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什么没有“杯酒释兵权”?

唐朝为什么没有“杯酒释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4/2/5 20:56:50

宋代,经历了唐朝的极盛,中原大地的政权渐有衰落之势,崇文尚武,江山破碎,黑云蔽日。

唐国公李渊,在隋朝暴政苦不堪言,群雄并起之间迅速站稳脚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称帝。

宋太祖赵匡胤,于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同众多勇士一起反抗,期间脱颖而出,众推黄袍加身。

如此相像的历史背景,如此相似的局面,如此相像的人物经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唐朝并没有出现于宋朝开国之初的“杯酒释兵权”相似的事件呢?

“杯酒释兵权”是什么?

释,解除。

杯酒释兵权,指通过一杯酒解除掉将领的兵权,将其收归中央。

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皇位不得安宁,于是通过酒宴方式,威胁与哄骗等多种方式之下,要求拥有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的重要事件。

宋初,通过起兵造反的宋太祖赵匡胤坐在皇位上,真的是坐立难安,他不由得想起前不久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在部下们的众拥之下,自己顺水推舟坐上了天下人都渴望的皇位,可是如果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陪他一起有军工的将领们身上可如何是好?

功高盖主可是历来君王眼里最容不下的沙子。一方面,不能寒了陪自己一起建功立业的兄弟们的心,一方面这件事情要做得漂漂亮亮,不能让泱泱民众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太祖苦思冥想,这件事情最好还是将领兄弟们自己提出来最合适。

于是,太祖开始找寻机会。不久后的一次酒宴上,太祖瞧着这样酒后微醺的局面最合适不过了,于是顺势装醉,一吐心中烦闷。将领们一听,心中自然大惊,皇上这是怀疑他们的忠诚啊!

于是开始大表忠心,这是太祖又说道:如若是你的属下逼你黄袍加身呢?众将心中思忖到,皇上这是忌惮我们手里的兵权啊,不如所幸我们交出兵权求个平安富贵。遂太祖杯酒释兵权成功。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新生政权的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之一。随后,宋太祖在多个方面大胆选用新人,推行新政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为新生政权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宋代为什么会出现“杯酒释兵权”?

宋朝建立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混乱割据局面,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权力渐渐衰落,最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宋朝开国之初,太祖问策,众臣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因为大权旁落,地方权力过大,中央权力过小,地方逐渐起兵,才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为了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宋初太祖决定一定要加强中央集权,而杯酒释兵权就是中央集权系列措施的开端。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后周武将出身,领兵多年,深知兵权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能让如此重要的兵权落在别人手里。同时,也是由于武将出身,宋太祖赵匡胤对文官的把控就稍稍放松,一来是因为自己并不懂或者说擅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武将,因此宋朝长期推行重文轻武,崇文抑武的战略。宋太祖结合自身治国才能,综合分析,决定自己掌握兵权,因此藉由杯酒释兵权来收回权力。

宋初的叛乱,就是杯酒释兵权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索。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而此时的新生政权的统治并不安稳,原先太祖建国时未杀的后周的两员重将——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就因拒受宋朝统御,相继在潞州(今山西长治)、扬州起兵叛乱。

谁知,仁厚的政治胸襟换来的是对新生百余天的政权的打压,无奈的太祖只得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虽然对于武将出身的太祖来说,这两场平乱的规模并不甚大,但新生政权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也导致平乱拖了近一年才得以结束恢复安宁。

建国之初就发生战争,这对于古代迷信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征兆,此时的宋太祖必须相除一个解决之法,重新恢复民众对大宋朝的信任。一个诞生于阴谋和兵变的政权当然随时都有可能被取而代之。如若把兵权收回中央,杯酒释兵权自然就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方法。

唐朝为什么没有“杯酒释兵权”以及类似事件发生?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太原世家,家中本就有数千门客。这样一个大贵族家庭登上皇位于门人百姓来说,不过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也因为李家的地位身份水涨船高。但归根结底,自己仍旧是李家人的下属而已,本质上并无更改。李家的子孙也因为贵族式的教学,有着广阔的心胸、良好的教养,接人待物都以礼相待。

李家的起兵与宋太祖赵匡胤的起兵有些不同:李家起兵,是家族起兵,领兵的将领大多是与李渊有着直系血缘关系或其他关系的亲戚;太祖起兵则是带领自己手下的精兵与昔日一起作战的兄弟起兵。

李渊建国后,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权力分割状况,李渊占一半,三子分一半,哪个儿子会想不开推翻自己父亲的政权?更何况,根本不可能连根拔起,大家彼此之间都或多或少带些血缘关系。而宋朝就不一样了,只是兄弟而已,将来你的皇位是你的儿子的“与我无瓜”,倒不如为子孙后代谋一谋,索性推翻你我自己建立一个朝代罢了。

