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赵云被人称赞为完美武将?这几点是关键

为何赵云被人称赞为完美武将?这几点是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3/12/15 6:59:08

经过时间流转,赵云的历史形象越来越完美。他本是刘备“保镖”出身,因为忠心为主,被陈寿委以极高评价。在《三国志》中,赵云的地位得到拔高,与蜀汉四方大将齐名,并列为“关张马黄赵”。

到了《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事迹没有太大改变,只是他的形象进一步得到拔高,并一跃成为五虎上将之一,此时的排名为“关张赵马黄”。那么问题来了,赵云的形象是如何向完美武将演变的呢?

从赵云生平来看,他应该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在他的为人处世中,其实处处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影子。或许正因如此,在儒家独行于世的基础上,赵云的儒家精神更容易让世人所接受。不妨来看一下赵云身上的儒家影子,这几点都值得后人学习。

一曰“忠”。作为刘备的主骑兼保镖,赵云始终兢兢业业,恪守自己为人臣子的本分。在历史上,赵云曾不顾性命救回少主阿斗,也曾在刘备遭遇危难时挺身而出。正因如此,刘备最信任的除了关张之外,还有赵云。在袁绍手下时,暗自替刘备募兵的便是赵云;在刘表手下时,也是赵云拉起了一支保镖部队。赵云对刘氏父子的忠诚,也得到后人的赞颂。

二曰“信”。赵云最初,是在公孙瓒手下为将,当时刘备也依附在自己这个师兄手下。尽管当时赵云不受重用,但刘备却很器重于他。后来两人分别,便约定好要共创一番事业。等刘备流落冀州之时,赵云不辞辛苦,历经磨难终于来到了刘备麾下听用。诚实守信之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受到他人的好感。

三曰“孝”。还是在公孙瓒麾下时,赵云的亲哥哥去世。得到消息后,赵云毅然辞去了自己在军中的职务,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家替哥哥守孝。直到丧期已满,赵云才重新出世。在重孝义的汉末时代,赵云此举也更加值得钦佩。

四曰“仁”。刘备打下成都之后,为了犒劳手下的军士,便特许他们肆意劫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赵云,一向是爱民如子。刘备此举无疑损害了益州百姓的利益,因此他甘愿冒着触怒刘备的风险向他谏言。后来刘备又打算收回蜀地的耕地分发给军士,赵云再次据理力争,迫使刘备无奈放弃了这个打算。不过,因为赵云的直言进谏,不少官员也对他暗中记恨。

五曰“义”。关羽在荆州败亡后,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也为了给关羽复仇,不惜亲率大军伐吴。刘备此时已经称帝,当时不少大臣尽管心中不满,也不敢多加妄以。但赵云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他站在大义的角度,劝说刘备要联吴抗曹。因此这次进言,赵云受到刘备冷落,被打发去江州戍边。赵云不仅有国家大义,对手下的军士也义气十足,因此他很受百姓和士卒们的爱戴。

六曰“智”。赵云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脑子还灵活。在汉中之战期间,赵云奉命镇守大营。不曾想到,曹军突然大举来袭。在此情形之下,赵云急中生智,将营寨伪装成“满营”状态。

安排好之后,赵云竟然单枪匹马冲出营寨,势与曹操一决雌雄。曹军见赵云来势汹汹,以为中了埋伏,遂大惊而退。在混乱期间,曹军还发生踩踏事件,因此死伤无数。刘备在听说了赵云“空营计”的壮举后,也不仅感慨“子龙一身是胆也”。此战过后,不少士兵也称赞赵云智勇无双。

七曰“礼”。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荆州地界,刘备趁势攻打长沙四郡。赵云当时被委派到长沙郡,郡太守赵范想借机拉拢赵云,遂与之结拜成兄弟。可到了晚上,赵范却将自己的嫂子献了出来,希望赵云能够笑纳。

在赵云的认知中,此举不符合儒家礼法,所以他断然拒绝了赵范的好意。尽管赵云知道赵范因此会生出异心,但他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却让毅然拒绝了这个“好意”。不久之后,赵范果然叛变,赵云带兵将其赶出长沙郡,也算圆满完成任务。

更多文章

  • 魏文帝曹丕篡汉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汉献帝,反而让他安享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杀了汉献帝吗,曹丕和汉献帝谁先死的,曹丕为什么废了汉献帝

