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武不如尉迟敬德,文不如杜如晦,位列凌烟阁却撺掇太子谋反

他武不如尉迟敬德,文不如杜如晦,位列凌烟阁却撺掇太子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11 更新时间:2024/1/16 2:35:16

侯君集年轻的时候不怎么靠谱,没什么本事,但却认为自己非常勇武,后来就进了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战功颇多,但在当时的众多猛将中也不算很突出,不过,侯君集比较得李世民信任,能够参预谋议。让侯君集迅速脱颖而出的是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也在劝说李世民起事的功臣名单里。在团队谋划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侯君集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成为玄武门之变五个最大功臣之一。李世民继位后,侯君集就成为左卫将军、潞国公,食实封1000户。

之后的侯君集,仕途顺遂,在630年成为兵部尚书,之后跟随李靖攻打土谷浑,在638年成为吏部尚书和光禄大夫,这时候的侯君集也开始读书学习,真正融入到官场中去,称得上是出将入相。但之后的攻灭高昌国把侯君集推上了风口浪尖。

639年,侯君集被任命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不听话的高昌国,结果大军还在路上,高昌王就去世了,其子仓促继位迎接暴风雨的到来。可以说侯君集在最初所做的决定都是非常正确的,比如并没有在高昌国举行墓葬的时候偷袭,而是坚持光明正大的兴师问罪;当侯君集劝降不成的时候才下令攻城,后来逼得高昌王的投降。

但在高昌国灭亡后,侯君集却犯了错,他自恃功高,在没有请示李世民的情况下就私自把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而且,侯君集眼见高昌国财物众多,竟起了贪心,以至于部下也有样学样抢掠高昌国的金银财宝。

侯君集班师回朝后,有司请求治侯君集的罪,于是侯君集就被下狱,当时岑文本上书请求李世民释放侯君集,理由是侯君集有功于国家,不能轻易的让他受到屈辱,李世民也觉得没必要对他这么严厉,毕竟功大于过,于是就赦免了侯君集。但侯君集还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心里总有不痛苦。

后来侯君集还撺掇张亮造反,张亮接着就告诉了李世民,只是当时李世民不愿意相信侯君集会造反,也没有证据,所以待侯君集一如从前。其实在张亮之前,李靖也在李世民面前表示过侯君集会造反。原先侯君集跟着李靖学习兵法,李靖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拿出来,侯君集很不高兴遂对李世民说李靖会谋反。李世民找到李靖,质问李靖为何要藏一手,李靖则表示教给侯君集的兵法完全能够压制四夷,而侯君集贪得无厌,正是有异志的表现,李世民也没放在心上。

到了643年,侯君集的画像就进了凌烟阁,但是李祐谋反案扯出了李承乾,原来李承乾也要谋反,证据确凿,李世民不能不信,而侯君集正是劝说李承乾谋反的人。

当时李承乾自己有足疾又害怕魏王李泰会取代他,于是心中很是不安,当他知道侯君集对李世民有怨言之后,就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让侯君集进东宫来商谈要事。李承乾问侯君集如何自安,侯君集就撺掇李承乾造反,并表示自己会效犬马之劳。然后,就制定了计划,只是计划还没有实行就让李世民知道了。

侯君集实际上在李承乾谋反案中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李承乾想谋反也不是侯君集劝说的结果,相反的,是太子李承乾用财宝拉拢侯君集,希望侯君集加入到他的队伍中,而侯君集对李世民的怨气可以说是非常重了,就这么答应了李承乾,结果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事发后,李世民亲自审问侯君集,刚开始侯君集并不承认,他始终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实在是太委屈了所以才会如此,但后来李世民让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来对峙,侯君集就全部都说了。在当时来说,李世民并不想要侯君集的命,但是架不住群臣实在是不喜欢侯君集,不仅没有替他说情,反而认为侯君集犯的罪天理难容。

侯君集最终还是被处斩,将死之时,侯君集请求李世民给他留一个儿子祭祀,于是李世民将侯君集的妻子和其中一个儿子流放到了岭南,其他的全部杀死。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为何说孟东老的犯罪伏法,便宜了费鸡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东的个人资料,孟东张增军,灵宝孟东河死因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费鸡师这个神医,已经不止一次坑了师兄孟东老,而且还占用了他的研究成果,最终被橘县老百姓称为“华佗在世”。其实,这个称呼,一直也是孟东老梦寐以求的,只不过他处事的方式过于极端,最终误入歧途,身败名裂。为何要说,便宜了费鸡师,难道费神医

