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谁的智力更强?结局你猜不到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谁的智力更强?结局你猜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4/1/5 10:17:50

诸葛亮孔明 号卧龙

刘基(1311年5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2人是中国历史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二人在谋士圈是数一数二。但是到底是谁的智力更高,谋略更胜一筹呢?我们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

第一出山:诸葛亮在隆中治学,却注意天下的形势,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其出山,隆中对,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而后事情的发展全是根据诸葛亮的预测发展,只用一眼便将几十年的天下变化看明白,着实是古今第一人。

刘伯温从元朝辞职后,赋闲在家,朱元璋也是三次邀请刘伯温,但是前2次都拒绝了,而第三次邀请才出山。原因是刘伯温要看看朱元璋的诚意到底是不是心怀天下,拯救苍生。天下这么多割据势力,刘伯温看出来朱元璋才能统一天下,眼光非常的准。都是三次邀请,也都能预测未来几十年内的发展,本局2人平分秋色。

刘基 字伯温

第二大政方针:三国时期主要有魏蜀吴三国势力,其中蜀国最弱,诸葛亮采取连吴抗魏,效果极好,但是地点偏远,粮草难运,最后6次罚魏都失败了。其中历史君认为有几点原因1、诸葛亮采取三国模式起家并建国,始终难逃三国相互制衡的命运,蜀国没有发展到绝对优势变成蜀国>魏国+吴国 就很难结束这3国之间的制衡,就算你发展到最强大了,也会受到你盟友的制衡,例如吕蒙白衣渡江。

而刘伯温在大政方针方面是采取《杀虎驱狼》之计,经过征伐朱元璋还剩下2个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也是三分天下的模式:朱元璋和陈友谅实力较强,张士诚实力相对弱些,当问到该先攻打哪个人时,只有刘伯温主张先打陈友谅,先打陈友谅这只老虎,打完了剩下张士诚这只狼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破,朱元璋最后尽全力击破陈友谅,而张士诚还在观望(刘伯温已经料定张士诚不会实质性的帮陈友谅),最后一战而定天下,打破三分割据的格局,这就是刘伯温提出的《杀虎驱狼》之计。本局刘伯温计谋要高于诸葛亮。

诸葛亮-武侯墓

三、奇门遁甲、阴阳之术:诸葛亮在这方面的体现代表有,借东风,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要火攻曹操,但是隆冬时节没有东南风,诸葛亮用奇门之术推演会有三天反常会刮起东南风,故意建立七星坛假借东风,实则是猜出周瑜要杀他的 脱身之术,后来火攻成功,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

刘伯温的表现是定都选址问题,1368年大明开国,定都成为难题,朱元璋问李善长定都问题,李善长言定都南京最好,于是把南京夸耀了一番,言风水极佳,怎样盘龙卧虎等等,朱元璋又招刘伯温问定都问题,刘伯温直接指明凤阳不行,南京也不行,南京虽然风水看似极佳,但是旧都古城,王气泄尽,如果定都王朝肯定不能长远,直接指出了南京的缺点,刘伯温在阴阳风水术方面造诣极深,李善长难以望其项背,这也是朱元璋临死都想迁都洛阳的原因,另外因为刘伯温的意见,大明迁都问题一直到朱祁镇时代才正式将北京定位首都。本局诸葛亮要略胜于刘伯温。

四、文学、发明方面:诸葛亮的学习以经世致用为基本核心,不讲究过于引经据典,文学作品有《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 两部兵书----《兵要》《心战》《兵法二十四篇》发明方面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八阵图、孔明锁、孔明棋、木兽、地雷、馒头、诸葛菜、诸葛鼓等。

刘伯温的文学作品有:《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活水源记》《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及诗词《春蚕》《五月十九日大雨》《旅兴》《薤露歌》《美人烧香图》《蜀国弦》《梁甫吟》等。本局文学方面相当,但是发明方面,诸葛亮胜于刘伯温。

刘伯温墓

五、预测未来方面:诸葛亮成功预测到刘伯温因为不服气自己,将来会来挖自己的墓,墓内有6个大油缸,一直点着灯,5个大油缸已经空了,只剩下最后一个油缸还剩下残破的一点油(已经基本见底了),刘伯温不服气诸葛亮要挖开诸葛亮的墓看看,觉得自己一定比诸葛亮聪明,结果看到的是八个字:“小刘小刘,快快添油”顿时吓瘫了,心中由衷的佩服诸葛亮。

刘伯温著有一篇烧饼歌,里面明确的预测到了大明的灭亡。1预测到建文帝皇位被燕王朱棣所夺取。2预测到明成祖“永乐”的年号。3预测到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俘虏,但是没有被杀,反而被送了回来,并且在七年后复辟。4预测到魏忠贤会扰乱朝纲,“八千女鬼乱朝纲”,八千女鬼合在一起正好是个“魏”字。5、预测到明朝会在万历皇帝的儿子和孙子被灭亡,崇祯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孙子。6预测到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上上吊身亡,明朝共传18个传人。7预测到李自成与吴三桂的事情,他们俩的失败。后面还有很多不是明朝的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下。本局在预测方面,刘伯温胜。

