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的10个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的10个人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4/2/5 20:57:18

这时,李渊才知道,李世民杀掉了迫害他很久的李建成李元吉。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反目成仇,李渊既悲痛又自责,心中无比悔恨当初没能妥善处理立储一事。

但事情已经发生,李渊只好封李世民为太子,数月后,便将皇位传给了他,这便是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经此一役正式掌握了国家大权。

如此成功的兵变自然不可能是他一人完成,除了上文提到的尉迟恭,还有九名大臣随着李世民一同直接参与了兵变,而且都是唐朝盛名赫赫之辈。

这十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他们在事成之后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那么,位极人臣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在漫长的历史中,开国功臣被皇帝除掉的例子比比皆是,原因大多是皇帝担心他们谋反。但是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这十人里,大多都得以善终。

首先便是尉迟恭,他是兵变的主要策划者和参与者。当初,李世民与李建成的争斗到了关键时刻,李世民却还念及兄弟之情、犹豫不决,尉迟恭再三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

他对着李世民说不要“存仁爱之心,忘社稷之大计”,兵变当天,尉迟恭亲率士兵,帮助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在李元吉手中救下李世民,转身又拉弓射死李元吉。

随后,又身穿甲胄向李渊索要公文,帮助李世民夺取军权。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可谓是参与感拉满,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

到了晚年,他逐渐远离了政事,开始沉迷于修仙炼丹。658年,尉迟恭在家安然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李治为其停朝三天,追谥“忠武”。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时期的名相,后世称他们为“房杜”。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斗时,他们二人同在李世民府上为他出谋划策。

李建成十分忌惮他们,就在李渊面前诬陷房、杜,李渊信以为真,将他们从秦王府驱逐出去。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房、杜两人冒死随着尉迟恭回到秦王府,与李世民相见,并一同谋划了兵变。

事成之后,他们被拜为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擅长制定规制、整顿吏治,而杜如晦擅长选拔人才、任用贤良。在两人的把持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630年,杜如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只是房玄龄却被自己的儿子房遗爱(造反)连累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其余之人

宇文士及是隋朝旧将,宇文化及的弟弟,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后,想念自己的旧交宇文士及,便派人去说服他投奔唐朝,宇文士及送回一个金杯,表示同意,李渊大喜。

619年,宇文化及被击杀,宇文士及便投奔了李渊,又因为他的妹妹早年嫁给了李渊,因而宇文士及深受李渊器重,拜为上仪同。玄武门之变时,宇文士及跟随秦王李世民一同起事,因而在事成之后被封为中书令,并镇守西北。

642年,宇文士及病逝,追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和宇文士及出身相同的还有高士廉,他也是隋朝旧臣,同时也是长孙无忌的舅父、李世民的舅父。

622年,高士廉归顺唐朝,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因为他与李世民妻子的关系,而且高士廉富有声望,李世民对他很是敬重。在玄武门之变前,他与房玄龄等人都极力劝谏李世民先发制人。

兵变时,他又将监牢里的囚犯放出,发给他们武器,又带着他们去支援李世民。事成之后,高士廉任职尚书右仆射。647年,高士廉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司徒,谥号文献,陪葬昭陵。

程咬金与秦琼都是当时的名将,二人在《说唐》中更是被刻画为神勇无比的猛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二人都曾在瓦岗落草,在被王世充击败后,暂时归顺了他。

但王世充为人狡诈刻薄,程咬金与秦琼便趁着两军于九曲山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李渊把他们两人安排到秦王府做事,李世民对他们十分器重。

玄武门之变时,程咬金与秦琼协助李世民控制了政权,在李世民即位后,程咬金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638年,秦琼因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而去世。

对此,李世民痛哭不止,并追赠他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665年,程咬金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追赠他为骠骑大将军,陪葬昭陵。

段志玄与张士贵同时隋末参加起义出身,且祖上都是隋朝的官员。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段志玄帮助招募士兵,之后便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

与此同时,张士贵在河南起兵响应李渊,多次立下战功。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斗时,段志玄不顾李建成的威逼利诱,坚定地支持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段、张二人带领军队,协助李世民掌握了政权。

624年,段志玄病逝,终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谥号庄肃,并陪葬昭陵。657年张士贵病故,享年七十二岁,赠辅国大将军,谥号为襄。

屈突通是隋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在617年兵败投降李渊,跟随李世民征战,并收复了东都。玄武门之变时,他跟随李世民一同夺取了政权。

李世民又担心洛阳发生动乱,就派屈突通驰赴洛阳,以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阳。628年,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唐太宗痛惜良久,赠予尚书右仆射,谥忠。

遭诬陷而死,谋反被诛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为姻亲,他的妹妹是文德皇后。李渊起兵反隋后,长孙无忌加入了李渊的队伍,并跟随李世民一同征战。他还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长孙无忌历经三朝,治理政务时公正不阿,改革了许多制度,深受李世民、李治的信任和器重,但是,他却因党派之争而冤杀吴王李恪,因此被后人诟病。

