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4/3/3 1:11:12

唐玄宗自己的宠妃死了,他忍受不了心中的悲痛之情就把儿子李瑁的王妃给抢了过来。说起来,李瑁和杨玉环的初识还是比较浪漫的,当时正是李瑁同母妹妹咸阳公主的大婚。咸阳公主下嫁的是杨慎交之子杨洄,杨慎交出自弘农杨氏,而杨玉环之所以能受邀参加这个婚礼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杨玉环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李瑁在妹妹的婚礼上对杨玉环一见钟情,遂告诉了母亲武惠妃。武惠妃派人一打听杨玉环的身世,和李瑁自然是门当户对,于是武惠妃到唐玄宗那里请求赐婚,很快杨玉环就嫁给了寿王李瑁。

我们知道,弘农杨氏可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属于五姓七望之一。在当时,门阀观念还是相当重的,世人都以娶到五姓女为荣,即便是皇子也不例外。不过,认真说起来,杨玉环只能算是弘农杨氏的远支了。

《新唐书》载: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而《隋书》也有记载: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

杨玉环的七世祖杨顺从弘农华阴迁至河东,在蒲州永乐定居,之后杨顺的后代就在这里定居了。杨玉环的高祖父杨汪还是比较出名的一号人物,杨汪年轻的时候出了名的逞凶斗狠分子,后来开始读书,非常的博学多识,为隋文帝所重用。后来隋炀帝继位,杨汪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但在杨玄感造反后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而被贬外放。隋末大乱之后,杨汪在王世充扶立的皇泰帝杨侗身边做吏部尚书,王世充称帝后,杨汪仍旧被用。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在平定洛阳之后下令处斩了杨汪。

之后杨氏子孙仍旧在蒲州永乐定居,所以,这样看起来,杨玉环的祖籍实际上已经是蒲州永乐,也就是说杨玉环是山西人。但是,杨玉环的出生地并不是永乐,而是四川。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主管民户。杨玉环正是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出生,但杨玉环在蜀州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在她11岁的时候,杨玄琰因罪入狱,并死在了狱中。

杨玉环被寄养到了任河南府士曹参军的三叔父杨玄璬家中,杨玉环开始了在洛阳的生活,也正是在洛阳,十七岁的杨玉环受邀参加咸阳公主和杨洄的婚礼,寿王李瑁对其一见钟情。不久,两人成婚,也过了一段甜蜜的幸福日子,只是后来,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死了太子李瑛等人,自己也被吓死了。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她一死,伤心过度的唐玄宗茶饭不思,就盯上了儿媳杨玉环,并最终在745年让杨玉环做了贵妃。

又十年之后的756年,安史之乱让唐玄宗放弃了长安,转而向四川逃跑,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被诛杀,杨贵妃也被唐玄宗赐死。当时杨贵妃只有38岁。

所以我们看杨贵妃的祖籍的话,只能说是山西,而四川只是她的出生地,洛阳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长安是她婚后定居的地方。

不过对于杨贵妃的身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广西容州人。《永乐大典》和《全唐文》中收录了一则关于杨贵妃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这是唐朝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其中的内容读来令人匪夷所思,说杨贵妃小名是玉娘,是容州人,而且杨贵妃的生父名为杨维,应该是普通人家。杨贵妃刚出生就容貌绝伦,三岁的时候被军都督杨康买了去当养女。

杨贵妃在杨康家跟着两个哥哥读书,非常聪明,后来被长史杨琰得知,认为此女必大贵,于是强逼着杨康把杨贵妃让给了自己。杨琰任职期满之后,就带着养女杨贵妃到了长安,不久,杨贵妃成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面的事就是我们熟悉的了。

因为这块碑文的缘故,杨玉环就成了广西容州人,并且很多人还拿出杨玉环爱吃广西的荔枝来加以佐证。只是该碑文行文粗糙,并不像是唐朝时期所为,更像是后世者随便为之,不足以用来说明杨贵妃的身世。

更多文章

  •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余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而折冲府的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636年的时候,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就有261个,折冲府最多的时候达

