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为何要将颇有才华的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他叔叔,把自己亲儿子变成了侄子?

乾隆为何要将颇有才华的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他叔叔,把自己亲儿子变成了侄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4/1/17 7:35:22

他是乾隆第六皇子永瑢,生于乾隆八年,生母是纯惠皇贵妃,在《延禧宫略》和《如懿传》里,都有不少戏份的纯妃。历史上的纯妃,纯妃是一个颇有才情、温良恭顺的人,颇为受宠,一路升到皇贵妃之位,惠贵妃又给乾隆生下了三个孩子,永璋和永瑢,还有一个和硕和嘉公主

纯妃去世这一年儿女发生重大的转变

乾隆二十四年时,有一次乾隆帝去热河行宫时带着纯惠皇贵妃苏氏一同前往,不想却染上了肺结核,而且病情很严重。乾隆二十五年,纯惠皇贵妃因病离世,随着她的离世,她的儿女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纯贵妃病重时,乾隆帝为了让纯妃放心的离去,于是将永瑢过继给了叔叔永禧,来继承他爵位,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这其中牵扯到了一桩旧事,纯妃的大儿子永璋, 在富察皇后去世时,他和大阿哥永璜在富察皇后的葬礼上,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神色,因此乾隆处罚了他们,所以也意味着他们二人与继位人无缘了。这之后永璋变得忧郁起来,并一蹶不振,后来病逝,时年仅26岁,

正是因有永璋的先例,对于纯贵妃苏氏来说,她不求儿子永瑢能登上大位,只希望能平安,远离皇权之争,不要像永璋那样遭受打击,所以将永瑢过继给允禧叔叔,做个与世无争的王爷,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而纯贵妃的女儿,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安排她在三月份出嫁,为了避免她为其母守孝影响婚嫁,而和硕和嘉公主命运也不好,嫁给傅恒的次子福隆安不久,最后遗传了母亲的肺结核,在乾隆三十二年,仅23岁去世。

乾隆二十四年,永瑢十七岁时,乾隆就将他过继出去了,所以,永瑢也没有做储君的机会了。乾隆四年时,出现了一个大案子,“弘晳逆案”,具体是乾隆制造的还是弘晳自己作死,我们不得而知。

弘晳逆案是乾隆对宗室的重新洗牌,他为了彰显自己仁义的一面,所以把永瑢过继给了叔叔永禧,表面上是孝顺,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宗室的一种手段而已。乾隆过继永瑢一方面是为了缓和之前宗室内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永瑢不在他的继位的考虑范围。

永瑢对画画造诣颇深,但不擅长政治

永瑢的绘画功夫很深厚,但在政治上却是个小白,他非常有艺术天赋,而且对于数学运算也很精通,这大概是他继承了乾隆和他生母的艺术细胞吧。

《如懿传》有这样一个桥段,非常真实,永瑢当时作了一幅画,拿给母亲纯贵妃看,在此纯贵妃感叹的说了一句,别人的儿子是靠办差赢得赞扬,而我的儿子只能靠画画赢得父亲表扬。这就话体现了,永瑢只对画画上面造诣颇深,而不擅长玩政治。

其实,在早些时候,纯妃就遭遇过挫折,在富察皇后离世后,此时的纯妃纯妃苏氏在排序上靠前,而当时纯妃苏氏与那拉氏同为贵妃,最终是马拉氏晋升后宫皇贵妃,成为大清准皇后,纯妃苏氏出身地位很低,错失这个机会,同样也意味着她的儿子与皇位无缘。

永瑢在乾隆众多儿子中,也是处于上等水准,乾隆之所以过继出去,也是跟生母纯惠皇贵妃出身有关系,纯贵妃是一位汉女,永瑢虽同为皇子,但无缘继承皇位,这成了永瑢一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永瑢政治上虽没有建树,但在画画中颇有造诣,他创作了《九思斋诗钞》传世,永瑢16岁时便作《平安如意图》,乾隆比较酷爱书画,对此作品颇为青睐,并题七绝一首恭呈富察皇后,以表对富察皇后的祝福!

