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传说:姜子牙为何要给马氏封神?一段少为人知的趣事!

民间传说:姜子牙为何要给马氏封神?一段少为人知的趣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4/1/30 11:56:26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姜子牙关于他婚姻的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姜子牙,名尚,道号飞熊,人们习惯称之为姜太公。传说,姜子牙是一个与道家很有缘份的这么一个人,他32岁时,上昆仑山拜玉清圣人元始天尊为师,在昆仑山上学道四十载。

在这四十年里,姜子牙是苦心修炼,只因天命难违,元始老天尊道法无穷,用慧眼观测子牙的未来不在昆仑山上,所以劝子牙下得昆仑山,去凡尘成就他的事业。

姜子牙不舍得离开师父和师兄们,但无奈师命难违,只好收拾好行囊,下昆仑山回家。姜子牙下了昆仑山,回到了人间,发现一切都变化了,毕竟时间都过去四十年了,早已是物是人非。那么姜子牙的老家在哪儿啊?在东海徐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再说上山的时候,他就上无三兄,下无四弟的,孤身一个人。就是回老家也无处可投啊!哎呀,这可把子牙愁坏了。就坐在大道边发愁,后来转念一想,光坐这发愁这也不是个事儿啊。慢慢往前溜达吧。咱们长话短说,这一天,子牙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徐州市宋家庄,正当姜子牙发愁无处可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自己有一个磕头的大哥——宋异仁。打听到宋异仁的住处后,子牙便去投奔了自己的磕头大哥。

宋异仁看到是姜子牙来了,那真是喜出望外啊,他问子牙今年多大年纪,子牙说七十有二了。宋异仁说:“这古人说呀,六十为小寿,八十为中寿,百岁为大寿啊,你现在就算个中年吧”。

宋异仁还是个乐善好施,热心肠的人,在安顿好姜子牙的饮食起居以后,开始张罗着给子牙找老婆。准备给他介绍马家庄员外马鸿的女儿,子牙说:我这一把年纪,人家能愿意吗?宋异仁说道:“怎么会不愿意?姑娘今年六十七岁,你比他大五岁。男大五,女作主。而且也有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马小翠。可真是天作之合呀”。这真是六十七岁黄花女配的七十二岁老新郎啊!

这一天,宋异仁带着金银礼品去了马家庄,这个庄离宋家庄不远正好二十里地,来到了这马家庄,这太阳也升老高了,下了坐骑,拉着马往前走了几步。他上这干嘛来了?给姜子牙提亲了,感情一见子牙的面,这宋异仁心里就有了打算,来到庄上见到马鸿员外后,说明来意,老员外夫妇乐坏了,简短解说,两个人完婚了。

这婚后马小姐就说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啊!你这么大人不能整天在家呆着,指着你磕头大哥养你啊,你得干点啥啊,你都会什么手艺”?姜子牙紧锁双眉憋出一句:我会编笊篱。这就起早贪黑的编了100多把笊篱拿着长街去卖,挑这笊篱呀,围着朝歌城转悠,转完大街,转小巷。就是不开张。一把笊篱也没卖。子牙心里就纳闷,在城里转了好几圈了,怎么瞪着俩眼睛就不开张呢?就这么连续三天,哼!“外甥打灯笼,照(舅)就啊”!还是没开张。

回去被老婆马氏一顿骂,哎!卖笊篱不行,改卖白面,第二天,子牙挑着白面去卖,正走着,听有人叫他,放下挑子回头一看,是一个老太太,手里头拿着个小瓢。子牙乐了,心想这下可要开张了,这要再挑着挑子回去呀,还得跟我吵。这老婆婆问子牙你是卖面的呀?我都看了你两天了,我已以为你是给谁送东西的呢?老太太说:我家那窗户纸前两天让猫给挠坏了,出了好几个窟窿。这夏天它往屋里钻蚊子,家里的面都吃光了。那么我想跟你这卖面的老头要点面,打浆糊糊窗户。

子牙一听这心里又凉了半截,感情不是买面而是管他要面的,哎,好吧,刚要给老太太蒯面,来了一阵大风,把面都刮飞了,子牙一看,我天生就不是做买卖的料啊!一赌气回家了。马氏小姐一看,以为今天的面都卖了呢?子牙一说经过,两个人又吵起来了,这位马氏老小姐是一位很俗气的人,而姜子牙又是有过修炼的高雅修行人,两个人之间的三观自然不同,所以摩擦肯定不断。子牙会法术,擅长风水,可是在这位马氏老小姐眼里,这些东西全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实惠。马氏小姐看子牙没是没什么出息了,让子牙写了一份休书,选择和他离婚,两个人的婚姻也算走到了尽头。

自从与马氏离婚之后,也许是上天就是这么安排的吧!马氏离开姜子牙后,子牙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凤鸣岐山,姜子牙在西岐,辅保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就了霸业,最终官拜丞相。

这时的姜子牙,已经不单单是掌管着周朝的事务,更主要的是他受师父元始天尊的重托来赦封众神的。

这时侯的马氏小姐得知姜子牙如今已是功成名就,心里是五味杂陈,追悔莫及啊!

