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与故宫的趣事,引发了读者热议,今天就再给大家说说明清时期三座不能住人的宫殿,前两座还较为出名,最后一座则几乎是无人知晓。
众所周知,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其珍贵价值无法估量,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按理说故宫的首要功能应该就是住人,那为什么却有三座宫殿不能住活人呢?这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首先说大家熟悉的太庙,太庙是历朝历代都会在皇宫中修建的特殊宫殿。明清时期,供奉皇室先祖的太庙也是如此,一般人未得到皇室特许是不准入内的,而那些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也是不准进入太庙的。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修建故宫之时,太庙则已作为故宫的配套设施之一进行建设。
太庙其分为东、西两殿,东殿是存放历代皇室祖先神牌之地,西殿则是存放王朝历代功臣牌位的地方。在许多电视剧里,一般打了胜仗或者平定叛逆后,皇帝都要亲自到太庙致祭,这是国家级别的祭祀仪式,非常隆重,每一次的规模都很庞大,不仅皇帝本人要亲自祭拜,就连文武百官也要一同前往。每当王朝内部发生了重大天灾,皇帝也是要去太庙向祖宗请罪的,比如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王恭厂大爆炸、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地震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康熙皇帝都前往太庙祭祀请罪,求祖宗原谅。
其次,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奉先殿也不允许活人居住。顺治年间,清廷曾组织人手对其进行过大修,里面所供奉的乃是建国后历代皇帝、皇后的牌位。每逢万寿节与元旦等国家大庆,皇帝都会亲自在奉先殿前殿进行祭祀活动,而元宵、清明、中元等普通节日,皇室众人则在后殿上香行礼。至于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也都在后殿举行。
奉先殿里曾供奉着清朝33位帝后的牌位,以及一些珍贵供品,如今奉先殿已改为钟表馆,虽是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但需要单独买票进入。和太庙不同的是,奉先殿一年可祭祀多次,而太庙祭祀则有着严格规定的,就连皇帝也不能随意祭祀,毕竟前者只是皇帝的“家庙”,而后者却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属于国家级别的祭祀场所,所以频繁开启不利于国运。
在这三殿之中,最鲜为人知的便是寿皇殿了,它原本是皇室专门藏画之地,起初供奉着康熙皇帝御容画像及其墨宝,此后便成为历代皇帝后妃画像的供奉处,凡是清朝驾崩的皇帝,都会把画像供奉在此。再后来,寿皇殿内部被划分出八个隔间,分别供奉着从康熙帝到光绪皇帝的八幅画像。
在清朝时期,这些画像由专人擦拭看管,而案几上则摆放有历代皇帝使用过的部分器物、私人印玺,还有宝座、神牌等等。至于历代后妃的画像,则储藏在殿内的龙纹雕柜之中。可惜寿皇殿一切的辉煌都止步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法国少将司令弗雷推开了尘封已久的寿皇殿大门,将其作为住处,并把里面的宝座、神牌、玉玺,画像等珍贵文物洗劫一空,至今未能归还,令人惋惜不已。
参考文献:
《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