永瑢知道自己没有继承资格,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了吟诗作画中,从而远离了政治纷争,并醉心于此,而这方面恰好和这允禧很合拍,允禧本人也很喜欢吟诗做画,他自幼见识了哥哥们之间的夺嫡斗争,所以他从小就对这方面没有兴趣,只醉心于艺术当中,也因此才没有卷入“九子夺嫡”的旋涡中,允禧于书法和绘画也有着很深的造诣, 所以对皇权没有多大欲望,因此雍正对这个弟弟关照有加。

乾隆二十三年,允禧于48岁去世,因为叔叔允禧这一脉没有子嗣,所以乾隆把自己的儿子永瑢过继给叔叔,以便能延续永禧这一脉,起初乾隆给了他一个贝勒的爵位。

永瑢大成就是完成一项规模浩大工程

乾隆三十七年,永瑢表现较突出,乾隆晋封他为多罗质郡王。乾隆给了他一个多罗质郡王的爵位,永瑢比较有贡献的一件事情是,他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深得乾隆的信任,这也正是乾隆为了笼络 人心的一项工程。

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当时有很多朝廷重臣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这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纪晓岚,但纪晓岚是汉人而且他只是乾隆圈养的文人而已,不足以领导这么一大帮子人。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乾隆得选一个有文化功底,而且还得有领导能力,并且还得有一定地位的人来带领一帮人做好这项大工程,思来想去乾隆认定永瑢就是最合适的那个人,所以乾隆才放心的把这项重要的差事交给了永瑢来办,乾隆对永瑢可谓是良苦用心。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库全书》正式修成,虽然纪晓岚在浩大工程也编纂过,但他最初充其量就是小领导,永瑢是首编纂《四库全书》的人。

六阿哥永瑢除了骑射相对弱一点,其他样样都博通,永瑢在修书上也是有大作为,并且还担任过内务府大臣,在乾隆皇帝七旬万寿庆典的时候,也是永瑢亲自主持操办的,他的才能强干是不可否认的。

在帝王之家,面对那个天下独一无二的位置的诱惑,想必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想法,对于允瑢来说,把他过继允禧也不失为一种保护,永瑢知道与皇位无缘,此后,便一心一意钻研书画学问,所以在钻研学问上,也算是有了 一番大作为。

乾隆五十四年,永瑢被封为和硕质亲王之后,然而就在他晋封质亲王后一年,永瑢却患病了,终因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48,乾隆为他拟定的谥号为“庄”。

在乾隆诸子中,永瑢算是一个很出色,他的一生殚精竭虑,忙忙碌碌,在自己钻研学问领域上,也算是有大作为的皇子之一了。

结语

永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仅发挥自己长处,还成就了他的一番作为,相对永瑢来说,过继给慎靖郡王允禧为嗣孙未必不幸,乾隆之所以过继过去,也有小九九打算,一方面是因为允禧没有子嗣继承他的位置,另一方面皇权都落在自家儿子手里。

—End—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登基后,如何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残忍的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此明朝政风向权就从柔政转换为强压的铁血政权!朱允炆燕王朱棣上台之后,强力镇压了不少反对他的大臣。凶残、血腥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场面了。而他对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做的事情,更是让人心生恶寒。靖难之役朱元璋坚信血缘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于是他诛杀功盖高柱的外姓功臣后又将自己的十几个儿子派去边疆,这样就完

  • 曾国藩大婚前,新娘子悔婚跑了,媒人:娶我女儿吧!结果选中了最牛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像曾国藩的老师欧阳凝祉就是出于好心,为曾国藩做了一次媒人,结果大婚前新娘子却悔婚跑了,欧阳凝祉觉得没法向曾家交代,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过去,结果选了个最牛的女婿!-1-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兄弟姐妹九人,家境还算殷实,曾国藩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自然被寄予厚望,六岁进入私塾读书,但

