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越国是如何崛起的?为何到了战国就销声匿迹了?

越国是如何崛起的?为何到了战国就销声匿迹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4/1/11 12:14:28

越国是先秦时期诸侯国,在春秋中后期,一度极为强大,尤其是在攻灭吴国后,越王勾践更是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但这么强大的越国,在进入战国后却毫无存在感,更是在战国中期便被楚国攻灭,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晋楚争霸分别扶持吴越,吴越争霸最终越国胜出

关于越国的起源,目前仍有争议,有说法认为是大禹后裔,夏朝少康为了延续大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分封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所谓大禹后裔说法不足为信,乃是春秋时期越国崛起后,为了中原争霸而牵强附会的结果。不过,无论是哪种说法,越人早在周朝之前便已经活跃于中原政权东南却是事实。

东周中期,晋楚争霸日益激烈,在楚国联秦抗晋的策略下,晋国形势极为危急,为了牵制楚国,晋国遂扶持楚国东部的吴国。在晋国的扶持下,吴国迅速崛起,时常袭扰楚国东部,以致“无岁不有吴师”。为了缓解东部压力,楚国则开始扶持吴国南部的越国,以求对吴国形成牵制。

在这种大背景下,越国在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承后,直到允常在周敬王时期成为越人首领,越国这才“拓土始大”,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并僭越称王。

由于地缘关系的影响,吴越崛起之后本就难免冲突,再加上两国背后分别有晋楚的支持,因此吴越崛起之后,便又由此引发了“吴越争霸”。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于“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就在楚国万分危急时刻,越王允常趁着吴国国内空虚,出兵攻打吴国,由此引发夫概之乱,导致吴国最终被迫撤军。由于此战,吴越两国怨恨加深,战争日益频繁。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承袭王位。次年,趁着越国国君新丧,吴王阖闾遂发兵攻打越国,勾践率兵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击败吴军,吴王阖闾亦因此战受伤而死。阖闾临终之前,告诫儿子夫差日后一定要向越国复仇。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准备攻越,不顾范蠡等人劝阻,决定先发制人攻打吴国,吴越双方于夫椒大战,越国兵败,勾践在范蠡劝说下派文种求和,并于两年后向吴国称臣。

之后,便是著名的“卧薪尝胆”,而夫差在失去越国的威胁后,却开始放松警惕,最终释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方面以金钱美女贿赂吴国君臣,导致吴国自上而下日益衰败,另一方面则精心治理越国,暗中积聚力量,随时准备向吴国复仇。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参与黄池会盟争霸,越王勾践趁着吴国国内空虚,趁机攻入吴国境内,大败吴国守军,杀死吴太子,夫差回国后被迫向越请和。四年后,越国再度出兵攻吴,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越王勾践灭吴后短暂称霸,却因内乱很快步入衰退期

周元王元年(前476年),越王勾践再度伐吴,经过长达三年的时间,最终于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攻入吴都,吴王夫差自杀而死,吴国灭亡。勾践灭吴之后,北渡淮河在徐州与齐、晋会合,向周天子进献贡品,周元王则派使者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

勾践灭吴之后,越国的国土已经与中原诸国接壤,威慑鲁、宋、卫等国,因此越王勾践一心想要北上称霸,为此不仅赐死了一心反对自己的文种,而且将淮河流域送给了楚国,将吴国攻占的宋国领土还给了宋国,又将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送给了鲁国。在付出了如此代价后,越王勾践终于获得了诸侯们的认可,得以称霸于东南。

在称霸期间,勾践将国都迁至更靠近中原的琅琊,以更好的吸收中原文化,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各诸侯国事务,以维持自己的霸业。

越王勾践去世后,其子鹿郢即位;鹿郢逝世,子不寿即位;在此期间,越国基本维持了霸主地位。

虽然越国成为霸主后,与中原来往极为紧密,吸收了大量中原文化,但受中原礼制的影响还较小。结果,从越王不寿开始,越国便爆发了“越人三弑其君”事件。越王不寿在位十年,被太子朱勾所杀,朱勾遂自立为君。虽说朱勾在位期间颇有作为,先后吞并滕国、郯国,但也就此埋下了越国内乱的种子。

周威烈王十五年(前411年),越王朱勾去世,太子翳即位。周烈王元年(前375年),越王翳的弟弟豫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越王翳的三个儿子,并鼓动越王翳除掉太子诸咎,但未能获准。同年七月,恐惧中的太子诸咎发动政变,杀死父亲。十月,越人又杀死太子诸咎,吴地的越人遂拥立诸咎之子错枝为王。

