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8省,正德皇帝调边军平乱!

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8省,正德皇帝调边军平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23 更新时间:2024/2/9 19:12:09

提到明朝时期的起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前者甚至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但鲜为人知的,在他们之前,明朝也爆发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义军转战八省,给明朝造成沉重打击,这就是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本名刘宠,刘七本名刘宸,兄弟两人是河北文安县人,出身贫寒,无法维持生计,就进入绿林为盗贼,以劫掠过往行商为生,手下也逐渐发展到百十号人。

有一次,刘氏兄弟二人做了一笔大“买卖”,抢劫并烧毁了一座县衙,引起明朝地方官的全力缉捕,两人大骇,躲入深山密林中。

当时,河北一带盗贼群起,官府围剿不利,正德皇帝派了一个叫宁杲的御史到河北负责剿匪。

宁杲很有手段,他捉住盗匪后不杀,而是勒令他们去捉拿其他盗匪赎罪,捉到一定数量即可被赦免,被捉来的盗匪再去完成同样的任务,这样一来,盗匪数量锐减,治安形势逐渐好转。

刘六、刘七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托人到县衙,请求“捕他盗以自救”,得到地方官的批准,两人摇身一变,成了官府编制外的捕快。

可能是久在绿林,他们熟悉盗匪的惯用手段和躲藏伎俩,再加上业务能力极强,很快就捕获了一批盗匪,距离被赦免已经不远了。

但官府对他们二人当年火烧县衙一事怀恨在心,并不打算真心赦免他们,准备在利用完他们之后,就秘密处死。

无意间得知这个消息后,两人大惊,立即不辞而别,再次躲入深山,但他们的家人全被投入监狱,家产全被抄没。

在深山密林中东躲西藏的日子很不好过,兄弟二人打算再次向官府投降,帮助捉拿其他盗匪,但又害怕官府清算旧账。

正当他们兄弟二人犹豫彷徨之际,周边几个县爆发了流民起义,他们俩喜出望外,立即联络当年的部下,揭竿而起,正式反抗朝廷,这一年是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

刘六、刘七又联合了其他盗匪齐彦名、杨虎、刘惠等人,据史书记载,最初只有三十四个人,他们也不敢攻城略地,只是抢夺百姓衣食财物,“初不攻城杀人,惟掠衣食自给”。

后来,他们得到一个叫赵燧(外号赵疯子)的人为谋士,在他的谋划和建议下,不再打劫贫民,而是拉拢他们入伙,共同对付侯将相之家,于是,他们的部众“旬日间众至数千”,屡屡打败前来围剿的官军。

到了正德六年,义军分裂为两支,刘六、刘七、齐彦名等人率领一支,活动于河北、山东一带,号称东路军;刘惠、赵燧等人率领另一支,活动于河南、山西一带,号称西路军。

地方官兵镇压起义不力,正德皇帝改派“京营”官兵前往,依然丧师败绩,一筹莫展之际,兵部侍郎陆完建议调动九边重镇防御蒙古人的精锐边防军进入内地平叛。

正德皇帝批准,调来宣府镇官兵2000人,辽东镇官兵2000人,延绥镇官兵500人,共计4500人,全部为骑兵。

边防军战斗力确实强于地方官军和京营官兵,在霸州之战,一举歼灭东路义军1000余人。

刘六、刘七为避边防军锋芒,带领东路军南下转战到湖广、江西,江苏一带,与此同时,西路军也在刘惠、赵燧率领下,转战于山西、河南、安徽。

南下途中,义军势如破竹,屡战屡捷,史书记载“势如兽之走犷,奔突无限,鱼之跃渊,出没无常”,“郡县望风奔溃,甚至开门迎款,以故南北不通,人心汹汹”,明朝官员甚至惊呼:“几危宗社”!

东路军逐渐发展到2万余人,西路军则发展到28营,共13万余人。

正德六年十二月,起义军其势益炽,所至陷城杀将吏:陷上蔡,知县霍暄被杀;临商水,知县率吏民投降;进西平,知县王佐被支解;破舞阳,开监狱释无辜;至叶县,杀知县唐天悬及其父;攻襄城,官吏馈银送马;破裕州,杀都指挥詹济、同知郁采,自畿辅迄江、淮、楚、蜀……至破九十余城。

正德七年,在义军势力如日中天之际,正德皇帝派右都御史彭泽提督军务,增调兵力,围追堵截义军。

彭泽重用智勇双全的将领朱忠,杀死义军首领刘惠,俘虏赵燧,彻底消灭西路军。

朱忠马不停蹄,又前往围剿东路军,五月,在一次战斗中刘六于黄州落水而死,刘七转战江苏,在通州狼山被朱忠杀死,东路军也被平定。

据朱忠墓志记载:公乃夜劫贼营,虏赵风子(即赵燧,也写作赵疯子),余悉降。又随予追赶贼将刘七、齐彦明于芜湖、瓜、镇,水陆千里,公功居多。于是天子知名,差行人赏赐公银二十两,丝二表里。凯旋献俘阙下,赏赐公麒麟丝四表里,银四锭中二百两,升实授都指挥同知,授金吾将军。