  • 孝庄秘史:大玉儿被皇太极逼嫁,为何隐瞒儿子,让多尔衮受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大玉儿的儿子福临,对她的情人多尔衮误会很深,尽管多尔衮让他坐稳皇位,帮他打下江山,但是福临却把多尔衮看成死敌,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地攻击多尔衮。福临对多尔衮的恨意,大玉儿心知肚明。但实际,福临不应该这么对多尔衮,当年大玉儿怀着福临的时候,皇太极为了宸妃海兰珠冷落大玉儿,害得后宫的人见风使舵,排挤伤害

  • 古代名人智慧:乾隆巧借诗意弥臣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聪明皇帝,善于用人,也善于了解人,更善于调解臣子矛盾,让他们同心协力地为自己出力。大清皇帝有一座庄园叫避暑山庄,每当天气炎热之时,皇上便带重臣和后妃们到那里办公、避暑。臣僚们都以能陪驾去避暑山庄为荣。这年夏天,乾隆去避暑山庄,让军机要员和珅与三朝元老刘通训陪同。一天,乾隆邀二人同游烟雨楼。那烟

  • 朱元璋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下面人穷怕了都不放权,无奈只能打压武将任用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说明朝如此璀璨耀眼的原因,其实要和朱元璋定的国策有关,明太祖朱元璋是草莽出身,所以打天下的都是武将。等他立国称帝后,对于功臣的能力太强,深怕这些人对朝廷,或者说对他朱家的起杀心,那么危险就太大了。于是朱元璋想学宋太祖赵匡胤,对手下人来个杯酒释兵权,可是手下人都是出身不好,过怕了穷苦日子,怎么可能

  • 她是乾隆的皇贵妃,死后18年才下葬,因为英年早逝得以享受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察氏与皇后富察氏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姓氏相同而已,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出身正黄旗,家里是小门小户,按照规定,参加选秀时被雍正看中,赐予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因为出身原因,她进入弘历府邸时只当了个格格。清朝规定,没有背景的秀女是无法给皇子当福晋或者侧福晋的,像富察氏这种情况当格格也是合情合理。雍正六年,

  • 蔡京与宋辽关系及,蔡京与宋辽的历史书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蔡京个人资料,宋辽和宋辽,北宋蔡京的真实下场

    蔡京在政治上的崛起和落败,与当时宋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密切相关。宋仁宗、英宗、哲宗三朝期间,宋辽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在这一时期,蔡京参与了多次对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宋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京的背景与经历蔡京(1047年-1107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

  • 清朝陕北人不吃蔬菜真的是因为“懒“吗,为何连“草“都吃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民间饮食习惯,清朝描写陕北的词,清朝陕北土豆

    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是荤素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古代的很多时候,都是连最基本的五谷杂粮都没有,更不用提蔬菜或者肉食。清朝时期,陕北的很多地方史料都记载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很少能吃上蔬菜。 (一)、环境恶劣,难以为继《延长县志》“多不种菜,且瓜菜鲜食,则称饭餐必饱,不另碗列棹”。很多人一提到陕北,

  •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一生过得比光绪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时的2个皇太后,同治和光绪谁死得惨,光绪住在瀛台有多惨

    本文配图来源:花瓣网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是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乳名叫喜子,史称隆裕太后。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是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静芬二十岁时嫁给了光绪皇帝,被册封为皇后。慈禧太后决定,静芬与光绪帝举行大婚庆典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正式举行。正当人们为庆典活动

  • 大宋王朝:“黄袍加身”真是情非得已?真的没有所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王朝的建立自然也不例外。都说乱世出英雄,一点没有错。五代末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武人的时代。武人掌握了兵权大政,战事自然不会少,生灵涂炭。谁会去管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死,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哀嚎遍野!“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可老百姓总要过日子,总要活下去。所以希望国家统一、战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