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度尚设计平余贼,李膺执法宦官惊

东汉风云:度尚设计平余贼,李膺执法宦官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49 更新时间:2023/12/18 11:48:27

话说桂阳太守陈奉,前已剿平长沙贼党,复破灭桂阳贼李研,桂阳乃安。余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伏处年余,觑得兵防少弛,又四出劫掠,蹂躏居民;还有艾县残贼,亦与卜、潘二贼连合,大为民患。荆州刺史度尚颇有胆略,招募蛮夷杂种悬赏进讨,大破贼众,连平三寨,夺得珍宝甚多。卜、潘二贼,仍窜入山谷间,党羽犹盛,度尚欲穷捣贼巢,殄绝根株;只士卒已腰囊满盈,不愿冒险再入,彼此逍遥自在,各无斗志;度尚乃想出一法,向众扬言道:“卜阳、潘鸿乃是多年积贼,能战能守未易驱除,我兵已经劳苦,且与贼相较,还是彼众我寡,一时不便轻进;今宜征发诸郡兵马,并力击贼,方可图功,尔等可随时习劳,出外射猎,毋使游惰,待至诸郡兵到,大举进剿,岂不是一劳永逸么?”士卒闻言,很是喜悦,当即成群结队,共出游猎,每日获得禽兽,充入庖厨,足供大嚼,众情愈加踊跃,遂至倾寨俱出,四处弋射,尽兴始归;不意到了营旁,统是惊心怵目,叫苦连天;原来那几座营盘,都已变做灰烬,所有平时珍积,被祝融氏收拾尽净了。却是奇绝。看官阅此,还道是营中失火,谁知却是度尚的秘计。度尚见军心懈弛,无非为骄富所致,因特诱他出猎,密令心腹将士,暗地纵火,毁去各营,使他失所凭借,然后可以再用。大众未知度尚之谋,正在自悔自恨,涕泪交并,可巧度尚来营巡视,故意顿足道:“我令汝等出猎习劳,实为平贼起见,今营中无故被毁,致失汝等蓄积,怕不是由贼狡计,前来放火么?这都是我失防闲,致遭此害,我定要向贼求偿呢!”说至此,见大众并皆感泣,又继续宣言道:“卜、潘二贼的财货,足富数世,诸君若能努力击贼,便可悉数取来,区区小失,不足介意,明日就进捣贼巢便了!”虽是一番权谋但欲驱策骄兵,亦不得不尔。众皆应声道:“愿如尊命!”度尚心中大喜,饬各军秣马蓐食,待旦即发。未几已是黎明,便传出号令,全军行,自己亦披挂上马,扬鞭急进,驰抵贼寨。卜阳、潘鸿等贼甫经起食,一些儿没有防备,被官军长驱杀入,如削瓜刈草一般,卜、潘二贼,弃食出奔,由吏士抢步赶上,乱刀交挥,任他两贼如何凶悍已剁得有头无尾,血肉模糊;余贼大半饮刀,剩了几个脚长的毛奴虽得侥幸逃生,也已心胆交碎,情愿改过自新,变做平民;荆州大定群寇悉平。度尚以功得封右乡侯,调任桂阳太守;越年征还京师,改命任胤为桂阳太守。荆州兵目朱盖等,戍役日久,财赏不足,复愤恚作乱,与桂阳贼胡兰等合并,共计三千余人,进攻桂阳,焚掠郡县。任胤胆小如鼠,弃地逃走;贼众辗转迫胁,多至数万,移扰零陵。太守陈球,婴城拒守,掾吏向陈球进说道:“贼势甚盛,明公不如挈家避难,尚可自全!”陈球勃然发怒道:“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方,岂可顾全妻孥,折损国威?如敢再言奔避,立斩勿贷!”掾吏乃咋舌退去。陈球即削木为弓,断矛为矢,引机扳发,射死贼党多人。贼攻城不下,因决城外流水灌入城中,陈球相视地势,据高屯兵,反引水淹贼,贼众惊骇,乃将流水泄去。内外相拒十余日,全城无恙。朝廷再授度尚为中郎将,使率幽冀黎阳乌桓步骑二万六千人,往救零陵,度尚连败贼众,又与长沙太守抗徐等,调集各郡士卒,合力讨击,大破胡兰。胡兰急不择路,骤马乱奔,度尚督兵追及,张弓搭箭射倒胡兰战马,胡兰颠扑地上,当由眼快脚快的军士赶出一刀,了结贼命;余贼失去头颅共约三千五百级,朱盖等窜往苍梧。诏赐度尚钱百万,抗徐等亦受赏有差。度尚系山阳人,抗徐系丹阳人,两人为同时名将。至朱盖等入苍梧境,复被交阯刺史张磐击退,仍还荆州,后来为零陵太守杨璇讨平,这且无庸细表。

