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学者称安阳曹操墓,墓主人是意想不到的人,那真正主人是谁

有学者称安阳曹操墓,墓主人是意想不到的人,那真正主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3/12/11 5:10:19

在盗墓小说之中,称摸金校尉、发丘天官的祖师爷是曹操,事实上曹操也是的确组建过盗墓军队敛财。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逝世后,葬在邺城西郊丘陵,在漫长岁月之中古人一直未能发现曹操之墓,然而到了近1800多年后的2009年,中国考古部门认定在河南安阳西高穴,发现的那座古墓就是曹操之墓。消息一经公布引来了广泛质疑,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业考古、历史学者,都不相信盗墓祖师爷曹操的墓穴,会被这么轻易发现。人们认为曹操是个盗墓的专业人士,而且他老奸巨猾,自己墓葬肯定隐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同时还有一个些学者认为,西高穴古墓的主人并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冉魏开国皇帝武悼天王冉闵,那么西高穴古墓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呢?

关于冉闵墓说法的质疑

其实说西高穴古墓的主人是冉闵,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冉闵在352年因为轻敌冒进,被前燕所俘,主帅慕容恪将冉闵押送到蓟,献给前燕皇帝慕容儁。随后冉闵被压押到先皇庙前献俘,最终被斩在了遏陉山。接下来据《晋书》记载冉闵死去之地,方圆七里草木不生蝗虫大起,而且半年多都没有下雨。慕容儁听闻遣使到遏陉山祭祀,并追谥冉闵为武悼天王之后,天空上飘起了雪花。即便如此难道慕容儁还会将冉闵的遗骸,送回冉魏的都城邺城,再用帝王之礼葬在西高穴村吗?自从冉闵战败被俘,邺城也被前燕攻占,冉闵的亲族以及官员都自杀而死,不会再有人去安葬冉闵。况且冉闵死的时候正值壮年,这也与西高穴墓主人的年龄相去甚远。

证据太牵强无法证实是冉闵之墓

第二西高穴墓中发现随葬品长矛,也并不能证明墓主人是冉闵。因为虽然冉闵惯用长矛,但曹操也会用矛。曹操虽是丞相,却不是个纯粹的文官,他在早年做洛阳北部尉后,又被升为拜骑都尉,这是一个典型的武官职位。后来曹操又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行动,一生戎马倥偬,肯定能使用如刀剑长矛之类的武器。曹操还亲自去刺杀过张让,没有“两把刷子”怎敢干这么危险的活呢?赤壁大战前夕,曹操还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里的槊值得就是长矛,这也能证明曹操能使用长矛这种武器。况且帝王古墓之中,陪葬武器是十分常见的,不能作为认定墓主人的铁证。因此安阳西高穴古墓,与所谓的冉闵之墓,其实并没有太多牵连,冉闵到底有没有墓,墓又在哪里,由于没有可靠的古籍资料记载,恐怕谁也说不清了。

文献记载关于曹操之墓的地理位置

接下来再探究一下这座古墓的主人,到底是不是曹操。曹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在《终令》与《遗令》中做了详细安排。其中记载建安二十五年庚子,曹操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

“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三国志》其实对曹操的遗令所删减,中华书局在1959年根据其它历史文献,对其进行了辑录:

“葬毕便除服......葬于邺之西冈上,西西门豹祠相近,无藏无藏金玉珍宝......吾历官所得绶,皆藏其中

。其子曹植所作的《武帝诔》,也是考察曹操墓的重要文献证据,

“明器无饰,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闺路”

曹丕的《武帝哀策文》中,亦记载了类似的内容,

“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西高穴村位置与文献记载相符

这些都是与西高穴的考古发现相一致,证明西高穴村西冈的墓葬,的确是曹操之墓。在建安二十三年的终令中,曹操嘱咐大臣将他葬在瘠薄之地,这个位置就是在西门豹祠西边,与建安二十五年遗令中,

“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

的记载相符合。所以曹丕才在《武帝哀策文》中,说

“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另外文献还记载曹操的墓,在伯阳城附近的漳河南岸,伯阳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个邑,在漳河南岸安阳县的北边。根据这些可靠的文献,能将曹操之墓精准定位,那就是在伯阳城附近漳河南岸,西门豹祠堂西边的冈上,再看西高穴村的位置,正好完美契合。

