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时,弃与守之中的长安乱世群像

安史之乱时,弃与守之中的长安乱世群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1/26 21:03:55

每个人都回不到长安。”

乱世出英雄也出叛将;乱世给人以雄心壮志,也会让人意志消沉;乱世中有旌旗蔽日,也不乏辙乱旗靡……

然而在那些充满着慷慨与悲壮、得意与失意、守护与变节的多事之秋里,最精彩的还要数那乱世之群像。历史作家张明扬的新作《弃长安》所讲述的,正是安史之乱时期,李唐王朝溃败之时,“弃长安”过程中众人的经历、选择和命运,从而一步步揭开盛世表象之下的汹涌暗流,以“弃长安”之线,串联起整个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繁华的世界之都在几个时辰内就变得萧条凋敝”,即便是繁华如盛世长安,也敌不过难测的政局和难懂的人心,坚固如堡垒的城墙依然会片刻倾颓。大厦将倾之际,“百官”不再是“百官”,也没人关心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是否会御驾亲征,上到君臣下至百姓,都已做好了弃长安的一切准备。

就在这弃与守之间,帝王将相、文武群臣们的乱世众生相,共同组成了这幅完整的安史之乱时期的历史图景,而长安,这个“汉高祖的长安,汉文帝的长安,隋文帝的长安,唐太宗的长安;文景之治的长安,开皇之治的长安,贞观之治的长安,以及,开元盛世的长安”,也将它在古代世界的最后华彩定格在这一天,从前,长安就是盛唐,而此后,唐之长安已然成为一枚弃子。

帝王之尊与皇室之爱

说来也是颇为讽刺,李隆基这般尊贵帝王,也会在逃亡路上当着老百姓掩面哭泣,也会被普通的老人家批评责备,并不是老百姓们“马后炮”,弃了长安才晓长安之乱,郭从谨老人的一席话道出个中原委:“大臣们不说真话,只知道迎合笔下,阿谀奉承……我这样的草野之臣的忧虑又怎么能传到笔下耳中呢?事不至此,我又哪有机会当面向陛下说这些逆耳忠言呢?”

今时不同往日,疲于奔命之时,什么高低贵贱都成丧家之犬,百姓流离失所,皇帝一样保不住爱妃。

说起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各种演绎比比皆是,其中,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可谓最为广为流传,从帝妃之间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到马嵬坡兵变后杨贵妃之死以及唐玄宗的思念之苦,美与恶,爱与恨,尽数体现在这一篇浩浩汤汤的叙事长诗当中。

其实,在遇到杨玉环之前,李隆基并非一个痴情种,甚至一度放浪形骸,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隆基曾令嫔妃们头插鲜花,蝴蝶飞到谁那里,他便去临幸谁。而杨贵妃的出现使得那开元时代的皇帝之爱,都聚焦于她一人身上,从寿王妃变成女道士太真,又从太真升格为娘子,直至成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杨贵妃的“升职记”固然离不开李隆基的宠爱,然而也难免沦为“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的一枚政治棋子。

风光无限背后的步步为营

朝不保夕,谁还能指得上谁?谁又能怪得了谁?乾坤颠倒之时,众生群像早已无法用“忠奸”二字去界定,与李林甫、杨国忠“齐名”的奸相卢杞之子卢元辅,却以名节著于史册,而皇帝女婿张垍却成了安禄山眼的重臣红人。

安史之乱时期,人们原本隐藏在暗处的私心、祸心、忠心,统统被端上了台面,许许多多的“殿前红人”、“皇室亲戚”,都转眼成了为安禄山鞍前马后“效劳”的一员,这其中就包括了前宰相张说的两个儿子——张均和张垍。

这两位李隆基的亲信一起投降了安禄山,并得到了重用,张垍更是从皇帝女婿摇身一变成了安禄山的宰相。除了张垍,圆了宰相梦的还有陈希烈,两个人在天宝朝廷中皆是收到杨国忠的倾轧作梗,这一举叛降所展露的,恐怕不仅仅是多年积怨,更是想要实现宦途野心。

