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分封了八位异姓王,他们的下场如何?

刘邦分封了八位异姓王,他们的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3/12/20 2:57:30

刘邦分封了八位异姓王,他们的下场如何?即韩信、彭越、英布、张耳臧荼、卢绾、吴芮、韩王信。但分封异姓诸侯王,只是刘邦安抚人心的权宜之计,等到刘邦慢慢坐稳江山之后,除了长沙王吴芮善终之外,刘邦又将这些异姓王一一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临终之前,刘邦留下遗嘱“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即白马之盟,堵死了异姓称王这条路,即便后来出现几个吕氏异姓王,但因为刘邦遗言而变得不合法。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以上这八大异姓王之外,刘邦其实还在东南沿海分封了三位诸侯王,其中有两位是勾践后代。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军事重心转向两个地方,即匈奴与百越。自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发动“秦攻百越之战”,五路大军兵锋直指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部分地区等。

其中,在浙江福建两地,当时还存在两个国家。勾践六世孙无疆伐楚失败后,楚国吞并越国大部分土地,越国灭亡。由于无疆没有指定越王位继承人,于是在他死后诸子们纷纷争立,最终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蹄在越国核心地区浙江建国东瓯。

秦军第一路进展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东瓯和闽越地区(浙江、福建),设置了闽中郡。闽越国君主无诸,与东瓯国君主驺摇,都被废除了君主之位。不过,由于闽中郡辖有今福建全境,浙江南部,江西东部,广东潮、梅地区,土地辽阔,距离中原遥远,秦始皇没有直接派人管理,闽中郡仍由无诸统治。

其余四路进攻岭南地区,由于岭南山高路险、河道纵横,导致秦军后勤不畅,相持数年未能取胜,甚至主帅屠睢中伏身亡。前214年,灵渠凿成通航,解决了军粮运输问题,秦始皇派任嚣赵佗再攻岭南。经过苦战,终于征服了南粤和西瓯(广东、广西),秦朝在这里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至此,东至海南,北至向户,南至越南中部皆归于秦朝版图。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无诸、驺摇等见机纷纷起兵反秦。

无诸以“秦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为由,便与同族驺摇率领越人归附鄱阳县令吴芮(吴国夫差后人),在吴芮领导下反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与刘邦成为反秦主力,无诸率领闽中甲兵跟随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以“阻悍”著称。

项羽进入咸阳后,分封了十八诸侯王,但以“楚、越旧隙”为由,不封无诸和驺摇为王,因此他们没有归附项羽。楚汉争霸爆发后,无诸和驺摇率领闽中甲兵辅助刘邦,攻击项羽,辗转苦战四年之久,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率越人佐汉。”

汉朝建立后,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原先闽中之地。无诸仿效中原,在现今福州市的冶山之麓筑城建都,称为“冶城”,闽之有城始于此。

无诸有一个叫织的手下,在闽越国复国之后,被封为南武侯。公元前195年,织被汉高祖册封为南海王,即南海国。

与无诸同族的驺摇,刘邦没有让他复国,而是封他为海阳齐信侯。汉惠帝时期,诏令在瓯越(今温州、丽水、台州)重建遭秦朝所废的东瓯国,正式册封驺摇为东海王,后人称他为东瓯王。

与此同时,远在南越地区的赵佗,在任嚣去世之后割据岭南,于前204年正式建国称王。汉朝建立后,刘邦起初不承认南越国,而是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直到前196年,刘邦认清事实,知道一直敌对南越国于事无益,于是承认了南越国的存在,赵佗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

至此,西汉初期东南沿海已有四个异姓诸侯国,即闽越国、南海国、东瓯国、南越国,其中刘邦分封了三个。

百越属于蛮荒之地,越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整个社会非常落后,越人又羁傲不逊,难以管理,于是汉朝才让越人治越,建立了四个诸侯国。但其中三个诸侯国却一再挑战汉朝权威,甚至多次出兵反汉,最终被汉朝一一灭亡。

标签: 刘邦下场

更多文章

  • 刘邦驾崩后,为什么托孤大臣杀光了他的嫡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臣,嫡孙,刘邦

    刘邦去世后,托孤大臣杀光了他的嫡孙,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总体上来说,还是都是各自为了各自了利益所驱使的。功臣们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刘姓江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汉朝当时很可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险。这件事,还得从汉高祖刘邦本人说

  • 秦始皇真的下令,不让驻守岭南的秦军回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岭南,驻守,秦军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面对天下各路义军,除了章邯临时以骊山刑徒组建的军队之外,秦国各地驻军、上郡边军也基本都参与了平叛战争,唯独驻守岭南的秦军始终没有回军救援。网上有说法认为,秦始皇当年下令这些军队驻守边地,即使国内有变故也不得返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实际

  • 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楚却惨败,后来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惨败,结局,秦军

    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

  • 李斯是楚国人,为什么会成为秦国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丞相,秦国,楚国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斯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

  • 在历史上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强大,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秦帝国依靠勇猛善战的黑甲军团开疆拓土,纵横八方。秦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

  • 赵高凭什么深得秦始皇的秦二世两代帝王的宠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帝王,宠信

    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秦朝灭亡,赵高可以说是个难以绕过之人,正是他在秦始皇驾崩后扶立胡亥即位,正是他凭借秦二世胡亥宠信扰乱朝堂,正是他指鹿为马诛除李斯一手将秦朝推向了深渊,正是他在天下大

  • 项羽身边有谋士范增,为什么却不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谋士,重用,项羽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亚父范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楚汉的天下我想很多人已经是看到其中的腥风血雨,秦的暴政让天下百姓们是流离失所,让太多的人是失去了梦想,摆在他们面前的或许也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全天下是群雄四起,而这其中我们是看到了项羽这样的人物出现,从小就展示

  • 西汉作为大一统王朝 西汉诸侯王国为何还维持近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王朝,诸侯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诸侯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又称前汉,是继秦朝统一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末二世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豪杰纷纷云集响应,战国时期的其余六国复国。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战败自刎,汉高祖刘邦称帝,国号汉,然而西汉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 秦朝完成了统一却只维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统一,维持,真相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称帝,史称“秦始皇”。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没有《大秦赋》及其热播,很多人未必会关注到这部大剧的文学版基底——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篇幅最长的小说巨著《大秦帝国》(孙皓晖著、全

  •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后?是什么影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影响

    嬴政,即秦始皇,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为什么一生不曾立后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之所以没立后,很大程度上是受他母亲赵姬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他要立后的话,那么皇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