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五代十国那段时期,大多都是“河东节度使”反叛当皇帝?

为何五代十国那段时期,大多都是“河东节度使”反叛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1/4 22:29:26

五代十国的出现,是因为唐朝灭亡之后的藩镇格局导致,唐玄宗为了抵御外族才想出了这么一招。本以为是制敌良策,让地方掌握军权来抵制外敌,确实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正是因为这一政策,导致了后期的大动乱。可以说,让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就是最大的错误,殊不知他们的壮大就意味着皇权的削弱,当地方的军力和财力都足以和朝廷抗衡之时,也就是朝代覆灭之时。

节度使的叛变再加上农民起义,唐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五代十国。而这并不是另一个大统一朝代,而是一段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乱,仅仅五十几年时间里,中原地区的政权先后五次更替,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见。除此之外,周边疆域的十个政权也跟着粉墨登场,让神州大陆陷入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十国期间有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当皇帝的大多是“河东节度使”,这不免让人对河东这个地区产生了好奇,到底河东节度使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河东地区有着先天条件的优势,几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位置。当时的河东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地区,中原政权大多都围绕着这一带发展延伸,而当时的南方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这里便是政权发展的中心位置。在这里的节度使享受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而且很容易就会培养出可以与皇权抗衡的势力。当皇权强大的时候,节度使自然会乖乖臣服,而当皇权被削弱之时,他们就会寻找时机反叛,而且大多都会凭借自身的优势反叛成功,从而顺利当上皇帝。

其次,河东有着非发达的交通,到中原的其他地域都非常方便,而这就能让河东节度使有效地控制全国。当时的安禄山就是河东节度使,他用当地的优势和交通不断地壮大自己的权力,几乎将军、财、民通通集于一身,这便成为了唐朝最大的威胁。刚开始他还是比较听话的,毕竟唐朝还是有一定的实力,但是随着自身的强大以及起义军不断地削弱,唐朝失去了控制藩镇的能力,于是节度使们纷纷叛变。

当然,节度使之间也不会谁服气谁,更不会主动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于是纷纷割据,才形成了如此混乱的局面。但在这些节度使中,最占有优势的还是河东节度使,毕竟这里本就是政权的中心,可以从政治、军事以及交通上很好的遏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所以河东节度使有当上皇帝的绝对优势。

由此可见,只要控制了河东地区就等于掌握了政权核心和交通要塞,想要操控全天下都不是难事,所以河东节度使能当上皇帝其实并不意外,而是十分合理的结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这样的大乱斗里,政权根本不稳定,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出现政权的不断更替,让中原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战争和叛乱。直到赵匡胤的出现,才真正结束这个乱局,让中原再次实现大统一,而这才是一个朝代最正确的开端。

五代十国的出现不是偶然,但也不会长久存在,期间出现的所谓政权也不过是类似诸侯割据的儿戏,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正是很多人都不想提起这个时期的原因所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代帝王都将王莽的头颅视作珍宝?原因让人欣慰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王莽在登基之后一直期待着有一番作为,当时很多田地的管控权利都在地主和富户的手中,所以田地的管控工作是王莽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可以让国家的政权更加稳固,王莽希望先收回土地的控制权,然后结合当时百姓们的生活状况来重新分配土地。虽然这样的政治思想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当时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

  • 汉武帝“刘彻”作为皇十子能当“大汉皇帝”背后“贤内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就立了一个曾经宠爱的妃子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刘荣算是汉景帝的长子,立他也是名正言顺。但是,最终刘荣这个太子被汉景帝给废掉了。这要怪就怪刘荣的母亲栗姬太愚蠢。这话怎么说呢?汉景帝不是把刘荣立为太子了吗,这时候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就想和栗姬来做个儿女亲家,她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

  • 他为国家捐赠一半财产,不要半分赏赐,却因反对一事被汉武帝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赏赐给别人钱,太子刘据为什么死后汉武帝才大悟,千古一帝汉武帝

