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最强锦衣卫:敢抗旨不尊,最后更难得善终

大明最强锦衣卫:敢抗旨不尊,最后更难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17 18:44:30

历史上的锦衣卫,和影视剧中的描写差不多,让人闻风丧胆。但绝对不像影视剧中个个身怀绝技,武功超强。锦衣卫这个特殊的组织,贯穿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在长达三百年中,有一个人被公认为史上最强锦衣卫,这个人叫陆炳

陆炳,生于1510年,字孚,浙江嘉兴人。陆炳的父亲陆松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也就加入了锦衣卫。父亲陆松去世后,陆炳袭承锦衣卫指挥佥事,后来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因为能力突出,做到掌南镇抚司事。

而陆炳的母亲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乳母,经常带着小陆炳出入皇宫,所以陆炳和嘉靖皇帝是发小,一起长大的伙伴。陆炳个人是十分努力的, 嘉靖十一年,陆炳高中武进士。

嘉靖十八年,宫内失火,陆炳冲入大火中,救出了嘉靖皇帝。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时,陆炳第一个赶到现场,再一次救下了嘉靖。

相隔三年,陆炳两次救了嘉靖皇帝的性命。

嘉靖二十四年,陆炳计除夏言,揭发大将军仇鸾和中官李彬的罪行。嘉靖三十九年,五十一岁的陆炳去世,谥“武惠”,赠忠诚伯,是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的人。《明史》上说,“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是为数不多锦衣卫高官善终的。

陆炳得到的一切,都和自己的母亲有关。母亲是嘉靖的乳娘,小陆炳也就经常进入宫中和年龄相仿的嘉靖一起玩耍。二人光着屁股一起长大,关系自然不必多说。陆炳是嘉靖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而陆炳自己也确实有努力,本人身材高大,勇猛健壮。陆炳的武进士是凭借自己实实在在的本事赢来的。陆斌世袭锦衣卫的职位,而个人能力又突出,又是嘉靖皇帝的发小,有陆炳在身边,嘉靖自然是非常放心、信任的。

上边提到两次,陆炳都及时赶到救了嘉靖皇帝的性命,更是让嘉靖皇帝,对陆炳的信任无以复加。

嘉靖十八年,嘉靖南游,一天半夜时分,行宫突起大火,陆炳第一时间闯入行宫中寻找嘉靖,而此时嘉靖身边的人却都说不清嘉靖在哪里,陆炳独身闯入火中,在熊熊大火中背出了嘉靖皇帝。

整天不上朝的嘉靖皇帝,迷上了炼丹,逼得宫女走投无路。嘉靖二十一年,十余名宫女制定了刺杀嘉靖的计划,并付诸了行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壬寅宫变”。但在刺杀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嘉靖被勒得奄奄一息却没死,过程中有个宫女吓得跑去报信,陆炳带人迅速赶到,救下了嘉靖。

两次救了嘉靖皇帝的命,可想而知嘉靖对陆炳的感激。陆炳的职位快速上升,随着职位的提升,陆斌的地位也急速上升。

陆炳可以直接插手六部的事,吏部、兵部官员的升降,户部、工部的收付结算,甚至是刑部的审讯断案,都要经过陆炳的裁决,嘉靖最宠信的严嵩,都不敢跟他正面硬刚。因为陆炳的地位,当时的锦衣卫的权力也一时无二。

陆炳在嘉靖朝地位高,权力大,却给人的感觉存在感并不强,和他的特殊身份有关,锦衣卫毕竟是一个搞情报的部门,作为锦衣卫的执掌者, 人尽皆知不符合他的身份,锦衣卫主要的功能是在幕后保卫皇权。

陆炳体现了一个情报人员的应该有的基本素养,忠诚有胆识,谨小慎微、又心狠手辣。该自己干脏活的时候,绝不含糊。

陆炳身上也有不少黑点,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首辅夏言案。陆炳能除掉夏言,除了嘉靖的宠信外,夏言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郭勋案时,和郭勋有矛盾的夏言,发动言官们对郭勋发起攻击,其中不少是对郭勋的诬陷。郭勋自然不是言官们的对手。嘉靖和郭勋关系不错,但为了平息事件,同时也给郭勋点教训,就把郭勋逮捕入狱。

