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楚却惨败,后来是何结局?

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楚却惨败,后来是何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4/1/20 23:26:49

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要二十万。结果,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攻楚却惨遭战败,众所周知秦法极为严苛,那么战败之后的李信结局又是如何呢?

李信乃秦军后起之秀,率军攻楚却先胜后败

战国末期,由于秦国对外战争相对频繁,再加上王翦、蒙骜等老将逐渐老去,以及秦始皇亲政前后朝局的剧烈动荡,因此秦国此时的军事人才缺口很大。于是,在秦始皇正式亲政以后,一大批年轻将领开始迅速受到重用,李信便是其中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李信在秦国攻赵战争中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彼时王翦奉命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而李信则奉命出兵太原、云中,配合王翦围攻赵军,最终攻破赵国。

次年,“荆轲刺秦”事件爆发,秦始皇在得知燕国为主谋后,派王翦率兵进攻燕国。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锋大军轻骑突进大败燕太子丹,随后又配合王翦攻破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李信以数千轻骑紧追燕太子丹,最终迫使燕王喜杀死太子丹,史书中对于李信的评价是“年少壮勇”。正是凭借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李信开始迅速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

在攻灭三晋和燕国后,秦始皇开始将战略重心调整向南方,于是便有一天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请将军估算一下需要调多少军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秦始皇又去问王翦,王翦则说,“非得六十万不可”。秦始皇便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命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两人皆大败楚军,李信随后又攻克鄢郢。然而,就在李信打算乘胜追击之际,昌平君却突然以楚国公子的身份在郢陈起兵反秦,并得到了鄢郢附近楚国百姓和韩国百姓的响应,导致秦军退路被切断。

如此情形,李信不得不转向西北进攻侧后方的郢陈,并决定与蒙恬在城父会师。然而,就在李信回军之际,与李信正面作战的项燕,趁机率领楚军主力自后追击,前后夹击之下大败李信,攻入秦国两个军营,斩杀了七名都尉。

秦军战败之后,秦始皇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付出,并调集了六十万大军。即便如此,王翦用时一年才击败楚军,俘虏了楚王负刍,之后又击杀项燕,直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才彻底攻灭楚国。

李信虽败但另有原因,秦始皇并未严厉苛责

由于司马迁并未给李信单独列传,其事迹大多穿插于《史记·刺客列传》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等史料,记载实在不算多,但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李信攻楚败的应该算是挺惨的,但李信作为败军之将,秦始皇对于他的惩处并不算太重。

而秦始皇之所以如此做,我想应该是秦始皇意识到,李信之所以战败,责任并不全在于他,而是另有其他两个原因。

1、楚国外戚的临阵倒戈。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李信攻楚可以说是先胜后败,战争前期进展极为顺利,战局的转折点就在于昌平君的突然背叛,导致李信陷入了腹背受敌境地,这才有了李信撤军反攻郢陈,结果反被前后夹击的结果。

战国中后期,由于秦楚两国的长期联姻,秦国存在非常强的楚国外戚集团,前有秦昭襄王时期的宣太后和魏冉、芈戎集团,后有秦孝文王时期的华阳夫人、阳泉君集团,秦始皇时期的昌平君、昌文君同样如此。两人虽然出身楚国,但却长期在秦国为官,且在嫪毐叛乱事件中立下大功,因而极受秦始皇宠信。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将王贲攻楚,夺取郢陈等地,昌平君于是被秦始皇派去安抚新占领的郢陈等楚地。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李信率兵攻打楚国之际,昌平君却突然在郢陈起兵反秦,这是导致李信战败的重要客观原因,因而李信的战败可以说是有情可原。

或许正因如此,在王翦率兵第二次攻打楚国,并重新攻占郢陈之地,并俘虏了楚王负刍后,秦始皇回头就把同样是楚国外戚的昌文君给杀了。

2、秦始皇的用人失误。我们知道,从秦始皇攻灭韩国,拉开统一天下的序幕开始,秦国的统一战争步伐几乎从未停止,即使秦国的动员能力再强,在接连对外发动战争的情况下,秦国的用兵压力恐怕也是极为严重的。