且说李膺遇赦后,复起为司隶校尉,他本生性刚直不肯诡随,虽已迭经挫折,仍然风裁严峻,执法不阿。小黄门张让之弟张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甚至刑及孕妇,一闻李膺为校尉,便即惧罪入京,匿居乃兄第舍。果然,李膺闻风往捕,亲率吏卒至张让家四处搜寻,不见形影,及见室有复壁,即令吏卒毁壁入视,得将张朔觅着,一把抓住押赴洛阳狱中,讯鞫得供立即处斩。张让遣人说情,已经无及;没奈何入诉桓帝,谓李膺专擅不法。桓帝召李膺入殿,当面诘责,问他何故不先奏请,便即行诛?李膺从容答道:“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诸京师,《春秋》不以为非;《礼》云公族有罪,虽加三宥,有司尚可执宪不从。且孔子为鲁司寇,七日即诛少正卯,今到官已越一旬,自恐稽迟获罪,不意反欲速见讥;就使臣罪至死,还望陛下宽限五日使臣得殄除元恶,然后退就鼎镬,也所甘心了!”元恶何能尽除?徒使权阉侧自,李膺亦可以休矣!汉桓帝听着,因他理直气壮,不能再诘,乃旁顾张让道:“这是汝弟有罪,应该加戮,不得专咎司隶呢!”遂令李膺退去,张让亦只好趋出。嗣是黄门常侍皆屏足帖息,虽经休沐,不敢复出宫省;桓帝怪问原因,众阉并叩头泣语道:“畏李校尉!”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惟李膺不屈不挠,好似中流砥柱,士人或得邀容接,辄相欣庆,号为登龙门。太尉陈蕃荐引议郎王畅,进为尚书,出任河南太守,奋厉刚猛与李膺齐名;太学诸生三万余人,常钦慕陈蕃、李膺、王畅等人,交口赞美,编出三语道:“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元礼、仲举、叔茂,便是李膺、陈蕃、王畅三人的表字。自从太学生有此标榜,遂致中外承风,竞相臧否,孰忠孰奸,孰贤孰不肖,往往意为褒贬,信口歌谣。于是,君子小人,辨别甚清,君子与君子为一党,小人与小人为一党,小人只知为恶,党派却结得牢固,不至分争。君子与君子,有时为了学说不同,政见不同,却互生龃龉,又从一党中分出两党来,两党相诽,久持不下,反被小人从旁窃笑,乘隙攻入,得将党人二字,加到君子身上。暗君不察,疑他结党为非,听信谗言,滥加逮捕,闹得一塌糊涂,这就叫做党祸。小人原属可恨,君子亦不能无咎。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横大河之北”对决“天下归心”,袁绍与曹操的十年长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绍为什么输给了曹操,袁绍和曹操到底谁是对的,曹操和袁绍的性格对比

    袁绍问曹操:“如果此次不顺利,那么我们可以在何处落脚?”曹操反问:“阁下的看法呢?”袁绍说:“我南面以黄河为界,北边到达燕、代之地,同时吸收戎狄的力量,再向南争夺天下,是否可行?”曹操说:“我任用天下的有志之士,用正道来统御他们,那么就无所不能了。”袁绍看到的是地利,曹操看到的是人和;袁绍的格局在关

  • 杨广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无道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的杨广是昏君吗,杨广是一个好皇帝吗,隋炀帝杨广是暴君还是昏君

    说他是明君吧,为何把大隋一盘好棋下的支离破碎,最终二世亡国。说他是昏君吧,为何又能作出堪比秦皇汉武的功绩呢? 神徒以辩证的思维,公平公正来评判一下杨广的功与过。 我们从小在评书影视剧里听到看到的杨广形象无疑是负面的,什么昏庸无能,贪淫好色,欺母戏妹等等,简直就是史上第一的昏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

