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彦超曾在赵匡胤落魄时用十贯钱打发,他最终是何结局?

王彦超曾在赵匡胤落魄时用十贯钱打发,他最终是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13 更新时间:2024/1/21 20:17:02

王彦超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将。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发迹时,曾有过一段落魄的时候,当时他为了盛极,投奔当时在复州担任防御使的王彦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与王彦超是同僚好友,因此赵匡胤当时想通过这一层关系,得到王彦超的重用。不过王彦超接下来的行为,恐怕要让赵匡胤失望了,王彦超没有收留赵匡胤,只是给了赵匡胤十贯钱,将赵匡胤打发走了,离开复州后的赵匡胤,选择投奔了随州此事董京本,这才开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后来赵匡胤登基为帝,建立宋朝。昔日将他赶走的王彦超,则是满心忧虑,担心赵匡胤会处理自己。

王彦超这个人,其实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

王彦超出生于官宦之家,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政权,曾经担任过太子太傅,光禄卿等职,在后梁灭亡后,王彦超的父亲王重霸又选择追随后唐。

公元925年,当时年仅十二岁的王彦超,跟随后唐魏王李继岌征讨前蜀,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击败前蜀,使得前蜀灭亡。成功击败前蜀之后,魏王李继岌下令大军休整,次年再班师回朝。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班师回朝的时候,魏王李继岌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在大军行进到渭南时,正好赶上后唐的大将军李嗣源谋反,大将军李嗣源谋反的消息,很快地传到了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的耳朵里,为了能够快速地平定叛乱,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选择了亲自应敌。不过结果就不太好了,后来的李存勖被流箭射中而死。

在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死后,大将李嗣源在百官的拥立下称帝,成为了后唐的第二位皇帝,李嗣源当上皇帝后,开始大肆地追杀之前后唐的宗室后,已经有多位宗室先后被杀。跟随在魏王李继岌见如此的情况,都纷纷选择了离开魏王李继岌逃往别处,只有王彦超没有选择离开,一直跟随在魏王李继岌的身边,直到魏王李继岌遇害身亡。

离开魏王李继岌的王彦超,四处漂泊,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时担任河阳节度使的石敬瑭。石敬瑭通过短暂的相处,看到王彦超这个人为人忠厚且正直,于是就将他召到了自己的账下,作为他的心腹。

公元936年,石敬瑭公开反叛后唐,不过光靠自己,恐怕没有十足的把握,灭掉后唐,因此石敬瑭选择向契丹求救。为了拉拢契丹,石敬瑭派遣使团前往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加上每年给契丹进贡大批的财物,还有自称儿国作为交换条件,争取契丹的支持。

石敬瑭派遣王彦超跟随桑维翰出行契丹,契丹见石敬瑭如此的有诚意,加上两位派遣的大臣表现也十分突出,使得契丹答应石敬瑭的请求,出兵援助石敬瑭攻打后唐。在契丹军队和石敬瑭的军队联合之下,最终导致后唐的军队大败,后唐因此灭亡。

在成功的灭掉后唐之后,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石敬瑭也由此成为了后晋的开国皇帝,作为石敬瑭心腹的王彦超,被石敬瑭封为殿前散指挥都虞侯,同时兼任蒙州刺史。

石敬瑭由于事事都听命于契丹,使得节度使十分不满,这些节度使们,不愿意降服契丹,都选择了不再听石敬瑭的命令。有的节度使甚至公开起兵反叛,其中就有建立后汉的刘知远

而石敬瑭对这些握有重兵的大将无力招架,对于契丹更是不能得罪,在这种忧郁状态之下,使得后来的石敬瑭忧郁成疾过度,导致病逝,终年五十一岁。在石敬瑭去世后,王彦超选择追随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

刘知远先是将王彦超封为岳州防御使,后来又转为复州担任防御使,公元948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奉命平定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郭威运用战术,使得叛乱很快得到平定,在叛乱平定后,又奉命北伐,抵御契丹。

在抵御契丹的战役中,王彦超跟随郭威的军队出发,最终成功的击败契丹,郭威因为此战中有功,被封为邺都留守和天雄军节度使,这也代表着河北地区的兵马,全部都归郭威的管辖。