说到唐朝由盛转衰,李林甫一定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张明扬在《弃长安》中更是用了颇多的笔墨来描述这位奸名远播的宰相,他甚至这样写到,“这个盛世既是李隆基的,也是李林甫的”,然而李林甫也是这样,成为他一手参与并建立起的盛世的破坏者。

李林甫虽权倾朝野,却并没有什么大格局、大方略,他尚无野心去威胁皇权,也正是因为他没有这份“野心”,全心全意地去贯彻皇帝的政治意志,本本分分地做好皇帝“家奴”,李隆基才放权脱身,安心做起了李林甫的“后台”,这得以使李林甫手握大权,保持着对朝中大事的掌控,同时反复摧毁着太子集团的政治势力。

一时“红人”,一世“哄人”,风光无限的表面需要更多的步步为营去构建和维持,正如张明扬在书中所言,“这就是李林甫这一类鹰犬式宠臣的悲哀。他们为了皇权的内在需求,不得不算计储君、得罪储君,但储君只要隐忍不倒就是下一个皇权,新君即位之时,就是宠臣家族的毁灭时刻”。

纸上笔,杯中酒,与手中剑

《弃长安》中除了讲述了君臣的政治阴谋与争斗,帝妃的爱情与悲情之外,文人们的思想和经历也是一个重头戏,其中,对于李白的描写就呈现出与我们认知中的固有形象大为不同的一面。

诗中仙也是世间人,酒中仙也有糊涂账,在《弃长安》中,张明扬让我们看到了李白浪漫飘逸的“诗仙”背后之悲情,豪放不羁的“酒仙”背后之糊涂。

败走长安之后,李白沉浸于小人中伤的自我悲情中,这位不世出的天才诗人空有一番凌云之志,却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和政治头脑,他以管仲乐毅诸葛亮自居,现实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当头一棒,张明扬在书中说得更为直接——“李白不太具备在长安官场厮混的最起码条件:人脉、心机、和光同尘和隐忍”,“政治抱负严重超越政治才华而不自知”。

长安是很多人的浮华一梦,也是李白梦幻、梦醒和梦碎的绮丽臆想罢了。

我们都知道,李白还有一个“小朋友”,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满腔爱国之志,他视李白为偶像,甚至是生命之光,他就是爱国诗人杜甫。杜甫也曾是满怀“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求仕理想,但梦碎之后的选择远比李白更现实、更清醒,他虽然依旧对于长安魂牵梦萦、念念不忘,但彼时已然不是政治理想的追逐,而是求之不得的悲凉与报国无望的悲切。

除了诗人们之外,以书法闻名于世的书法家颜真卿的英勇以及其兄颜杲卿的悲壮,也是这乱世之中一抹沉重的异彩,连奸相卢杞都为之动容,颜氏兄弟一个做政治动员,一个起事抗敌;一个死战不休,一个断舌就义……颜氏一门被杀三十余人,其中也包括随父战死的颜杲卿之子颜季明。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悲哉,壮哉。

“弃长安”就是一场对于那盛世浮华的巨大反噬,这长安乱世群像所显露出来的,诚如张明扬所言:所谓帝国的荣耀,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更多文章

  • 曹操最喜爱的大将,几乎没打过胜仗,却一直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不用,不用,我给你升官!”……从来没有一个大将,能让曹操如此操心,但是这个人是最早跟随自己起兵的,就算是没有功劳,苦劳也不小,所以曹操一直对他是千依百顺,甚至高过自己的老婆...夏侯惇,字元让,刘邦司机夏侯婴的后代。按说,司机是一门祖传的手艺,他应该发扬光大,但是,夏侯惇却有点“不务正业”,从小学

  • 大秦赋:李斯的结局比嫪毐还惨,至于根源,则在他的“仓鼠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古装历史剧《大秦赋》上映,该剧在场景制景、服装道具以及演员的演技上都有着可圈可点之处。其中,叶项明在剧中饰演嫪毐。作为赵姬的男宠,嫪毐是相国吕不韦为了把持朝政,同时也是为了摆脱与赵姬不清不楚关系的一枚棋子。但是,在与赵姬的耳鬓厮磨之后,嫪毐不仅获得了赵姬的宠爱,还获得了赵姬下放的权利,被敕封为长

