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寿臧和硕公主为何被道光帝冷落了15年?

寿臧和硕公主为何被道光帝冷落了15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6 更新时间:2023/12/12 13:31:50

寿臧和硕公主为何被道光帝冷落了15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清朝历史上,因母亲失宠而被皇帝冷落的皇子,最有名的是乾隆继后的儿子永璂,无独有偶,道光朝有一位因母亲失宠而被冷落的公主,她就是寿臧和硕公主。

01

寿臧和硕公主在道光众多女儿中,排行第五,称五公主,母亲是祥妃钮祜禄氏。

祥妃是道光二年第一批被选入宫的妃子,姓钮祜禄氏,来自著名的弘毅公府,直系先祖是开国元勋额亦都第十子益尔登。同时期,后宫有两个女人同样出自弘毅公府,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继母,即孝和睿皇后,按照辈分,孝和是祥妃的同族堂姐,可是在宫中,孝和是祥妃的婆婆。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原配孝穆成皇后,孝穆成皇后出自弘毅公府第十六房遏必隆一支,房份比较靠后,因此辈分较高,按照辈分,她是孝和与祥妃的族姑祖母。祥妃还好,她根本就没与孝穆见过面,孝穆早在嘉庆十三年就去世了,可孝和与孝穆是有交集的,不知作为婆婆的孝和,再见到儿媳兼姑祖母的孝穆,会不会有一丝尴尬。

虽然祥妃这一支在弘毅公府中处于支流小宗地位,但比一般的八旗世家相比,还是要强不少的。祥妃入宫后,也确实获得了道光的宠爱,于道光五年生下皇次女,但这位皇次女只活了半年便夭折了。

道光九年与道光十一年,祥妃又接连生下两个儿女,分别是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五公主)与皇五子奕誴。

从《清实录》和《起居注》来看,道光九年十一月,五公主降生后,道光还陪同恭慈皇太后去翊坤宫看望祥妃,道光十三年,祥妃还与众妃嫔前往观德殿,此时的她还未失宠,到道光十五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02

道光十五年的万寿节,皇子与公主们给皇帝行礼,可唯独没有五公主,从这一年开始,道光十六年、道光十七年、道光十八年、道光十九年、道光二十一年的年节活动中,全都不见五公主的身影,而四公主(寿安固伦公主)与六公主(寿恩固伦公主)却在其中。

道光十五年,祥妃的宫分也降至贵人标准,这一年的除夕与道光十六年的元旦活动,祥妃母子都没有参加,道光十七年二月,祥妃被正式降级为祥贵人。

可见,五公主遭受父亲道光帝冷落,与其母亲祥妃失宠也很大关系,祥妃失宠的时间大概在道光十五年左右,前一年,孝全刚坐上皇后宝座,因此,推测祥妃失宠很有可能与孝全有关。

有时候就是这样,母亲失宠,往往会连累儿女,比如说乾隆后宫断发的那位,祥妃也是如此。

自从祥妃失宠降级后,五公主就像没了父亲的孩子一般,没人疼爱,如同隐形人,彻底在公众场合消失了。

不过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五公主终于现身了,她被记载前往澹怀堂,去做什么呢?原来这一天正好是孝全皇后崩逝的日子,很明显是给孝全祭奠去了。三月十一日,孝全去世满二月致祭,五公主再次随众妃嫔与四公主、六公主到观德殿去给孝全祭祀,祭祀结束后,其他人都回圆明园,唯独五公主回宫。

可见,除了这种明面上的仪式典礼之外,五公主仍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不过,此时五公主已经12岁了,差不多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于是道光便下令在道光二十一年为五公主遴选额驸,经过一番遴选,最终人选定为恩醇(后改名为恩崇)。

恩醇来自满洲镶红旗,是二等男兼勋旧佐领、锦州副都统那木都鲁氏侍顺的嫡长子,说实话,家世很一般,根本不能与四额驸德穆楚克扎布、六额驸景寿两家相提并论,不仅只是个男爵,恩醇也只是个闲散,没有任何差事。

从选择额驸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道光对这个女儿实在是不太喜欢啊。

03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三,被封为寿臧和硕公主的五公主嫁给了恩醇,在婚礼方面,五公主也远不及四公主、六公主,甚至道光都没让额驸恩醇入宫行回门礼,只是在宫门外行礼。

虽然五公主与额驸恩醇不得父亲道光帝待见,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从现存的五公主画像来看,这位公主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美人,不知为何,道光本人长得不怎么样,生的女儿却是一个比一个好看,奇了怪了。

公主与额驸婚后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道光二十四年与道光二十六年,公主先后为额驸恩醇生下两个女儿,即长女与次女。