  •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贵妃是哪里人,杨贵妃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日本83版杨贵妃

    唐玄宗自己的宠妃死了,他忍受不了心中的悲痛之情就把儿子李瑁的王妃给抢了过来。说起来,李瑁和杨玉环的初识还是比较浪漫的,当时正是李瑁同母妹妹咸阳公主的大婚。咸阳公主下嫁的是杨慎交之子杨洄,杨慎交出自弘农杨氏,而杨玉环之所以能受邀参加这个婚礼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杨玉环也是出自弘农杨氏。李瑁在妹妹的婚礼上对

  •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余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而折冲府的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636年的时候,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就有261个,折冲府最多的时候达

  • 为什么隋文帝杨坚能一生只爱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介绍,隋文帝杨坚个人资料,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

    我们看隋唐时期比较著名的几对夫妻,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四对夫妻里面,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最牢固的,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依赖几乎是全方位的,而且独孤皇后一生都对隋文帝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反观其他的三对则远达不

  • 玄武门之变李渊是否应担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有多惨,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李渊一手造成的吗

    李渊出生名门贵族,受到祖先的庇荫,年仅七岁就担任袭封唐国公,《新唐书·高祖本纪》就有记载: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生昺(李渊的父亲),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李渊是一个有能力,情商极高的人,因此为隋文帝杨坚所看重。后来李渊就任荥阳,楼烦两地太守,

  • 一个英年早逝的隋朝儒生,却教出贞观之治班底,思想影响后世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贞观卖纸人,隋朝儒生,隋代大儒简介

    关于隋唐时期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其实在这个动荡混乱、英雄辈出的时代里,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才智和影响力上几乎没有人可以望其项背,当时的许多精英都是他的门生,但是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他就是隋唐第一智者王通。王通,字仲淹,道号文中子,籍贯河东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出生于儒学世

  • 富甲两宋的江西为何后来衰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开元21年(733年)唐玄宗设置江南西道(今湖北省、安徽省长江以内地区和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前,江西与其他南方省区一样,都被中央视为蛮夷——古代江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无任何优势。之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情况,直到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江西伴随整个长江中下游崛起,最终在两宋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省

  • 晋王朱棡做了一件事,朱元璋训斥儿子:我23年都不敢做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棡和朱樉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晋王朱棡临死前送来兵马,晋王朱棡多大死的

    他一生有42个孩子,这个数量在古代皇帝中也算是很不错的,况且朱元璋还是开国皇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有那么多国事要做,这身体怎么说都是很棒的。在这42个孩子中,有26个是儿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而朱标、朱棣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在《明史》中都记载是马皇后所生,但这种记

  • 据说朱棣靖难时攻入皇宫,杀了不少宫中美女,有这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靖难杀了多少人,朱棣靖难后发生的事情,朱棣靖难合集

    朱棣率大军攻陷南京城,之后进入皇宫时,当时皇宫内已是相当混乱,并且到处是大火,而建文帝朱允炆却已不知所踪。扑灭大火后,朱棣发现其中有几个人的遗骸,但因尸体被大火烧焦,不能辨认,于是朱棣询问宫中之人,据一些太监说道尸骨为皇帝、皇后和其长子朱文奎的尸骨。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的登基也只好对外宣称朱允炆已被烧死

  • 崇祯提拔武举人为言官首领,因他指出朝政三大病根,科举是头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年间几次科举,崇祯时期武举人,科举殿试崇祯连问8个时政难题

    崇祯九年正月,崇祯皇帝提拔淮安卫三科武举陈启新为吏科给事中,成为言官的首领之一。而陈启新之所以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是因为此前的一封奏疏。陈启信看到朝政的弊病,写了一封奏疏,揭示了明朝当时的三大政治弊病。第一个,陈启新将矛头直指科举,认为朝廷只凭借科举的名次来选拔官员是有弊端的。陈启新认为,考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