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时期,有个帝国恳求要融入唐朝,为何没有答应?后来如何?

唐太宗时期,有个帝国恳求要融入唐朝,为何没有答应?后来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4/1/16 20:10:04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在现今世界上,诸国林立,把所有大小国家全部算上,可以说足以比拟天上的繁星。国家的存在就免不了相互交往,而在如今的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自己国家的主权,强大如我们如今的中国,当初也经历十分艰苦的独立奋斗过程,而在现今世界上,和平的潮流之下,每一个国家对自己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就更为重视。

但是在遥远的以前,曾经有一个西亚的大国乞求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却被当时的中国却因为路途遥远而拒绝,虽然现在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仍然友好,但不免让人为当初感到些许遗憾。

波斯帝国的崩溃

我们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现在的伊朗,虽然现在的伊朗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之中并算不上十分强大,但曾经伊朗的前身,也就是我们说的波斯古国是具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的,波斯国曾经是西亚历史上的一颗明珠,拥有灿烂的化,是西亚文化的代表国家之一,而且当时的波斯国的实力也是西亚中有数的强国之一。

但是一时的强大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强大,尤其是在那时天下纷乱的时代,在萨珊朝建立之后,波斯就开始了和阿拉伯帝国的征战。拥有强大国力与璀璨文化的波斯帝国无可避免地陷入了不断地纷争当中,波斯帝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战争初期也曾不断胜利,尚且能够保住自己的国家领土与政权领导,但是战争是一个不断持续消耗的过程,波斯帝国虽然实力强劲,但是在不断的战争摧残下也逐渐衰弱。

在战争的后期,波斯帝国逐渐失去了与入侵者阿拉伯人争锋的能力,不仅在对战中节节败退,而且在这场战争中,他们自身内部也出了很大的问题。裂痕不是一天扩大为悬崖,在历史问题的不断累积下,波斯帝国内部出现了分裂,面对外敌的入侵,不仅没办法统和资源进行对抗,甚至开始了严重的内斗,这样的内斗让波斯帝国的实力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削弱,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在当时,阿拉伯人趁胜追击,已经攻占了波斯帝国大部分的国土。

值此危急时刻,波斯帝国已经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地,本身就是西亚有数大国的它只能选择走出西亚,去更强大的国家请求救援,而当时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唐朝。

来唐求援

中国自古代开始就没有扩张侵略的野心,即使拥有强大的实力,也一直秉承着对外友好的交流方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到了唐朝更是可以做到对天下诸国一视同仁的平等,强大的实力,友好的态度,唐朝甚至一度有万国来朝的盛景,唐太宗更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正因为唐朝所拥有的强大实力与温和态度,身陷危境的波斯帝国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唐朝求援。当身为波斯帝国末代王子的卑路斯被迫逃往中亚时,几经周折到达长安,面见当时的唐高宗,向强大的唐朝寻求救援。

在当时,向唐称臣纳贡,请求唐朝庇佑的国家并不在少数,但是面临来自西亚大国的信任与求援,唐高宗依旧感到十分感动,基于此,唐太宗甚至特地在大夏地区的锡斯坦为卑路斯划出了一片领地,并命名为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的波斯都督。

在请求来自大唐的援助时,陷入绝境的卑路斯曾不讳言地道,只要大唐能够帮助波斯复国,波斯帝国可以归顺大唐,甚至成为大唐的一个省。但是因为两国之间距离遥远,并且大唐一向尊崇和平友好的邦交策略,因此唐高宗并没有贸然接受这个建议,但面对卑路斯的信任与请求,唐高宗也并没有拒绝他的求援,唐高宗答应帮他复国,但并不需要将波斯划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这种条件作为交换,也只希望两国保持友好交往就可以。

最终面临败亡

而为了帮助卑路斯复国,唐高宗不仅赏赐给他土地,为了实质上的帮助卑路斯,也就是给卑路斯保卫故土助威,唐高宗还任命卑路斯为"左威卫大将军",并派出了裴行俭率领兵马作为护卫,帮助卑路斯实行复国大计。

但是作为大唐子民的裴行俭在率领部队到达安西四镇的碎叶城时与卑路斯之间产生了矛盾,就此停下脚步,不再往西亚前行。而卑路斯在失去大唐军队的掩护下,仍然不愿意放弃复国计划。在唐朝的经历中,卑路斯借助大唐的声威,经营了一波属于自己的势力,虽然没有了裴行俭的帮助,卑路斯仍然带着自己招来的部下继续回归西亚之旅,坚持西行,而到达波斯以后,卑路斯收拢曾经属于波斯帝国的军队,坚持不懈地继续对抗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

只是曾经的波斯帝国已经是真正的日薄西山,在不复返当年的强势宏伟,剩余的残兵败将即使和卑路斯在大唐苦心经营的军队联合起来对抗阿拉伯人,仍旧不可能是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国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卑路斯为了保证自己和残余部下的存活,留下将来复国的希望,退守到了中亚地区,也就是唐高宗分封给他的波斯都督府,借助大唐威震亚洲的巨大声望,卑路斯一直顽强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败亡在阿拉伯人的手中,而至此曾经威名赫赫的西亚大国波斯帝国就此灭亡。

由于波斯距离当时大唐的距离十分遥远,而且大唐主要坚持崇尚和平,远不如蒙古帝国一般能征善战,拥有着统一世界的雄心壮志。因此虽然曾经面临这个将国土拓展到西亚的好机会,但是唐朝也只是选择了放弃。

虽然当初波斯帝国的复兴失败,但是到了现在中国和伊朗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当地人还说中国是伊朗的好朋友。2019年伊朗来中国参加军运会,开幕式上出场就得到了中国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这是中伊关系友好的象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现如今的社会,中国一如当年的大唐,坚持平等外交,尊重其他国家的领土主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会选择帮助其他的国家。生在这样和平富强的国家怎能让人不骄傲?