一般情况下,公主下嫁后,宫中的长辈会出宫到府上去探望,五公主却没这个待遇,她成婚后,没有一个妃嫔到府上去看望她,只能说世态炎凉啊。

没过几年,五公主的父亲道光帝就去世了,道光帝至死都没有原谅她们母女(祥贵人、五公主),不过,咸丰帝继位后,待这个姐姐还是很不错的。

咸丰六年七月初九,寿臧和硕公主(五公主)病逝,年仅28岁,第二天咸丰立刻派醇亲王奕譞带领十个侍卫前去祭奠,三天后,咸丰帝又亲自来到府上给姐姐祭奠,那些妃嫔们一看皇帝都去了,于是她们便也上赶着去祭奠寿臧和硕公主。

可怜的五公主,生前受着人们冷落,死后却门庭若市,不知泉下有知,她会作何感想。

至于五公主的母亲祥贵人,在咸丰继位后,也得到了解放,被尊封为皇考祥嫔,咸丰十年七月,随咸丰帝北狩,前往热河,没想到却死在了避暑山庄,随后咸丰帝下旨将惇亲王奕誴的母亲尊封为皇考祥妃,就这样,祥妃终究还是回到了妃位,不过,此时她已不在人世。

结语:

不得不说,寿臧和硕公主是道光帝女儿中最可怜的一位,受母亲祥妃的牵连,自己也受到父亲冷落,甚至出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局面。

道光帝确实是非常刻薄寡恩的一位皇帝,不仅对身边的妃嫔,就连自己的女儿都这样,祥妃那个活着的儿子奕誴也没落着好,被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

不过,相比道光其他儿子来说,这位“小五爷”生育能力却很强,子嗣繁茂,至少有八个儿子,比如说曾被慈禧立为“大阿哥”的溥儁,实际上就是奕誴的孙子(溥儁的父亲载漪是奕誴次子,过继给了瑞郡王奕志为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要多次出巡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再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秦始皇曾有过五次出巡。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出巡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游山玩水的私欲,也有人说秦始皇出巡是为了向六国遗民显示武力,以威慑意图叛乱者。其实,如果对比秦始皇的五次出巡路线便不难看出:秦始皇五次出巡即有游玩享乐的

  • 汉武帝从信奉黄老之学到推崇儒学,中间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从信奉黄老之学到推崇儒学,中间经历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被无数人点赞的“雄主”,他的名气之所以比高祖刘邦还高,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位时,不光打赢了欺负中原多年的匈奴,还“凿通”了西域和中原的丝绸之路,此外他在位时还奠定了中原王朝“独尊儒术”的千

  • 金国古墓中为什么会发现宋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金国古墓中为什么会发现宋朝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哈尔滨曾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打开木棺,面面金光闪闪,定眼一看,金光竟然是死者身上的衣裳发出来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都跑来围观,猜测是不是挖到古墓了。一位颇有见识的老人表示,这很有可能是金代的东西。老人之所以推测是金代的东西,是因为城

  • 曹真的实力怎么样?为何能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许多的能人志士,可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传说,说起英雄,往往最多的还是想起三国时期的那些名臣将相,这个时期似乎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无论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是天下无双的关羽,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这些都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有些

  • 三国里有哪些人物的死与诸葛亮有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里非常强的军师,但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小毛病,那就是骄傲自负。诸葛亮曾因自己心里的一些心思害死了四位大才,甚至其中一位若是不死,三国的历史都能被改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彭羕第一位便是彭羕,彭羕是蜀地名士,后来受到法正和庞统的引荐,同时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彭羕唯

  • 历史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异,汉朝,历史解密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在某一处先有过失,但却在另外一处却有所得到。直白点的意思就是:虽然一开始这地方失败了、做错了,但后来却在另外一个地方成功。就好比做生意,虽然卖鞋子亏钱了,但

  • 为什么明朝中期可以随意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明朝中期可以随意封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而在宋代,赵匡胤的开国之君,就是想要打压武将,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目的就是要与武将们一起治理国家,这就限制了武将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在建国以后,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政制。但出乎后人意料的是,尽管两个王朝的政治方针相同,但在军队上的差异还

  • 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都发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嫘祖,是中国上古人物。《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中的“颛顼帝”。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西

  • 三国时期的上庸三郡是哪三郡?位于现今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庸三郡,三国,历史解密

    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孟达的士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后继续进攻上庸,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士兵,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 他害死曹操的长子,为何还能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他害死曹操的长子,为何还能寿终正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位三国人物,他可能是三国时期最知晓人性的人,他曾指使张绣反叛曹操,因此使曹操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丧生,然而他最后却能在曹魏政权寿终正寝,他究竟聪明在哪呢?后来贾诩投奔了张绣,政治眼光极其独到的他说服张绣投降曹操,然而好色的曹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