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出身布衣却官至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结局却不好呢?

苏秦出身布衣却官至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结局却不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1/20 22:06:27

[var1]

苏秦早先就能言善辩,想要以此为生,但是他在求学鬼谷子之后,水平并没有太高的进步,游历了几位国君也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他就回家了,然而,等待他的就是所有人的嘲讽。他们都对苏秦说,他们一直以来的习俗就是做生意,而像他这样,想要依靠自己的嘴巴去谋生,是没有可能实现的,连他的家人也都这么认为,所以他们看到天天不去做事的苏秦,就心里有气,十分不满。苏秦听到这些言论,也不去反驳,就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埋头苦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让这些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机缘巧合,他得到了一本《阴符》,开始专心研读,就这样看了一年之后,他决定去秦国,游说秦王,建立一番功业,那么,他能够做到这些吗?

[var1]

其实,在苏秦还没有出门的时候,就遇到了难题,他没有什么盘缠,只好管自己的兄弟去借,却没有什么效果,他只有自己去攒盘缠出门,好不容易凑齐到了秦国,没想到却面临到了打击。当时在位的是秦惠王,他刚刚处决了商鞅,听说苏秦想要来游说他,就好奇地想要见见他。苏秦身上有商鞅的影子,他问秦惠王是否有吞并天下的想法,说秦国地势险峻,民殷国富,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就算是想要得到天下就是可能的。其实,如果当时在位的是别人,估计苏秦就可以留下了,然而秦惠王由于对商鞅太过于痛恨,所以顺带着对苏秦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就委婉的说,秦国目前还没有什么实力,所以不着急去做这种事情,苏秦听出了秦王的婉拒之意,不愿多费工夫,只好选择离开。

[var1]

而这个时候,他的盘缠已经用完了,如果再次灰溜溜地回去,势必再让乡野之人嘲讽,所以他想要去寻找另外的出路。其实,从苏秦的经历,我们也能够窥测出哪位国君是比较英明的,因为但凡也野心,想要去有一番作为的国君,都不会白白的让苏秦离开。但是当他到达赵国之后,赵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就去了燕国,在那里等了一年多才见到燕王,他心灰意冷,不过还是根据燕国的局势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总体的意思就是联合其他的小国家,一共去防御秦国,燕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所以就派他去其他的国家游说。苏秦得到了燕王的首肯,十分振奋,结果后来超常发挥,把除了秦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都给说动了,然后他们就一同在苏秦的帮助下选择联合起来,而且都把苏秦封为宰相,他就这样一跃成为多国的宰相,位极人臣。

[var1]

后来苏秦回到了洛阳,受到了待遇就与之前截然不同了,周显王为当初没有重用他感到很懊悔,所以想要去弥补一下,而他的家人这个时候也跪在路边,十分恭敬。其实苏秦是个很小气的人,他对当初的羞辱耿耿于怀,而且还屡屡表露在脸上,跟韩信不同,当初韩信在回乡之时,大度的原谅了当初羞辱他的人,而且还让他做官,所以时人称颂他。而苏秦这时候做了什么事情呢?他看到自己的嫂子,就说起以前的事情,问为什么前后对自己的态度差别这么大,他的嫂子倒也实诚,说如今显贵了,不但地位高,而且有钱,从这些回答里,只能看出他嫂子智商情商都有问题。他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说自己如果当初在洛阳有一点土地,那么此刻就不会有这样的成就了,所以成就都是被人逼出来的。他一一报答了当初那些对他有恩的人,后来,他为了培养一个人,也用这种方法把他逼到了秦国的丞相,这是怎么回事呢?