明朝中期这次大规模起义,虽然被后世称为“刘六、刘七起义”,但他们二人却并非义军首脑与核心,尤其是义军分裂后,西路军的实力更是远在他们之上,而且还建立了相对严明的军纪,如“禁焚掠屠戮”等等。

参考资料:《明武宗实录》、《后鉴录》、《明史·陆完传》、《明史纪事木未·平河北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双方都围绕天京布局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反而败给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湘军攻破天京有多惨,陈玉成不死湘军能打下天京吗,为什么湘军要攻打太平天国

    太平军于1853年春攻克南京,面临西征、北伐、东进三个方向的战略选择。太平天国前期,向北向西不向东当时,东南沿海有小刀会到处起义响应,兵锋正盛的太平军完全可以挥师席卷苏、浙、上海等富饶之地。但当时的全军统帅东王杨秀清决定避免与占据上海商埠的外国军队发生冲突,命令太平军东线以镇江为界,尽量争取以上海为

  • 从“一田二主”到“一田多主”,宋朝永佃制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治阶级大力鼓励农业发展,缓解私有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奠定了永佃制度产生的基础自宋王朝建立以来,统治阶级就大力鼓励农业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措施鼓励国家农业的发展,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政策就是允许人们开垦荒地。这些原本没有主人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促进了宋代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后来,土地私有化程度越来

  • 讽刺和珅坐着冲天炮竹升迁的江西巡抚,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一年,是和珅飞黄腾达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和珅年”。在这一年之内,得到乾隆宠信的和珅屡获升迁:二月,升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升军机大臣;四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其中,紫禁城骑马是极为难得的

  • “顺物之性”,宋朝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政策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生态政策,王立群讲宋朝完整版,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虽然环保一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新词,但是环保观念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思想产物,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出现生态环保的实践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在千年前的宋朝,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拥有成熟的环保理念,并且懂得用政策来促进环保行为。中国古代环保意识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宋朝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 清朝末年的头几批留学生,归国后清政府都直接提拔任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现状,清朝选拔人才的资料,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

    首批留学生非常受到重视和提拔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清政府内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湘淮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主动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并推动清廷于1871年陆续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对于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清政府非常重视,明确规定:不准

  • “累世同居”到“割肉疗亲”,为何宋朝的孝道观念趋于极端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的孝道,宋朝人守孝要多少年,宋朝时期孝文化

    回顾历史,若说唐朝是一个着盛装戴金银的丰腴女子,那么宋朝必然就是一个着素衣戴荆钗的弱质女流。唐朝的文人感觉像是豪放不羁的侠客,然而宋朝的文人则是一派文质彬彬。因而相对于开放的唐朝,宋朝则要严谨、恪守本分的多,再加上受儒家思想熏陶,深受理学思想的教导,因此宋朝对于孝道乃是极为看重的。宋朝以孝道治天下,

  • 黎明前的黑暗:清朝的女性抗争——拯救自己,也在拯救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黑暗王朝,黎明前的黑暗1-40集全,黎明前的黑暗完整版原唱

    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是一条追求平等的征途。我们追求平等就是为了有尊严,有自由地活着。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是过去的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妇女作为人类成员的一半群体,她们承受的荼毒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历史有着惊人

  •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朱明之世:明朝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明简介,明朝服饰的特点,易中天讲朱明皇朝

    明朝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服饰发展的重要朝代,在对前朝的服饰文化进行吸收的同时不忘创新。明朝人民用令人惊叹的勇气和魄力,造就了明朝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独特服饰文化。明代服饰在整个中国服饰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民族掌权的王朝,服饰汇集了从商朝一直到元朝的风格和特点,并在创新上有着巨大的成就,

  • 自筹经费的湘军和淮军保持忠心家生家养的北洋军为何成了私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晚期曾经出现三大军政集团,即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这三大集团赖以起家的军队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军、淮军和北洋军。其中,自筹经费起家的湘军和淮军始终都是忠实鹰犬,为了清王朝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反而是完全由清王朝出钱出枪建立的北洋军,在袁世凯的指挥

  • 时下势头正猛的外卖产业,早在宋朝就已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外卖发展前景,宋朝就有外卖了吗,中国的外卖行业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商业繁盛下的外卖营生提到宋朝,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状态,纺织业以及造纸和制瓷业达到了饱和器,满足百姓基本需求的同时,也开始大量出口。出口的同时还积极的引入入时的新式产品,百姓经常可以在市场上接触到各式的新鲜玩意。这一时期商业繁荣的背后,很大原因在于朝廷对于商业的政策扶持,相比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