  •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两大高光时刻,但终究无法掩盖他一个致命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时期蜀国最有名的将领,个人觉得肯定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世人皆称他为“关二爷”,即便到了今天也被人们供奉,作为“忠义”的典范备受崇敬,当然,关羽之所以这么有名肯定是和他个人的作战能力和军事才能挂钩,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不过你可知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怎

  • 杨广玄孙:历史上除了杨广的直系后代,还有过继给杨侑的后人杨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末杨广孙子杨侑留守长安,在李渊起兵攻破长安后,来了一出三辞三让,把大隋江山禅让给了李渊,傀儡皇帝杨侑被降为酅国公,被幽禁于长安。 杨侑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史书记载不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认为是武德二年,就是619年八月初一死的,而他的死因一说是病死的,一说是被害的,不管他是怎么死的,他是没有

  • 怪不得曹丕只活到40岁,曹操尸骨未寒,他就做这2件令人不齿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一代枭雄,一手建立起来曹魏政权,同时也是三国之中整体实力最强的,毕竟后来只有曹魏政权活到了最后,蜀汉和东吴先后灭亡,只不过曹操没有亲眼见到三国统一的局面,不失他人生一大遗憾,而他将这份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子即后来的魏文帝曹丕身上,没想到他的儿子也没能完成大业。不仅如此,曹丕仅仅在位七年,

  • 杨广玄孙杨慎矜,被婢女牵连,惨遭侄子和李林甫诬陷,被玄宗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慎矜灭族后有无后人,杨慎最出名的10首诗词,杨廷和为什么要杀杨慎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并子承父业。李隆基中后期开始变得刚愎自用,骄奢淫逸,只知贪图享乐,大肆挥霍家底,当时的历史背景,蕃镇节度使看李隆基大量赏赐,他们也眼馋啊,想着法的要赏赐,本来蕃镇是朝廷给钱给粮,属

  • 此人是聂壹后人曹操的名将,关羽从不与他战,他的大名小孩都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三国的时候,而此人则是聂壹的后人,他追随过吕布,但在公元198年,吕布被曹操所擒杀,作为聂壹后人的他,就投降了曹操。公元198年,他被曹操封为关内侯,此时,年轻的他才刚刚29岁。之后,他为曹操立过汗马功劳,蜀汉的五虎将之首关羽,从来不会和他争战,因为关羽了解他的武艺,更了解他的脾性,更因为,他和

  • 杨广带着一群嫔妃和数万大军御驾亲征,路上冻死一半,却还打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与杨勇夫人,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对于隋炀帝杨广,恐怕许多人,都会有股子无力吐槽的感觉。人们都说明末的崇祯帝,是最不像亡国君的君主,但实则这仅仅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毕竟大明朝已经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崇祯手里时,早已经是积重难返了。此刻别说是崇祯了,你就是让朱元璋穿越过去,他都会束手无策。因为那局面,就不是靠一人就可挽回的。 反观杨广,

  • 孟姜女哭长城,真的跟秦始皇有关系吗?秦始皇: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故事讲的是,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劳役繁重,孟姜女与自己丈夫范喜良仅仅新婚三天,新郎官范喜良就被抓去修筑长城,过了不久因过度劳累致死,尸骨也无人掩埋,尸体就随着长城的建筑留在了他用生命建筑的长城之下。而孟姜女因为十分思念新婚的夫君,简单收拾好行装,历经艰辛,不远万里去寻夫。来到长城边,本以为是离别重逢的

  • 杨广在江都之变被杀后,隋朝皇室宗亲,有四位宗亲做过傀儡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杨浩杨浩作为皇室宗亲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也挺坎坷的,他父亲是杨坚的第三个儿子,杨浩为秦孝王杨俊的长子。618年宇文化及弑杀了杨广,皇室宗亲也被杀的差不多了,只留下了杨浩被推上了傀儡皇帝宝座,史称年号“天寿”,这次事变史称江都之变。因为杨浩和宇文智及关系不错,得以活命,但是也被宇文化及推上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