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偷进了和珅家的库房,什么都不拿,为何却带出了一支笔?

小偷进了和珅家的库房,什么都不拿,为何却带出了一支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2/3 2:18:45

实际上,我们知道和珅的确是大清王朝富可敌国的存在,和珅最初的经历也是相当励志的,他是福建副都统常保的儿子,但是常保在和珅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其母去世得更早,所以小小的和珅和弟弟和琳就成了孤儿。和珅从小就很刻苦,精通好几种语言,但是他二十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却失败了,不得不以门荫入仕。

和珅颇有才华,很快就脱颖而出,24岁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精于理财的和珅在这份工作中如鱼得水,这不仅让乾隆注意到了和珅,更为和珅后来积累财富奠定了基础。

等到后来和珅在办完李侍案之后,迅速成为乾隆身边的红人,官场上春风得意,和珅的儿子更是得到了乾隆的看重,特意赐名丰绅殷德,并成为十公主的额驸。

官场得意的和珅开始构建自己的财富帝国,官场上的敛财自不必说,各种名目的来钱方式,和珅都是精通的,而且和珅还亲自经商,当铺上百间,银号几百间,更与东印度公司、广东的一些商行有商业往来。总之,只要能赚钱,和珅都有铺子,如此善于理财、精于敛财的和珅,自然就积累了数不尽的财富。

世人包括乾隆皇帝都知道和珅有钱,但谁都不知道和珅究竟多有钱,毕竟谁都没有见过和珅家中的银子,和珅家的库房并不是一般人能进的,不要说外人,即便是和珅家里的人,也有人从来没有进过库房,更不会知道库房里有多少的钱。

如此有钱的和珅,自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些关注的人中,自然少不了小偷,很多小偷都想到和珅家去偷点银子花,但和珅家不好进,大部分小偷根本进不去,后来终于有一个小偷进了和珅家的库房。

小偷刚进去,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库房里全部都是金子和银子,而且金子和银子都被铸成了一个个大冬瓜,大的在百斤以上,小的也有几十斤。别说是将它们藏起来偷出去了,就是光明正大地打开门搬出去,一个人也很难办,毕竟太重了,也太显眼了。

和珅这一招确实是高明,可谓一箭数雕。和珅敛财无数,如果是一个个小的金锭和银锭子,那得需要多大的库房来储存啊?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这些金银储存起来,铸成大的金冬瓜和银冬瓜就是最合适的了。而且这样也能防止府中的奴仆顺走,很多奴仆都有顺走东家的财物的习惯,但面对如此巨大的金银,根本没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得弄出去,当然,这同样适用于小偷。即便是小偷能进入库房,但也只能过过眼瘾,根本带不出去。

但是如果真有小偷进了库房,却啥也带不走,却也是很危险的,首先就说明和珅家的守卫不严,这个很严重,其次就是小偷看着这么多的金银却带不出去,保不齐就恼羞成怒,搞点破坏或者出去到处宣传,那同样是很危险的。

于是和珅就在库房中的桌子上放了一支价值不菲的笔,小偷看到后自然会将笔带走,这也算是没有空手而归。小偷们也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出去了就不会到处宣传被盗之家的情况,而和珅也能知道自己家的库房进了贼,自然也就加强戒备,这也算是一个教训。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史籍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多半是假的,意在说明和珅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存在,家中资财无数。为什么说假的呢?如和珅这样权倾朝野的官员,家中的守卫自然是很多的,保护措施绝对不能少了,要不和珅的头颅分分钟就被搬家了。

因此,和府虽说达不到那种“飞不进一个苍蝇”的程度,但小偷是不可能进得去的,要知道,和珅并不是单纯的商人,他同时还是权倾朝野的大官,自己的人身安全就非常重要,再加上家中有那么多银子,自然安保工作就强了,可谓铜墙铁壁,如果真的有人进了和珅家的库房,那多半也是家贼。

当然,和珅攒了那么多的金银并没有什么用,坏处倒是不少,比如占地方,比如夺了和珅的命。乾隆刚去世,嘉庆帝就对和珅下手了,那些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都成了嘉庆的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三座宫殿活人不得居住,前两座家喻户晓,第三座却遭洗劫一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与故宫的趣事,引发了读者热议,今天就再给大家说说明清时期三座不能住人的宫殿,前两座还较为出名,最后一座则几乎是无人知晓。众所周知,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其珍贵价值无法估量,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按理说故宫的首要功能应该就是住人,那为什么却有三座