两年后,卿大夫寺区率兵平叛,杀死罪魁祸首豫,并废黜错枝王位,改为拥立越王翳之子之侯(又名初无余)为越王。

周显王六年(前363年),寺区的弟弟思又杀死了之侯,拥立其弟无颛为越王。

如上所述,战国初期,中原列国都在忙着变法图强,而越国却由于内乱而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与此同时,随着齐楚两国的崛起,越国的霸业已经很难继续维持,甚至不得不向南迁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无颛迁都救过最终失败,无彊盲目自大自取灭亡

由于受到齐楚两国的压制,立都于吴又受到吴人的牵制,无颛为了挽回国家颓势,于是又重新将国都迁回了故都会稽,然而此时越国国力的衰退,已经很难再通过迁都来扭转,越国衰落的命运根本没能就此扭转。

无颛在位十八年去世,由其弟无疆继承王位。无疆也想恢复以前越国的霸主地位,但相较于兄长而言,他却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方式,在没有认识到越国国力的现实,便想通过出兵攻打他国来重新恢复霸业。

无疆即位之后,便派兵北攻齐国,而当时的齐国刚刚被楚国大败,齐威王得知消息后,连忙派使者跑去忽悠越王无疆,表示,“如果越国不攻打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并表示“如今楚国出动大军北上曲沃、於中,景翠的军队则集结于北部的鲁国、齐国和南阳地区,楚国军队如此分散,正是越国进攻楚国的好时机啊”。

与此同时,楚怀王也早有灭越之心,从周慎靓王五年至九年(前310年至前306年),楚怀王便派召滑在越国活动,伺机制造越国内乱,寻找攻灭越国的机会。

周慎靓王九年(前306年),在齐国使者的一通忽悠之下,越王无疆竟然真的放弃了进攻齐国,转而攻打楚国,此举正中楚怀王下怀,楚怀王遂派昭滑率军伐越,越国惨败,国都被楚军攻陷,越王无疆被杀,越国被楚国所灭。

由于越王无疆生前并没有指定王位继承人,结果导致越王无疆死后,越国王族子弟纷纷南逃沿海地区各自建国,有的称王,有的称君,但已经难以再称诸侯,只能对楚国俯首称臣、苟延残喘,直到秦始皇灭楚之后,这些越国子弟后裔又纷纷降秦,但皆被废除爵位。后来,秦末天下大乱时,这些越国贵族后裔又有不少参加了反秦战争。

标签: 崛起战国国是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嬴驷刚即位,就要处死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嬴驷,即秦惠文王,他登基后立刻派人抓捕商鞅,还将其尸身车裂,并族灭其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

  • 楚怀王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会被秦国俘虏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俘虏,秦国

    我们都知道楚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楚怀王熊槐身为楚国的一国之君,为何会被秦国俘虏,最后明明逃走了,却没有回到楚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楚怀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27岁的楚怀王继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顺了政务,并尊贤任能,从谏如流。这样一来,楚国人才

  • 面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齐国却不做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实力,进攻,强大

    还不知道面对秦国的进攻,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齐国却不做抵抗?其实这都要归功于范雎,他担任秦国丞相之后,为秦昭襄王确定了“远交近攻”的邦交方略。此方略也成为秦国最后几代君主的基本邦交方略。秦国集中力量对付三晋和楚国,结交较远的齐国。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秦国于公元前230年灭掉了韩国,

  • 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制度,爵位,秦国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了名为“二十等爵制”的军功制度。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套制度当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所有的这些,国家都能给你配齐了。正是因

  • 楚国的国都被攻占,为何还能坚持五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都,攻占,坚持

    公元前278年,楚国的国都郢城被秦国将领白起攻克,失去大片土地,但在这之后楚国又坚持了五十余年,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78年,随着秦国名将白起,正式攻入郢都,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彻底失去了自己的都城。此后,楚国被迫迁都陈城,后来又将陈城再

  •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成功复仇,还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功,春秋,复仇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件举世闻名的宝物就是“春秋越王勾践剑”。从这件宝物的名字就能看出,它是越王勾践的佩剑,其展现出来的青铜冶炼水

  • 什么是武庙十哲?十哲指的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庙

    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庙十哲,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这十个人。这十人当中,要说谁是名不副实,这恐怕还真没

  • 勾践灭了吴国后,越国为何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勾践,吴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越国的灭亡,简单来说,就是一部熊孩子的败家史。先是因为储位之争,爆发了一场长达多年的内乱,导致国力大幅衰退;然后好不容易恢复稳定,又企图通过战争

  • 泓水之战已经爆发,为什么宋襄公不在对方准备时发起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方,爆发,进攻

    泓水之战发生于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是宋国和楚国。这场战争有意思的地方,并不在于

  • 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说法,客观

    重耳之前命不好,虽然出身高贵但是颠沛流离,那么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这其实是因为狐偃是重耳团队里很重要的人物,他给重耳出谋划策,一直兢兢业业保护了重耳19年。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