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何清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何清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4/1/31 11:16:57

1583年,有一个24岁的少年凭借祖父与父亲馈赠的13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成为建州女真首领。后来,经过三十余年征伐,在1616年,他又统一女真各大部族,建立大金,也就是最初的清朝。

此人便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建立大金两年后,努尔哈赤不愿再将霸业局限在女真诸部族中,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中原之主大明王朝身上,遂起兵反明。

皇太极不愿大肆屠杀,而是改用汉化政策,缓和关系,积累人脉,只不过他也没能进驻中原,但是为日后的国君积累了不少财富

皇太极之后便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顺治帝。这位皇帝只活了23年,在位时间却有17年,他成功率军入关,还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强敌,成为清王朝第一位入主中原的皇帝。

康熙之后,雍正成为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

这位皇帝可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据统计在位十三年,批过的奏折高达4万多卷,批语更是多达1000万字,不仅如此,他还严查贪官,大力改革,使得国库日渐富裕

雍正驾崩后,公元1736年,清高宗乾隆帝登上帝位。凭借爷爷和父亲奠定的基础,乾隆也开创了大清朝的一大盛世。乾隆平定准噶尔以及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域,命名为“新疆”,维护了领土统一,使得清王朝的版图达到了1380万平方公里,创历代记录,还有个伟大的贡献,那就是修订了四库全书,里面知识丰富,如果说有什么错,那就是活的太久,晚年也是极度奢侈,宠信和珅纵观来说也是一个明君

好在嘉庆帝处理了和珅,查了很多财宝补充了国库

但是在清王朝闭关锁国中,国外确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西方国家弯道超车,沉重的负担落在了乾隆的孙子道光帝手中

1820年,道光帝即位,这位皇帝可是极度节俭,就连自己的黄袍也是打补丁,不舍得扔掉,连皇后生日也是只有打卤面,虽然鸦片战争失败,各种耕地赔款,但是把过错全部怪在这个皇帝身上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无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继承皇位也是难以改变大局

道光帝之后,1851年,咸丰帝继位,这位皇帝面临了麻烦更是多,各地农民起义,外面势力压迫,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好好的一位皇帝被气死在了热河

1861年,同治帝登基。同治帝是大有抱负之人,他重用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以求“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北洋水师的覆灭使得清王朝的美梦也跟随覆灭

同治之后便是著名的傀儡皇帝光绪,他也是想要通过变法使得国家富强,但是戊戌六君子死的死逃的逃,后来光绪更是被慈禧软禁至死

1912年,隆裕太后代替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签字,从此大清灭亡。

大家认为清王朝的皇帝怎么样,哪个皇帝错过了使得自己强大的机会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榜题名〉(381)· 清朝 四 进士 袁桐 徐仁镜 吳筠孙 联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袁桐,汉军镶蓝旗人。2甲24名进士,散馆改山东潍县知县。2,徐仁镜(1870年-1915年),字莹甫,江苏宜兴县(今宜兴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徐致靖之子。徐仁铸之弟。光绪二十年翰林,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善书法,宗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李邕《云麾将军碑》,精通围弈、昆曲,并能

  • 柳永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柳家是儒宦世家,祖父是县丞,有六个儿子,全都入朝为官;其中柳宜就是柳三变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县令,柳三变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 柳三变和两个哥哥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满腹经纶,在老家被誉为”柳氏三杰”。少时学习诗文,柳三变怀的是功名用世之志,谁曾想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十八岁那年,柳三变决定

  • 签订《南京条约》的三个官员:两个是皇族,他们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京条约的签订的背景,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南京不平等条约

    一、耆英在三个官员之中,耆英的年纪最小,但地位、官职却是最高的。耆英出身满洲正蓝旗,是多罗勇壮贝勒穆尔哈齐六世孙。穆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二弟,在后金建立的过程中屡建战功,也是开国元勋之一。耆英的父亲名叫禄康,在乾隆朝担任侍郎,嘉庆时期官至东阁大学士。虽然耆英属于远支宗室,但家中十分显赫。耆英的仕

  •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进京见嘉靖住哪里?据说李鸿章死在那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胡宗宪用替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等人遮掩“毁堤淹田”祸首,换来了联名给嘉靖上奏疏暂缓“改稻为桑”。嘉靖为了搞明白事情的原委,特地招胡宗宪、杨金水和谭纶进京面圣。编剧刘和平在书里详细描写了胡宗宪三人进北京城时的场景:“嘉靖四十年五月二十一的下午未时(13-15点),前门的官兵开始疏散进出人等,贤良祠的

  • 在历史显微镜下看《蔡京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几年,宋代历史和文化受到特别关注,涌现了大量文学和影视作品,《清平乐》《梦华录》《满江红》等影视作品热播,让宋代服饰、饮食、器物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宋代人物、宋代文学,宋代书画、宋人美学等,都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还有一批巨公伟人,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成为书写对象。《蔡京沉浮》作者陈

  • 雍正王朝:会来事的八阿哥胤禩,在职场必定升职,却为何败给四阿哥胤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胤禩简介,雍正王朝深度解析胤禵,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简介

    八阿哥胤禩是如何诞生的。首先是对待上级。八阿哥胤禩的老板是康熙,他总是极力维护。对于洪水,八阿哥胤禩表示,这是一场自然灾害,自古以来洪水泛滥,谁也不能怪。他趁着这次洪水大赞康熙,说几十年没发过一次洪水,已经很厉害了。二是平等对待。八阿哥胤禩的对手是他的兄弟,他总是尽力讨好。九阿哥、十阿哥等人都是八阿

  • 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瞻基为啥早亡,明宣宗朱瞻基皇后简介,朱祁镇简介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皇帝在位时,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且杂,会加重个人的身体负担,越是勤政爱民的皇帝,基本上寿命都不怎么长。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他跟他的父亲朱高炽合力开创了史称"仁宣之治"的大明盛世,治国才能是非常厉害的,正是这样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却没能够活出太长的寿命。很多人就非常奇

  • 雍正朝:康熙为何继位为帝?一副老花镜藏着皇帝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继位的真实历史,雍正戴老花镜,康熙时期就有老花镜了吗

    胤礽太子的道德败坏给康熙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近四十年来,她致力于王子的教育,但她自己却被解雇了。如此一来,朝中皇太子之位空缺,让所有成年皇子都想搬家。没有太子,长子、三子、四子、八子都是省油的灯。其中,八代胤礽王的实力最强。首先,胤禛被誉为“八王”。他的谦虚和热情使他出名。八王子勾结总理佟国维,在朝堂

  • 成吉思汗口渴欲喝水,爱鹰却多次打翻水杯,怒杀之,事后:好险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电视剧30全集剧情,成吉思汗的皮肤爆料

    如果说打仗是一种天赋,那么品格就是他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他身上有几个特质特别明显,一个是对忠诚看的特别重,另一个就是恩怨分明,最最重要一点就是极强的自控能力。前面两个特质是对人的,而后面的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成吉思汗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有多少人已经爬上云端,但是最后又跌入谷底,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缺乏自制

  • 甄嬛传:雍正到死都不知道,甄嬛最怕猫,为何选秀时突然不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选秀之日,甄嬛故意打扮的很是素净,正在无聊之时,看到了自己的发小沈眉庄,两人交谈甚欢,对于甄嬛当时的装束,连眉姐姐都说很是素净。接下来就是面圣了,太监介绍完甄嬛的名字后,皇上问哪是嬛字,甄嬛回答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皇上接着说:“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