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在位55年却用44年攻打匈奴 汉武帝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汉武帝在位55年却用44年攻打匈奴 汉武帝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4/2/12 18:17:46

对汉武帝打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在位55年,却花44年攻打匈奴,有什么意义?

“谥号”是了死后,后来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评价,商纣王名帝辛,在位期间残忍暴虐,人们就用“纣”取作他的谥号,汉朝汉武帝的谥号是“武”,从这个字就能看出他在位期间尚武,经常对外征讨。

用“武”作为汉武帝的谥号最合适不过,他在位55年,有44年时间在跟匈奴打仗,直到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才罢手。

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夏带着一部分夏朝子民逃到北方,他们想要东山再起但上天没给这个机会,他们与当地的其他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匈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一般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但高原不适合人生存也不适合农作物种植,一到冬天还没什么食物,匈奴被逼的离开故土,不断往资源丰富的中原靠拢。

匈奴骚扰中原有上千年,在汉武帝之前就不断进攻秦朝,由于他们习惯搞突然袭击,而且打了就跑又没有固定住所,中原人很难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匈奴人早就跑了,中原人就算找到他们的住所,也只是零丁的几个人,根本没办法完全铲除他们。

汉高祖刘邦刚当上皇帝为了以绝后患想把匈奴赶尽杀绝,但他低估了匈奴,匈奴首领冒顿将他和32万汉军引到山西大同附近的白登山,等他中了全套冒顿就让40万匈奴精锐部队将他和汉军包围起来,冒顿没有立即杀他们,而是将他们围起来让刘邦带领汉军向匈奴投降,否则就将他们饿死冻死在原地。

刘邦被匈奴困了七天七夜,饿得两眼冒金星,以为自己要是在原地,还好谋士陈平用大量金银珠宝贿赂了冒顿新娶的小妾,小妾拿了陈平的好处自然要为他做事,就在冒顿耳旁吹耳旁风,劝告冒顿放走刘邦。冒顿考虑到自己就算杀了刘邦占领了汉人的城池,汉人也不会放过自己,而且匈奴人也无法马上适应中原生活,就偷偷打开包围圈放走刘邦。刘邦经历了“白登之围”后不敢再次与匈奴发生冲突,还采取娄敬建议把汉朝宗室女嫁到北边来换取双方和平。

汉高祖开了和亲政策,这个政策一直进行到汉景帝,到了汉武帝这就进行不下去,汉武帝继位前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人口和经济相比汉初都成倍上涨,汉初时人口只有1300万,而文、景二帝时有3000万。

文、景二帝在位期间提倡休养生息,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汉初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文、景二帝时大侯封国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他们的努力给汉武帝反击匈奴打下夯实的基础,汉武帝性格好大喜功,想要在在任期间立下重大功劳,按照他的性格他肯定不愿意躲在女人背后当缩头乌龟,所以毅然决然选择出兵。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公元前129年,44年里对匈奴发起15次远征,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武将立下汗马,公元前119年匈奴被霍去病赶到漠北苦寒之地,再也没有实力大举骚扰中原。

虽然汉匈44年里都损失惨重,但这场战争并非百害无一利,第一汉武帝维护了汉朝尊严和主权,汉朝可以不用再往北方送宗室女,也不用被匈奴拿捏住短处,边境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也得到保护。第二,汉武帝加强了与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给他们送去汉族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以及文化成就,并从中西亚吸收他们有用的东西。

第三,汉武帝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和融合。汉武帝打击匈奴也给后来人提供了重要军事经验,人们发现突袭、包抄、迂回、连续进攻是攻打匈奴有利的办法,如果再切断匈奴各部落之间的联系,能始终掌握作战主动权,匈奴不想被打败都难。

匈奴曾困扰中原政权上千年,现在已与其他民族的人相融合,没有所谓的匈奴人,但汉武帝英勇的战绩永远被保留下来,每次读到都让人热血沸腾。

标签: 攻打匈奴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纣王是怎样的人?并不是平庸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平庸

    商纣王上台后,到处搜刮美女以充实后宫,这群美女中最出名的就是妲己。为了与美女共度人生,商纣王大兴土木,修建各类娱乐场、度假村。在商纣王主导下,商王国兴建起当时全亚洲的最高建筑——超豪华的宫廷娱乐场鹿台。据说,鹿台方圆三里,高达千尺。按西周《建筑法》,这已经是相当于一座小城池。他不断地加重民众赋税,收

  • 隋朝在建筑上有哪些笺疏?有四个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建筑,使用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带领大家走进隋朝,了解隋朝在建筑上的不朽建树,一起来看看吧。谈及中华民族的辉煌时代,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短短八字,承载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无数文人墨客、享誉中外的历史建筑。然而,有这样一个王朝,它在政

  • 古人为何那么迷恋摔杯子,而不选择其他器具作为行动暗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选择,杯子,迷恋

    很多朋友都疑惑,古人为何那么迷恋摔杯子,而不选择其他器具作为行动暗号?其实这是因为举杯的动作比较自然,而且杯子的材质也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当做发号施令的工具,所以,古人都会选择用摔杯来作为信号,开启一场刺杀活动。01古代的酒杯多为瓷器,落地声音较大摔杯为号的场景一般都出现在古人以宴请为名,实则进行行刺活

  • 陆机诗风是怎样的?为什么被誉为"太康之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康,诗风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陆、潘诸人为了加强诗歌铺陈排

  •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反对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又是一段守丧的蛰居生活,这一守就守了两年零三个月。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满的苏氏兄弟再次返回京城,启程前,苏轼续弦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过门。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和苏辙两家人到达汴京,可这时的京城已经是

  • 历史上晋朝一共15个皇帝,为什么14个都是无能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无能

    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出现能干的君主和无能的君主,可是历史上晋朝一共15个皇帝,为什么14个都是无能之辈?虽然是这样一个受人唾弃的朝代,却衔接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乱世中建立的晋朝了解东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蜀国和魏国分别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一位

  • 东汉存在时间长达200多年 东汉为何会出现"儿皇帝"登基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现象,儿皇帝

    200多年的东汉,为什么尽是小皇帝当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其最后一位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禹被儿子启继位为“夏后”,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这里所谓的“家天下”,就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

  • 晋文侯去世后,晋国为何开启长达数十年的内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去世,开启,内战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745年,晋国的老国君晋文侯,因病去世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晋文侯,不是那位称霸中原的晋文公。和晋文公相比,晋文侯在历史上的名气,

  • 魏国在战国初期称霸时,为何没有灭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称霸,初期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83年,刚刚开启的战国时代,迎来了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这一年,赵国出兵,进攻小国卫国。卫国的

  • 古巴比伦王国是如何消失在历史中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国,消失,历史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都会提到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如今,埃及、印度、中国都是一个国家,而巴比伦却在如今的世界地图中,找不到影子。那么,巴比伦王国为啥突然消失呢?在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得到传播,多亏了梁启超。1900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