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三座宫殿活人不得居住,前两座家喻户晓,第三座却遭洗劫一空

清朝三座宫殿活人不得居住,前两座家喻户晓,第三座却遭洗劫一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77 更新时间:2024/2/6 8:12:28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与故宫的趣事,引发了读者热议,今天就再给大家说说明清时期三座不能住人的宫殿,前两座还较为出名,最后一座则几乎是无人知晓。

众所周知,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其珍贵价值无法估量,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按理说故宫的首要功能应该就是住人,那为什么却有三座宫殿不能住活人呢?这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首先说大家熟悉的太庙,太庙是历朝历代都会在皇宫中修建的特殊宫殿。明清时期,供奉皇室先祖的太庙也是如此,一般人未得到皇室特许是不准入内的,而那些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也是不准进入太庙的。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修建故宫之时,太庙则已作为故宫的配套设施之一进行建设。

太庙其分为东、西两殿,东殿是存放历代皇室祖先神牌之地,西殿则是存放朝历代功臣牌位的地方。在许多电视剧里,一般打了胜仗或者平定叛逆后,皇帝都要亲自到太庙致祭,这是国家级别的祭祀仪式,非常隆重,每一次的规模都很庞大,不仅皇帝本人要亲自祭拜,就连武百官也要一同前往。每当王朝内部发生了重大天灾,皇帝也是要去太庙向祖宗请罪的,比如明朝天六年(公元1626年)王恭厂大爆炸、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康熙皇帝都前往太庙祭祀请罪,求祖宗原谅。

其次,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奉先殿也不允许活人居住。顺治年间,清廷曾组织人手对其进行过大修,里面所供奉的乃是建国后历代皇帝、皇后的牌位。每逢万寿节与元旦等国家大庆,皇帝都会亲自在奉先殿前殿进行祭祀活动,而元宵、清明、中元等普通节日,皇室众人则在后殿上香行礼。至于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也都在后殿举行。

奉先殿里曾供奉着清朝33位帝后的牌位,以及一些珍贵供品,如今奉先殿已改为钟表馆,虽是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但需要单独买票进入。和太庙不同的是,奉先殿一年可祭祀多次,而太庙祭祀则有着严格规定的,就连皇帝也不能随意祭祀,毕竟前者只是皇帝的“家庙”,而后者却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属于国家级别的祭祀场所,所以频繁开启不利于国运。

在这三殿之中,最鲜为人知的便是寿皇殿了,它原本是皇室专门藏画之地,起初供奉着康熙皇帝御容画像及其墨宝,此后便成为历代皇帝后妃画像的供奉处,凡是清朝驾崩的皇帝,都会把画像供奉在此。再后来,寿皇殿内部被划分出八个隔间,分别供奉着从康熙帝到光绪皇帝的八幅画像。

在清朝时期,这些画像由专人擦拭看管,而案几上则摆放有历代皇帝使用过的部分器物、私人印玺,还有宝座、神牌等等。至于历代后妃的画像,则储藏在殿内的龙纹雕柜之中。可惜寿皇殿一切的辉煌都止步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法国少将司令弗雷推开了尘封已久的寿皇殿大门,将其作为住处,并把里面的宝座、神牌、玉玺,画像等珍贵文物洗劫一空,至今未能归还,令人惋惜不已。

参考文献:

《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公主是谁,乾隆救十格格,历史上乾隆最疼爱的女儿

    而乾隆之所以宠爱十公主,也确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十公主是乾隆的么女,是乾隆的最后一个孩子,而且是乾隆年过六十才出生的孩子,是典型的老来女,在此之前,后宫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孩子出生了,上一个出生的还是1766年出生的皇十七子永璘。因此,十公主出生后,乾隆极为宠爱这个女儿,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

  • 鸦片本身价格高昂,为何清朝贫民人人都抽得起?实情令人愤怒痛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从清朝到民国鸦片为何如此猖獗,清朝走私鸦片主要国家,清朝火烧鸦片全集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四月二十二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大批鸦片,史称“虎门销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毒活动,在国内外引发巨大轰动,甚至成为诸多国家的禁毒范例。然而在此之后,罂粟之花仍以惊人速度侵占了中华大地,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铲除。为何中国近代史上鸦片屡禁不止、

