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州市中原区孙庄孙氏溯源:元朝军户后裔,不是洪洞县移民

郑州市中原区孙庄孙氏溯源:元朝军户后裔,不是洪洞县移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2/16 12:12:28

根据明朝兵部《武职选簿》、明朝嘉靖《荥阳县志》、广西柳州市柳江区里雍镇立冲村河表屯孙氏家谱资料和清朝顺治八年(1651)荥阳县《孙家坡土地庙碑记》等资料,孙庄孙氏考证如下:

元朝之前的孙氏历史没有考证。元朝,孙氏在荥阳县不是显贵,史籍鲜有记录。现在能找到的记录为明朝嘉靖《荥阳县志》记载的槐东保孙成、孙麒。

元朝,军户是军队的主要成分,今中原区刁沟村回民海姓,是元朝的军屯的军人后裔。军屯地在今二七区马寨镇南部高地,今坟上村、水磨村、刘胡垌及其附近。

槐东保孙家,居住在荥阳县城东三十里铺南彭村(清嘉庆年间,瓦屋孙孙玺官居县丞,改瓦房,故改称瓦屋孙),也在这个区域。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次年,荥阳县槐东保孙成就参加军队,参与镇压红巾军起义。说明,孙家是元朝军户。后孙成投靠朱元璋的军队,以柳州卫中左所百户(从五品)身份到今广西柳州落籍。

孙成的儿子孙彬、孙子孙麒(一说孙麟)世袭百户。明代景泰、天顺年间,孙麒因为屡立战功,当上了都督同知(从一品),封骠骑将军。他的父亲、祖父也因此而被赠予“骠骑将军”荣衔。明朝时期孙家为柳州望族。明朝末年战乱,孙氏迁至河表屯。清代康熙年间局势安定下来,族人开始建设家园,其后又在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不断扩建。鼎盛时期,孙家大院的整体建筑规模曾达5000平米左右。在此不多叙述。

明朝中叶,明朝周王府大量圈地建王陵,荥阳县南彭村成为周王府的陵地,有明太祖的八世孙原武温穆王和元配夫人张太妃的合葬墓。南彭村居民有些成为明朝周王府的陵户,专门维护陵墓,有些四散。

孙氏六世祖孙云迁居南彭村东南孙家坡(今中原区马庄村孙坡)。明末荥阳孙氏十二世献美、献瓒(贡生)弟兄又从孙坡(今圈里),迁居须水东北一里许豫陕官道北创建村落。清康熙年间,孙献美的儿子孙肇起、孙祥生又迁御寨西灵椿台上,定村名灵椿岗。同一时期,孙献瓒之子孙炌(kài)迁居梁陈庄村西,村名孙庄。后梁陈庄、灵椿岗、孙庄、火神庙,合称孙家庄,简称孙庄。

清朝顺治八年(1651)荥阳县《孙家坡土地庙碑记》,记载有孙家坡孙氏第一世至第十二世世系表,共孙氏12代先祖的名讳。结合明朝兵部《武职选簿》、明朝嘉靖《荥阳县志》对孙成家族的记录,说明,明朝之前,槐东保孙家已经在此定居。民间所谓槐东保孙氏是明朝初年山西省洪洞县移民,并无依据。

清朝乾隆年间,孙氏创修家谱。不知何故,家谱所谓孙庄孙氏是山西省洪洞县移民。后来的《孙氏谱牒》和《须水东顶庙碑记》,根据家谱所谓洪洞县移民,讹误相传。本次编修《孙庄村志》,笔者查阅多方资料论证,确定为孙氏元朝时期,就在槐东保定居,和明朝洪洞县移民无关。(宋元明)

孙庄原属荥阳县,1953年,划入郑州市郊区,1987年划入郑州市中原区至今。

2015年11月版《须水镇志》54页“孙庄”条目记载:据该村《孙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十八年(1753),原孙坡村的孙氏贫民迁此定居。

查孙庄《孙氏家谱》并无此记载,家谱记录先祖始迁时间,也很难准确到某一年。孙庄孙氏始迁祖弟兄也不是贫民。

二、孙氏家谱

孙氏宗祠字辈碑文记载孙氏辈数乃孙树之所定:

钦源秉熙耀,铭治葆骏传;钟汝麟凤报,锡鸿荣兆埏。

宗派二十字,取五行相生之意,承先志也。限自十八世为始,每世命名俱用派中一字以统之。除源、骏二字假于名字之下,余均冠于名字之上,按世挨用。族中命名,不许犯派中字样,此二十字挨用完时,再起派字,可不必限用五行偏旁也。

孙姓:从未衰落,枝繁叶茂!