出土文物印证曹操薄葬思想

西高穴墓坐西向东,宽10米深15米,墓道长达40多米,墓室墓扩的面积就达到了400平米,整个墓葬占地约800平米,如此规模必定是汉代王侯之墓无疑。但其内的随葬品,却显得很“寒酸”,不过这与曹操薄葬的思想正好印证。曹操曾在终令中叮嘱,以冈的高度为基础扩基,向下做墓而岭上不堆土也不种树,下葬时穿平常衣物,也不要在墓中埋葬珍宝。曹植也说其父崇尚节俭,随葬物品都是未加工装饰的明器,素面的陶瓷而已。根据西高穴墓出土的文物可见,多数都是曹操日常所用的兵器,和随身饰物,这都是因为曹丕,遵从了其父的薄葬遗嘱,出土文物也完全符合曹操的薄葬思想。虽然西高穴墓曾被盗墓贼光顾,但墓中的陶俑还在,这些陶俑低矮粗糙,与秦始皇陵、徐州汉墓、中山靖王墓的奢华不能相比,这更进一步印证了曹操的薄葬思想。

随葬武器符合文献记载

西高穴墓中还出土了,8枚魏王所使用的挌虎大戟石牌,这些也是确定曹操墓最直接有力的实物证据。汉末时期与三国初期,除了曹操并没有第二个魏武王,曹操也是个十分勇武的人,他曾命有司花费三年时间,打造了五把宝刀,除自己使用之外,还赐给了他的儿子们。曹植在《宝刀赋》中,就说曹操亲自下令制作五枚宝刀,太子得一个,自己与弟弟各得一个,剩下的两枚由曹操自用。石牌的出土说明曹丕在安葬曹操之时,保留了日常所用的兵器,随葬了曹操平时使用的兵器,还制作了圭形石牌。西高穴墓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相一致,墓中的随葬品也符合曹操的薄葬思想,加上墓中8枚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都说明了此墓的主人,正是魏武王曹操。

曹操薄葬为自身形象“加分”

曹操主张薄葬,也并不全是因为怕以后被盗,而是考虑了民生问题,他在选择墓地之时,首先考虑的是贫瘠之地,不与民争肥田,而且还要因高加基,不加封土不种树木,这就省去了许多人力与财力。一位统治者能有如此节俭思想,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其实在历史上提倡薄葬的大有其人,但能践行的人曹操当属第一,要知道以曹操父子的权势,要想厚葬是没人能拦得住的。曹操的薄葬对当时的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形成了廉洁的风尚。如当时主持选举的毛玠崔琰,自身都是节俭度日,常常布衣蔬食,死的时候家中都有任何余财。如此清廉的官吏,必然得到百姓的拥护,曹操能统一北方,绝不是偶然,这都是他执政有方民心归顺的结果。这与西晋统一之后,盛行的斗富之风,可谓是高下立判,西晋也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为世人揭露如此奢侈腐化的政权,必定不会长久。

安徽亳县曹操墓的问题

在曹操的故乡安徽亳县,也发现了一座曹操墓,根据曹操生前的《终令》与《遗令》记载,都没能发现曹操要求将自己葬在故乡的事。在曹操死后根据《三国志》中的《魏书武帝纪》,与《夏侯尚传》、《贾逵传》,以及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都言之确凿地记载了,曹操死后是葬在邺城西郊,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西高穴古墓的形制规模,与随葬器物,所刻的铭文以及画像等综合考察,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墓主人是曹操。那安徽的曹操墓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就是极有可能,只是老家人为了纪念曹操,所立下了衣冠冢。

造假说不值一驳

还有甚者说西高穴曹操墓,根本就是个现代人伪造的假墓,与当年的“周老虎”性质一样。这个说法根本不值一驳,因为西高穴古墓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发掘的古墓,其考古过程符合田野考古的规范、证据以及结论。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各方面的权威专家认定检验,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社科院的认可,还被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在那时就开始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此严谨的考古过程与认定,怎么会是造假呢?正是得到了确切的验证,才能杜绝以后在安阳,随意发现其它曹操墓的荒唐事,所以说曹操是“周老虎”事件,这种“键盘侠”说法根本不用去理睬。

尾声

曹操薄葬节省民力,不与民争肥田,顾全大局这些都是正面的形象。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顶尖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对北方局势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可否认曹操也有老奸巨猾、残忍好杀的一面,这是古代统治阶级所有的共性。以汉为正统的艺术作品中,对曹操进行的否定其实也不在此,而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把曹操打造成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但在汉桓灵时期,连皇帝都卖官鬻爵,社会黑暗混乱,而曹操执掌大军之后,消灭群雄统一北方,为当时饱受战火的北方百姓,提供了生活的希望。在政局黑暗混乱过后,出现了一位雄主与廉洁有作为的政府,这都是因为曹操的举措。如今曹操的墓的发现,也能让世人对这位乱世枭雄,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