之后,嘉靖多次出面要替郭勋说话,可夏言却置之不理,致使郭勋死于狱中。

郭勋是公爵,也是国公爷。而最后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监狱,嘉靖自然是比较愤怒的。

到了河套之议时,夏言对群臣谎称嘉靖皇帝支持自己的提议,而之前嘉靖曾经两次明确反对。

《明世宗实录》中记载,“朕思夏言既以为可,卿必谓朕知而主之,未宜遽沮其谋。”

后来在给夏言定罪之时,嘉靖也解释了为何一定要处死他,夏言“谕答敢动称有密谕主行”。作为朝廷首辅却多次不听皇帝的诏令,夏言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嘉靖选择处死夏言,派陆炳去执行任务,关于严嵩对构陷夏言的构陷,陆炳并不那么关心,他只听命于嘉靖,决定夏言生死的也只有嘉靖。夏言的死是嘉靖的意思,夏言死后,得有人背锅,这个人往往都不是皇帝本人。

看过电影《绣春刀》的,都知道里边有一个角色沈炼。沈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庚戊之变是,面对蒙古军队对边境的侵犯,朝廷官员大多保持了沉默, 沈炼挺身而出表示反对。

面对吏部尚书夏邦谟的呵斥, 沈炼面无惧色说:“我是从七品锦衣卫,诸位大人不言,小吏自当言之!难道没有听说过主辱臣死嘛?”。此后,沈炼多次上书弹劾严嵩,结局可想而知,被打了个半死,下入大狱。

陆炳是非常赏识这个手下的,四处找关系希望能保下沈炼,后来沈炼被发配到关外时,陆炳亲自去送行,对沈炼说:“何必这样呢?”。沈炼无所畏惧地说,“扫除奸恶,天理”。看着沈炼远去的背影陆炳说:“我不如沈炼”。

沈炼是个小人物,可以不计个人得失。作为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得陆炳不一样,欣赏 敬佩沈炼,但也绝对不会为了保住他,与朝中首辅闹翻,与自己情同兄弟的皇帝翻脸。这就是一个政治人物最基本的素质。

身为朝廷高官,天天围在皇帝身边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是出类拔萃,天天都在权力斗争中找寻生存的机会 ,在他们眼里永远只有利益。只会权衡利益的大与小,很多时候没有对与错,陆炳深谙官场之道。

陆炳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皇权,可谓殚精竭虑,同时,陆炳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能保护了不少被诬陷的朝廷官员,是个有良心的锦衣卫。

他有一些污点,但整体来说,明朝最强锦衣卫是个好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一贪官富可敌国,死前把自己绑在火药桶上,死后让老百姓怀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富可敌国的人,明朝最大的贪官是谁,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四大巨贪

    明朝覆灭之际,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衡量明朝官员品行的试金石。原先德高望重、名满天下的朝廷重臣们,如钱谦益、洪承畴等人,深受皇恩却临危变节,为了苟全性命,当了可耻的叛徒和汉奸。而很多默默无闻、屈居下僚的小官吏,却宁死不降,以死报国。如南明户部主事黄端伯,在清兵入城后,他在家门上写下几个大字:大明户部主

  •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刘妃才是宋真宗挚爱,李妃一生没和儿子相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戏说的故事,很是曲折离奇,那么真实的历史是否是这样的呢?当然不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刘妃,在历史上确有原型,她便是宋仁宗的养母刘太后。刘太后名叫刘娥,早年是个跑江湖卖艺的姑娘,能歌善舞,并且有一手击磬绝活。刘娥长到15岁时,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宋真宗赵恒登基前就认识了她,两人一见倾心,都是彼此的初恋

