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最悲催的皇帝,继位半年被废,死后葬在太监墓中!

东汉最悲催的皇帝,继位半年被废,死后葬在太监墓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4/1/21 4:05:14

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的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刘辩出生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宫外,这也让灵帝不喜欢刘辩,而是喜欢刘协

汉灵帝原本属意的人并非刘辩,而是陈留王刘协。但是一直到汉灵帝去世之前都没立太子,只是在临死之前将皇子刘协托付给最信任的宦官蹇硕。公元189年5月15,皇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幼主即位后,朝政大权掌握在其母何太后以及母舅何进手中。

刘辩继位之后,原本应该是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刘辩面临的是更加动荡无奈的生活。先是祖母董太后和母亲何太后之间的婆媳争权,后来大权落在母亲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手中。朝廷内部争端不断,以将军何进中为首的外戚与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产生激烈的对抗,最终愈演愈烈,导致宫变发生,刘辩等人出宫避险。

混乱中刘辩和弟弟刘协奔出皇城,死里逃生。刚躲开死神却又迎来了一位狠角色董卓。董卓带兵入洛阳,为了给自己树立威信开始对何氏一族展开打击。皇帝年龄又小根本搞不定这四分五裂的东汉,也无法与董卓形成对抗之势,还被董卓的大军吓得哇哇直哭。

这时的董卓十分厌恶这个胆小懦弱的汉少帝,于是有废掉汉少帝的想法,在崇德殿前逼迫何太后写下了废帝诏书。诏书中写:“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

公元189年9月28,汉少帝刘辩被废为弘农王,本以为接下来刘辩只要做个默默无名的弘农王就好,可没想到的是,董卓废黜刘辩给了山东的诸位刺史、太守等有了起兵讨伐董卓的理由。被废第二年,山东义军大起,社会更加动乱,而这一切都打着给刘辩复位的旗号。所以接下来,刘辩心不甘情不愿的迎来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刘协登基是为汉献帝。在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第二年,各地地方开始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其拥护少帝讨伐自己,便想杀死弘农王。十八岁不过是个孩子,但在刘辩身上却已经经历了太多。如果有来世,愿生在平常人家。不知道刘辩是否这样想过。

董卓本就不喜欢汉少帝,自然不可能将汉少帝葬入帝陵。但是若是重新修建坟墓,又不够时间。汉献帝最终下令,将刘辩葬入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让人完全没想到的是,这座太监墓穴最终迎来了主人,还是个曾经的帝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之春秋篇-艳名远播,惊世骇俗的文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人中,女性能够登上历史的舞台,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记录,更是少之又少。今天开始,竹叶香茗与你一起,细数那些曾经在史书中留下标记,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女性们,去了解她们的传奇和故事。[var1] 春 秋 篇 春秋战国时期,最出名的女性中,以姜姓女子最为出彩,也最为传奇。出现了很多姜姓女子,如齐姜、卫姜

  • 沛县起兵时,萧何相比刘邦名望更高,为何众人却不拥戴他当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个张良萧何也比不上一个韩信,老梁讲张良萧何,刘邦沛县起兵

    而作为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必然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勤劳就得饿肚子,但刘邦从小性格懒散,整日游手好闲,所以刘邦的父亲非常看不上这个儿子,并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差,也因此刘邦在当地名声很差。不过刘邦年轻时依旧我行我素,整日惹是生非,有钱时与一帮狐朋狗友大口吃喝,穷困时便去大哥家里蹭吃喝和钱财,因此除了自

  • 中国古代史上如果没有秦始皇,那秦国是否能够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没有秦始皇秦国也能统一天下,秦始皇统治下秦国有多强,秦始皇是秦国第几个皇帝

    从战国后期的情况来看,魏国和韩国长期处于弱势,只能割地求和,与秦国打交道。赵武灵王改革后,赵国强大的军队在长平之战后失去了所有人才。楚国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历代君王都昏庸无能,浪费了可以秦国抗衡的很多人力物力。至于东方齐国的长治久安,富则富矣,而君臣无事。斗志必败于战;燕国却地小民贫,虽有燕昭王

  • 项羽死后,刘邦怎么处项氏后人?没有灭族,但是比灭族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为什么要杀项氏,项氏三兄弟,项氏有大老板吗

    但是最后还是以项羽的失败告终,项羽一代英雄最后自刎死在了汉东江边,这个是他最后为自己挽回的尊严不是死在了刘邦只手。项羽能取得如此成就当然和他自己的优秀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刘邦和他身边的那些不世之才的话,项羽相信是可以一统天下的,但是项羽实在是太多疑了,他身边唯一的人才范增也是因为他的猜疑才如此的。即

  •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时代为什么叫春秋,厄而作春秋的春秋指的是,春秋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

    周代分为东西周,西周早,东周晚,而东周,却是诸侯加剧厮杀,加快撕烂脸皮的一个时代,也是这个时候起,于是东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三家分晋”为分界线,此前是“春秋”时代,此后是“战国”时代。[var1] 所谓“春秋”,据说是来自于鲁国所著的史书《春秋》。 而当时的人间,没有太多的“日期”划分,跟后来史

  • 韩复榘给张宗昌让座,张宗昌不客气坐上主位,几天后被韩派人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宗昌韩复榘照片,韩复榘为什么刺杀张宗昌,韩复榘和张宗昌哪个厉害

    原来,这是一场奉系军阀将领万福麟张罗的宴会,这次的宴会上,他不光请来了现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还找来了前任山东省军阀头目张宗昌,韩复榘一进门果然就看到了坐在正位上的张宗昌。于是,他加快脚步向张宗昌靠近,并在他的耳朵边小声嘀咕了几句。谁知张宗昌根本不买账,他不但对着韩复榘嬉皮笑脸,还抓起桌上的一张纸揉成

  • 三国庞统之死,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诸葛亮:我看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不死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诸葛亮赵云庞统玩蜀枪行吗,诸葛亮凤雏庞统谁厉害

    三国时期,刘备看好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在占领荆州有了落脚之地后,便寻思向益州发展,到族人刘璋那里去“借”地盘,达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在稳定大局,眼看就胜利在望的时候,刘备的军师庞统,却在一处小县城死于乱箭,令刘备伤心不已。随着庞统一死,诸葛亮的作用直线上升,进而代替了庞统的位置,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

  • 长平之战,战神白起下令全军禁止吃羊肉,获胜后士兵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白起长平战争演示资料,大秦帝国白起出征长平,白起请命赴长平

    千年历史长河中,数百个朝代的更替,古人逝去,而杰出者则名留青史,为后人所铭记。古人尚武,又因国家中的战争,战将名将数不胜数。名将最多的时期当属战国,而战国一众名将中,称得上战神之名的莫过于白起。白起为秦国将领,乃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其三十多年的作战生涯中,他率军攻城70余座,歼灭敌军近百万,且毫无

  •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谁的智力更强?结局你猜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三分天下刘伯温一统天下,刘伯温预测,朱元璋与刘伯温

    诸葛亮 字孔明 号卧龙刘基(1311年5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2人是中国历史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二人在谋士圈是数一数二。但是到底是谁的智力更高,谋略更胜一筹呢?我们从几个维

  • 赵括另一面:断粮40日士气不衰,5次突围死战不降,绝非庸才孺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惨死赵兵惨败的原因,赵括经历的战争,历史趣谈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var1]这位长平之战的指挥者,秦军最高的军事统帅,一举揭开了长平之战后、外强中干的秦国与秦军: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如今秦军虽然歼灭了赵括的45万长平赵军,但秦军同样死伤过半,国内府库、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