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多少开国功臣有丹书铁券?其中绝大多数下场很惨

明朝有多少开国功臣有丹书铁券?其中绝大多数下场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2/21 20:13:24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开国功臣其实不少,朱元璋先后封了(包括追封)二十五位公爵、七十九位侯爵、十二位伯爵、十一位子爵、二十三位男爵等一百五十位功臣,而我们常常提到的明朝三十四位开国功臣,实际上指的是被朱元璋颁授了“免死铁券”的三十四位功臣(或其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封赏功臣时,铸成三十四面免死铁券,分别授予了三十四位功勋最为卓著的开国功臣(或其子)。然而,正如“引蛇出洞计谋高,免死券是催命符”所言,“免死铁券”非但没有保住这些功臣的性命,反而绝大多数下场很惨。

三十四家持有免死金牌,却有二十八家因各种罪被牵连

朱元璋虽然为三十四位功臣颁发了免死金牌,但免死金牌这个东西是否有用,解释权却是在朱元璋本人,而在朱元璋在位期间,便已经有二十八人或其子孙因各种罪名而被杀除爵,免死金牌也无法保住性命。

1、受“胡惟庸案”牵连者:十九家。胡惟庸案又被称为胡党之狱,乃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之罪诛胡惟庸,同时诛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此案十年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导致大量开国功臣或其子孙因此案牵连被杀,其中持有免死金牌的有十四家,即:韩国公李善长、卫国公邓愈之子邓镇、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济宁侯顾时之子顾敬、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营阳侯杨璟、永嘉侯朱亮祖次子朱昱、临川侯胡美、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除此之外,南安侯俞通源、六安侯王志、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靖海侯吴祯、汝南侯梅思祖等六人虽然已死,但同样受“胡惟庸案”牵连,有的因为已死而未被追究,但有的却是家人被杀除爵。

2、受“蓝玉案”牵连者:四家。蓝玉乃是明初第二代名将,其本与太子朱标关系极好,朱元璋也有意让其留下辅佐朱标,可惜朱标早逝,而蓝玉又素来居功自傲,为了老朱家的皇位传承,朱元璋遂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欲图谋反”为由,将梁国公蓝玉诛杀,同样有大量开国功臣或其子孙受此案牵连被杀,其中持有免死金牌的有,即:常遇春次子开国公常升、东平侯韩政之子韩勋、宣宁侯曹良臣之子曹泰、定远侯王弼。

3、因其他重罪而死:三家。除了以上两个大案之外,另有三家持有免死金牌的开国功臣,因其他重罪而而死。一是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1374年),华云龙因擅自居住在元朝丞相脱脱的府邸、越级享用元朝宫中的物品,被朝廷下令召回,结果在回京途中去世;二是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三是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其子周骥因在宫中与宫女淫乱,周德兴因此株连被杀。

4、朱元璋直接赐死:三家。相较于以上各家,这三家完全就是受了无妄之灾,一是被“误杀”的永嘉侯朱亮祖父子,朱亮祖因在广东期间多有不法之事,于是将其父子逮到南京,因其有免死金牌,便命人以铁鞭抽打,结果导致朱亮祖父子被活活打死,事后朱元璋表示只是想略施惩戒,乃是意外被打死;二是被无罪赐死的冯胜,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对功臣本就猜忌极重,冯胜却多次因小事违背朱元璋心意,在蓝玉被杀当月召回京师,两年后在没有任何罪行的情况下被赐死;三是被赐死的颍国公傅友德,付友德与朱元璋在洪武中期后关系本就比较紧张,“蓝玉案”爆发之后,付友德又私下多有怨言,于是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被赐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二十九家之中,朱亮祖与长子因罪被“误杀”后,次子也被牵连进胡惟庸案,因此实际上是二十八家。

至于说三十个功臣被杀,应该是将徐达和李文忠之死算在了朱元璋头上,毕竟有传言说徐达是被朱元璋一个蒸鹅给害死的,李文忠则是被朱元璋下令毒死的。

其余六个功臣之家后代,下场大多也都不好

在三十四个功臣之家中,除了以上二十八家因各种罪名被牵连之外,仅有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江阴侯吴良、广德侯华高和蕲春侯康铎六家得以幸免,但这六家的后代其实下场大多也都不好。