就战争进程而言,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相对较为顺利,但这并不代表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就是一帆风顺,虽然六国已经很难对秦国造成威胁,但民间对秦国的反抗却几乎从未停止。而就在秦国发兵攻楚前夕,原韩国的都城新郑地区便爆发了反秦叛乱,而也正因如此,秦始皇不得不留一部分兵力来巩固已占领地区,这同样加剧了秦国调兵的压力。

秦始皇选择不用王翦而用李信,恐怕也与此有关,毕竟要调用六十万军队攻楚,即使秦国国力再强,压力也太大了。此外,王翦等老将的逐渐老去,以及秦始皇正式执政后需要提拔一批新的将领,恐怕也是秦始皇选用李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李信的战败,可以说也是有秦始皇用人失误的因素在,这恐怕也是秦始皇在得知李信战败后,亲自跑去向王翦道歉的原因。

或许正是由于以上两点原因,秦始皇对战败的李信并未太过苛责,只是予以了降职处分。而在之后秦国攻打辽东和攻灭齐国的战争中,仍然允许其率兵出征,虽然仅仅是作为王贲的副将,但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并未彻底放弃李信。

此外,由于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距离战国末期太过久远,很多资料已经难以考证,因此对于部分历史人物的生卒年分记载极为模糊,例如战国四大名将的出生日期全都不详,甚至连汉高祖刘邦的出生时间都无法确定,而除了非正常死亡的白起和李牧之外,正常死亡的王翦去世时间同样没有记载。因此,由于《史记》并未提到李信之死,那么李信大概了应该是善终了。

标签: 惨败结局秦军

更多文章

  • 李斯是楚国人,为什么会成为秦国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丞相,秦国,楚国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斯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

  • 在历史上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强大,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大秦帝国依靠勇猛善战的黑甲军团开疆拓土,纵横八方。秦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

  • 赵高凭什么深得秦始皇的秦二世两代帝王的宠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帝王,宠信

    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秦朝灭亡,赵高可以说是个难以绕过之人,正是他在秦始皇驾崩后扶立胡亥即位,正是他凭借秦二世胡亥宠信扰乱朝堂,正是他指鹿为马诛除李斯一手将秦朝推向了深渊,正是他在天下大

  • 项羽身边有谋士范增,为什么却不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谋士,重用,项羽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亚父范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楚汉的天下我想很多人已经是看到其中的腥风血雨,秦的暴政让天下百姓们是流离失所,让太多的人是失去了梦想,摆在他们面前的或许也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全天下是群雄四起,而这其中我们是看到了项羽这样的人物出现,从小就展示

  • 西汉作为大一统王朝 西汉诸侯王国为何还维持近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王朝,诸侯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诸侯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又称前汉,是继秦朝统一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末二世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豪杰纷纷云集响应,战国时期的其余六国复国。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战败自刎,汉高祖刘邦称帝,国号汉,然而西汉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 秦朝完成了统一却只维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统一,维持,真相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称帝,史称“秦始皇”。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没有《大秦赋》及其热播,很多人未必会关注到这部大剧的文学版基底——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篇幅最长的小说巨著《大秦帝国》(孙皓晖著、全

  •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后?是什么影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影响

    嬴政,即秦始皇,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为什么一生不曾立后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之所以没立后,很大程度上是受他母亲赵姬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他要立后的话,那么皇后的身份,

  • 徐福为什么会改名叫徐庶呢?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徐福为什么会改名叫徐庶呢?他经历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为了报答朋友们的恩情,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日子,徐福决定“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认真刻苦读书的徐福很快就展现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逐渐在颍川名士圈崭露头角,也给自己改了新名字——徐庶,也算是给原来的生活道别了。徐庶是颍

  • 秦灭六国那么厉害 秦朝为何还被农民起义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厉害,推翻

    对秦朝和农民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15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仅仅三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军队,勤王,天下大乱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