  • 北洋军阀的人情味:兵戎相见却手下留情,不是因为利益而是礼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北洋军阀,对北洋军阀的积极评价,北洋军阀之间的规矩

    在北洋历史上,庙堂之上的掌门人,走马灯般变幻,但是血流漂橹的惨烈却很少见。相比于历史上改朝换代之时必将斩草除根,庙堂之上不相信眼泪,只信奉利益至上的原则,当时的北洋军阀,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浓淡不一的礼义敬畏,以及游离若馨的人间烟火气,也就是人情味。民国九年的直皖战争,皖系军阀一败涂地,段祺瑞避走津门,

  • 北洋军阀的杀手锏:开战前通电揭丑,只为在道义上占尽先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洋军阀斗争激烈,揭秘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历史事件导图

    在北洋历史上,小军阀之间的摩擦好比是过家家,像川系军阀之间的混战,二十年的时间里不少于400次,以至于老百姓还会当作看戏一样前来“观战”,噼里啪啦一顿招呼,至于为何而开战则不明所以,也就是“师出无名”。大军阀的之间的对决,可不是这般简单粗暴,毕竟每个军阀集团都有自己的扛纛人,也要给手底下一群“草头王

  • 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清朝官员一听流放到那里,都怕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宁古塔的真实历史,清代边境宁古塔,清朝人眼中宁古塔

    相信随着各种清宫剧的热播,大家也逐渐有所了解。其实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地名,位于黑龙江省的宁安市,它的面积很广,分为新城和旧城。宁古塔地区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并且管理着黑龙江流域一带所有的事物,由此可以想象宁古塔具有何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重要归重要,在清朝,却抹除不了它穷山恶水的

  • 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到底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我们知道清兵的制服都是那一身:带着个尖尖的帽子,托这个长长的辫子,拿刀的拿刀,拿矛的拿矛,但是他们身上都还有一个字,你们注意到了吗?可能有的人会说是个“兵”字,有的人会说是个“勇”字,其实两个字都有,而且两个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而我们的电视剧里面经常把这两个字用错。原来清朝的军制一开始是八旗

  • 六岁过继给允礼的圆明园阿哥,做了三件事,惹怒了乾隆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圆明园是乾隆送给哪位皇子的,乾隆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乾隆圆明园

    弘昼和乾隆年纪相仿,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在《雍正王朝》中,相信很多人都对弘昼印象深刻,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活出丧”,明明活着,却让府里的人为自己办丧礼,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但这个闹剧也是聪明人的游戏,他在向父亲雍正表明,自己无意于那个位置。在《雍正王朝》中,弘昼的聪明甚至在弘历之上,只不过他选择做

  • 清朝最捞钱的兵种:看似不起眼,但年入百万,禁止招募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好的兵种是什么,清朝特殊兵种有哪些,清朝汉人大将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库兵顾名思义就是看守仓库的士兵。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库兵是清朝看守银库的士兵。所谓银库也就相当于国家的国库,里面所放的都是白花花和金灿灿的金银。因此看守银库的库兵公职,在当时的清朝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人人争抢的肥缺。而且清朝统治者规定禁止招募汉人为库兵,因为他们害怕汉人聚众占据银库

  • 河南军官娶了工厂女工,总感觉妻子不对劲,最后发现竟是清朝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25岁兵哥哥娶最漂亮的女人,清朝皇妃真人照片,80后男军官娶女兵

    1909年,文绣出生于锡珍府邸,本是千金大小姐,父亲却在文绣幼时过世,她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坚持让她读书。8岁的文绣进入了私塾读小学,文绣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在加上不幸的身世,使她很会察言观色。1922年,文绣被溥仪选中为妃,当时溥仪是用照片的形式来选妃的,文

  • 太平天国洪秀全书法曝光,看完便知道他为何4次科举都落榜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真实书法,洪秀全科举字迹,科举制对洪秀全的影响

    古代书生出人头地的路途只有一条,那就是考中科举,他们为了能考上,天天在家练习往届状元的字,有的考生还会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专门去模仿皇帝喜欢的字迹。书生通常写了十几年的字才有机会坐到考场上,他们的字不会太差,如果某个字写得特别好,或者某句话写得非常精彩,考官会用红色的笔在字句旁边画一个圈或点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