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4/2/6 8:11:30

其余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而折冲府的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636年的时候,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就有261个,折冲府最多的时候达到了800个。

这些折冲府又分为三等,1200人为上等,1000人为中等,800人为下等。而左右卫各领60府,其它卫领40到50府,剩余的就隶属于东宫六率。也就是说右威卫遥领40到50府的兵力,大约四五万的兵力。

诸卫的最高长官是大将军,为正三品。右威卫在唐初(662年之前)又为右屯卫,张士贵、窦琮、郑仁泰苏定方、郭广敬等都曾做过右屯卫大将军。其中窦琮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在晋阳跟随李渊起兵,立下战功,在武德初年,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张士贵和郑仁泰都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心腹武将。郑仁泰在647年的时候已经是右屯卫大将军,之后做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与副手薛仁贵讨伐铁勒,不过这一战郑仁泰是大败而归,而薛仁贵则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传奇故事。郑仁泰被降职为左武卫大将军,在两年后再次出兵铁勒取得了胜利。

张士贵在645年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战功卓著,在班师回朝后获封右屯卫大将军。当时,薛仁贵正是跟随在张士贵的军中得以脱颖而出,实现了穷小子到大将军的完美逆袭。

655年,苏定方和程名振攻打高句丽取得胜利,苏定方因功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郭广敬则是在656年的高宗一朝被任命为右屯卫大将军,郭广敬是郭子仪的伯曾祖,后来在665年因为与上官仪有交情而受到牵连被外放做了刺史。

662年,李治改右屯卫为右威卫,薛仁贵曾做过右威卫大将军。668年,薛仁贵跟随李绩再次征讨高句丽,这一次高句丽终于被灭,薛仁贵因功获封右威卫大将军,留守平壤,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普遍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随着战事的频繁以及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从武则天一朝开始就渐渐没落,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进行改革,募兵制开始出现。“内重外轻”的府兵制逐渐被“外重内轻”的募兵制代替。这也就导致了边防军越来越多,中央禁卫军越来越少。

尤其是天宝年间的十大节度使制度,让边镇拥有了很强大的兵力,在有效抵御外藩的同时也让节度使拥兵自重,渐渐和中央叫板。后来的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统兵近15万,是最强悍的存在,755年冬天,安禄山就造了反,安史之乱由此开始,将大唐由繁盛带向衰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隋文帝杨坚能一生只爱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介绍,隋文帝杨坚个人资料,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

    我们看隋唐时期比较著名的几对夫妻,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四对夫妻里面,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最牢固的,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依赖几乎是全方位的,而且独孤皇后一生都对隋文帝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反观其他的三对则远达不

  • 玄武门之变李渊是否应担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有多惨,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李渊一手造成的吗

    李渊出生名门贵族,受到祖先的庇荫,年仅七岁就担任袭封唐国公,《新唐书·高祖本纪》就有记载: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生昺(李渊的父亲),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李渊是一个有能力,情商极高的人,因此为隋文帝杨坚所看重。后来李渊就任荥阳,楼烦两地太守,

  • 一个英年早逝的隋朝儒生,却教出贞观之治班底,思想影响后世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贞观卖纸人,隋朝儒生,隋代大儒简介

    关于隋唐时期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其实在这个动荡混乱、英雄辈出的时代里,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才智和影响力上几乎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当时的许多精英都是他的门生,但是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他就是隋唐第一智者王通。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籍贯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出生于儒学世

  • 富甲两宋的江西为何后来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开元21年(733年)唐玄宗设置江南西道(今湖北省、安徽省长江以内地区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前,江西与其他南方省区一样,都被中央视为蛮夷——古代江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无任何优势。之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情况,直到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江西伴随整个长江中下游崛起,最终在两宋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省

  • 晋王朱棡做了一件事,朱元璋训斥儿子:我23年都不敢做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棡和朱樉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晋王朱棡临死前送来兵马,晋王朱棡多大死的

    他一生有42个孩子,这个数量在古代皇帝中也算是很不错的,况且朱元璋还是开国皇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有那么多国事要做,这身体怎么说都是很棒的。在这42个孩子中,有26个是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而朱标、朱棣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在《明史》中都记载是马皇后所生,但这种记

  • 据说朱棣靖难时攻入皇宫,杀了不少宫中美女,有这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靖难杀了多少人,朱棣靖难后发生的事情,朱棣靖难合集

    朱棣率大军攻陷南京城,之后进入皇宫时,当时皇宫内已是相当混乱,并且到处是大火,而建文帝朱允炆却已不知所踪。扑灭大火后,朱棣发现其中有几个人的遗骸,但因尸体被大火烧焦,不能辨认,于是朱棣询问宫中之人,据一些太监说道尸骨为皇帝、皇后和其长子朱文奎的尸骨。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的登基也只好对外宣称朱允炆已被烧死

  • 崇祯提拔武举人为言官首领,因他指出朝政三大病根,科举是头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年间几次科举,崇祯时期武举人,科举殿试崇祯连问8个时政难题

    崇祯九年正月,崇祯皇帝提拔淮安卫三科武举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成为言官的首领之一。而陈启新之所以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是因为此前的一封奏疏。陈启信看到朝政的弊病,写了一封奏疏,揭示了明朝当时的三大政治弊病。第一个,陈启新将矛头直指科举,认为朝廷只凭借科举的名次来选拔官员是有弊端的。陈启新认为,考科举、

  • 如果李自成派一员嫡系大将前去镇守山海关,中国的历史将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在山海关的地位,李自成与清军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是山海关之战,而关键人物则是辽东总兵吴三桂。在人们对于吴三桂的认识上,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吴三桂之所以能够占据山海关并放清军入关,是因为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吴三桂并不是山海关总兵,而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和山海关总兵并不是一回事,那么吴三桂为何

  • 明朝文官权势滔天的本相:为皇权服务的工具,声势浩大不外乎错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对比前朝,明朝确实加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但内阁从来都不是类似于西方的民主内阁,也做不到跟前朝那样跟皇权相争。毕竟把一个权势熏天的首辅打倒只是一纸诏书的事儿。01就算文官集团联合了又怎么样?就算众正盈朝又怎么样?短短几年全军覆没,而不结党的温体仁却能在人事调动频繁的内阁待上八年且还有可能待更久。所

  • 北宋此将领功绩赫赫,征战半生伤痕50处,其中一个令他被后世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十大隐藏名将,北宋最感人的名将,宋朝最勇猛的将军

    纵观历史,文官争于朝堂,武官战于沙场。如果说文官可以用笔墨来记载荣耀,那武将身上的伤疤就是无言的“军功章”。在冷兵器时代,将士们基本都是近身搏斗,刀剑无眼,身手最好的将军也不可能一辈子在战场上都全身而退,越是勇猛的将士就越是冲在前头,受的伤就越多,相应的功勋自然也就越大。比如唐朝初年,有人诬陷大将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