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2/9 14:26:15

一、汗位推选制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称为“八和硕贝勒”。清朝入关之前,后金采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汗位继承人也在八王范围内进行推举,这就是汗位推选制。

努尔哈赤

皇太极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囿于旧制,皇太极还要与其他三大贝勒共临朝政,甚至共同接受群臣的朝拜。在皇太极一系列加强汗权的措施下,阿敏、莽古尔泰先后死去,代善对皇太极惟命是从,皇太极在八旗中形成了绝对的实力地位。

皇太极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标志着清朝封建皇权的诞生。

可以说,皇太极和顺治两帝都是在汗位推选制的背景下继承帝位的。

顺治帝

康熙帝

康熙皇帝皇位的继承,是以顺治皇帝个人的意志选择的继承人,也是第一次成功的案例。汗位推选制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一:清朝汗位推选制的演变历程

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也是中原封建王朝行之有效的继承制。清朝政权稳定后,康熙皇帝便仿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675年,年仅2岁的嫡长子胤礽被康熙立为皇太子,成为事实和名义上的储君,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可惜德不配位,1708年,35岁的皇太子胤礽被废。不过在第二年,胤礽又重新被复立为皇太子。三年之后,皇太子胤礽因最再次被废,自此,康熙再也未立皇太子。

康熙皇帝有齿序的儿子有24个,皇太子的两次被废立,让其他很多皇子都开始窥伺储君之位,终于演变为了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康熙也被皇子之间的倾轧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雍正帝

可见,康熙虽然早期想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确立储君,但最后却未能成为现实,最后还是以皇权的个人意志全权决定了储君人选,也为后面的秘密立储做了铺垫。

图二:九子夺嫡

三、秘密立储制

秘密立储可谓是清朝独具特色的皇位继承制度。

秘密立储的具体做法是:

清朝的秘密立储共实行了五次:

第一次是雍正帝通过秘密立储,选立了乾隆皇帝;

乾隆帝

第二次是乾隆皇帝继位不久就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可惜永琏9岁夭折;

第三次是乾隆皇帝选立十五子永琰为储君,是为嘉庆帝;

嘉庆帝

第四次是嘉庆皇帝选立次子旻宁为储君,是为道光帝;

道光帝

第五次是道光皇帝选立四子奕詝为储君,是为咸丰帝。

咸丰帝

咸丰帝仅有一子,所以未采用秘密立储;而后的同治、光绪两帝均无子嗣,秘密立储制度也再未被采用。

可见,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四帝都是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图三:清朝通过秘密立储即位的皇帝

四、懿旨立君制

慈禧太后

光绪帝

宣统帝

可见,清朝最后两位皇帝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意志和懿旨下继位的。

这两次皇位继承有着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皆幼帝继位,二是传位不传权。这两点都保证了慈禧太后的权力不至旁落。

图四:慈禧太后和清末2帝

五、总结

通过梳理以上四种皇位继承方式,清朝12帝中:努尔哈赤为开国之君;皇太极、顺治2帝为汗位推选制的背景下继位为帝;康熙和雍正2帝皆由皇帝立遗照制定;乾隆、嘉庆、道光、咸丰4帝皆为秘密立储而继位;同治为独子,命最好,继位最无悬念;光绪、宣统2帝皆由慈禧太后懿旨立君而继位。

图五:清朝12帝及继位方式

相比之下,清朝的4种皇位继承方式中,秘密立储既是独创,又最具优势。不过,就其本质而言,秘密立储仍然是沿着“立帝之子”的传承顺序,可以说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改革和创新。

更多文章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皇帝的心思,真的很复杂,却也符合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457年2月15日,大明忠臣于谦的家中,突然,砰的一声,大门大开,一众锦衣卫气势汹汹进门。领头人说道:“于大人,对不住了,皇命所在,奉旨抄家!”于谦默然无语!于谦的管家壮着胆子,拦在锦衣卫前面,悲痛地说:“不,你们不能抓走老爷,他是清官,他是保卫大明的功臣。”但是,锦衣卫身负皇命,又怎么可能什么也