    在东汉后期的几位皇帝当中,汉献帝可以说是素质最高,最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的皇帝。但不幸的是,汉献帝刘协一开始就是董卓的玩物,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间,等到董卓死后,又被各路诸侯当玩具一样抢来抢去,最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藏在深宫里,当成了自己的法宝。终汉献帝的一生,可以说没有一天行使过自己当皇帝

  • 刘备弃城依旧要带上百姓,民心是他的追求,还有一个原因也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带着百姓逃跑,孙权建议刘备弃城去投奔谁,刘备找的哪三个人赢了天下

    从秦皇汉武到宋元明清,在整个的历史之上的朝代当中,三国时期的天下既不是那样的一个繁荣也不是长盛不衰,但是他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就成为了整个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三国英雄之多成为了历史之最。这其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这些大贤们为整个的天下是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刘备的出现在整个的三国时期当中应该算是一个特殊

  • 蜀国北伐战争劳民伤财,几次劳而无功,是诸葛亮的策略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说马超不死北伐必成,蜀将诸葛亮率军五次北伐哪里,蜀国北伐真正原因

    了解了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也就可以了解诸葛亮北伐的方针了。正因为他看清了敌强我弱的新形势,北伐是基于坐以待毙的原因才被进行的,所以他对北伐采取了持重的方针,反对冒险。《魏延传》里曾经说过要兵出子午谷来绕过去偷袭。很多历史评论者每以诸葛亮不从魏延之计为恨,以为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殊不知诸葛亮鉴于蜀魏力

  • 吕雉被项羽俘虏三年,为何没被强占?三个原因,虞姬起了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雉和虞姬的关系,历史上吕雉有评价过项羽吗,吕雉最后被谁杀死的

    第一个方面,项羽的原因。纵观项羽的一生,他本来出生就是贵族,他根本就不会做这种事情,项羽与刘邦不同,项羽的出生就决定了项羽有自己的骄傲,项羽有自己的涵养同样,项羽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他并不会将目光放到吕雉身上。项羽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更何况吕雉仅仅是一个被俘虏的人?第二个方面,

  • 黄忠斩杀夏侯渊,为刘备立下了大功,刘备为何要说风凉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忠斩夏侯,70岁黄忠刀斩夏侯,夏侯月英跟黄忠关系

    刘备考虑到这样的因素,虽然他定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也活不了几年。于是就总是喜欢冷嘲热讽,当然也希望他能够在战场上战死,这样也算是精忠报国了,刘备虽然是正人君子,但是他的思想是非常的坏的,他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考虑,还没有去考虑别人,尤其是那些好人。刘备觉得黄忠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应该去退休,把位置让给别人

  • 刘备错过了一位治国之才,如果有他在蜀汉,蜀国的人才将会更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众将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刘备治国,刘备开府治国时间

    而且刘备有时候比较自负,谋士提出的意见他并不一定会听取。在前期的刘备得到了一位治理国家的奇才,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自负把这位人才,拱手送给了曹操。此后他在曹魏阵营里大放异彩,为曹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魏国之所以后期也有很多的人才,和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陈群出生于三国颍川

  • 他武力不输马超,差点杀了关羽,却被酱油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杀马超,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马超关羽黄月英能组合吗

    庞德出马搦战。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乃嘱诸将曰:''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根据《

  • 若曹操还在世的话,司马懿还敢造反吗?原来,真相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如果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操看透司马懿了吗,司马懿对曹操有何影响

    当然,这仅仅是小编个人的意见。毕竟,在司马懿未出现之前,诸葛亮连个对手都没有,就连周瑜也不再话下,每次考虑的事情,总要比周瑜早上一步,即使两个人的想法一致,但速度却不同。那么,我们再来说说今天的主角,司马懿。小编记得,司马懿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是因为在一次打仗的过程中,司马懿胡言乱语,结果被曹军关进

  • 蜀汉最后的名将是姜维,那么曹魏、东吴最后的名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蜀汉名将姜维个人资料,曹魏 蜀汉 东吴,姜维与曹魏

    蜀国——姜维蜀国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势力大减。后来诸葛亮休养生息数年,便开始了长达多年的北伐之路,可最终没有将魏国灭掉,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了蜀国的征战的大将军。姜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但是在投降蜀国前只是一名小小的参军。诸葛亮出祁山时,姜维被同伴抛弃,因此无奈只能投降到了诸葛亮的旗下。在诸葛亮手下,

  • 孙权全盛时期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占据的地盘是现在的哪里,孙权巅峰时期地盘,孙权的地盘多大

    一孙权即位之初,所掌握的疆域就是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对于孙策攻占的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安徽省潜山市)。由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