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有个齐国人叫晏婴,长得身材矮小,常挨欺负,长大后他因为身

春秋时,有个齐国人叫晏婴,长得身材矮小,常挨欺负,长大后他因为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2/3 23:23:54

晏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当车夫。可是虽然来应聘的人很多,但条件都不具备。因为给宰相当车夫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头脑要灵活、反应快、会办事,善于察言观色,还要知书达理,守口如瓶。

所以选来选去,有的身材长相具备,反应也快,但是个盲;有的文化、身材都具备,但嘴不严,因此,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有一天,来个人应聘,这人不但长得身材魁伟,而且相貌英俊,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晏婴经目测考核后,很满意,就录用了他。

车夫被录取后,容光焕发,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每次跟随晏婴外出办事时,总是显出洋洋得意、趾高气傲,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没有见过晏婴的人,以为车夫就是晏婴,都率先来车夫行礼。晏婴一笑了之,从来没有责怪过车夫。

这天,车夫把晏婴送回相府回到家后,命令妻子给他脱服换鞋。妻子突然对车夫说道:“我要跟你离婚!”

车夫听了,大吃一惊,他俩自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妻子对他很体贴,今天怎么无缘无故地提出离婚的事来,难道妻子有了外心?

“我给宰相驾车,不知多少人羡慕,你为什么还要跟我离婚?”车夫气呼呼地说。

“你是不是以为替晏相国驾车,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还吆五喝六的,回到家里都这样,可想你在外面会什么样!” 妻子道。

“是又怎样,你不知道好多人都嫉妒、羡慕死我了!”

“你这话真是让人发笑,你也不想想,你长得这么高,晏相国长得那么矮小,人家当了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国家大权,我每次在你们出外办事时,从门缝里看他坐车路过时,总是在低着头思考的样子,他当了宰相还那么谦虚,而你哪?驾着马车,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啥也不是,你这人还有一点出息吗?所以我不愿再做你的妻子了。”

车夫听完,感到确实羞愧,从此态度变得谦和起来,一改昔日的作风。

车夫这个转变,晏婴看在眼里,就笑着问他怎么变温顺了。车夫就把妻子开导他的话说了一遍。晏婴感叹道:“真是贤妻呀!”于是,就提升车夫做了一个小官。

一天,晋国派使者范昭来到齐国,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依仗国力强盛在酒席宴前非傲慢,全然不把齐景公放在眼里。酒过三巡后,范昭突然向侍者提出一个无礼的要求:

“你去把国君的酒杯给我拿来!”

在古代君臣之间有严格的区分,范昭是晋国的臣子,却要用齐国国君的杯子喝酒,很明显是藐视齐景公,来彰显晋国的强大。但齐景公不敢得罪晋国的使臣,就命侍从将酒杯斟满酒递给范昭,范昭毫不客气,一饮而尽。

晏婴在一旁紧蹙双眉,立即命令侍从:“你去将范大夫的酒杯撤下,换一只杯子来!”

侍从马上将酒杯撤掉,换上一只臣子用的酒杯,范昭一见满脸不高兴,站起身拂袖而去。

范昭一走,景公大惊失色,紧张地对晏婴说:“这下惹祸了,把晋国的使臣得罪了,可怎么办!”

晏婴笑着说:“主公但可放心,他这是虚张声势,他今天的举动是故意来试探我们的态度,如果示弱,晋国将会出兵侵略我们,我们不屈,他到不敢贸然从事。”

果然,范昭回到晋国面见晋国公诉说此事,晋国公说:“齐国这样强硬,不能乱来。”于是,就打消了进攻齐国的念头。

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就想借机戏弄他。等晏婴到了楚国城外,却见大门紧闭,只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很窄的小门。晏婴在门前停住了。

这时,礼仪官过来指指这个小门说:“晏相国,这个小门是特地给您准备的,”

晏婴身材矮小,知道这是楚国有意出他的洋相。

晏婴笑道:“出使人国的,应该走人走的门,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走这样的狗门;我现在是出使楚国这个大国,怎能走狗门呢?”

礼仪官脸上一红一白,感觉不妙,只好打开大门,恭敬地请晏婴进去。

晏婴来到王宫,楚王盛气凌人地朝晏婴瞥了一眼,傲慢地说:“齐国人长得都像你这样的小矮人吗?怎么会派你这样的小人当使节呢?”

晏婴答道:“齐国派使节都是有选择的,水平高的就派身材高大,能力强的人出使上等国家,水平差的,就派身材矮小的人,出使下等国家。我的水平最差,身材也最矮小,所以才派我出使楚国。”

楚王本来想戏耍晏婴,听他一说气得哑口无言。

楚王不甘心失去面子,就摆酒招待,酒过三巡后,就见一个衙吏押着一个囚犯从殿前经过。

“这人犯了什么罪?”楚王问衙吏。

“回大王,盗窃罪”

楚王又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是齐国人”,衙吏答道。

楚王看着晏婴说道:“怎么!你们齐国人都会偷盗吗?”