  • 晚清中国的真实照片:这才是“真实的大清朝”,别被电视剧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年真实的清朝照片,清朝怎么把明朝灭亡的,清朝一两银等于多少人民币

    #头条创作挑战赛#“对于过着富裕生活的人来说,烤鸡就像杂草一样。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萝卜也是一种美味。”作为一种流行的视觉艺术,电视剧被期望具有戏剧性、冲突性和感人性。并不是历史纪录片,那么多我们看到的清代流行电视剧,讲的都是人物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真正捕捉到清末的真实生活状况。但是电视剧有着神奇的

  • 岳飞、文天祥自2003年后,历史教材中便不再称民族英雄,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文天祥简介,岳飞文天祥主要事迹,文天祥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最有争议性的朝代,想必宋朝定然能够“夺魁”。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从宋朝开始,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之下宋王朝采取的安边守内的策略,却让中华民族自汉唐所铸就的刚武雄健的民族性格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对外,宋王朝选择称臣、纳贡;对内为了稳固统治,宋庭也是无所不

  •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何清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583年,有一个24岁的少年凭借祖父与父亲馈赠的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建州女真首领。后来,经过三十余年征伐,在1616年,他又统一女真各大部族,建立大金,也就是最初的清朝。此人便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建立大金两年后,努尔哈赤不愿再将霸业局限在女真诸部族中,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中原之

  • 〈金榜题名〉(381)· 清朝 四 进士 袁桐 徐仁镜 吳筠孙 联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袁桐,汉军镶蓝旗人。2甲24名进士,散馆改山东潍县知县。2,徐仁镜(1870年-1915年),字莹甫,江苏宜兴县(今宜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徐仁铸之弟。光绪二十年翰林,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善书法,宗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李邕《云麾将军碑》,精通围弈、昆曲,并能

  • 柳永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柳家是儒宦世家,祖父是县丞,有六个儿子,全都入朝为官;其中柳宜就是柳三变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县令,柳三变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 柳三变和两个哥哥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满腹经纶,在老家被誉为”柳氏三杰”。少时学习诗文,柳三变怀的是功名用世之志,谁曾想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十八岁那年,柳三变决定

  • 签订《南京条约》的三个官员:两个是皇族,他们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京条约的签订的背景,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南京不平等条约

    一、耆英在三个官员之中,耆英的年纪最小,但地位、官职却是最高的。耆英出身满洲正蓝旗,是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穆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二弟,在后金建立的过程中屡建战功,也是开国元勋之一。耆英的父亲名叫禄康,在乾隆朝担任侍郎,嘉庆时期官至东阁大学士。虽然耆英属于远支宗室,但家中十分显赫。耆英的仕

  •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进京见嘉靖住哪里?据说李鸿章死在那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胡宗宪用替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等人遮掩“毁堤淹田”祸首,换来了联名给嘉靖上奏疏暂缓“改稻为桑”。嘉靖为了搞明白事情的原委,特地招胡宗宪、杨金水和谭纶进京面圣。编剧刘和平在书里详细描写了胡宗宪三人进北京城时的场景:“嘉靖四十年五月二十一的下午未时(13-15点),前门的官兵开始疏散进出人等,贤良祠的

  • 在历史显微镜下看《蔡京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几年,宋代历史和文化受到特别关注,涌现了大量文学和影视作品,《清平乐》《梦华录》《满江红》等影视作品热播,让宋代服饰、饮食、器物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宋代人物、宋代文学,宋代书画、宋人美学等,都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还有一批巨公伟人,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成为书写对象。《蔡京沉浮》作者陈

  • 雍正王朝:会来事的八阿哥胤禩,在职场必定升职,却为何败给四阿哥胤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胤禩简介,雍正王朝深度解析胤禵,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简介

    八阿哥胤禩是如何诞生的。首先是对待上级。八阿哥胤禩的老板是康熙,他总是极力维护。对于洪水,八阿哥胤禩表示,这是一场自然灾害,自古以来洪水泛滥,谁也不能怪。他趁着这次洪水大赞康熙,说几十年没发过一次洪水,已经很厉害了。二是平等对待。八阿哥胤禩的对手是他的兄弟,他总是尽力讨好。九阿哥、十阿哥等人都是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