[var1]

张仪一直仰慕苏秦,所以想要效仿他,多次去求见苏秦,但是苏秦却对他很不友好,故意不去见他,先把他晾在那里好几天,等到张仪不耐烦想要走的时候,他就过去招待他,然后还给他下人吃的饭菜,嘲讽他说自己虽然想要帮助他,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但是他自己太不争气,他不想那样做罢了。这下子可把张仪气得够呛,他决意去报复苏秦,就跑到了秦国,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秦国可以使得自己富贵,与苏秦相抗争,而他也是怀着一腔愤懑,努力的提升自己,最终终于被秦王重用。然而这背后却离不开苏秦的帮助。

[var1]

苏秦之所以故意气张仪,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张仪立志成才,当初他就是这么过来的,另一方面就是他看到了张仪的才华,觉得只有他才可以说服秦王,让他不要来攻打六国,这样他们就都能够富贵终生。后来,苏秦还派人去帮助他,在张仪得到秦王重用,准备报答他的时候,他才说出背后的隐情,张仪十分感慨,对苏秦的敬佩之心更加浓厚了。而且他为了报答苏秦,就说在他死之前,都会好好劝说秦王,不让他去攻打六国。然而,曾经如此显赫的苏秦,结局到底怎么样呢?

[var1]

其实并不好,一个人太过于显赫之后,就需要加倍小心了,因为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想要来害他。苏秦就是如此,可他偏偏不知道加以收敛,反而天天炫耀自己。那时候齐国偷偷攻打燕国,燕王很生气,觉得齐王违背了盟约,就让苏秦去处理这件事,苏秦到了齐国,从大局观的角度让齐王放弃攻打燕国,并且把抢来的城池都还给了燕王,这时候,他对燕王说自己到了齐国比在燕国更有利,所以燕王就派他到齐国,苏秦就多次鼓动齐王修筑宫殿,想暗中削弱齐国的实力。然而,他太受齐王重用了,结果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为了和苏秦争夺齐王的信任,有个人就派上了刺客想要去刺杀他,苏秦就这样死了吗?

[var1]

在遭到刺杀之后,苏秦受了重伤,但是他还是想要找出凶手,于是他就对齐王说,等到他死后,说他想要造反,然后把他贬得一文不值,而且要把这件事传遍齐国,这样一来就可以找到凶手了。果然,齐王在苏秦死后就宣告苏秦谋反,说是如果找到当初刺杀苏秦的人就可以得到重赏,结果那个刺客果真出面了,而苏秦就运用自己的计策,在死后依然为自己报了大仇。纵观苏秦的一生,从贫寒出身,一直用功努力,最终学的一身本领,说动六国联合起来防御秦国,可谓功勋卓著,在很长的时间里,秦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六国都对苏秦赞誉有加,然而他却不懂得及时抽身的道理,反而一直聚集在权力的周围,所以引起了别人的敌视,最终遭遇别人的刺杀,没有落得个好结局,这是苏秦最为失败的地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说三国:三八九 图谋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晋安东将军王浑派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进攻皖城的田地,击破镇守的吴军,斩首五千级,焚烧储备的粮食一百八十余万斛,践踏了稻田四千多顷,毁坏船只六百余艘。王浑自东面边界列兵,观察东吴的地形和城池,筹划进攻方略。十一月十六日,太医司马程据献上用雉头上的羽毛制成的裘衣,司马炎在殿前把这件羽毛衣焚烧了。十九日

  • 苏秦入秦献策,秦惠文王为什么不重用他?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惠公苏秦,苏秦却说魏王采用了什么策略,苏秦在哪游说秦惠王推行连横之策

    秦惠文王继位不久,车裂商鞅之后,一位天下名士要给秦惠文王献策,名士就是苏秦,苏秦是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徒弟,名家的徒弟,按理说才华横溢,后来证明也确实如此,去赵国后,苏秦提出“合纵”的战略思想联合六国以抗秦,让秦国15年没有出函谷关。[var1] 但是如此名士在第一次入秦献策的时候,为什么秦惠文王没有重

  • 沂蒙霞客行 东汉崮之离奇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沂蒙最出名的崮,东汉崮,东汉崮属于哪个村

    在沂水泉庄崮群中,东汉崮属于“壮年汉子”,圆圆的崮头,浑厚朴拙的崮身,长得中规中矩,站在黄草崮(顶)看,尤其周正,与蒙阴的南北岱崮和獐子崮十分相像。东汉崮四面皆悬崖,唯东南一角,坡势较缓,下面自然就踩出了一条上山的道儿,因此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话:“自古东汉崮一条道。”许多崮都有传说,传说大都离奇,东汉

