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做下3桩事,奠定大唐朝王朝之锤,后世没有一个皇帝办到!

李世民做下3桩事,奠定大唐朝王朝之锤,后世没有一个皇帝办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4/2/15 2:44:08

这第一件事就是生吃蝗虫。在古代农业社会,老百姓最怕什么?当然是天灾人祸,这天灾以水灾、旱灾、雪灾、蝗灾为主,其中蝗灾是很恐怖的,漫天飞舞的蝗虫像风暴一样席卷农田,所过之处,农田为之一空。蝗虫把粮食都吃光了,农民就没粮食吃了,因此蝗灾一般都伴随着饥荒。

要说这吃蝗虫,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还是一个习俗,饲养的蝗虫以其高蛋白的特性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还是一些宴席上的高档菜肴。在古代荒年,蝗灾地区的百姓也会捕捉蝗虫做食粮。蝗虫吃庄稼,我们就吃它,吃蝗虫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但这事放在一国之君头上就很让人吃惊了。

当年天下闹蝗灾,使得百姓颗粒无收,流民遍地。唐太宗闻讯到乡下去视察民情,见此情景也是气愤不已。当即下令,让侍卫抓几个蝗虫过来。面对抓过来的蝗虫,唐太宗说:“宁可让你们吃我的肉,也不能祸害老百姓的庄稼。”于是,他就当着大家伙的面把活体蝗虫塞到嘴里,大口咀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这一幕把大家看呆了,就算是乡下人也不会生吃蝗虫,唐太宗的做法让老百姓无比感动,也就更爱他了。

这第二件事就是怕魏征。这事说起来可有意思了,皇帝居然还有怕的人。其实这就和学生怕老师一样,在魏征面前唐太宗就是学生,每当魏征开始“训话”,做皇帝的也头疼,古代的御史绝对是每一个皇帝时刻想要下大狱的人。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小鹰,正在把玩。突然听说魏征来了,他就把小鹰藏到了衣服里,这一幕像极了我们上课玩手机然后老师下来走动的画面。如同老师洞若观火一般,魏征早就看到了唐太宗的举动,他在汇报事情的时候故意把时间拖得很久,结果,等魏征走后,唐太宗把小鹰拿出来一看,小鹰被闷死了。由此可见魏征这个“老师”把皇帝管得有多严。

魏征还在很多场合公开驳斥过唐太宗,让皇帝有时都下不来台。这事要搁其他人,魏征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唐太宗也确实动过杀他的念头,还是因为有个贤内助长孙皇后帮魏征说了好话,才平息了唐太宗的怒火。之后该怎样还怎样,魏征再放肆唐太宗也没怪罪过他。可以说这种君臣关系也是难得,有力的维持了唐朝欣欣荣的局面。正是由于对魏征的“畏惧”,唐太宗少犯了很多错误,也顺利开辟了贞观之治。

这第三件事就是释放囚犯在农忙时节回家,然后让他们自己回来继续服刑。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那么多盗贼就这么放回家,谁还会乖乖回来蹲大牢?是唐太宗糊涂了还是唐太宗以为盗贼都是糊涂蛋呢?两个都不是,事实证明是我们狭隘了。

当年唐太宗在翻看卷宗时发现被捕下狱的很多人犯罪都是被逼无奈,但又必须服刑。而当时正是农忙时节,这么多劳动力待在牢里服刑,农活的重担只能压在妇女儿童身上。于是,唐太宗就做出了这个惊人的决定,他一共释放了超过三百位罪犯,允许他们回家收田,并和他们约定当年的秋天重新回来服刑。这件事遭到了大臣反对,但唐太宗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三百名罪犯被释放回家,参与农忙。当年秋天,三百名罪犯一个不少全都回来了,此事就此成为了一个佳话。不得不说我们古人的素质真高,很珍视信誉。而唐太宗之后再也没有人这样做到过了,不得不说,这是属于千古一帝的独特魄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忠贤对明朝的作用有多大?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就垮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刚杀了魏忠贤,大明为什么就垮台了?这里边到底有什么故事存在?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身为明朝开国皇帝,为了防止唐宋时期外戚干政问题,立下祖训,严禁外戚参政。朱元璋虽然说断绝了外戚干政的隐患,但宦官擅权的乱象依旧没有完全杜绝。朱元璋生前留下严禁宦官干预朝政的旨意,但后世