刘知远没去世的时候,一直保持着相安无事的状态,可是在刘知远去世后,他的儿子刘承祐继位,这就彻底不一样了。刘承祐对郭威一直都是十分猜忌的态度,郭威是个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出来,只是一开始的时候,选择隐忍不发罢了。

之后刘承祐更是大肆诛杀功臣,之后还派人准备要杀郭威,被郭威知道后,郭威选择了反叛,之后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攻打后汉的都城汴梁,攻打都城汴梁的过程十分顺利,很快郭威的军队,就攻进了汴梁城中,刘承祐见此情况后,选择了逃跑,在逃跑的途中被人杀死。

在攻进都城汴梁的不久后,郭威正式称帝,建立了后周政权。王彦超在后周,依然受到重用,被郭威先后封为武宁军节度使和绛行营马军都虞候,之后更是被加封为同平章事,这个职位其实就是宰相。

郭威仅仅统治三年就去世了,他去世后,皇位由养子柴荣继承,柴荣在位时期,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同时重用赵匡胤和王彦超,他们两人帮助后周击败了后蜀和北汉,以及南唐,因为战功卓著,使得他们两个人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赵匡胤,在柴荣死后,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后,他的权力和威望都是十分之高的,使得赵匡胤后来在陈桥时,被属下披黄袍在身上,并且还在之后正式称帝,建立大宋,史称北宋,赵匡胤被史书上称为宋太祖,王彦超被宋太祖赵匡胤加封为中书令。

成为了皇帝后的赵匡胤,依然没有忘记,当年在王彦超那里碰壁的事情,之后在设宴招待王彦超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还提及此事,王彦超听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话后,立马叩首答道:

浅水怎能藏住神龙?当日陛下没有留滞在小郡,这实在是天意啊

宋太祖赵匡胤听完王彦超的回答后,觉得十分受用,也十分高兴,于是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之后,也没有再提及和追究此事,宋太祖赵匡胤对王彦超十分重用,王彦超最终以七十三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标签: 落魄打发结局

更多文章

  •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非常,仕途,坎坷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谈这位仕途坎坷的文豪----欧阳修。欧阳修这个名字曾多次出现于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时至今日还有这么多要我们背诵的文章,可见该文豪在文学上的重要性。先讲讲欧阳修的早年经历。欧阳修出生时,他的父亲年已过半百,

  •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章,千古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出处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异议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

  •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治家,屡屡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在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给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仕途带了危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

  •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作风,脏水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醉翁太守庆历五年的八月,远在河北都运使兼按察使任上进行巡视的欧阳修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旨意就是让欧阳修去滁州当太守。接到诏令的欧阳修,急急忙忙的奔赴回京,辞别谢恩,然后又一路赶往滁州,从八月接到诏令,到欧阳修到达滁州的

  • 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官

    北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名臣辈出,比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韩琦等人,其中以包拯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众所周知,包拯是一代清官,不畏权贵,公正廉明,因此深得宋仁宗的赏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与包拯处于同一时期的欧阳修却不以为然,他不仅看不起包拯,还向宋仁宗上书,说包拯是小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

  •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学问,指责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以素少学问来弹劾包拯。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包拯“没有学问”甚至是“不学无术”,是被民间完全神话的人物,甚至还有人以此

  •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家,私生活,争议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史学方面,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欧阳修的文治武功,历史早有论定,自不待言。

  • 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建宁,生前

    自古皇家难有亲情,因为大家都抢着当皇帝,那么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的患难让李豫与李倓的兄弟感情更加深厚的缘故。在李豫和李倓的爷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年爆发了几乎颠覆盛唐的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将率军攻克了东都洛阳,随即又攻下了大唐都城长

  • 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闻,去世,李世民

    众所周知魏征是李世民的镜子,他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徵在人生的道路中侍奉过六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但魏徵非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

  • 古书上记载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这件事情的可信度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亲手,女儿,记载

    对武则天杀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史家公认的女皇帝。对于武则天其人,传统史书普遍评价极低,暴政、虐民,心狠手辣、毒如蛇蝎,搞得社会动荡,百业调弊。但到了近代,开始有人一反常调,为之大唱起赞歌来,称赞她有胆量、有见识,气魄宏大,能力超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