  • 明朝皇帝为什么寿命都比较短?有没有什么隐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余皇帝寿命如下:仁宗49岁,宣宗38岁,英宗38岁,代宗31岁,宪宗41岁,孝宗36岁,武宗31岁——从仁宗到武宗连续七代皇帝,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其中代宗可能被英宗授意害死,武宗据说是落水之后得病,其他皇帝的短命则显得没有原因。世宗虽然活到60岁,其子穆宗却只活了36岁;神宗活了58岁,其子光宗

  • 明朝最后救命稻草,大明因他多活二十年,崇祯若用好明朝必不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是怎么葬送明朝的,崇祯继位时明朝的形势,明朝灭亡崇祯皇帝有没有责任

    这个人就是明末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爱国者、帝师孙承宗。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陌生,不过他的学生比较有名,大名鼎鼎---蓟辽督师袁崇焕(一炮轰死清太祖努尔哈赤那位牛人)。袁崇焕在明朝天启、崇祯年间镇守边关多年,名声在外,有他在,后金军(后来的清军)几乎无法进入关内一步。有这么厉害的学生,老师自然也是很

  • 明朝最废物皇帝,不懂朝政乱用人,不懂军事瞎指挥,葬送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皇太孙朱雄英爬出棺,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

    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明朝,汉族最后一个王朝,他在公元1664年轰然倒塌。清朝之时,民族矛盾尖锐,底层民众都是奴才,完全没有地位可言。那么明朝灭亡是谁导致的呢?今天猩猩就在这跟你聊一聊这个让明王朝灭亡的人,希望您能喜欢。说起明朝灭亡的人,大家都心里有自己的人选,有人说是朱元璋埋下的伏笔,

  • 集古雅玩之宋朝钱泉——太平通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与宋钱有着不解之缘,共收下宋钱十枚有三,字体繁、篆相间,材质金、铜皆有。此等钱泉,本为无意所收,时在17年末,与乡下小集闲适,奈缘分所致在无意间停在一小摊前,摊上满目狼藉,但有几枚铜钱颇为引人注目。于是便喜得此枚太平通宝。所谓太平通宝者,有数此在各个时期铸造为钱。而最为难得者莫过于年久之宋朝太平兴

  • 朱元璋杀伐无情,却在外出巡查路上被一个老太太辱骂,还乖乖给老人道歉并封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被郭子兴提拔后很多人私下不信服朱元璋,也是汤和鼎力支持自己的兄弟全力帮扶,然而这样一个亲兄弟都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足见洪武皇帝有多么的无情。朱元璋虽然无情但却有义气,尤其是对自己身边因战功而死去的功臣,战后、建国后都给予了相应的嘉奖。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个人却被疏漏,这个人还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以

  • 文天祥等宋元诗人为啥都喜欢陶渊明?其实他们是有心杀贼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以史为鉴2022-12-25 12:19河北作家,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已关注中国的古代诗词都是遣词造句,千辛万苦“推敲”得来,因此每一首流传下来的名句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的名句。但是你可见过,古代诗人一首诗开篇就直呼“我爱陶渊明”这样的大白话诗句?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很多次。本期 @以

  • 赵匡胤带头给一块三行字的石碑磕头,才确保宋朝300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作为宋朝第一位皇帝,出生于公元927年,地点就在河南洛阳的夹马营。赵匡胤出生在五代十国的乱世,长大之后也加入军队成了一名军人。公元950年,23岁的赵匡胤结识了29岁的柴荣,遂北投邺都郭威的部队,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两人建立起了兄弟般的情谊。公元951年,郭威代汉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已经成为禁

  • 为什么赵普进得了宋朝昭勋阁,却进不了明朝名臣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青史人物面面观青史人物面面观2022-01-20 10:07历史领域爱好者已关注他是宋朝开国的元勋,是三度拜相的社稷良臣,是名列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他在宋朝初建时,可以说是立下了非常之功。但因为他隐藏至深的野心和视野狭隘,也导致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今天,我们就走近赵普,来看看这位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