制衡。唐朝有一位开国功臣刘文静,持才傲物,跟李渊宠臣裴寂有尖锐矛盾关系,二者之间的权利达到了一个制衡的状态。试想,你身边总有一个等着挑你错处的人,那么你犯错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虽然唐初不杀功臣,但也耐不住自己作死,这位刘文静被杀绝不是因为唐政权初建立稳固政权,而是因为自己恃才傲物。

小结

杯酒释兵权,归根结底只是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巩固政权而产生的一种战略措施。无论出现与否,都与这个王朝建立的背景、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出版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传奇的特点,结构组织呈现文备众体之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传奇简介,唐传奇复仇作品,白话唐传奇在线阅读

    但这种思维却在汉唐有了彻底的变化,这是在东晋时期受到五胡乱华的局势影响,使得汉民族原有的民俗风情受到胡风冲击而起了涟漪。社会风气有了微妙的转变,文化艺术也呈现多元元素;无论在形式或题材上都有更多元的展现。文学本体不断发展延伸的结果,导致唐代小说的发达。 比如文体散韵夹杂。《柳氏传》叙述诗人韩翊与李生

  • 唐代驿站为何采用军事化管理?这样做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驿站制度有哪些,唐代管理特点,唐朝的管理方式

    东汉《说文解字》中记载“驿, 置骑也”, 驿骑是驿站最早的源头。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驿站最早起源于秦代,主要体现在是用于军事的驿骑。所谓驿骑,就是指由专门的军人骑驿马执行紧急军政公务的的交通工具。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军事信息的传递高效便捷,也为了中央政令的上传下达,修建了以秦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

  • 墙角枯坐千年,盗墓贼太“不幸”!唐朝公主墓中隐藏着怎样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公主墓被盗完整视频,十个盗墓贼夜盗宋代古墓,唐朝小墓被盗纪实

    盗洞的出现,让考古专家慌了阵脚:墓中的部分古物极有可能已经遭到了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盗洞深处,竟然直挺挺地坐着一具骨架,骨架旁边的,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斧。那么,这所陵墓的主人,永泰公主,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永泰公主的陵墓当中,又有怎样的珍宝古迹?而在意外发现的骨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说起永

  • 花脚大仙分享:《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8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系列之八花脚大仙分享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大力支持。四个时

  • 甲骨文专业在安阳可一点儿都不“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集萃20℃+!春光明媚的日子要回来了这个周末随着冷空气远离,河南本轮浮尘天气也宣告结束。商丘宋国故城考古现场发掘出唐代墓志铭3月25日下午,在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早前被发现的6座唐代墓葬已清理5座,剩下的一座正在清理中。甲骨文专业在安阳可一点儿都不“冷”近日,外省某高校甲骨文方向的毕业

  • 夜读 | 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2期: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音频:进度条00:00 04:15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点击收听朗读音频 )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刘启耀,江西兴国人,他本是长工出身,革命的浪潮把他推上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岗位上。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经济十分困难,刘启耀想尽

  • 不是美人胜似美人 盘点5位扮演过妲己的当红女星妩媚倾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类形象比四大美人的风头还盛那就是各种妖精类的人物比如褒姒,烽火戏诸侯比如妲己,因一人毁一朝尤其是妲己谁说是志怪传说但是扮演她的女星真的超级多而且一个赛一个都是女子就让我们快点来看一看吧[爱慕]首先第一位绝对不得不提老版《封神榜》这部电视剧一度打破收视纪录而且里面的服化道真的是极其前卫就算拿现在的

  • 甲骨文是怎么“活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图①: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区域。徐玉洁摄图②: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子其射卜甲。徐玉洁摄图③: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沉浸式文旅IP舞台剧《殷墟遗梦》。侯婧怡摄图④:安阳梅东路小学学生书写的甲骨文。侯婧怡摄3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安阳市。“甲骨文识读大会”初赛,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举行

  • 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司马家族简介,东晋末年最有血性的司马家族,西晋司马氏家族发展史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却仅仅只存在了51年(不算东晋),便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西晋为何如此短命?或许从司马家篡权那天开始,就已经为它的“短命”结局埋下了伏笔。[var1]因为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天下人的信仰。 司马懿篡权 司马懿给曹魏打了大半辈子工,先后辅佐过曹操、曹

  • 晚年的孔子,研读《周易》,可谓是倾其残年精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某一天,周游列国十四个年头的孔子,终于回到鲁国,时年,孔夫子六十八岁。不知是郁郁不得志的经历,让他心灰意冷,还是始终得不到鲁国君王的重用,而意兴阑珊,临届“从心所欲”之年的孔子重回鲁国后,很少过问政治,也不再执着“克己复礼”这种不合时宜之事,而是发愤忘食,潜心学问。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