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英明神武,为何选性格仁懦的李治为继承人,只因此二人

唐太宗英明神武,为何选性格仁懦的李治为继承人,只因此二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4/3/4 5:43:55

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几位之一,在继位之前,他的传奇人生,令后世津津乐道;在继位之后,他更是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如此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堪称帝王的楷模。

李世民剧照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管李世民一代明君,在自己儿子身上,也犯了糊涂。因为在立谁为继承人时,李世民犯了难,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和他的父亲李渊非常相似。李渊也是在立谁为继承人时犹豫不决,才导致“玄武门事变”的惨祸。

就像欧阳修说的“牵于多爱”,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在他继位初期,便立了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年纪轻轻就能熟练地处理政务,并且李世民多次出巡、亲征,都是李承乾在长安监国,并且做得还不错。

李承乾剧照

如此一来,李世民非常欣慰,觉得后继有人。可是,李承乾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他的父亲非常优秀,而他作为继承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被拿来与李世民比较,一旦做得不好,群臣便可能口诛笔伐,而李世民也会失望。

一方面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一方面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优越,李承乾逐渐爱好声乐,并且挥霍无度。李世民继位之后,唐朝已趋向太平,太子李承乾不知道打江山的辛苦,奢靡一些本无可厚非,身为父亲,李世民应该修正他的坏习惯。

李治剧照

然而由于长孙皇后的早逝,李世民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对于李承乾的行为非常纵容,就如现在的父母溺爱孩子一般,这也从侧面助长了李承乾的叛逆。东宫有一位官员叫做张玄素,曾因为向李世民报告他的行为,被他敲闷棍。

之后,李承乾的行为越来越过分,而李世民仍然不及时教育太子,反而处死太子身边的舞女乐师,因为受到父亲长期的溺爱,李承乾不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和父亲玩起了冷战,天天称病不见李世民,更不上朝听政。

李世民剧照

李承乾这种做法,令李世民非常不喜,而有了这种念头之后,李承乾的缺点开始在李世民心中不断放大,除了个人素养之外,李承乾还有腿疾,史书记载,李承乾“腿疾,行甚艰难”。于是李世民产生了换太子的想法。

首先考虑的还是嫡子,李世民共有三个嫡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李泰和李承乾一般聪明,而且他的个人素养高出李承乾很多,在大哥沉迷声色的时候,他和一群朋友编著了一本伟大的地理图书《括地志》。

李泰剧照

而九子李治,性格懦弱,当皇帝,太过狠辣不行,容易成为像隋炀帝那样的暴君,;太过懦弱也不行,容易被篡权夺位。所以李泰是最合适,并且他也透露出让李泰做他继承人的意思,这让李泰非常振奋。

不过,李世民想起自己皇位的由来,不禁有些担心,于是试探李泰,说:“如果你继承了我的皇位,你怎么对待你的弟弟李治呢?”自从知道有机会当太子之后,李泰更为积极,什么事都表现得非常好。

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想表现一番,结果过头了,竟然回答道:“如果我以后当了皇帝,死之前,会把位置让给弟弟李治,并把自己的儿子处死。”其实这个答案非常荒唐,可就是这种荒唐的回答,竟然让李世民感动不已。

褚遂良书法

眼看太子之位就要落到李泰身上,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说了一番话,使得李泰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此人便是以直谏著称的褚遂良,他说:“陛下万岁之后,魏王(李泰)肯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把位置让给晋王(李治)吗?如果陛下想立魏王为太子,还不如自己早点把晋王处置掉!”

褚遂良的这番话,让李世民幡然醒悟,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是他自己,会杀掉儿子,把皇位让给弟弟吗?再加上,前太子李承乾曾经也说过,李泰如果当了皇帝,他和李治的下场肯定很惨。

李泰剧照

李世民最怕自己和李建成的惨剧重演,他思前想后,觉得如果让仁厚的李治当皇帝,肯定不会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其实李治是一个非常老实的人,他根本没有想争皇帝的念头,整个人也显得没有魄力,完全不像英武的李世民。

看着这样一个仁懦儿子,李世民又不禁担忧起来,他觉得,如果让李治继承皇位,李唐的江山很难保住,因此,他又想立吴王为太子。这时候,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名叫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剧照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也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大臣,可以说,李治之前能够成为太子,他有着很大的功劳,而此时当李世民产生了废李治的想法时,他又开始劝李世民,说太子是国之根本,经常换,会引起人心的动乱,并且李治的仁厚,是最适合守成之君,他们这些老臣也会尽心辅佐。

于是乎,在长孙无忌的这番劝说下,李世民按捺住了废李治的念头,结果,在犹豫不决中,李世民去世了,最后,还是李治当了皇帝。果不其然,仁懦的李治没有保住李唐的江山,而是被改姓了武。

