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双方都围绕天京布局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反而败给湘军

为何双方都围绕天京布局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反而败给湘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83 更新时间:2024/2/4 23:51:20

太平军于1853年春攻克南京,面临西征、北伐、东进三个方向的战略选择。

太平天国前期,向北向西不向东

当时,东南沿海有小刀会到处起义响应,兵锋正盛的太平军完全可以挥师席卷苏、浙、上海等富饶之地。但当时的全军统帅东王杨秀清决定避免与占据上海商埠的外国军队发生冲突,命令太平军东线以镇江为界,尽量争取以上海为中心的列强军队中立。

太平军最精锐的林凤祥、李开芳部开始北伐,威胁清廷的政治中心,吸引北方清军主力,减轻天京的压力。太平军主力开始沿长江西征,迅速攻克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并依靠长江水道源源不断向天京输送钱粮和兵源,让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封锁形同虚设,并连续两次打破这种封锁。

太平天国后期,想西更想东

随着天京内乱的爆发,杨秀清石达开等优秀统帅或死或走,代替他们执掌军政大权的洪仁与李秀成把目光投向了东面,他们乐观的认为只要拿下上海等地,就能让太平军的装备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彻底打败威胁越来越大的湘军。

1860年,太平军再次粉碎江南大营包围,解除天京之围。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批准了洪仁提出的先东进、后西上的战略计划。陈玉成、李秀成以破竹之势追歼江南清军,迅速解放了江浙大部分地区。但湘军也趁太平军无暇西顾之机,自湖北大举入皖,连陷太湖、潜山、石牌,包围安庆,严重威胁天京。

湘军成军出战开始,一心一意沿江攻击

相比于太平军战略的摇摆不定,曾国藩一开始就制定了沿江攻击,直取天京的战略方针,并长期坚持。为了有效执行这一方略,湘军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强大的水师。咸丰四年(1854年)秋,湘军将入侵的太平军赶出湖南老家后,立即倾巢出动,水陆并进沿长江攻击,连续攻克湖北省会武昌等地,兵围江西重镇九江城。

随后的两年里,在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精锐迎头痛击下,曾国藩及所属湘军也曾屡遭挫折,但沿长江东进,压缩天京战略空间,切断其粮源、兵源的战略方针从未放弃,湘军主力也始终不离长江两岸。最终,在咸丰八年(1858年)5月19日,攻陷九江等地,开始攻击天京城在长江上的最后屏障——安庆,也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

湘军上下不忘初心,历尽艰险最终成功

太平天国为了解救安庆付出了最大努力,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大将集中兵力攻入湖北,威胁武昌,企图用“围魏救赵”的方法逼退湘军。同时,英法联军也无意中掺了一手,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威胁北京,还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即便如此,湘军主力依然不为所动,最终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9月5日一举攻陷安庆。

随后近1年时间里,太平天国形势迅速恶化,湘军以安庆为大本营,向下游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南京和安庆之间的城市一个接一个的陷落,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太平军毫无还手之力。同治元年(1862年)5月,湘军围攻天京,尽管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集结20万人兵力鏖战40多天,却始终奈何不了占据着长江运输线的湘军。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结束了从湖南开始的长江征战之旅。

更多文章

  • 从“一田二主”到“一田多主”,宋朝永佃制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治阶级大力鼓励农业发展,缓解私有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奠定了永佃制度产生的基础自宋王朝建立以来,统治阶级就大力鼓励农业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措施鼓励国家农业的发展,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政策就是允许人们开垦荒地。这些原本没有主人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促进了宋代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后来,土地私有化程度越来

  • 讽刺和珅坐着冲天炮竹升迁的江西巡抚,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一年,是和珅飞黄腾达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和珅年”。在这一年之内,得到乾隆宠信的和珅屡获升迁:二月,升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升军机大臣;四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其中,紫禁城骑马是极为难得的

  • “顺物之性”,宋朝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政策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生态政策,王立群讲宋朝完整版,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虽然环保一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新词,但是环保观念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思想产物,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出现生态环保的实践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在千年前的宋朝,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拥有成熟的环保理念,并且懂得用政策来促进环保行为。中国古代环保意识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宋朝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 清朝末年的头几批留学生,归国后清政府都直接提拔任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现状,清朝选拔人才的资料,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

    首批留学生非常受到重视和提拔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清政府内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湘淮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主动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并推动清廷于1871年陆续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对于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清政府非常重视,明确规定:不准

  • “累世同居”到“割肉疗亲”,为何宋朝的孝道观念趋于极端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的孝道,宋朝人守孝要多少年,宋朝时期孝文化

    回顾历史,若说唐朝是一个着盛装戴金银的丰腴女子,那么宋朝必然就是一个着素衣戴荆钗的弱质女流。唐朝的文人感觉像是豪放不羁的侠客,然而宋朝的文人则是一派文质彬彬。因而相对于开放的唐朝,宋朝则要严谨、恪守本分的多,再加上受儒家思想熏陶,深受理学思想的教导,因此宋朝对于孝道乃是极为看重的。宋朝以孝道治天下,

  • 黎明前的黑暗:清朝的女性抗争——拯救自己,也在拯救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黑暗王朝,黎明前的黑暗1-40集全,黎明前的黑暗完整版原唱

    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是一条追求平等的征途。我们追求平等就是为了有尊严,有自由地活着。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是过去的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妇女作为人类成员的一半群体,她们承受的荼毒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历史有着惊人

  •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朱明之世:明朝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明简介,明朝服饰的特点,易中天讲朱明皇朝

    明朝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服饰发展的重要朝代,在对前朝的服饰文化进行吸收的同时不忘创新。明朝人民用令人惊叹的勇气和魄力,造就了明朝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独特服饰文化。明代服饰在整个中国服饰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民族掌权的王朝,服饰汇集了从商朝一直到元朝的风格和特点,并在创新上有着巨大的成就,

  • 自筹经费的湘军和淮军保持忠心家生家养的北洋军为何成了私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晚期曾经出现三大军政集团,即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这三大集团赖以起家的军队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军、淮军和北洋军。其中,自筹经费起家的湘军和淮军始终都是忠实鹰犬,为了清王朝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反而是完全由清王朝出钱出枪建立的北洋军,在袁世凯的指挥

  • 时下势头正猛的外卖产业,早在宋朝就已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外卖发展前景,宋朝就有外卖了吗,中国的外卖行业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商业繁盛下的外卖营生提到宋朝,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到了一个较为繁盛的状态,纺织业以及造纸和制瓷业达到了饱和器,满足百姓基本需求的同时,也开始大量出口。出口的同时还积极的引入入时的新式产品,百姓经常可以在市场上接触到各式的新鲜玩意。这一时期商业繁荣的背后,很大原因在于朝廷对于商业的政策扶持,相比于以

  • 清朝时期,山东省三大直隶州,现在一为地级市二为县级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山东行政区划,清末直隶地图,直隶是哪里

    清朝初期,山东省区划基本承袭明制,经过近三百年区划调整,至清末山东共辖济南府、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及临清直隶州、济宁直隶州、胶州直隶州共十府三直隶州。临清,明朝时期为临清州,隶属于东昌府,清初承袭明制仍隶属于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