  • 项羽灭秦后为何不称帝?不是不想,而是没那个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为什么不称帝反而分封诸侯,项羽灭秦国后怎么样了,假如项羽称帝了

    这种观点太过“宏大”,以至于不着边际,脱离史实。项羽不称帝的原因,和战国时期的鲁国不去兼并七国的原因一样,不是不想,而是没那个实力。40万大军的由来鸿门宴时,项羽有40万兵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多数人都没注意过这支军队的来历,以至于误认为它是属于项羽的。在秦末的起义中,自从章邯出山后,起义军就节节

  • 说诸葛亮人生有四大错,其中至少三件是无稽之谈,还有一件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隆中对已经为刘备定下来先拿荆州,再拿益州的战略方针,而刘备入川时留下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镇守荆州,随行带了军师庞统。怎奈庞统却在落凤坡意外身亡,刘备只好紧急召诸葛亮前来支援,而镇守荆州的任务就交到了关羽手上。黑粉认为,诸葛亮明知道关羽为人高傲,镇守荆州容易出现闪失

  • 韩国学者金在吉:中国文化历史不止五千年,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国可考证的历史有多少年,韩国历史学者金在吉,韩国的历史文化简介

    [var1]随着中国文化的日渐输出,文化的桥梁,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被构筑。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惯犯,想要从悠长的华夏历史文明中窃取成果,不劳而获。就如金缨在话中提到的那样,看遍山川美景,从而丰富阅历致使眼界宽广,那么同时也应该增长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为人作风。韩国学者金在吉,曾经面对质疑就表示,中国的

  • 刘邦临死前,下令斩杀救命恩人樊哙,那樊哙的结局与韩信相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每个皇帝都担心皇位被夺,大权旁落,刘邦也不例外,因此建国后对朝中握有实权的大臣倍加防范,一旦有人上奏,称谁有谋反之心,那不管事情真假,为了以防万一,都是先下手为强,韩信就是这样死于长乐宫中,可以说是狡兔死,走狗烹,落得一个鸟尽弓藏的悲惨结局,那刘邦临死前,曾下令斩杀救命恩人樊哙,樊哙的结局

  • 魏蜀吴三国争霸时期,还有第四国存在,被忽略的第四国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熟悉,所以容易忽略,就像黑板上的粉笔字会致使人忽略黑板的底色,三国的精彩也使得不少人忽略了另外一个小小的国家,这个国家在三国中戏份极少。[var1]和曹操建立的曹魏,孙权建立的东吴,以及刘备建立的蜀汉相比,这个国家存在感极差,犹如一个打酱油的配角。这个国家就是位于东北一带的辽东,辽东国存在时间极

  • 三国趣事:曹操爱寡妇,曹丕爱人妻,曹叡爱贱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曹丕曹叡,三国中曹丕最爱的女人,三国曹丕经典片段

    曹操一代奸雄,为人处事,往往出人意外,无所顾忌,不在乎世俗眼光。他的夫人卞氏,出身倡家,是一名歌舞伎,以卖艺为生,却被曹操看中,成为曹操的小妾,为曹操生下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等四个儿子,后来被扶正,成为曹操的正妻,王后。曹操还曾经与关羽抢女人。曹操曾和刘备一起攻打吕布,吕布被围时,关羽多次向曹操

  • 夷陵之战后,魏国为何不趁机灭亡蜀汉,反而进攻大胜的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夷陵之战蜀汉有多可怕,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损失,夷陵之战蜀汉共投入了多少兵

    夷陵之战后,刘备大败,蜀汉的士气受挫;然而这个时候曹魏并没有急于攻打蜀汉,而是将兵力集中转向东吴,曹魏集团这波操作究竟有什么奥妙呢?[var1]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回徐州,东吴失去了周瑜,中原大战中蜀国获利最大,向世人展示了蜀汉的实力,彷佛是真的能担当的起兴复汉室的重任;人在顺境的时候难免会遭人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