  • 有多少人知道:唐朝有3次玄武门之变,但根本不在一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01改变唐朝命运的3次玄武门之变,在3个不同地点发生众所周知,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发起的杀害他哥哥与弟弟的玄武门之变,是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公元705年,由宰相张柬之发起的杀死张易之、张宗昌兄弟,逼武则天让位于李显的玄武门之变,是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公元710年,由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起的消

  • 魏忠贤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大的权势?他的死加速了明朝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当中皇帝如果想下达什么命令,必须通过朝廷当中的决议,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命令下发下去,在大部分情况下朝廷当中的官员和皇帝都能够一起为了百姓的福祉和生活做努力,但是当朝廷当中发生严重党派斗争的时候就会出现特例,因为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官员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考虑。正是由于这一个原因所以导致当时皇帝

  • 有人说“终唐一朝,盛不及隋”,唐朝真的不如隋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隋朝为什么叫隋唐,隋唐指隋朝还是唐朝,唐朝全盛时期人口不及隋朝吗

    唐朝开国20多年了,还在吃隋朝的粮食,这20多年过了保质期的粮食也不知道唐朝哪个会去吃。至于世界公认最强,我也不知道是哪个世界公认的,是不是在那个世界里面,海外侨胞住的地方都不叫唐人街,叫隋人街!这几年隋朝吹捧的莫名其妙的有点多,这套逻辑也是网上满天飞。“终唐一朝,盛不及隋”,这个论点非常炸裂,但是

  • 魏忠贤临刑之际告诉崇祯了一件事,能延续大明朝,可是他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是怎么搞倒魏忠贤的,崇祯杀了魏忠贤的后果,为什么说崇祯杀完魏忠贤后悔了

    所以就会有着很多的疑点,接下来就由小编带领大家,用手中现有的钥匙去开启古代的历史大门。明朝末期,由于先帝突然驾崩,崇祯皇帝登基。据史书叙述,朱由检登基之前就非常痛恨魏忠贤,觉得他是大明王朝最大的蛀虫,早有干掉他的意思。在他登基之后,果然马上就开始了对魏忠贤的行动。在崇祯帝登基的第二天,他就让魏忠贤吃

  • 晚唐最有机会翻盘的皇帝,初见成效时却突然暴死,唐朝因此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划分,唐朝死得最惨的皇帝,晚唐风云

    就在这样的局面中。出现了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出现本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唐江山。可他却突然死亡。他突然死亡的原因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办法知道了。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是唐朝的第15代皇帝武宗李炎。其实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但是皇帝死后,内宫宦官和一些人勾结篡改了圣旨,把他立为了皇太弟。由此他变

  • 高科技还原宋朝皇帝面容,赵匡胤跟想象中一样,最帅的竟是这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赵匡胤的真实身份,宋朝赵匡胤,赵匡胤北宋历史视频

    但这并不能改变北宋的结局,宋徽宗宋钦宗一同被金人带走,北宋统治就此结束,宋徽宗也被圈禁至死。从还原的AI相貌中就可以看出,宋徽宗是一幅养尊处优的富态容貌,的确跟他的生平很符合了。他追求奢侈,采办"花石纲"将天下珍奇异宝网罗一空;他任用奸佞,使得朝政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靖康之难"的爆发。

  • 明朝不许老百姓吃猪,唐朝不许吃鲤鱼,皇帝就这么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可以说他的命令就是规矩,就是法律,谁也不得违抗,即使这命令不合理、不正确。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向全国发布了一道“禁猪令”:“养豕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爵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

  • 饱受压迫的大宋朝最安逸的四十年,全是因为仁宗皇帝的治理有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仁宗简介,四大仁宗是哪四位,宋仁宗统治下的宋朝有多优秀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朝代,就和上面所说的两个朝代不一样了,首先这个朝代非常的富有,比前两个朝代都要富有许多,而且在这个朝代之中,我们国家的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个国家唯一一个不好的地方,也是让后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这个朝代在军事方面上实在是太弱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士兵本身

  • 时隔一百多年后唐朝凌烟阁才迎来新成员,军功卓著的他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当时的很多人很非常地渴望能够建功立业然后获得进入凌烟阁的资格,但是这个目标真的是太难了,导致在凌烟阁设立后的一百多年里,凌烟阁里面的画像还是二十四张,没有人能达到里面的人当年的高度。但是历史总是会被打破的,在一百多年后,凌烟阁终于也迎来了它的新一批功臣,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