六、去世也就是结局方面:诸葛亮事无巨细,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诸葛亮知道自己命数将近,做法向天再借12年的寿命,但是结果因为魏延的闯入而作法失败。去世十年五十四岁。

刘伯温的去世就较为悲惨一点,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有诛杀功臣的心,在开国时大封群臣时,刘伯温只给自己要了个诚意伯的爵位,已经非常低了,就是为了防止朱元璋害他。而且后来还告老还乡,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给逼了回来。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最后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理由也是因为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在善终方面来看,诸葛亮的结局要比刘伯温好点。

明太祖 朱元璋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计谋、发明、奇门遁甲方面比较厉害,刘伯温在大政方针和预测方面比较厉害,很难判断谁更胜一筹。

更多文章

  • 赵括另一面:断粮40日士气不衰,5次突围死战不降,绝非庸才孺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惨死赵兵惨败的原因,赵括经历的战争,历史趣谈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var1]这位长平之战的指挥者,秦军最高的军事统帅,一举揭开了长平之战后、外强中干的秦国与秦军: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如今秦军虽然歼灭了赵括的45万长平赵军,但秦军同样死伤过半,国内府库、钱粮

  • 此人曾七擒孟获,搭救姜维,他若不死,刘禅定能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曾经有一次流泪的记录,这唯一一次的流泪是因为将领张嶷。张嶷作为益州寒门出身,自幼父母亡故,但“素有通壮之节”。20岁时就叩开了仕途之门。成为记录考勤以及奖惩事务的县功曹。而张嶷真正为众人所知晓则是刘备平定西川占领益州之时,当时的局势十分混乱,常有流民劫掠郡县以求果腹。张嶷所任职的县也不能幸免。在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四次提到一个“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迁从哪里知道秦国,太史儋预言秦国统一,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这首古词道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战乱时期的枭雄们都想一统江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从他那里缔造了封建社会的开端,他不仅统一天下,还统一

  • 三国疑云:到底是司马昭误会了邓艾,还是他本来就不忠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知道,形容曹操的一个词语,经常会用多疑。其实另一个多疑之人,是司马昭。他生性狡诈,有很高的野心和欲望,所以有句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中有一件事可以明显表现出他的多疑,那就是功臣邓艾被杀害一事。邓艾是是魏国击败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但是在攻破蜀国

  • 小兵的4条妙计,让汉朝延续了400多年,其中两条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刘邦: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很多历史学家也称赞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认为他是封建时代的英雄人物。刘邦的“英雄”之处不只是在于他从一介布衣变成一代君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在于他善于用人,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刘邦

  • 秦始皇统一天下,灭齐的时候,齐国为何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怎样灭齐国的,五国伐齐前齐国有多强,秦始皇夫人齐国公主

    [var1]至于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齐国灭亡数十年之前,齐国曾经遭遇过‘五国伐齐’的惨剧,被其他诸侯国围殴过一次。在那一战当中,齐国最后虽然成功复国,但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了。而且,对于其他诸侯国,齐国也严重缺乏好感,所以才会在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的时候,见死不救

  • 描绘真实的历史,传承千年的文化,《大秦帝国之崛起》值得一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秦帝国的历史,大秦崛起纪录片,秦赵争锋大秦崛起和衰落

    故事开始于公元前305年,在那一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帝王,秦昭襄王羸稷继位。虽然羸稷在刚刚成为一国之主时还是一位稚美的少年,未经世事,对处理政务也没什么经验,但是羸稷的母亲宣太后与舅舅魏冉却是秦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政治大家,在这两位贵人的帮助下,羸稷也慢慢变成了一位政治老手,成为了可以威慑天下的王

  • 当逃兵、坑朋友、偷朋友钱,没想到千古贤相管仲是这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个人简历,青楼女子拜管仲,管仲经典名言100句

    齐桓公引言:提起春秋时期,人们时常会想到闻名于世的"春秋五霸"。而这"春秋五霸"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而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主要是因为他有一得力助手。而这个得力助手就是管仲了,管仲在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千古贤相"。但是管仲的经历也并不总是辉煌的,

  • 先秦时期的“背锅侠”,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括真的只会在纸上谈兵吗,大秦帝国赵括纸上谈兵完整版,赵括纸上谈兵原文版

    战争,总是伴随着王朝的更迭,作为拥有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大地,自然缺少不了战争,从先秦时期的诸侯混战,到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再到唐宋时期的远征北方,这其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是数不胜数,每一场著名的战役,都能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而作为百万军中的最重要的那个——主帅。他

  • 秦始皇之所以成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原因应该有这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何被称为暴君,秦始皇是不是暴君,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他最著名的劣迹焚书坑儒,只不过杀了几百个儒生,烧了几万或几十万卷书;他杀的人实在不算多,自统一中国直至他死亡,没听说秦朝人口有什么减少;他实在不够残忍,当初他若能杀尽六国贵族,就像朱元璋杀尽功臣一样,即使后来靠象赵高、胡亥这种猪狗搭档也是能够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残暴主要是体现在暴政方面,即严刑峻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