孙氏家族最早史书记载的名人是他!

孙氏家训:仅40个字,孙家人都来看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拥有多少权势?真相令人咋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中有记载,李渊在太原起兵,首谋是李世民和刘文静,李世民骁勇善战,每战必胜。李世民为唐朝的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李渊许诺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登帝后立建成为太子,既失信于李世民,让其有怨气。又使太子心生惶惶,怕自己的太子地位不保,开始处处对付李世民。以致后来发生玄武门之变。那我们来看

  • 郑和下西洋收获很大,为何他一死,航海行动就被明朝皇帝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尺寸在古代是什么水平呢?在几百年后,北洋水师号称是亚洲第一水师,其“定远”号军舰长度为91米,宽度为19米,较郑和的宝船整整小一大圈。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日本的“凤翔”号,飞行甲板长168米,比郑和宝船稍长,但其宽度仅有22米,远远小于郑和宝船。可见,郑和率领的明朝海军,无论是在舰队规模,还

  • 此人究竟有多厉害?主动投靠李渊,李渊却只敢封官,不敢放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带着次子李世民开始了漫长的计划,他们先招贤纳士,文者建言献策,武者战场杀敌。虽然大多数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被李渊父子接纳了,但还是有两个人被拒绝,他们分别是李密和单雄信。单雄信是兵败之后投降李世民的,在此之前,瓦岗山的猛将们早已转向了秦王,唯独单雄信继续呆在了瓦岗山,因此这次兵败投降,李世民并没有

  • 追寻历史第3天:明朝历代帝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2、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姓名庙号谥号简称/谥号全称年号陵墓朱百六德祖玄皇帝-追尊祖陵朱四九懿祖恒皇帝-追尊祖陵朱初一熙祖裕皇帝-追尊祖陵朱五四仁祖淳皇帝-追尊祖陵朱元璋太祖高皇帝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

  • 安史之乱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别忘了那个始终站在安禄山身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史思明前期只是安禄山部将之一,后期是叛军首领。史思明做叛军首领的时间在整个安史之乱中比安禄山还长,所以才安史并称。主要因素是安史之乱是个持续八年、后续余波超百年的复杂事件,涉及众多人物和重要事件,不是对此有兴趣的人可能并不熟悉大致的过程。只对前期安禄山起兵、占据洛阳,接着哥舒翰战败潼关失守,叛军占据

  • 连中三元的宋朝名相王曾,智帮落难人家,好人必有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名相王曾简介,北宋连中3元的人,南宋十大名相故事

    本故事发生在宋真宗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王曾获得了解元第一名,又获得乡试第一名之后,就独自一人赶赴京城 东京汴梁 (今河南开封),去参加礼部的廷试。到了汴梁之后,他就找了个驿馆,安顿了下来。这一天,他路过甜水巷,忽然听到一对母女在巷子深处抱头痛哭。王曾正值二十多岁的才俊之年,又天性善良耿

  • 安史之乱,唐军人数远超安禄山,为何还会长安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63年,祸患平定,唐玄宗退位,以太上皇身份入蜀,太子李亨登基,在这之前,是于马嵬坡下绞杀杨贵妃,杨国忠被分尸。唐初尚武,自李世民开始,辽东地区,吐谷浑以及突厥全境均被平定,中华土地上从南北朝开始,达到了大一统局势下又一次全盛。游牧民族为了向大唐表示敬意,以“天可汗”称呼太宗皇帝,这后来成为唐初

  • 这几条计策要完成,可挽救明朝,却被崇祯帝办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皇帝为什么没有挽救明朝,崇祯皇帝如何防止明朝灭亡,明朝崇祯皇帝主要成就

    所以一上任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皇帝事业中来,先是收拾了宦官魏忠贤把权力收了回来,然后准备大张旗鼓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国家大事,想要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自己家的江山恢复成自己祖先朱棣那样的时代。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依然非常残酷,即便是他起早贪黑的处理工作,但也没能挽回自己家族的命运,

  • 这位明朝皇帝,为大明王朝续命160年,打起仗来比朱棣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无数优秀帝王,若无此类帝王帮助,古代社会发展之路将遭遇重重阻碍,当后人对此类英明君主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亦将为其雄才武略感慨不已。可并非所有英明君主均能得世人熟识,明朝年间,一位君主的真实才能便被严重低估。基于这一明朝皇帝相助,大明王朝得以续命160年。这位

  • 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之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之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特展佳展回顾陈皓分享“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白居易的诗句为线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策划推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即是此系列的首展。本次展览展品共计230余件(组),其分别来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