【参考资料:《三国志》,《关于曹操墓有关问题探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孙女墓地被挖开,墓志上有四个字,专家感叹:武则天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958年冬天,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墓乾陵附近的一条公路需要石料修复,当地几名农民便到梁山上放炮炸石头,结果意外发现了乾陵墓道入口。消息传开后,郭沫若非常激动,他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考察,最终确定农民意外发现的墓道确实是乾陵地宫入口。郭沫若非常渴望发掘乾陵地宫,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毫无疑问,这里面一定保存了

  • 三国时有两位燕王,一位被司马懿干掉,另一位却差点让他提前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名将争锋,谋士斗智。所谓三千里外封侯,许多名将和谋士都做到了。但若上升至于“王”,却没有几位。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王,是魏王曹操,后来升级为魏武帝。还有汉中王刘备,最终变成昭烈帝。自然不能忘记吴王孙权,这哥们更猛,成了史上唯一的“大帝”,号曰“孙大帝”。那么除了这三位之外,三国还有其他的“王”吗

  • 曹操教你3招成为强者,不信的进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最简单的一招,曹操必学的操作,曹操开启巅峰之路

    今天,曹操就教你如何成为强者,只用3招即可。不做绝,留一手曹操其实有人性化的一面,做事不会做绝,总是给他人留一手。比如,官渡之战后,曹操突然在袁绍的大营里找到很多通敌暧昧的信件,几乎全是自己人写的,这要是一个普通人看到,一定会立马气吐血,然后大开杀戒。不过,曹操没有这么做,反而一把火把这些信件烧个精

  • 如果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撤军回荆州那会如何?天下会归刘备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关羽失荆州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使蜀国一统天下的愿望变得渺茫。那么如果当时关羽能不刚愎自用,从善如流,听从属下建议撤军回荆州,那会如何呐?天下归刘。为什么这么说呐,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形势。刘备集团三十余万大军和曹操集团四十万大军在汉中一场大战,最终刘备大获全胜。曹老板仓皇撤军,三军锐气堕尽,

  • 历史上的张三丰活了多少岁?为何宋元明都有他的身影,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三丰免费观看完整版,张三丰3,真实张三丰寿命

    他是一名道士,但时人称其"活神仙"。他行踪莫测,但有关他的故事却从未间断,无论皇室还是民间对他的崇拜风靡一时。他,就是张三丰,武当山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小编要告诉你的是,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超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还真是,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都

  • 山河月明:朱棣开始成熟了,将铁铉所说冤情爆料给朱标而非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铁铉的简介,铁铉和尚个人简历,铁铉为何会与朱棣反目

    电视剧《山河月明》里,朱棣按徐达的意思跟李景隆送王保保之女伯雅伦海别到京城路上,经过开封时遇到一个和凤阳腐败案件相关的重要人物铁铉,得知功臣们在凤阳、淮西作威作福的事。回到南京后他把铁铉引见给大哥朱标,让铁铉跟朱标说明冤情。朱棣没有带铁铉直接见皇帝老子朱元璋,而是朱标,说明朱棣往战场上一游开始成熟了

  • 张邦昌犯了什么错,有幸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邦昌生平简介,宋朝文臣表,张邦昌与宋朝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若说文臣在哪个朝代混得最好,要属宋朝的300年,因为在宋朝真正做到了“刑不上大夫”。赵匡胤曾立下誓言: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两宋王朝对

  • 观心铭史慈禧将侄女嫁给皇帝,在皇帝死后,侄女才迎来高光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惯例,皇帝大婚一般在14岁左右,而慈禧太后为了能多些时间掌控朝政,将皇帝大婚的日子一推再推。因为皇帝大婚以后,就意味着皇帝可以亲政了,所以光绪帝一直盼望着大婚之日。然而皇后的人选,并不能由光绪帝自己做主。当然,权力在握的慈禧,则希望皇后将来能对自己言听计从。于是,慈禧选择了亲侄女静芬,也就是慈禧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贪官,和珅都排在最后,第一巨贪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为何容忍巨贪和珅,老梁故事汇之巨贪和珅完整版,和珅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吗

    1.赵高:“把秦朝推向灭亡的惨局”赵高经历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子婴)三代君主,大权在握。此外,他还以腐败著称,利用其权力干涉国民经济、夺取人民生计、征用私人土地、操纵税收政策和控制国库。短短几年,赵高就成了一个富有得不可思议的土豪。赵高不断的搜刮,使得秦朝的财政资源越来越虚弱。赵高在秦宫已经呆了

  • 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元朝,提起蒙古族,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或许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作为元朝的开创者,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充满传奇,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然而很多人却很疑惑,成吉思汗到底属于蒙古国,还是属于中国?现在终于说清楚了。在当今,许多人对成吉思汗的身份都有争议,我国大多数人都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蒙古族人,而在蒙古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