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东将军王浑派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进攻皖城的田地,击破镇守的吴军,斩首五千级,焚烧储备的粮食一百八十余万斛,践踏了稻田四千多顷,毁坏船只六百余艘。
王浑自东面边界列兵,观察东吴的地形和城池,筹划进攻方略。
十一月十六日,太医司马程据献上用雉头上的羽毛制成的裘衣,司马炎在殿前把这件羽毛衣焚烧了。
十九日,司马炎下诏,告诫朝廷内外,如果有敢于献上奇特的技艺或者怪异的服装的,就判他的罪。
同月,羊祜病重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去世前,羊祜荐举杜预接替自己的职务。
二十六日,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羊祜去世时,司马炎亲着丧服,哭得特别哀伤。
那天天气很冷,司马炎流下的眼泪沾在胡须和鬓发上,立刻结成了冰。
羊祜留下遗言,不让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木。
司马炎说:“羊祜坚持谦让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人死了,而谦让的美德还在。如今就按他的意思办,恢复他原来的封号,以彰明他高尚的美德。”
下诏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荆州的百姓们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为他罢市,在里巷里聚在一起哭泣,哭声连绵不绝。
就连吴国守边将士,也并没有因敌军首领去世而欢欣鼓舞,反而为羊祜的病逝而流泪。
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为“门” ,把“户曹”也改为“辞曹”。
羊祜喜欢游岘山,襄阳的百姓们就在岘山上建庙立碑,一年四季祭祀。
望着这座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于是人们称这座碑为堕泪碑。
羊祜没有子嗣,过继大哥羊发的儿子羊篇传承家业。
杜预到任后,坐镇襄阳,积极进行战争准备。
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是吴国的西部边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晋军占据西陵,益州的水师就可以顺流而下,驰骋荆州。
吴国对西陵的防守一向高度重视,陆逊、陆抗父子二人从来都认为西陵是孙吴的西大门,一旦丢掉西陵,整个荆州不保。
所以,吴国从没有放松过对西陵的控制,经过几十年的经营,西陵城墙坚固,战备充足,可说是固若金汤。
但自陆抗死后,吴帝孙皓昏庸残暴,贪图享乐,国力日渐衰微,因此也就没有听取陆抗临死前的进谏,及时补充荆州地区的兵力,多年来的战争,让西陵这座军事重镇的兵力逐渐削减,防备能力日益下降。
此时,驻守西陵的都督是吴国的名将张政。
杜预挑选精兵,突然袭击西陵。
张政没想到杜预刚刚上任,就突施袭击,根本没有任何防备,被打得大败。
张政是吴国的名将,被杜预来了个下马威,吃了败仗,感到非常羞耻,就隐瞒实情,没有上报吴帝孙皓。
杜预得知此事,趁机行使离间计,把在战斗中抓获的俘虏和缴获的军资,大张旗鼓地送还吴国。
孙皓这才知道张政瞒报军情,十分震怒,气急败坏召回了张政,派武昌监留宪代替张政。
大战在即,吴军临阵易帅,军心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