所以说,褚遂良的一番话,成就了李治的太子之位,而因为长孙无忌的原因,挽救了李治的太子之位。

更多文章

  • 看到他的头颅,刘邦痛哭流涕,将士听到此人的死讯,通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经典传奇刘邦,王立群说刘邦完整版

    你们知道此人是谁吗?这人正是田横,他自小聪明过人,有着过人的胆识,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不过他却自刎,刘备因此也感到十分伤心,田横的死成为了一件让他痛心的事。田横曾经和项羽交战,在此期间,他出了不少失地,表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作战能力。如此厉害的一个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自杀的呢?田横曾经自称齐国

  • 他从一个小和尚一步步成为了唐朝宰相,却陷入帝后之争,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皇宫从一介和尚成功当上皇帝的人,大家都很熟悉,是明太祖朱元璋,但要问起从和尚当上丞相的人,就很少人知道了。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这位奇人。隋炀帝在江都纵情声色公元608年,位于今天的河南三门峡陕县,出生了一个孩子,家人为他取名上官仪。上官仪出生时,正值隋炀帝大业四年,他的父亲是隋炀帝江都宫的副

  • 真相解密:诸葛亮的岳父可能用计杀死了孙权他爹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就说,要继续八卦荆州另外两位姓黄的大人物,也就是杀死孙坚的黄祖,跟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什么关系呢?今天终于有空了。诸葛亮的这位岳父在正史中的笔墨并不多,只有两处有记载:一是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裴注引《襄阳记》说,黄承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孔明。二是在《襄阳耆旧记》蔡瑁条记载:汉末

  • 原创三国最丑的谋士,给了刘备三个建议,有一个没听就要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盘点三国时期刘备麾下的四名谋士,刘备第一谋士是谁,三国刘备的三大谋士

    剧照庞统与诸葛亮其名,都说得一人者就能得天下,这刘备上辈子服了多少老奶奶过马路才能让这么厉害的两个谋士都愿意为他效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庞统这短暂的一生。庞统虽然有着和诸葛亮相媲美的才华,但是他们两个来到刘备手下效力的方式却有着天差地别。刘备听闻诸葛亮的才华,三顾茅庐想要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光复

  • 上官婉儿:一个跃动于文学与政治刀锋上的传奇女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罪奴到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出身名门,可谓世代显贵,但在唐高宗时期,她的祖父与父亲因被诬有谋反大罪而被处死,尚在襁褓的她从此便背负上了奴隶的身份。说来也奇怪,当年判处上官婉儿祖父和父亲死刑的武则天,居然成为了上官婉儿的伯乐。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天资聪颖,卓有文才,不但废除上官婉儿的奴隶身份,更重用她执掌

  • 他被称为“近代诸葛亮”,是陈赓的搭档,晋升速度无人能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生于太平盛世的人民永远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几乎是全国上下的普通百姓皆生于西方侵略者的压迫之下,也正是因为当时中国上级的碌碌无为,甚至是对西方侵略者们卑躬屈膝,导致中国的劳苦大众饱受磨难,受尽磋磨。世人们并非是不想求助,但是那时的中国在科技与经济水平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面对

  • 李靖灭东突厥,东突厥十数万难民被李世民安置幽州,却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当大隋倒塌之后,整个中原地区再次乱成了一锅粥,当时李渊,也就是李世民他爹及李世民明里代表大隋镇压这些起义军,但是苦于军力不够,后方空虚,又怕突厥偷袭,隧低头结好,顺便求突厥派兵帮助镇压起义军。这好,当国内的起义军镇压接近为声之后,突厥的大BOSS颉利可汗感觉不对头,如果让大唐成长起来的话,这可就

  • 原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武力第一”的吕布为何死于白门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号称三国之中武力第一的吕布。看题目大家可能有疑问了,既然吕布战力无双,那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吕布字奉先,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关羽大家都知道吧?被后人奉为武圣的存在。可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吕布一人力战群英。关羽、张飞、刘备三大英杰联手都只是与吕布战个平手。由此可见吕布确实是

  • 司马懿为何能够夺取曹魏政权?心狠手辣并非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绝对夺不了曹魏政权,司马懿心狠手辣,司马懿怎样夺取的大魏政权的

    第一,阶级立场不同。曹魏政权是个由底层寒族建立的政权,曹操就是寒族出身,当时三大政权全是寒族势力组建,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都是。而司马懿却出身高门,而且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的高门士族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势力,寒族政权的建立在当时是对门阀政治的反动,可谓逆潮流而动,因此都不长久,最终三家归晋,

  • 他整饬吏治,开科举,严惩贪吏,终成开皇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坚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和开皇之治,开皇之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在官员的任命上,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隋灭陈之战后,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终于过去,中国再次迎来大一统时期。战役之后,大量功勋卓越的能臣涌现,按照当时的惯例,理应封赏官职,但没曾想隋文帝杨坚却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对于军功卓越者,理应奖赏,但只能用金钱、荣誉和福利待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