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王迁有哪些爱好?

赵王迁有哪些爱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3 更新时间:2024/1/28 4:43:42

[var1]

迁则笑着回答:“我以养狗为生,如果你不让我养了,我就不活了。后官的三千只狗,又没吃大将军的粮食,你为什么这么憎恨它们呢”司马尚回答道:“大王,如今我国国力十分弱,赵是秦国的东门,秦如果想灭六国,一定先灭了赵。大王你今天就算想出无数的计策,也不能抵抗秦,你却日日逗犬,玩物丧志,群臣离心,百姓穷困,我认为赵国被秦国灭了的日子不远了!

[var1]

赵王迁笑道:“大将军,赵国事都靠郭开,武事靠你大将军,”司马尚气得一拂银髯:“大王,老臣就像萤火之光照得不远。我只想享清福。只有大王才能如天心皓月,光被赵土,使赵国安然无事。”赵王迁刚要说话,一个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跑来报道:“大王,有几只爱犬疯了,耷拉着舌头,乱咬人,怎么办?”

[var1]

赵王迁听了大吃一惊,顾不得和司马尚议论国事,忙跑后宫,在已被隔离的几只疯狗栏前,又跺脚,又叹息,一直停留到深夜。几天以后,那几只疯狗死了,赵王命人准备画棺,做了缎子衣服,给那几只狗穿上,命小黄门们抬着棺材,前头的小黄门打着白幡哭丧,做狗的孝子,拉到邯郸东郊外埋了。

[var1]

惹得邯郸的百姓,几乎都倾城而出看热闹,都说:“这几只狗是哪世修来的福?此前,在宫里驯养狗踩着鼓点跳舞的一个狗官,名叫扈。他为了巴结赵王,把他的妹妹扈美人,献给赵王做了小妃。赵王迁先封扈辄为宫中卫军的小将军,后封为大将军,不到一年,又提拔为邯郸尉,领二十多万兵马。先是管狗,后是管人,十分荣耀!

[var1]

因为这件事,司马尚也曾劝谏赵王迁:“一个只会管狗的人,有什么本领,怎么能掌管军队?大王可以封他别的官!”赵王迁笑道:“大将军,你糊涂了,三千只狗比三千人厉害,都说人怕狗,哪有狗怕人的?扈辄十分有才华,你不知道的是,他武艺既高,又忠于本王!”

[var1]

相国郭开,一向与司马尚不和,凡事总是针锋相对,他跑到赵王迁那里,说:“扈辄年轻,又懂韬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大王封他为将军,千对万对,司马尚大将军背后骂大王浑浑噩,也太过分了!赵王迁听郭开说司马尚骂他,心中发怒道:“司马老头,本王早晩要把你赶出邯郸。

[var1]

从那以后,赵王迁再也不和司马尚议事了。司马尚多次求见赵王迁,赵王迁不是说“忙着玩狗呢”,就是说:“我不见。”大小的事情,只和郭开商议。还有个大武将,名叫赵题,是赵王迁的族叔,也和郭开关系很好,很得赵王迁的信任。郭开、赵题都多次在赵王迁面前诽谤司马尚,赵国的王廷中,小人挤得透不过气来,忠心为王的君子们,如水下的流沙,多被清洗退去。

[var1]

赵王迁第二个癖好就是养鸟,后宫中到处是养鸟的官女走动,大谈养鸟经。如果到赵宫里走一走,悠悠荡荡、全部都是鸟笼子;王宫已不像个王宫,倒像一个鸟市。

更多文章

  • 古代治安史:为何北宋盗贼格外猖狂?与其治安思想之“重法”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长河滚滚,时代变迁,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演化并汇聚成了具有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代帝王考虑最多的莫过于其统治王朝的长治久安,固此,每一代帝王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治安思想。 曾有先秦诸子面对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的社会现实,后有明朝举国力抵挡倭寇,损失惨重的悲壮结果。北宋当时的社

  • 历史上的十大军团,最悲哀的是李牧骑兵兵团,不胜非兵不利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牧个人资料简介,赵将李牧,李世民儿子李牧简介