往期文章精选:

不到33岁他就当上哈佛教授,被问为不回国,他说:要带团队回国

余秋雨“抛妻弃子”,和20多岁女演员再婚,如今依旧无儿无女

老人的妻子患癌住院,一辈子积蓄被偷,求助政府才知道他的身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贵教授本周五将入川开讲:从苏轼理解宋朝,也从宋朝更深理解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苏轼所身处的宋朝文化,在大众群体中越来越“出圈”。很多关于宋朝文化的书很畅销,关于宋朝的电视剧也有很多粉丝。宋朝为何如此有魅力,其迷人之处何在?3月24日上午10:00,“东坡大家讲”将在眉山三苏祠开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教授将作为首期重磅主讲嘉宾从沪上入川开讲。本次演

  • 李渊自己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那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为什么帮李建成,李渊和李建成照片,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

    李渊带兵攻入长安后,拥立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而杨侑则封李渊为唐王,同时,作为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也被封为唐王世子。所谓世子,说白了就是接班人,而在之后不久,李渊代隋建唐,而李建成自然而然的就由世子升级为太子。因此,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使然,也是完全合乎法理的。况且,李建成

  • 明朝忠臣被杀后,孙太后以泪洗面,行刑的刽子手也因愧疚自刎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少羽自刎,女子仰头自刎,大明遗臣是谁杀的

    于谦,出生于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从小便志向高远,仰慕文天祥那样的气节风骨,而他最为著名的《石灰吟》则是在12岁的时候所写的,之后在23岁的时候考取进士,在宣德元年,被明宣宗朱瞻基任命为御史,并带其一同征讨谋反的汉王朱高煦,也是得到了朱瞻基的赏识。之后也是由于出色的能力,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

  •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看完杨贵妃真实体重,你还想穿越回大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到唐朝的审美,普罗大众的第一想法就是唐朝以胖为美。只因这个看法在世间实在是已经根深蒂固了。从出土的唐朝各个陶俑,或者是唐代的仕女图中大致也可以看出,里面的美人确实是有些丰满。而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在人们的心中也确实成为了"胖美人"。以至于现在一些身材丰满的女子,都想要穿越回大唐去。那么唐朝

  • 史林探秘:爱新觉罗家与明朝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爱新觉罗和明朝关系,史林探迹,明朝十六帝墓详解

    1388年高丽王朝的名将李成桂谋朝篡位,建立李氏朝鲜王国。这个李成桂可是那个时代的狠人一名,破红巾,平倭寇,却元军,征女真,周边的势力除了明朝都被他打了一个遍。而爱新觉罗家在史册上留名的最早的家主,名为爱新觉罗孟特穆(又名猛哥帖木儿)。由于跟野人女真有仇,所以他率领爱新觉罗全族躲到了朝鲜。本来爱新觉

  • 〈金榜题名〉(205)· 清朝 进士 于君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進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于君彦的书法:北有同仁,南有回春,这是对开于南街之福州回春药店的最高赞誉。回春药局创办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为浙江仁和县张氏开办,光绪年间进士于君彦为其题写了回春招牌。清道光十年(1830年)

  •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他凭什么在金朝灭亡之后孤军奋战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坚守巩州城这座孤城的,就是金国临洮路兵马都总管郭虾蟆。国家灭亡了,西北各州县一个个相继投降了蒙古人,他坚守这座孤城能守得住吗?这个严峻的问题不能不让郭虾蟆焦虑。这时,侍卫官报告说:“汪世显又派使者劝降来了。”汪世显是已经归顺了蒙古军的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元帅。他多次派人来劝郭虾蟆投降蒙古人,都被郭

  • 乾隆刁难:清朝一年有多少人生又有多少人死?刘墉如何巧妙作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乾隆,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而又颇具争议的一位了。先不细数他的功过,看看他对手下大臣刘墉的刁难:一日乾隆问:"京师九门每天出去多少人?进来多少人?刘墉答道:"两人儿!" 同时伸出双指。乾隆心中可有大大的问号了,但他按下不表,又送上难题一个:“清朝一年有多少人生又有多少人死?”刘墉又

  • 和通泊之战:大清的1万精锐全数覆灭,14位高级将帅葬身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合通泊之战,满清灭大顺之战解析,通泊战役清军败了吗

    “八旗子弟兵,健锐此居营。聚处无他诱,勤操自致精。—时看斫阵,异日待干城。亦已收明效,西师颇著名。”——引言中国上下五千年,历代有不少著名军队荣贯古今,例如一扫六合的秦军,还有汉军、岳家军等等,鲜为人知的是,正是因为骁勇善战的汉军,才让我们今日有了男子汉的称谓。而距今较近的古代军队,最能征善战者莫属

  • 大清国有了第一条铁路,慈禧要给洋人惊喜,结果洋人看完却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的专用铁路,慈禧资料,慈禧秘史电影完整版免费看

    慈禧本来一开始也是很反对接受西方事物的,所以为了让慈禧看到西方技术的先进之处,李鸿章在1888年送了慈禧一份礼物,而这份礼物就是紫光阁铁路。虽然紫光阁铁路建造于皇宫之内,只供慈禧一人使用,但是它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了。紫光阁铁路,全长三华里。慈禧当时移居西苑中海仪銮殿,该铁路适时地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