659年,他因反对武则天立后而遭到诬陷,被流放到黔州,最终被逼自杀。侯君集和长孙无忌的结局也很像,他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全椒县子。

他与房玄龄等人策划并且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位,唐太宗即位后,封他为兵部尚书。后来,大唐与突厥开战之后,他随军击败了东突厥,功勋卓著。

但却在灭高昌之后,私吞了许多财宝,没有上报朝廷,被李世民处罚,他因此心生怨恨。643年,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策划谋反,被处死。

综上所述,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人中,有八人得以善终,而且子孙都得以世袭爵位,而长孙无忌因得罪武则天而被逼死,侯君集则因谋反而身首异处。

如此看来,李世民在对待功臣方面算得上是明君,不像刘邦和朱元璋之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13年后,一群人手持刀剑,半夜冲进李世民的寝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早年穷兵黩武,晚年则耽于逸乐,经常大举兴建豪华宫室,供自己享乐之用。朝廷中的正直敢言之臣,经常为此事向他进谏。大臣马周曾直言不讳地向他申明,朝廷大兴土木带给百姓的惨痛经历: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李世民却振振有词地说:百姓无事则骄逸。不过就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宦游成了唐代官员必不可少的“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官吏“宦游”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指士人以外出求官或外出做官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游历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士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出游,以提高声望、培养关系,寻得求官之路;抑或是做官后因频繁地升任、贬谪、公务以及调动而进行地出游。我们从众多古诗词中可以看出官员宦游由来已久,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

  • 这个女人为李世民倾其一生,却从未得到李世民的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史上最令人赞不绝口的一代贤君,他为唐朝呕心沥血,忧国忧民,开创了一代盛世王朝,如此功绩仿佛成了李世民的标签,大家也根深蒂固的认为就是这样。但深究到底,李世民能有今天这样的流芳千古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那些当初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大臣和亲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结发妻子

  • 法门寺博物馆, 满屋子的唐代黄金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借展出去的文物不少,但本馆常展线不受影响展出的金银器相当丰富,且最重要的几件依然还是在本馆。改造升级后的灯光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过部分器物打光自然不够理想,瓷器放得太高、玻璃器也没有了以前的独立展柜。不过瑕不掩瑜,法门寺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国内三大唐代金银器窖藏中唯一确定的由唐代皇家出资供奉,唐代皇

  • 宋朝皇后:街头卖艺歌女,二婚嫁皇帝,除了武则天只有她敢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从卑微乞讨的卖艺歌女,逆袭成大宋最尊贵的皇后,再到斗权臣、穿龙袍,今天咱就来聊聊宋朝传奇皇后刘娥的故事。 ◆开局一手烂牌,却命中注定要当皇帝的老婆 刘娥的父亲原本是个小官,但死得早,刘娥的母亲也只是个小妾,父亲死后,母女俩只得投靠娘家,但不幸的是,母亲也很快没了,刘娥彻底成了一个孤儿。没办法,外婆将

  • 一代女皇一武则天称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 安史之乱:李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影响了千年的历史轨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唐简介,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李唐宗室八房世系表

    唐朝以前的大一统朝代后期都会面临河北割据的问题,这里人口财政资源都足以抗衡中央,一旦朝代到了后期土地兼并,政策失误都会导致河北割据,在关中的统治阶级河北以无法掌控,东北更别提。安史之乱后实力最强的河朔三镇,就是已经事实上的独立了,唐以后关中彻底失去了成为首都的资格。安史之乱以及长期的军镇割据是军事科

  • 唐朝为什么没有“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经历了唐朝的极盛,中原大地的政权渐有衰落之势,崇文尚武,江山破碎,黑云蔽日。唐国公李渊,在隋朝暴政苦不堪言,群雄并起之间迅速站稳脚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称帝。宋太祖赵匡胤,于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同众多勇士一起反抗,期间脱颖而出,众推黄袍加身。如此相像的历史背景,如此相似的局面,如此相像的人物经历

  • 唐传奇的特点,结构组织呈现文备众体之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传奇简介,唐传奇复仇作品,白话唐传奇在线阅读

    但这种思维却在汉唐有了彻底的变化,这是在东晋时期受到五胡乱华的局势影响,使得汉民族原有的民俗风情受到胡风冲击而起了涟漪。社会风气有了微妙的转变,文化艺术也呈现多元元素;无论在形式或题材上都有更多元的展现。文学本体不断发展延伸的结果,导致唐代小说的发达。 比如文体散韵夹杂。《柳氏传》叙述诗人韩翊与李生

  • 唐代驿站为何采用军事化管理?这样做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驿站制度有哪些,唐代管理特点,唐朝的管理方式

    东汉《说文解字》中记载“驿, 置骑也”, 驿骑是驿站最早的源头。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驿站最早起源于秦代,主要体现在是用于军事的驿骑。所谓驿骑,就是指由专门的军人骑驿马执行紧急军政公务的的交通工具。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军事信息的传递高效便捷,也为了中央政令的上传下达,修建了以秦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