经得到了乾隆的宠爱,风头正盛,1781年,刘墉还协同和珅查办山东巡抚舞弊案。虽然刘墉比和珅大了31岁,但官职却在和珅之下。

和珅权倾朝野的时候,刘墉并没有和和珅硬碰硬,反而很多时候虚与委蛇,他自己在京为官之际就经常犯错,和从前那个在地方上政绩不错的刘墉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乾隆对他都颇有微词,至于刘墉的最高官职,即协办大学士还是乾隆实在无人可选而刘墉资历恰好合适的情况下授予他的。

所以刘墉在和和珅同朝为官的时候并未为难过和珅,更没有与他争锋相对过。《宰相刘罗锅》等一系列影视剧和民间传说中,那些刘罗锅机智过人常常让和珅吃瘪的情况在真正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无论是刘墉还是纪晓岚,都不曾是和珅的对手。

不过,等到乾隆去世,嘉庆帝拿和珅开刀的时候,的确是让刘墉参与查办和珅了,年过八十的刘墉这一次倒是一改之前的糊涂,变得雷厉风行。和珅死后,刘墉在官场上似乎又活了过来,倒是做了一些实事,直到1805年去世,谁也没有想到,刘墉比和珅大了31岁,却死在了和珅的后面,刘墉的确长寿,而和珅则是自己作死了,在这一点上,刘墉确实赢了和珅。

至于民间传说中的那些故事,虽然与真正的历史相差甚远,但完全可以当个故事来听听、看看,但不能当真,如果籍由民间传说和影视剧来了解历史,那注定是一场错误,毕竟艺术就是艺术,而历史只能是历史。

更多文章

  • 民国100万银元可能养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民国银元的去向,民国时期22万银元,民国全部货币银元

    而军队作为一方势力强弱的表现,是需要很多资金来筹集管理,而筹集一个军队所消耗的资金大致有衣食住行费用,弹药枪支费用,军饷支出和训练培养费用,一般来讲军队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资金也就越多。那么民国时期的一百万银元可以培养一支多大规模的军队呢?首先要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从而得出一百万银元可以做什

  • 此人是清朝最凄惨公主,三次嫁人却三次守寡,晚年全靠兄弟接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最幸福的公主,清朝公主葬礼,清朝最可怜的公主是谁

    人们常说命好才能当公主,殊不知有的公主虽贵为金枝玉叶,一辈子锦衣玉食,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烦恼。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过清朝的荣宪公主,今天咱们介绍另一位清朝公主——史籍虽对其记载极少,但从有限史料中却不难发现其一生过得极为凄惨。她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四女穆库什。对于这位格格的出生时间,清代史籍中缺乏详

  • 乾隆上街算卦,听完相士的话扬天长笑,行走数里后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为自己算卦,神算子给乾隆算卦,乾隆微服上街算卦

    在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玄学往往被赋予过多的传奇色彩。《老子》中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普通百姓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年代,玄学更是被有意无意地附加上许多“功能”,占卜、相面、摸骨等等。01这是因为这些原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许许多多与玄学相关的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很多帝王也被编排了进来。据说

  • 苦战八年,手握精兵三十万,吴三桂为何没能恢复汉人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从汉人角度看吴三桂,陈圆圆和吴三桂,康熙王朝吴三桂战死

    明朝的灭亡因素是多样性的,有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原因,有国内政治的腐败黑暗,然而国内的农民起义以及藩王的反叛却是明朝覆灭的关键。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广东雪,时恒阴,寒甚。白昼雪,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历六日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来未有,此后连岁皆稔。——《云南通志

  • 曾国藩是如何“节制”自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而曾国潘的为人也是值得称颂的,与他同朝为官的胡林翼称赞他慧眼识人,左宗棠佩服他对国家的忠诚,梁启超赞美他的勤勉,谭嗣同认为他眼光独到。总之,曾国潘在大家的眼里是一个品行高洁、有远见、深明大义的人。但因为有这样的人,我们会更好奇他有没有缺点,他真的就像大家所说的很好吗?其实正所谓“人无完人”,早年的曾

  • 北洋军阀的忠义观:忠义之士被礼待,墙头草其实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评价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评价,对北洋军阀的积极评价

    在北洋军阀的底色中,夹杂着晚清宦海的诸多风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禁锢,也是武夫无法打破的枷锁。因此,北洋军阀也无法逃脱自身的局限,也就有了“地盘、私兵、武治”这样的标签。其实大多数的军阀,对于麾下虎狼之师的要求,还存在于“兵不训,不知忠义”的阶段。所以说在北洋军阀中,不乏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然

  • 清朝末年的一艘英国轮船,中国幼女被运往海外,揭开近代屈辱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航海史,英国轮船进入中国,清朝时期的英国轮船

    前言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柏拉图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铸造了我们灿烂的文明。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明珠。我们的强大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努力换来的,是我们国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每个国家的强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的发展亦是

  • 西洋镜里看清朝:西洋景致与玩物丧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老照片清朝礼仪,玩物丧志的皇帝,清朝西洋镜图片大全

    乾隆五十五年,清朝街市上的放映者,支起带有不同高度镜片的匣子,招呼过往行人来观看。匣子上通常会放上玩偶和小雕像吸引旁人,并供排队等待的消费者欣赏。其上有旗子写着“西洋景致”,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放有放大镜,根据光学原理操作,可以看放大的画面,这种光学器材在近代欧洲早期于各地为观众提供了欢愉,它

  •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溥仪头像银元,清朝溥仪的玉玺去哪里了,清朝溥仪有多少钱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这个四百万两对于清废帝多不多?不多但也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废帝溥仪继位之前,慈禧太后风光下葬出殡过程就花了足足两百多万两白银,更不要说居住在“宝地”紫禁城,那里有历代皇室珍宝与馆藏,隐形财富十分惊人,清末掌管大内珍宝的内务府一年开支竟然可以到达二百四五十万两白银,这是说“四

  • 乾隆一生作诗4万余首,只有一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值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写了4万多首诗,乾隆一生写诗20000多首,乾隆唯一入选课本的一首诗

    所谓的十全武功,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就简单说一下他的那些兴趣、爱好。乾隆皇帝的兴趣、爱好有很多,比如收集古玩字画,比如喜欢在古籍字画上盖章题字,比如他喜欢写诗。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年有365天,一百年就是36500天,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