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万敌军进犯,众将主张先捏软柿子,韩先楚却说:先打最强的

十万敌军进犯,众将主张先捏软柿子,韩先楚却说:先打最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10 更新时间:2023/12/13 8:46:12

蒋军名将、东北“剿总”司令长官杜聿明,把他手下的第13军、新6军及第93军各一部约10万人调集到南满,临江发动进攻。

杜聿明的如意算盘是,先解通化之围,再夺柳河等县城,然后迫使我三、四纵队在通化地区与其决战,最后攻占临江。

这一形势对于东北联军来说无疑是极其严峻的。

因为敌人的总兵力有11个师、共计10万之众。而我军只能出动4个师的兵力,且消耗过大,还没能补充到位。

但为了全局利益,我军必须把敌人牵制在南满地区,要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

[var1]

这副千斤重担就落在三纵、四纵身上,辽东军区陈(云)、萧劲光等首长决定成立前线指挥部,由三纵司令员曾克林、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担任正、副指挥。

曾、韩二人接到命令后,立即会合到一起,开会研究作战方案。

毫无疑问,面对十万敌军进犯,我军是非打不可的,这已经无需讨论,必须搞清楚的是——第一仗是先打敌暂编20师还是先打敌89师?

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曾克林等大多数将领主张先挑个“软柿子”捏,也就是先对付敌暂编24师。

因为这是一支滇系部队,战斗力不强,且部署在主力兵团的翼侧,拟集中兵力首先歼灭该师,从弱处开刀是稳妥的。

[var1]

而敌第 89师是老蒋的嫡系部队,美械装备,战斗力较强,且与友邻部队距离近。如果一天之内不能解决战斗,增援之敌靠上来,我军有被反包围的危险。因此,先打89师有很大的冒险性。

韩先楚却不同意先捏“软柿子”的策略,而是坚持先打强敌,即敌第89师。

他认为,敌89师是这次进攻的主力,消灭了它,敌人的进攻计划有可能被粉碎,这是坚持南满关键性的一仗。

这股敌人刚从热河调来,情况不熟,缺乏与我军作战的经验,而且他们骄傲得很,便于我诱敌深入。

只要把敌89师诱至对我军有利的红石砬子地区,集中兵力突然出击,是有把握在较短的时间内取胜的。

[var1]

曾克林等人仍持稳重态度,主张先打暂编24师。两种意见一时不能统一,乃将两种意见同时上报辽东军区,请陈、萧首长指示。

电报发出两小时,就接到了陈、萧首长复电:完全同意韩先楚的意见,并决定由韩先楚统一指挥三、四纵队,力争迅速彻底歼灭敌89师。

遵照这一指示,韩先楚和曾克林立即研究了作战方案,并进行了战役出击的部署:三纵队第8师在正面,以一部兵力阻击敌人,第7师从右翼突击,四纵队第10师从左翼突击,三纵队第9师在柳河以南湾口镇一带阻击增援的敌人。

为了顺利歼敌,韩先楚确定要诱使敌89师再前进一步,至红石砬子地区再行出击。

打好这一仗有两个要点:一是要顺着敌人恃强骄矜、急于进占三源浦的狂妄心理诱敌深入;二是诱敌深入的部队只能使用轻武器,以显示我军是地方部队。

[var1]

敌人果真按照韩先楚的设想,很快进入了埋伏地区。

4月3日6时,战斗打响了。在我强大炮兵火力的轰击下,敌人的炮兵阵地被摧毁,步兵部队被打得晕头转向,敌89师被我军四面包围。

激战10小时后,我军全歼了蒋军全副美械装备的第89师和第54师的162团,粉碎了敌人猖狂进攻临江的计划,从而扭转了南满的战局。

这次战役,韩先楚一直坚持要打89师,尽管他是第四纵队副司令,且为多数所反对,但他毫不动摇地坚持他的意见。

韩先楚坚持先打强敌、不捏“软柿子”的道理在哪里?从若干史料中可以剖析事情的原委,具体包括三个理由:

[var1]

第一,只要先打暂编第20师,才能保证我军的全局利益。

他深知要坚持南满必须粉碎敌人的进攻计划,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只打暂编第20师,很难改变敌人的进攻企图。

如果把89师全部消灭了,把老蒋打痛了,有可能使它改变计划,这样才能保住南满,这是他坚持打89师的基本设想。

下这么大的决心,当然是不容易的,对担任副司令的韩先楚来说,就更不容易。他全局在胸,根据全局的需要,极力坚持他的意见。

实践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经过这一仗,扭转了南满战局,使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转为主动。

第二,诱敌深入,可以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定下决心以后,在哪里歼灭89师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在敌人重兵集团里面打,将是非困难的。

[var1]

有鉴于此,韩先楚决心把89师调出来,调至对我军有利而对敌不利的红石砬子地区加以歼灭。这里不仅地形条件对我军有利,且距离敌人的主力兵团远了,便于我军打歼灭战,减轻了打援的负担。