    "郡国不便盐铁",同时船还有算缗,请罢免!这个御史大夫曾经是一个卑微的放羊娃,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万贯家财。在朝廷抵抗匈奴入侵的时候,他主动的捐出了自己的一半财产,同时不要任何的赏赐。此后他又屡屡捐献,还是不要朝廷一毫一厘,长时间穿着草鞋放羊,过着低调的生活。这个从草根逆袭而来的商人打心眼里爱着

  • 东汉风云:度尚设计平余贼,李膺执法宦官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桂阳太守陈奉,前已剿平长沙贼党,复破灭桂阳贼李研,桂阳乃安。余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伏处年余,觑得兵防少弛,又四出劫掠,蹂躏居民;还有艾县残贼,亦与卜、潘二贼连合,大为民患。荆州刺史度尚颇有胆略,招募蛮夷杂种悬赏进讨,大破贼众,连平三寨,夺得珍宝甚多。卜、潘二贼,仍窜入山谷间,党羽犹盛,度尚欲

  • “横大河之北”对决“天下归心”,袁绍与曹操的十年长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绍为什么输给了曹操,袁绍和曹操到底谁是对的,曹操和袁绍的性格对比

    袁绍问曹操:“如果此次不顺利,那么我们可以在何处落脚?”曹操反问:“阁下的看法呢?”袁绍说:“我南面以黄河为界,北边到达燕、代之地,同时吸收戎狄的力量,再向南争夺天下,是否可行?”曹操说:“我任用天下的有志之士,用正道来统御他们,那么就无所不能了。”袁绍看到的是地利,曹操看到的是人和;袁绍的格局在关

  • 杨广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无道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的杨广是昏君吗,杨广是一个好皇帝吗,隋炀帝杨广是暴君还是昏君

    说他是明君吧,为何把大隋一盘好棋下的支离破碎,最终二世亡国。说他是昏君吧,为何又能作出堪比秦皇汉武的功绩呢? 神徒以辩证的思维,公平公正来评判一下杨广的功与过。 我们从小在评书影视剧里听到看到的杨广形象无疑是负面的,什么昏庸无能,贪淫好色,欺母戏妹等等,简直就是史上第一的昏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

  •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两大高光时刻,但终究无法掩盖他一个致命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时期蜀国最有名的将领,个人觉得肯定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世人皆称他为“关二爷”,即便到了今天也被人们供奉,作为“忠义”的典范备受崇敬,当然,关羽之所以这么有名肯定是和他个人的作战能力和军事才能挂钩,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不过你可知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怎

  • 杨广玄孙:历史上除了杨广的直系后代,还有过继给杨侑的后人杨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隋末杨广孙子杨侑留守长安,在李渊起兵攻破长安后,来了一出三辞三让,把大隋江山禅让给了李渊,傀儡皇帝杨侑被降为酅国公,被幽禁于长安。 杨侑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史书记载不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认为是武德二年,就是619年八月初一死的,而他的死因一说是病死的,一说是被害的,不管他是怎么死的,他是没有

  • 怪不得曹丕只活到40岁,曹操尸骨未寒,他就做这2件令人不齿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一代枭雄,一手建立起来曹魏政权,同时也是三国之中整体实力最强的,毕竟后来只有曹魏政权活到了最后,蜀汉和东吴先后灭亡,只不过曹操没有亲眼见到三国统一的局面,不失他人生一大遗憾,而他将这份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子即后来的魏文帝曹丕身上,没想到他的儿子也没能完成大业。不仅如此,曹丕仅仅在位七年,

  • 杨广玄孙杨慎矜,被婢女牵连,惨遭侄子和李林甫诬陷,被玄宗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慎矜灭族后有无后人,杨慎最出名的10首诗词,杨廷和为什么要杀杨慎

    杨慎矜门荫入仕,起家汝阳县令,他本身很有才华,又有“任侠”的好爽,所以朋友特别多,尤以治理地方闻名。他也是被李隆基看重,并子承父业。李隆基中后期开始变得刚愎自用,骄奢淫逸,只知贪图享乐,大肆挥霍家底,当时的历史背景,蕃镇节度使看李隆基大量赏赐,他们也眼馋啊,想着法的要赏赐,本来蕃镇是朝廷给钱给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