马氏小姐最终没想开选择了自杀。不过,虽然马氏小姐的结局看似有些悲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她还是一个有福之人,因为在子牙的封神榜上面,有她马氏小姐的名字啊。马氏最终被封为“扫帚星”。我们平时打趣说的“扫帚星”,就是马氏小姐啊!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没有马氏小姐对子牙的百般磨练,也不能有姜子牙最终的成就。姜子牙也被后人比作大器晚成的第一人!

后人有诗赞太公:

直钩渭水钓鱼虾,民众皆嘉姜子牙。

挂帅辅周征万里,举旗灭暴誉天涯。

兵谋频出乾坤换,大器晚成殷纣垮。

一部六韬辉禹甸,平妖除孽治邦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战关键时刻,司令员却说:此事关系重大,等韩先楚回来再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千里驹”之外,外线还有敌人的好几个师在正合围过来,而四纵当时兵力不足,局面非常被动,这让司令员胡奇才非常为难。危急时刻,当时正配合三纵作战的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立即率领第10师从新宾、永陵地区赶回新开岭来“救火”。10师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但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始终未能攻克敌人驻守的746高地

  • 历史的隐秘:秦灭六国之后,原六国的国君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扫六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伟大事业,让统一的“秦王朝”出现在了普罗大众的视野。[var1]秦灭六国之后,原先的六国国王失去了宗教社稷,沦为了普通人。之前高高在上的时候,他们的衣食住用行自然都有专人负责,现在他们沦为普通人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原国王”们,下

  • 73岁的邱处机开启西行之路,觐见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图/网络)大约在成吉思汗攻克讹答剌城前后,邱处机一行来行燕京,即今北京,下榻在玉虚观。大约是在1220年的5月下旬离开燕京,出居庸关,于6月抵达德兴(今河北涿鹿),在龙阳观度夏。龙阳观附近的山上有许多岩洞,常有修道之人在这里修炼。邱处机与大家常常一起出游,观赏美景,赋诗联句,日子过得闲适而愉快。

  • 李牧有多厉害?灭掉匈奴十几万,王翦都不敢挑战他,却含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牧是被王翦杀的吗,王翦和李牧谁打仗厉害,李牧怎么击败匈奴的

    [var1]李牧之后,匈奴每次侵犯,赵国都出战。出战后,战事不利,损失很多,边境的人都不敢种田放牧了。于是赵王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称自己生病了。赵王再次强求李牧上任。李牧说:“大王如果一定要用臣,请允许臣实行以前那样的方法,臣才敢听从命令。”赵王答应了。李牧再次担任雁门主将,实行以前的方法

  • 他下令斩杀吴王爱妃,扶持吴国灭亡楚国,功成身退后去向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本姓田,后因军功被齐王赐姓孙,孙武年少之时,齐国内部新旧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为了避开国内日益恶化的险峻政治斗争,孙武遂弃齐而奔吴。18岁那年,孙武孤身一人来到吴国都城姑苏附近隐居了起来,在隐居期间,孙武潜心研究兵法,成兵书十三篇,在兵书中,孙武直言不讳道:“将听吾计,

  • 春秋与战国,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形势图春秋得名,来源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相传是孔子所做,但目前没有定论;战国得名,来源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二。春秋有儒家的影子,讲究的是礼法;战国以战为策,讲究的是实力。[var1]▲《春秋》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资治通鉴》里有过

  • 他貌胜潘安,智谋、剑术无人能及 秦灭六国后有人说他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就曾有这么一个人,他生前位高权重、貌胜潘安,智谋剑术独步天下享尽荣华富,然而秦灭六国后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浩瀚的史料之中。[var1]因此有人说这个人穿越了,避开了杀伐无度征战不休的战国。此是何人?有着何等传奇的经历?秦灭六国后为何突然人间蒸发?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古代第一超级帅哥----龙阳

  • 春秋五霸最具争议的宋襄公,留下千年笑柄,蠢猪式的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襄公简介,襄公仁义小故事,春秋五霸和宋襄公的关系

    [var1]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常出现为争夺王位而兄弟相互残杀的情况。但是宋襄公与哥哥子瑜不但不争权,而且还相互谦让。宋襄公任命哥哥子瑜为相国。哥俩团结一心,宋国也进入一段稳定发展期。[var1]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他的那帮不孝子直接开干,齐国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太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

  • 孔子为什么会被称为“孔老二”?原来是有依据的,并非是胡乱叫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饶孔宗亮儿子为什么叫孔老二,孔老二个人简介,孔老二小号

    [var1]“孔老二”这个称谓,不是古代的产物,而是近现代的产物,更准确的是这个称谓就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当时,整个儒学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被儒家就是封建腐朽思想的化身,社会上掀起了“批孔”的狂潮。而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直接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波及,而“孔老二”就成为了人们对孔子的一个蔑称了。当然,

  • 十万敌军进犯,众将主张先捏软柿子,韩先楚却说:先打最强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蒋军名将、东北“剿总”司令长官杜聿明,把他手下的第13军、新6军及第93军各一部约10万余人调集到南满,向临江发动进攻。杜聿明的如意算盘是,先解通化之围,再夺柳河等县城,然后迫使我三、四纵队在通化地区与其决战,最后攻占临江。这一形势对于东北联军来说无疑是极其严峻的。因为敌人的总兵力有11个师、共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