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战神朱祁镇被抓之后 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做皇帝

大明战神朱祁镇被抓之后 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做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2/25 20:07:28

于谦朱见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于谦能够在明朝遭遇倾覆之危的时候力挽狂澜,他的格局、能力和手段自然有他的高明独到之处。

明英宗对明朝所带来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倘若当时没有于谦站出来的话,老朱家在1449年就已经缩到东南一隅了。

朱祁镇被俘之后,明朝的士大夫顿时就慌了。

朱祁镇是君,到底救不救呢?如果想要救朱祁镇的话,不仅会损失一大笔钱财,还可能会让他们也陷入危险。

于是,很大一部分士大夫就选择了不救,或者说是在救朱祁镇之前,也想办法保护好自家的权力和财富。

这样一来,南迁的声音就出现了。

只要明朝中枢迁到了南京,这帮士大夫就能够安枕无忧地讨论到底救不救,或者怎么救朱祁镇的事。

至于在此期间朱祁镇会不会有危险?士大夫其实并没有太大担心,哪怕死了一个朱祁镇,老朱家也不缺人。

还好这时候于谦站了出来,看着这帮士大夫说了一句,“谁再敢说南迁的事,那你的脑袋就捐出来吧。”

这句话一出,顿时就把南迁的声音给压下去了。

既然此时明朝已经群龙无首,那么于谦为什么不拥立太子朱见深,反而拥立时为郕王的朱祁钰为帝?

实际上,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又是太子,其实让他即位当皇帝是顺理成章并且名正言顺的事。

几百年前赵佶和赵桓父子俩被俘北上之后,也是由赵佶之子赵构即位为帝,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先例。

可是,朱见深相比于赵构又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弱点。

赵佶和赵桓被俘之时,赵构已经20岁了,他已经拥有了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然而朱祁镇被俘之时,朱见深却只有2岁,这也是他在朱祁镇被俘之后没有当上皇帝的根本原因。

抛开朱见深会不会突然夭折这个不确定因素不说,只说2岁的朱见深登基了之后,朝政应该怎么处理。

一个2岁的孩子当皇帝,那就是典型的主少国疑了。

这时候的朱见深肯定掌不了明朝这艘大船的舵,那是让于谦这个大臣来掌,还是让朱祁钰来掌?

又或者是久居深宫的孙太后临朝称制?

让于谦掌舵的话,他的行事作风会让他得罪一大票士大夫,而且得罪了之后,他还得不到皇帝的支持。

这时候的朱见深可能还没断奶,让他支持于谦?这根本就不可能,他可能连话都还说不清楚呢。

而且让于谦掌舵的话,还可能和另一个重量级人物闹别扭,那就是当时被孙太后任命为监国的朱祁钰。

朱祁钰堂堂一个监国,他不掌舵,却让一个于谦掌舵,这像话吗?当然不像话。

可是,倘若让监国朱祁钰掌舵的话,那就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不可控的后果。

朱祁钰柄权日久,将来再让他归政于朱见深,他会不会愿意?

又或者他在长达十几年的监国过程中,会不会直接一脚踹走侄儿,自己一屁股坐上去?

毕竟十几年的时间,他可以有无数种办法给朱见深制造一个意外身亡的事故。

当然,从朱祁钰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不是那种狠心的人,但是这在当时必然也会在于谦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让朱见深即位,让朱祁钰掌舵的办法也不太可靠。

那么,难道要让后宫的孙太后出来掌舵?

孙太后当时在朝廷上其实的确拥有一定的威慑力,她若真有临朝称制之心,于谦还真拦不住她。

若由她掌舵的话,那就可能会出现汉之吕后、唐之武后那样的事了,于谦可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好在孙太后也没有这样的心思。

既然孙太后没有这样的心思,那么于谦的选择就是在太子朱见深和郕王朱祁钰之间了。

而朱见深即位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要么是出现一个宰执天下之权臣,要么是出现一个随时取而代之之监国。