    能进榜的都是以真实历史作为考证,野史杂闻小说就不进榜了。1、李牧骑兵兵团[var1] 李牧的骑兵兵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成建制的骑兵军团部队。 自赵武灵王继位之后,效仿草原胡人,打造了一直强大的骑兵军团,后来交由赵牧统领,后来赵牧杀匈奴过十万,占领了大片的草原土地,骑兵队伍更加强大。可惜,李牧被

  • 从水浒传里的刺配流放,看宋朝为何刺配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比如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被判刺配孟州。而后在孟州醉打蒋门神后被诬陷,再次被判刺配恩州。武松刺配孟州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被判刺配沧州。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判刺配江州。宋江刺配江州杨志卖刀杀泼皮牛二,被判刺配大名府。裴宣刺配沙门岛、朱仝刺配沧州、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等等。卢俊义刺配大名府虽然《水

  • 明朝倾覆前自然灾害空前,人民忍受十八年,是否成为明亡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中国最大的自然灾难,明朝简介,明朝那些事王更新

    当然,这其中,崇祯帝和底下大臣的貌合神离、以及他的才能不够是根本原因。但是,崇祯年间面临的极端自然环境也是促使明朝灭亡的主要客观因素。可以说,整个明朝看下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碰到过崇祯帝那么棘手的自然灾害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愚蠢的人祸一起,才让一个进三百年的帝国最终轰然倒地。 首先是大旱崇祯皇帝

  • 朱棣召小姨子进宫,她身上有件东西让朱棣直冒冷汗,立即打消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最令人称赞的地方就是迁都,而且是排除一切阻挠,义无反顾的将都城迁往了北平。此举定下了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信念,从而有效的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其次政治中心的北移,也加强了明朝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对经济的影响,物资北上不仅带动运河两岸的发展,也缩小了南北两地的经济差距。在军事上朱棣五征

  • 1986年韩先楚病危,81岁陈云来看望,韩:我决定不做手术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1941年在延安抗大学习的时候开始,韩先楚就一直没怎么打仗,其战绩也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一代名将的韩先楚在延安度过了安稳的几年时光。1945年8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韩先楚率抗日军政大学的骨干率先抵达东北,参加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到了东北以后,韩先楚的军事才能才得以最大程度地体现

  • 秦始皇统一六国,六国的后宫佳丽下场如何?她们都去了一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是为了抢夺地盘和女人,他所致力的主要基建项目阿房宫,其核心也是仿照六国王宫建筑风格的宫殿群,按道理,秦始皇应该很善于管理,哪国抢来的女人一一对号入座、安置进哪国风格的宫殿,大概也可以算作对这些女人的一丝人文关怀。[var1]相对于六国最后的国君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他们的女人命运没有那么悲催,大

  • 秦国为何自商鞅变法后,受君主王道影响小?法治稳定,提高容错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世袭制度一直都是王位更替的主要采取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这样的王位继承制度之下由什么样的人来继承国家的权力是有规定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那个最有才华或者是最有声望的人继承了整个国家的权力,而是那个身份地位最符合规矩的人。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当中,绝大部分权力

  • 明太祖朱元璋追尊的四位皇帝,名字实在太搞笑了,全是数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简介,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电视剧,国史演义朱元璋

    但是古代一般的追尊都是往名人上靠拢,表示自己出身显贵,后来只是落寞了而已,现在又重新崛起了;不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似乎是一个另类;虽然朱元璋也追尊了自己的祖上,可是看起来,总感觉怪怪的。 朱元璋追尊明仁祖:朱五四 别名朱世珍,朱元璋的父亲,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陈氏(朱元璋母亲)、朱兴隆

  •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当了皇帝,其他儿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明太祖朱元璋 长子:朱标(1355年—1392年),生母马皇后,天性仁慈,文武双全,很关心自己的弟弟,朱元璋对其寄予厚望,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但很不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影视剧中的朱标 次子:朱樉(shǎng)(1356年-13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