1、魏国公徐达(病逝):因“靖难之役”两子被杀,但家族荣耀得以延续。野史传说魏国公徐达也是被朱元璋所杀,其实毫无根据,徐达乃是因病去世,被追封为中山王。“靖难之役”中,徐达长子徐辉祖积极抵抗朱棣,且在朱棣称帝之后拒不合作,被下狱后则强调自己拥有免死铁券,朱棣虽未直接杀他,却削去他的公爵和禄米,将其幽禁至死。

四子徐增寿则在“靖难之役”中与朱棣来往密切,屡次向朱棣告密,后因事发被朱允炆当场诛杀。朱棣称帝之后,念其功劳,先封武阳侯,后进封定国公,乃是“靖难六国公”之一。此后,定国公一脉历经九世传承,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徐增寿的九世孙定国公徐允祯被大顺军所杀,家族传承几乎贯穿整个明朝。

此外,徐达第二子徐膺绪也在永乐年间获得了世袭指挥使的待遇,三子徐添福则早夭,而其长女便是朱棣的原配,后来的仁孝皇后,次女则为代王朱桂妃,三女和四女则少见史料。

2、曹国公李文忠(病逝):三个儿子皆算善终,子孙承袭临淮侯爵位。李文忠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病逝,被追封为岐阳王,其子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奉命征讨朱棣,但却堪称“神助攻”,可谓为朱棣夺取皇位立下功劳,因此朱棣称帝后加封其为太子太师,后因多次遭到弹劾而被削夺爵位,与弟李增枝、妻儿等数十名家人一起被软禁家中,家产遭收,直到永乐末年去世。不过,其曾孙李璇则获得了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的待遇。

次子李增枝官至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幼子李芳英官至中都留守司留守。到李文忠五世孙李沂时得以袭爵临淮侯,此后一直传承至十世孙李弘济,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返回南京途中因流匪袭击被杀。

3、信国公汤和(病逝):因子孙连续三代早逝,直到五世孙才获得爵位。汤和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病逝,被追封为东瓯王。由于其子汤鼎、孙汤晟、曾孙汤文瑜三代皆早逝,无法袭爵,因此直到汤和五世孙汤绍宗时才得以受到加封,先被明孝宗封为世袭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后于明世宗时受封灵璧侯,仍获诰券。灵璧侯一脉共传承五代,第五代灵璧侯汤国祚最终于弘光元年(1645年)在南京降清。

其次子曾任太原中护卫镇抚,三子、四子则早逝,幼子官至左军都督同知、荣禄大夫,后在征讨五开时死于军中。长女则嫁德庆侯廖权,次女为鲁王朱檀正妃,三女嫁万泉卫指挥俞鼎,四女嫁景东卫指挥赖镇之子赖溶,五女嫁楚雄卫指挥袁义之子袁兴。

4、江阴侯吴良(病逝):其子建文、永乐年间两次被废。吴良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病逝,被追封为江国公,其子吴高承袭江阴侯爵位。“靖难之役”中,吴高奉命镇守辽东,曾多次进攻永平,后因朱棣的离间计,被建文帝削爵贬至广西。朱棣称帝后,吴高曾被重新起用镇守大同,但在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北征回师时,吴高称病不朝,被弹劾后废为平民。洪熙年间,吴高又被明仁宗贬往海南,当时吴高已死,但其全家还是被迫迁徙,后因明宣宗即位才获大赦。

其次子吴寿安在兄长于永乐年间被废后,辞官归乡,后被贬为平民,其女则为齐王朱榑妃。

5、广德侯华高(病逝):死后无子,铁券随葬。华高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广德侯,但次年便死于琼州,被追封为巢国公。因其死后无子,免死铁券被随葬墓中。

6、蕲春侯康铎(病逝):其子因罪被免官,未能袭爵。康铎是明朝开国名将康茂才之子,洪武三年(1370年)其父未等获封便病逝,因此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康铎凭借父功得以获封蕲春侯,此后在凤阳进行屯田,并率军征讨辰州叛乱,后跟从徐达北征、跟从傅友德征战云南,攻克普定等地。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病逝于军中,年仅二十三岁。其子康渊婴年幼未能袭爵,只是被授予散骑舍人,后因罪被免官,以致终身未能袭爵。