根据这一设想,首先派出主力部队一部伪装地方武装阻击敌人,采取一打即跑、边打边退的办法引诱敌人,结果把敌人诱到了红石砬子地区,构成了我军全歼89师的有利条件。

第三,通过灵活巧妙的战术可以痛击强敌。

战役部署是前堵后截口形成战役合围后,首先集中三个炮兵团的火力,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把敌人的步兵也打得晕头转向,经过穿插分割,勇猛突击,结果不到半天时间,把不可一世的89师全部歼灭了。

由于决心正确,部署严密,指挥得当,战术上灵活巧妙,歼灭敌人的一个主力师,仅以25:1的伤亡代价,取得了战役的全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尊王攘夷!逐鹿中原?齐国为什么敢那么大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兴衰史,驭王攘夷,外攘夷狄指的是什么事件

    为了开拓东方,太公姜尚“劝其女工,极技巧”,引进先进的手工纺织技术;又“通利末之道”,发展商业,并以商促工,以商促农,搞活经济;“通渔盐,而人物归之”;因势利导发挥地方渔盐生产的优势;引进人才。经济发展使得“人物辐凑”,这样就为东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春秋以后,东夷人也逐渐融合到

  • 此人将一物随手一扔,竟得到4800两黄金,还改变了战国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墓出土的半两钱,传说故事藏金与寻金,西汉巨额黄金下落之谜

    夏无且是谁?有必要先说明一下,这个“且”字是古字,它的读音不是qiě,而是j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古代人。没错,他是战国末期秦国宫廷中的一名医生,确切地说是侍医,其医术是否很高明无从得知,因为史书上从未提及。即便从他在宫廷当差这个角度可以推断他至少是秦国官方认可的正牌医生,但侍医这个职位在

  • 春秋名将战场上骁勇善战,却被车夫拉去敌营,只因分羊忘给车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10位名将,车夫把国君拉去敌营是什么成语,车夫开车到敌营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过不少骁勇善战的将领,很多人喜欢用名将这个词来称呼他们。在众多的名将当中,春秋时期宋国名将华元算是当时一个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在昭公、文公、共公、平公这四位君主的手下当官,算是一个“四朝元老”。[var1]历史上关于华元的出生年不详,只知道他出生于宋国都城商

  • 吕布到底长啥样?专家用AI将其样貌还原后,网友:难怪貂蝉会爱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貂蝉吕布的故事,吕布真的是个莽夫吗,吕布与貂蝉吻戏视频片段

    ▲吕布尸骨(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小说中的吕布,一个人可以力拼刘、关、张三兄弟,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吕布,身型外貌到底长的如何呢?据史书记载,吕布出身汉朝边疆九原郡,或有游牧民族血统或熟悉胡骑战法,故弓马娴熟且勇猛善战,被认为堪比西汉名将李广,同样有“飞将”的美誉。《三国志平话

  • 唯一攻无不破的猛将,为何无兵权?杀他曹操问了四字,刘关张无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高顺的记载并不多,根据现存史料,高顺至少有三个特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统帅“陷阵营”。陷阵营,顾名思义,即为冲锋队,冲锋必陷阵,“每所攻击无不破”。历史上少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部队,高顺的陷阵营按其逻辑并非没有打过败仗,吕布兵败白门楼,高顺即跟着陪葬。战争胜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高顺的陷阵

  • 孙膑被挖掉膝盖骨太冤?1964年临沂出土一竹简,真相终于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早期,孙膑和庞涓都在鬼谷子的门下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在魏国找到了工作,魏王将庞涓任命为大将。根据史料记载,庞涓早就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孙膑,又因为庞涓这个人非常的小气,所以因为妒忌贤能,害怕在之后孙膑超过自己的成就,于是庞涓就对好友孙膑下了毒手,将孙膑的膝盖骨给挖了下来,除了这些

  • 再谈关羽:《三国演义》中本是一个有褒有贬、能征善战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武圣人”,究其根本还是“忠义”二字,以至后来历代封建君王用其来教化子民。但是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这并不是关羽的过错,“文革”时期就被批倒批臭了,然而今天我们必须以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抛开文学作品,仅从历史上看关羽,其“忠”的确被史书所记载,《三国志》有记:『……建安五年

  • 司马懿灭曹氏三族,曹操旧部为何都不管?原因令人玩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在关键的“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氏子弟和他们的亲信7000多人,司马氏正式全面掌权,但令人不解的是,司马懿灭曹氏三族,曹操旧部为何都不管、不反抗?这原因令人玩味!▲司马懿韬光养晦,每次都让危机变成转机,化险为夷!(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话说魏明帝曹睿于景初三年(239年)逝世,遗诏由年仅八

  • 外戚擅权,宦官干政,东汉为何始终“倾而未颠,决而未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汉以后如何避免外戚干政,外戚干政,东汉为什么宦官和外戚专权

    西汉宗室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洛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再战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军阀。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终于在公元36年结束了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光武帝刘

  • 原创一本正连载初唐历史架空小说,主角娶妻武则天,生活真是乐无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星辰原木字数:210.2万字状态:正连载标签:初唐历史架空、系统、轻松日常、温馨生活、种田军事简介:穿越大唐,杨帆既不想阅遍四书五经谋求功名,也不想劳心劳力争霸天下。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的他,至多想体会一番让人向往的悠闲生活。可在这个日色慢、车马慢,等级森严的时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只好带领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