  • 为什么隋文帝杨坚能一生只爱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介绍,隋文帝杨坚个人资料,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

    我们看隋唐时期比较著名的几对夫妻,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四对夫妻里面,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最牢固的,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依赖几乎是全方位的,而且独孤皇后一生都对隋文帝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反观其他的三对则远达不

  • 玄武门之变李渊是否应担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有多惨,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李渊一手造成的吗

    李渊出生名门贵族,受到祖先的庇荫,年仅七岁就担任袭封唐国公,《新唐书·高祖本纪》就有记载: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生昺(李渊的父亲),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李渊是一个有能力,情商极高的人,因此为隋文帝杨坚所看重。后来李渊就任荥阳,楼烦两地太守,

  • 一个英年早逝的隋朝儒生,却教出贞观之治班底,思想影响后世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贞观卖纸人,隋朝儒生,隋代大儒简介

    关于隋唐时期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其实在这个动荡混乱、英雄辈出的时代里,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才智和影响力上几乎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当时的许多精英都是他的门生,但是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他就是隋唐第一智者王通。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籍贯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出生于儒学世

  • 富甲两宋的江西为何后来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开元21年(733年)唐玄宗设置江南西道(今湖北省、安徽省长江以内地区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前,江西与其他南方省区一样,都被中央视为蛮夷——古代江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无任何优势。之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情况,直到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江西伴随整个长江中下游崛起,最终在两宋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省

  • 晋王朱棡做了一件事,朱元璋训斥儿子:我23年都不敢做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棡和朱樉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晋王朱棡临死前送来兵马,晋王朱棡多大死的

    他一生有42个孩子,这个数量在古代皇帝中也算是很不错的,况且朱元璋还是开国皇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有那么多国事要做,这身体怎么说都是很棒的。在这42个孩子中,有26个是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而朱标、朱棣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在《明史》中都记载是马皇后所生,但这种记

  • 据说朱棣靖难时攻入皇宫,杀了不少宫中美女,有这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靖难杀了多少人,朱棣靖难后发生的事情,朱棣靖难合集

    朱棣率大军攻陷南京城,之后进入皇宫时,当时皇宫内已是相当混乱,并且到处是大火,而建文帝朱允炆却已不知所踪。扑灭大火后,朱棣发现其中有几个人的遗骸,但因尸体被大火烧焦,不能辨认,于是朱棣询问宫中之人,据一些太监说道尸骨为皇帝、皇后和其长子朱文奎的尸骨。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的登基也只好对外宣称朱允炆已被烧死

  • 崇祯提拔武举人为言官首领,因他指出朝政三大病根,科举是头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年间几次科举,崇祯时期武举人,科举殿试崇祯连问8个时政难题

    崇祯九年正月,崇祯皇帝提拔淮安卫三科武举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成为言官的首领之一。而陈启新之所以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是因为此前的一封奏疏。陈启信看到朝政的弊病,写了一封奏疏,揭示了明朝当时的三大政治弊病。第一个,陈启新将矛头直指科举,认为朝廷只凭借科举的名次来选拔官员是有弊端的。陈启新认为,考科举、

  • 如果李自成派一员嫡系大将前去镇守山海关,中国的历史将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在山海关的地位,李自成与清军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是山海关之战,而关键人物则是辽东总兵吴三桂。在人们对于吴三桂的认识上,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吴三桂之所以能够占据山海关并放清军入关,是因为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吴三桂并不是山海关总兵,而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和山海关总兵并不是一回事,那么吴三桂为何

  • 明朝文官权势滔天的本相:为皇权服务的工具,声势浩大不外乎错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对比前朝,明朝确实加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但内阁从来都不是类似于西方的民主内阁,也做不到跟前朝那样跟皇权相争。毕竟把一个权势熏天的首辅打倒只是一纸诏书的事儿。01就算文官集团联合了又怎么样?就算众正盈朝又怎么样?短短几年全军覆没,而不结党的温体仁却能在人事调动频繁的内阁待上八年且还有可能待更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