晏婴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说:“我听说,桔子生在淮南是很甜的桔子,又大又甜;生在淮北结成了枳实,又小又酸,这是因为两地水土不同。齐国的老百姓个个勤俭,不偷不盗,一到楚国就成了小偷,我想这大概是楚国的环境促成的吧。”

楚王惭愧地说:“不可戏弄有智慧的人,本王今天才见识到什么是真正有才能的人。”

[var1]

[var1]

[var1]

更多文章

  • 空城计,代表了诸葛亮的智慧 聪明人却看出了问题!你看出来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空城计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空城计诸葛亮完整版,诸葛亮的空城计读后感

    但是罗贯中先生既然能写出《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名著。那么证明他的心思也是极其缜密的。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要写出一个没有的故事来夸大诸葛亮呢?其实个人认为,按照罗贯中先生的思想并不是要用空城计来夸大诸葛亮,反而是来暗示们诸葛亮最终是要失败的,而且是败给司马懿。众所周知的问题,那就是军事,不能单纯的只用阴

  • 刘备依诸葛亮计割据巴蜀,有一个致命缺陷,注定无法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以为高论,在辗转奔波中,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刘备割据巴蜀,实现了他创业进程的一次飞跃,但割据巴蜀有一个致命缺陷,注定无法统一全国。在刘备之前,巴蜀已有公孙述的成家政权和刘焉、刘璋的割据势力,他们都没有大的作为,甚至都没有走出四川盆地;在刘备之后,先后有李特、焦纵、

  • 《三国演义》即使嫁给皇帝也要擦亮眼睛,三国渣男扎堆,魏国犹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演义蜀国全部资料,三国演义谁最容易被忽略,三国演义谁最值得被喜欢

    最近小编翻阅了三国历史,发现给那个时期给曹魏皇帝做老婆可真算不上是幸运,简直可以说是倒了大霉。先来谈谈大家都熟悉的一位渣男,曹操。他没成名前就有大老婆丁夫人和小老婆刘夫人,小老婆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孩子,不过命不好啊早早就过世了。临死前她将大儿子曹昂托付给一直没有小孩的大老婆抚养,她也十分喜欢小孩,将他

  • 三国守城最强的五位大将,司马懿位列第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几十年间的大小战事中,涌现出很多名帅猛将。孙子兵法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面对比自己还强大的敌人,守住城池就是胜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三国守城最强的四位大将。5、文聘文聘是一位被低估的三国猛将。文聘原本是

  • 孔子-权谋大师的帝王御人之术,为何无人赏识,死后却成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御人之道,御人之道与驭人之道,孔子八大经典智慧

    孔子这个人出生的时候,相貌就很奇特,他的头顶凹陷,长相非常怪异,所以父亲给他取名为孔丘。[var1]一、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挨饿,社会地位低下,所以,他梦想出人头地,想脱离现实环境。于是,他寻找高人拜师求学,当时老子的名气最大,孔子不辞辛苦,走了几天的路程,去向他求教。老子对对孔子说:“我听说

  • 历经曹魏三帝的猛将,硬战马超张飞,死后司马懿为他抬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马超背景故事,马超司马懿cp同人文,司马懿抬棺原版视频

    魏蜀吴三国以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这与曹操麾下有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帝,战功卓著。这位曹魏猛将后来战死沙场,但他的死因也成了千古谜团。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曹魏大将,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三国演义的形象三国演义的张郃算不上绝顶武将,

  • 中国历史上最大胆的西征,刘邦如何用5000人灭亡强大的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打败秦国,刘邦怎么灭秦国的,刘邦如何打败秦国

    [var1] 引子: 秦朝末年,起义遍地。楚怀王与各位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他派出了两路军,一路向北救援赵国,由宋义带队,兵力为五万楚军精锐。后宋义被项羽所杀,项羽成为北路军统帅。还有一路是西征军,由刘邦统帅,战略目标是入武关,直取咸阳。这路人马的任务艰巨,但所分配的兵力着实太少,主体是刘邦的五千沛

  • 三国死得最可惜的绝世名将——他们不死,能否改变历史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和广为流传的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留下的一段段传奇故事。将军最好的宿命也许不是解甲归田,而是在最壮烈的战斗中战死沙场。但是三国中有几位绝世名将,死的非常可惜,如果他们不死,也许可以改变历史的格局。1、周瑜三国演义结结实实的黑了周大都督

  • 一代战神吴起:明明智勇双全,为何会“人人恨”最终被乱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起为什么被箭射,吴起耿文忠,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

    [var1]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犹如过江之鲫,除了诸子百家在思想文化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些璀璨的将星在那个时代也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一代战神三易其主早年的吴起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富家子弟,为了给他谋个一官半职,本是富户的吴家散尽家财,但仍然没能为吴起谋个一官半职,吴家倾家荡产为

  • 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究竟因为啥?只是害怕她将来后宫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让当时的群臣更是唏嘘不已!皇上这是担心当年的吕后专权再次降临到他儿子的身上啊!因为当时的太子刘弗陵年仅8岁,将来登基后,钩弋夫人难免会以太后身份干涉朝政,这样的理由,让当时的朝臣也十分信服。然而,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难道只是害怕她将来干涉朝政吗?大错特错!说到汉武帝的宠妃钩弋夫人,她本是太监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