此外,康铎的庶兄康鉴因父功被封为明威将军、广西护卫指挥佥事,洪武年间携全家老少到海南卫。第三子康镇则生平不详。

综上所述,这三十四位开国功臣虽然被颁授了免死金牌,但在洪武年间便遭受到了重大打击,后在“靖难之役”中又再度经历变故,因此其子孙后代大多下场不好,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三家子孙爵位传承到了明末。

标签: 丹书铁券下场

更多文章

  • 大明战神朱祁镇被抓之后 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大明,战神

    对于谦和朱见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于谦能够在明朝遭遇倾覆之危的时候力挽狂澜,他的格局、能力和手段自然有他的高明独到之处。明英宗对明朝所带来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倘若当时没有于谦站出来的话,老朱家在1449年就已经缩到东南一隅了。朱祁镇被俘之后,明朝的士大夫顿时就慌

  •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忘恩负义之人 朱祁镇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昏君,忘恩负义

    还不知道:朱祁镇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饱受争议的,这些皇帝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来说,的确是有点特立独行了。而明朝的英宗皇帝朱祁镇更是此中翘楚,他的受争议程度在明朝这十几位皇帝中绝对是属于前列的,千百年来,关于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的

  • 朱元璋下令嫔妃都要为他殉葬,那么张美人为何可以幸免于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殉葬,嫔妃,美人

    朱元璋下令嫔妃都要为他殉葬,那么张美人为何可以幸免于难?这是因为当朱元璋的女儿自己的父亲要那么无辜的女人去死的是时候,她感到非常震惊。她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妃嫔和亲属要在丈夫去世后就随他们而去。她想到这些无辜的女性要陪葬,心里感到十分不公,便决定向她的父亲陈述她的看法。朱元璋被女儿的话吓到了。他想到了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如此短命?关于他的死因有哪些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短命,猜测,死因

    朱瞻基,即明宣宗,他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也爱好文艺(书画大家),喜好玩乐(玩蟋蟀),却也算是极为称职的帝王,其在位虽仅有十年,却成功开创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然而,这位允文允武的皇帝,在位仅十年便突然驾崩,年仅三

  • 朱元璋和朱棣曾前后发动近二十次北伐,为何没能彻底消灭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发动,消灭,蒙古

    在元朝败出中原,重新退回北方草原之后,为了彻底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稳定北部边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发动了十三次北伐战争,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更是五次亲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后,蒙古非但没有彻底被消灭,反而在仅仅二十多年后便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又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

  • 明末的梃击案是怎么回事?是郑贵妃所为,还是朱常洛的苦肉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末,贵妃,苦肉计

    梃击案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黄昏,一男子手持木棍闯入皇宫,直入太子朱常洛所在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意图行刺太子朱常洛。这便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梃击案”,关于此

  • 朱棣作为明朝开国皇帝 朱棣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昏君

    还不知道:明朝皇帝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时,陈胜曾经掷下一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为揭竿而起的宣言,很遗憾,当时他们的起义并未获得胜利。回溯历史,借助农民起义夺权政权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平民起义建立政权的典型案例。

  • 古代吃肉真的能做到大块吃吗 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

    对古代吃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洪武初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一桩著名的教育福利:每一位国子监的学生“面三日一餐,每人八两造馒头,猪肉四两做馅”。也就是说,国子监学生每隔三天,就能吃一顿“夹肉馒头”。如此优厚待遇,却也常叫好些“野史迷”们大惑不解

  • 南明的第一任皇帝朱由崧,为何登基后要先造床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明,皇帝,登基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经常有所谓的前后朝之分,比如西汉、东汉,北宋、南宋这种,前者往往是出现了大变故,而后者则是继承了前者的制度。而我们今天要聊到时代也是这种存在,它就是南明。而今天的主角则是南明的第一任皇帝朱由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吧。南明小朝廷作为明朝的延续,本来就风雨飘

  • 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子女,结局

    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功臣,他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徐达死后他的子女结局又是如何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徐达+蒸鹅”这个梗引起热议,按照其中说法,朱元璋在明知徐达患背疽,且“疽最忌鹅”的情况下,仍派人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含泪吃下蒸鹅后,因背疽发作而身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