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城濮之战事出何因?晋国胜楚国的原因有哪些?这次战争有何意义?

城濮之战事出何因?晋国胜楚国的原因有哪些?这次战争有何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4/1/25 15:53:10

然而,事实同这种估计相反。城濮大战的结果是原来居于劣势地位的晋国胜利了。晋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楚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以公为首的晋国统治集团,有发愤图强、创立霸业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政治、军事方面作了许多准备。在政治上,晋文公能够注意收揽人心。例如,对内,他不是专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而是较多地注意了对人民的“教化”,这自然就相应地得到人民的好感。对外,他不仅把周天子这张牌抓到手里,用“尊王攘夷”的口号对各国诸侯作一般的号召,而且还善于利用楚国同齐、秦以及其他一些诸侯的利害矛盾,争取齐、秦等国的合作,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var1]

城濮战争开始的时候,晋文公以实行诺言、报答楚成王的恩惠作借口,命令晋军退却九十里。这一行动本身,也使晋军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在军事上,他早在回国即位的那年(前636),就着手训练军队。在以后的两三年里,晋国君臣又采取种种措施,来提高晋军的士气和作战能力,就是在伐卫攻曹和城濮大战的过程里,也没有忽略这方面的训练。晋军将领不但勇敢,而且有智谋,有策略。晋军“退避三舍”,从军事方面说,是劣势的晋军为了保存力量、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重要步骤。

这样,晋国就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同楚国决战,达到了积极防御、激励士气的目的。决战的时候,晋军避开了敌人强大的中军,选择了力量比较薄弱的两翼冲击,使自己在局部上占据了优势。一战而胜,再及其,终于打了胜仗,从局部的优势转变为全局的优势。另外,晋军以竖大旗和拖树枝扬灰尘的方法,假装失败逃走,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这也是晋军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致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原因。

其二,在楚国方面,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对晋、楚斗争形势的估计和主张不尽一致。楚成王一方面认为晋国太强大,要打败它很困难;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晋国阻碍自己霸业的发展,想同它较量一番。所以,当子玉坚持要同晋国打仗的时候,他又怀着侥幸求胜的心理,不坚决加以制止。子玉倒是坚决主战的,但是他又过低地估计了晋国的力量,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骄傲轻敌,对这次战争没有足够的准备。

[var1]

楚国君臣这种战略思想上的矛盾和错误,是楚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大战以前,楚国虽然纠合了陈、蔡等几个小国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都是临时拼凑而成,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子玉没有加以整顿。在决战的时候,他又放松了对左右两翼的加强,所以战争一开始,两翼就立刻崩溃了。楚军的战术也不像晋军那样机动灵活。晋军已经集中兵力自己的左右两翼进攻了,强大的中军仍旧按兵不动,坐等晋军把自己的左右两翼各个击破。这样,自己的优势就逐渐变为劣势,终于全面失败。

城濮之战以前,楚国威风一时。齐,桓公虽然曾经联合鲁、等国向它问罪,但是并没有摧毁它的势力。城濮一战,晋军才给了楚军有力的打击,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晋国的霸主地位也从此确定了。晋、楚城濮之战,同春秋时期各国间的其他争霸战争一样,是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战争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勒索贡赋。不管谁胜谁败,给人民带来的都是灾难。

[var1]

因此,交战双方,很难说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不过,在城濮之战的前夕,北方的狄族和戎族仍旧严重地威胁着黄河流域各国,号称“南蛮”的楚国的势力也正在向北方扩张。这对黄河流域各国说来,对它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利的。经过城濮战争,晋国不但迫使楚国的势力退回南方,而且解除了狄族和戎族的威胁,使黄河流域各国比较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就这方面来说,晋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对当时黄河流域各国的历史发展,还是起了一些积极作用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嬴政的弟弟成蟜,为何叛逃赵国?竟与嬴政祖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与成蟜的关系,嬴政嬴成蟜cp小说,嬴政和成蟜谁威望高

    [var1]那么她和韩霓成蛟则成了韩国一系,为了能为韩系博取最大的利益,全力的想要扶持成蛟上位,甚至不惜动用韩国娘家的势力,为成蛟登基造势,秦国韩系一脉的力量扩张,势必影响到了楚系,楚系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在异人在位时他们和韩系一样,都是支持异人的,到了嬴政这里还继续支持嬴政,于是韩系赵系开始势不两