这样一来,对于此时正在陷入困境的明朝而言显然大为不利,反倒不如直接选择已经成年了的朱祁钰。

此时的朱祁钰已经21岁了,他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他即位可免主少国疑之忧。

朱祁钰也恰好支持于谦反对南迁,让他即位的话,也让明朝少了因为南迁之事而陷入争吵不休的问题。

少了南迁之事的困扰,明朝也就不用徒增内耗,于谦也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付也先这件事。

让朱祁钰即位的好处显然远远大于当时的明朝,这也是孙太后同意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的原因。

倘若没有孙太后的支持,其实于谦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做得到。

所以,说到于谦在1449年这一年力挽狂澜之事的时候,也应该给孙太后添上一笔。

标签: 皇帝大明战神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忘恩负义之人 朱祁镇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昏君,忘恩负义

    还不知道:朱祁镇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饱受争议的,这些皇帝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来说,的确是有点特立独行了。而明朝的英宗皇帝朱祁镇更是此中翘楚,他的受争议程度在明朝这十几位皇帝中绝对是属于前列的,千百年来,关于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的

  • 朱元璋下令嫔妃都要为他殉葬,那么张美人为何可以幸免于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殉葬,嫔妃,美人

    朱元璋下令嫔妃都要为他殉葬,那么张美人为何可以幸免于难?这是因为当朱元璋的女儿自己的父亲要那么无辜的女人去死的是时候,她感到非常震惊。她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妃嫔和亲属要在丈夫去世后就随他们而去。她想到这些无辜的女性要陪葬,心里感到十分不公,便决定向她的父亲陈述她的看法。朱元璋被女儿的话吓到了。他想到了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如此短命?关于他的死因有哪些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短命,猜测,死因

    朱瞻基,即明宣宗,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也爱好文艺(书画大家),喜好玩乐(玩蟋蟀),却也算是极为称职的帝王,其在位虽仅有十年,却成功开创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然而,这位允文允武的皇帝,在位仅十年便突然驾崩,年仅三

  •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后发动近二十次北伐,为何没能彻底消灭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发动,消灭,蒙古

    在元朝败出中原,重新退回北方草原之后,为了彻底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稳定北部边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发动了十三次北伐战争,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更是五次亲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后,蒙古非但没有彻底被消灭,反而在仅仅二十多年后便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又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

  • 明末的梃击案是怎么回事?是郑贵妃所为,还是朱常洛的苦肉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末,贵妃,苦肉计

    梃击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黄昏,一男子手持木棍闯入皇宫,直入太子朱常洛所在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意图行刺太子朱常洛。这便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梃击案”,关于此

  • 朱棣作为明朝开国皇帝 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昏君

    还不知道:明朝皇帝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时,陈胜曾经掷下一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为揭竿而起的宣言,很遗憾,当时他们的起义并未获得胜利。回溯历史,借助农民起义夺权政权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平民起义建立政权的典型案例。

  • 古代吃肉真的能做到大块吃吗 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

    对古代吃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洪武初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一桩著名的教育福利:每一位国子监的学生“面三日一餐,每人八两造馒头,猪肉四两做馅”。也就是说,国子监学生每隔三天,就能吃一顿“夹肉馒头”。如此优厚待遇,却也常叫好些“野史迷”们大惑不解

  • 南明的第一任皇帝朱由崧,为何登基后要先造床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明,皇帝,登基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经常有所谓的前后朝之分,比如西汉、东汉,北宋、南宋这种,前者往往是出现了大变故,而后者则是继承了前者的制度。而我们今天要聊到时代也是这种存在,它就是南明。而今天的主角则是南明的第一任皇帝朱由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吧。南明小朝廷作为明朝的延续,本来就风雨飘

  • 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子女,结局

    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功臣,他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徐达死后他的子女结局又是如何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徐达+蒸鹅”这个梗引起热议,按照其中说法,朱元璋在明知徐达患背疽,且“疽最忌鹅”的情况下,仍派人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含泪吃下蒸鹅后,因背疽发作而身亡。那

  • 李自成进攻京城的时候,神机营去了哪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京城,进攻,时候

    公元1644年,李自成大军直逼帝国都城北京,大明帝国危在旦夕,曾经的帝国精锐神机营去哪儿了呢?为何不来护卫都城?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禁卫军有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神机营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种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这个部队,对外可征战,对内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