  •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公主是谁,乾隆救十格格,历史上乾隆最疼爱的女儿

    而乾隆之所以宠爱十公主,也确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十公主是乾隆的么女,是乾隆的最后一个孩子,而且是乾隆年过六十才出生的孩子,是典型的老来女,在此之前,后宫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孩子出生了,上一个出生的还是1766年出生的皇十七子永璘。因此,十公主出生后,乾隆极为宠爱这个女儿,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

  • 鸦片本身价格高昂,为何清朝贫民人人都抽得起?实情令人愤怒痛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从清朝到民国鸦片为何如此猖獗,清朝走私鸦片主要国家,清朝火烧鸦片全集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四月二十二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大批鸦片,史称“虎门销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毒活动,在国内外引发巨大轰动,甚至成为诸多国家的禁毒范例。然而在此之后,罂粟之花仍以惊人速度侵占了中华大地,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铲除。为何中国近代史上鸦片屡禁不止、

  • 北洋军阀的人情味:兵戎相见却手下留情,不是因为利益而是礼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北洋军阀,对北洋军阀的积极评价,北洋军阀之间的规矩

    在北洋历史上,庙堂之上的掌门人,走马灯般变幻,但是血流漂橹的惨烈却很少见。相比于历史上改朝换代之时必将斩草除根,庙堂之上不相信眼泪,只信奉利益至上的原则,当时的北洋军阀,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浓淡不一的礼义敬畏,以及游离若馨的人间烟火气,也就是人情味。民国九年的直皖战争,皖系军阀一败涂地,段祺瑞避走津门,

  • 北洋军阀的杀手锏:开战前通电揭丑,只为在道义上占尽先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洋军阀斗争激烈,揭秘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历史事件导图

    在北洋历史上,小军阀之间的摩擦好比是过家家,像川系军阀之间的混战,二十年的时间里不少于400次,以至于老百姓还会当作看戏一样前来“观战”,噼里啪啦一顿招呼,至于为何而开战则不明所以,也就是“师出无名”。大军阀的之间的对决,可不是这般简单粗暴,毕竟每个军阀集团都有自己的扛纛人,也要给手底下一群“草头王

  • 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清朝官员一听流放到那里,都怕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宁古塔的真实历史,清代边境宁古塔,清朝人眼中宁古塔

    相信随着各种清宫剧的热播,大家也逐渐有所了解。其实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地名,位于黑龙江省的宁安市,它的面积很广,分为新城和旧城。宁古塔地区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并且管理着黑龙江流域一带所有的事物,由此可以想象宁古塔具有何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重要归重要,在清朝,却抹除不了它穷山恶水的

  • 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到底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我们知道清兵的制服都是那一身:带着个尖尖的帽子,托这个长长的辫子,拿刀的拿刀,拿矛的拿矛,但是他们身上都还有一个字,你们注意到了吗?可能有的人会说是个“兵”字,有的人会说是个“勇”字,其实两个字都有,而且两个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而我们的电视剧里面经常把这两个字用错。原来清朝的军制一开始是八旗

  • 六岁过继给允礼的圆明园阿哥,做了三件事,惹怒了乾隆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圆明园是乾隆送给哪位皇子的,乾隆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乾隆圆明园

    弘昼和乾隆年纪相仿,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在《雍正王朝》中,相信很多人都对弘昼印象深刻,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活出丧”,明明活着,却让府里的人为自己办丧礼,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但这个闹剧也是聪明人的游戏,他在向父亲雍正表明,自己无意于那个位置。在《雍正王朝》中,弘昼的聪明甚至在弘历之上,只不过他选择做

  • 清朝最捞钱的兵种:看似不起眼,但年入百万,禁止招募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好的兵种是什么,清朝特殊兵种有哪些,清朝汉人大将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库兵顾名思义就是看守仓库的士兵。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库兵是清朝看守银库的士兵。所谓银库也就相当于国家的国库,里面所放的都是白花花和金灿灿的金银。因此看守银库的库兵公职,在当时的清朝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人人争抢的肥缺。而且清朝统治者规定禁止招募汉人为库兵,因为他们害怕汉人聚众占据银库

  • 河南军官娶了工厂女工,总感觉妻子不对劲,最后发现竟是清朝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25岁兵哥哥娶最漂亮的女人,清朝皇妃真人照片,80后男军官娶女兵

    1909年,文绣出生于锡珍府邸,本是千金大小姐,父亲却在文绣幼时过世,她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坚持让她读书。8岁的文绣进入了私塾读小学,文绣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在加上不幸的身世,使她很会察言观色。1922年,文绣被溥仪选中为妃,当时溥仪是用照片的形式来选妃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