  • 孔子画像中的门牙格外突出,画师为何不给圣人开“美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现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乃至庙宇中都会供奉着孔子的画像,以示尊敬之意。但是,如果你够留心的话就会发现,孔子的这些画像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孔子总是露着两颗大门牙的![var1]孔子他这突出的两颗大门牙中间的牙缝还非常的大,照现在的审美观看起来非常的滑稽,甚至和他的圣人形象有着一股子反差萌!那么,古代

  • 春秋著名矮子,干掉三个“猛汉”为齐国“续命”,你定知道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各位英雄豪杰轮番登场,演绎过许多流传至今经典的故事;在“春秋五霸”之中,当属齐国最为强大,但在公元前643年,齐国国君齐桓公死后,齐国的霸业就此宣告终结;不过此时距离齐姜政权灭亡,还尚有26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一个矮子能人,使得齐国“回光返照”;这位矮子大家也定是知道他,正

  • 春秋的一位王女,嫁给父亲儿子3人,成为三从四德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时期最小的妃子,春秋历史人物传记,春秋的三个悲惨太子

    古代封建王朝女子地位低下,即便贵为公主,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古代男子可拥有三妻四妾,而女子一旦再嫁或行为举止不端,便被称为荡妇,古代孝重于天,女子更无法反驳违抗父兄意愿。即便有女子为追求爱情而反抗父母意愿,但终归无法违抗三从四德的压迫,无法拥有好的结局。齐僖公之女文姜,因追求爱情而沦为千古荡妇。其

  • 殷商时期的疫病认知 中国古代治理视域下的疾疫与医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先秦治疫官方措施,殷商的简介,中国古代抗疫简史简介图

    商代的疫病认知与防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宋镇豪殷商时期的疫病认知群体性突发疾疫在甲骨文中已有反映,如:贞疾人,隹父甲害。贞有疾人,不隹父甲害。(《甲骨文合集》z'2123)疾人,隹父乙害。不隹父乙害。(《合集》5480反)这是一期武丁时的两版卜辞,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有关疾疫文字记录。此卜辞中的

  • 甲骨文“活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图①: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区域。徐玉洁摄图②: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子其射卜甲。徐玉洁摄图③: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沉浸式文旅IP舞台剧《殷墟遗梦》。侯婧怡摄图④:安阳梅东路小学学生书写的甲骨文。侯婧怡摄制图:潘旭涛3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安阳市。“甲骨文识读大会”初赛,在殷墟宫殿

  • 孔子脾气好,却险被此差生气病,骂出一句粗口,今仍是老师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宰予本是鲁国人,他慕名来到孔子的私塾,用几根腊肉充作了学费。此人能言善辩,聪明伶俐,很快便受到了孔夫子的重视,被分到了“言语”科。然而时间久了,孔子就觉得这个宰予有些不对劲,非常欠骂。首先,宰予非常喜欢睡懒觉,即使白天也照睡不误。在古代,灯油很贵,除非很有钱,一般人是很难在晚上挑灯学习的

  • 花脚大仙分享:《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7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系列之七花脚大仙分享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大力支持。四个时

  • 民间传说:姜子牙为何要给马氏封神?一段少为人知的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姜子牙关于他婚姻的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姜子牙,名尚,道号飞熊,人们习惯称之为姜太公。传说,姜子牙是一个与道家很有缘份的这么一个人,他32岁时,上昆仑山拜玉清圣人元始天尊为师,在昆仑山上学道四十载。在这四十年里,姜子牙是苦心修炼,只因天命难违,元始老天尊道法无穷,用慧眼观测子牙的未来不

  • 大战关键时刻,司令员却说:此事关系重大,等韩先楚回来再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千里驹”之外,外线还有敌人的好几个师在正合围过来,而四纵当时兵力不足,局面非常被动,这让司令员胡奇才非常为难。危急时刻,当时正配合三纵作战的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立即率领第10师从新宾、永陵地区赶回新开岭来“救火”。10师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但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始终未能攻克敌人驻守的746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