  • 悟!导致隋朝快速灭亡的原来是这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房玄龄预言隋朝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历史漫画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权夺位,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八年后,隋文帝命杨广为统帅南下灭陈,陈朝灭亡。此后,为争夺帝位,杨广与太子杨勇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终杨广凭借着善于伪装和开国重臣杨素的支持一举夺得江山。即位后的杨广纵情声色、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最终导致了隋王朝短暂存活了38年。也许有人问:大一

  •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从古至今无人懂,后来被两位老农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墓中无头石人的秘密,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头人,武则天墓前无头石人头哪去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在封建等级制度严苛的古代,受腐朽的封建思想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所以在朝为官的人从来不允许出现女性。就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武则天竟然能成功登基,成为一代女帝,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十分传奇的事情。武则天为了得到滔天的权势,甚至能对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下狠手。这样一

  • 安禄山的错误之举有哪些?组织势力对于战争成败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禄山之乱简介,安禄山死,安禄山和杨玉环亲吻电视剧

    史思明攻打河阳,命勇将刘龙仙出战,唐将白素德追杀龙仙,叛军惊恐。李光弼又命唐军烧毁叛军布署在黄河中的船只,造浮桥炮击叛军,叛将高庭晖、李日越、董秦都投降唐军。史思明亲自率兵攻河阳,叛将周挚攻北城。唐将李抱玉、荔非元礼、仆固怀恩等奋击破敌,杀死千余人,俘虏500人,周挚遁逃。李光弼把俘虏晓示南城史思明

  • 帝王逝后好评机制:说说汉朝皇帝的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皇帝谥号含义,谥号什么意思,谥号排名

    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谥号取意: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说白了就是基于帝王死后毕生的成就与事迹所取的称号。就如同现如今为大众所知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其实都是此三位帝王的谥号。当然,如果你穿越到汉武帝时

  • 有学者称安阳曹操墓,墓主人是意想不到的人,那真正主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盗墓小说之中,称摸金校尉、发丘天官的祖师爷是曹操,事实上曹操也是的确组建过盗墓军队敛财。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逝世后,葬在邺城西郊丘陵,在漫长岁月之中古人一直未能发现曹操之墓,然而到了近1800多年后的2009年,中国考古部门认定在河南安阳西高穴,发现的那座古墓就是曹操之墓。消息一经公布引来了广泛质

  • 武则天孙女墓地被挖开,墓志上有四个字,专家感叹:武则天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958年冬天,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墓乾陵附近的一条公路需要石料修复,当地几名农民便到梁山上放炮炸石头,结果意外发现了乾陵墓道入口。消息传开后,郭沫若非常激动,他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考察,最终确定农民意外发现的墓道确实是乾陵地宫入口。郭沫若非常渴望发掘乾陵地宫,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毫无疑问,这里面一定保存了

  • 三国时有两位燕王,一位被司马懿干掉,另一位却差点让他提前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名将争锋,谋士斗智。所谓三千里外封侯,许多名将和谋士都做到了。但若上升至于“王”,却没有几位。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王,是魏王曹操,后来升级为魏武帝。还有汉中王刘备,最终变成昭烈帝。自然不能忘记吴王孙权,这哥们更猛,成了史上唯一的“大帝”,号曰“孙大帝”。那么除了这三位之外,三国还有其他的“王”吗

  • 曹操教你3招成为强者,不信的进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最简单的一招,曹操必学的操作,曹操开启巅峰之路

    今天,曹操就教你如何成为强者,只用3招即可。不做绝,留一手曹操其实有人性化的一面,做事不会做绝,总是给他人留一手。比如,官渡之战后,曹操突然在袁绍的大营里找到很多通敌暧昧的信件,几乎全是自己人写的,这要是一个普通人看到,一定会立马气吐血,然后大开杀戒。不过,曹操没有这么做,反而一把火把这些信件烧个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