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没有台风帮忙,日本早就被元朝消灭了?别过分神话元朝啦

若没有台风帮忙,日本早就被元朝消灭了?别过分神话元朝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6 更新时间:2024/1/26 1:51:32

从十三世纪初期开始,蒙古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很快便击败了金国这一强敌,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的主宰者。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蒙古铁骑迅速席卷整个欧亚大陆,除了南宋还能勉力支持之外,大多数国家都被他们摧枯拉朽一般地击败了。

蒙古骑兵浮雕

像高丽这样的小国家,更是直接对蒙古俯首称臣,这让蒙古帝国成为了东亚地区的绝对统治者。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他也派出了使者去到周边各个国家,要求他们对自己俯首称臣。

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归附,唯独日本接连杀死了元朝的使者,这让忽必烈大为光火,在几年内接连发动两次大规模东征,但最终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有人说蒙古的溃败是因为两场台风,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元日战争

一、蒙古远征日本的原因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从唐朝开始便和中原朝保持是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唐朝时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化交流方面,中国的先进文化随着一批批遣唐使去到了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了宋朝的时候,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那是日本国内的文化体系逐渐成型,因此他们与中国之间的来往开始向贸易方向转变。而宋朝又是一个十分重视商业发展的国家,因此在两宋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政府之间的关系也颇为融洽。

宋代商船模型

不过随着蒙古势力的崛起,南宋政府开始将国家的重点迁移到军事领域,这对中日两国的贸易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由于日本政府的经济对于南宋贸易还是比较依赖的,这自然会引起当时日本政府对于蒙古人的不满。

而且忽必烈遣人送来的文书,名义上是要日本向元朝称臣,实际上是希望日本能够多多纳贡,这让日本更加抵触元朝政府。

当时日本正处于镰仓时代,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幕府将军惟康亲王并没有实际权力,真正掌权的是北条氏。而忽必烈在向日本发布檄文的时候,年轻的北条时宗才刚刚继承家族的权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统治者,他明白自己必须要树立威望,一旦他直接向元朝政府称臣的话,那么自己和北条氏的统治基础就会出现动摇。

北条时宗剧照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日本方面在接到忽必烈的文书后并没有给出任何反馈,甚至还公然杀死了元朝派来的使者。

忽必烈得知此事之后,对于日本的态度十分恼火,但这时忽必烈还不想直接动武,在后面几年里他又屡次派人前往日本,不过依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

在这段时间里,其实元朝和日本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可能发生的战争了。

日本方面知道元朝肯定会用朝鲜半岛当作跳板,便加强了与其临近的九州地区的防御力量,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大量防御要塞。

而忽必烈也派出了一支部队前往高丽国内做战前准备,不过当时的高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根本没有办法为忽必烈的大军提供足够的给养,为此他们不得不返回国内重新整顿,这无疑为日本提供了更长的准备时间。

二、元日战争结果

直到忽必烈第一次遣使日本的六年后,元朝的军队才终于在高丽合浦集结完毕,为了征服日本,忽必烈共派出了超过三万人的部队,并准备了几百艘船只。

忽必烈剧照

这支队伍首先袭击了日本的对马岛和壹岐岛,当时日方在海岛上的防御兵力大约只有数百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元军的攻击,很快就败下阵来。

在占据这两个岛屿之后,元军的船队便一路挺进到了波多湾,然后大军便从这里登陆,正式与日本守军交战。

在两军初次交锋的时候,元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元朝的军队大都经过了良好的训练,他们在战斗的时候能够保持密集的阵型,这让擅长单兵作战的日本武士丝毫没有施展的空间。

在战斗中蒙古士兵的弓箭也发挥了极强的杀伤力,相较于日本人的弓箭,蒙古人的箭矢更短,射程也更远,虽然杀伤力上稍有不足,不过蒙古人会事先在箭头上涂满毒药,这让日军伤亡枕藉。

今天的博多湾

更重要的是,蒙古军队还能够熟练运用火炮这样的重火器,其产生的爆炸和声响让日本守军吓得魂不守舍,大量士兵在正式交战前便被吓到溃退,这让元朝军队取得了一场大胜,日军只得回撤到太宰府水城据守。

不过元朝士兵在之后的战斗中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习惯了在平原上作战的士兵对于日本的山地束手无策,在这里集团作战无法施展,火器的威力也大打折扣。

日本守军凭借着对于地形的熟悉屡屡骚扰元军部队,这让他们始终没有办法突入到九州岛的腹地。

在战局僵持不下的时候,日本海域突然刮起了台风,这次大风将停靠在波多湾中的元军舰艇摧毁大半。

元军将军立即做出了撤退的命令,元日战争的第一次战役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日本九州地区山地林立

在之后的几年里,日方由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所以对于元朝政府的态度更加嚣张,不过由于忽必烈当时正忙着与南宋开战,才没有再次出兵日本。

直到南宋灭亡后的第三年,忽必烈才终于发起了第二次大规模东征,这次他不但从高丽发出了一支几万人的部队,还从宁波派出了一支由十几万人组成的大军,想要一举攻陷日本,将日本纳为自己的一个行省。

不过,日军在面对着元朝大军时,并没有丝毫怯懦的表现,在元朝军队还没有靠岸的时候,他们就屡次派出战船攻击元军,虽然日军使用的战船远小于元朝的战舰,但是日本武士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这让元军的集结受到了影响。

被台风摧毁的元军战舰

在元朝两路军队刚刚集合到一起的时候,他们选择在博多湾登陆,但结果依然和上一次一样,他们依旧没有办法突破日军在九州山区布置的要塞和防线,最终只能退回海上。

就在这时著名的“神风”袭来,元军的战船损毁严重,不得不程返航。

在遭遇了两次重大失利之后,忽必烈也放弃了继续进攻日本的打算,元日战争在持续了七年后终于告一段落。

三、神风真的重要吗?

在如今的互联网文章中,有许多人声称如果日本不是依靠台风的帮助,其很有可能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被灭国了。

不过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就知道这样的理论是并不成立的。

首先元日战争并不是单纯的海战,在两次战役中元军都曾经成功登陆过,并和日本的地面部队进行了战斗。

其中除了在初次接战中取得优势之外,元朝军队在日军面前并没有取得太大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山地让蒙古军队很不适应,而且他们事先也修建了不少防御工事,这都加大了元军地面推进的难度。

元代蒙古骑兵

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元军又不能直接撤退,他们只好在博多湾一带与日本守军展开拉锯战。

这种战争比拼的就不仅仅是双方的战斗力,更是两者后勤能力的较量,在这个战场上元军是毫无疑问的弱者。

他们的军队数量要远远高于日军,而且元军通过船只运送来的物资也十分有限,就连元军一直使用的劫掠战术也无法在日本施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靠近九州腹地的村庄。

眼看着物资补给一点点耗尽,战士的士气之低沉也是可以想见的。

最关键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元军派出的军队里有大量的汉族以及高丽士兵,这些人的国家才被蒙古征服不久,他们的心里本就对元朝政府怀有不满,再加上元朝成立之后依然实行着残酷的民族政策。

这一切都让这些战士不愿意为元朝政府作战,战斗力变得十分低下。

而且根据现代史学的考证,当时制作战船的汉人船工们也有相似的心理,因此他们在制作战舰的时候并没有采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战舰的设计上也被故意留存了一些缺陷。

这种战舰能够在河流湖泊等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但是到了大海上却无法抵抗猛烈的海风,这也是为什么神风过后元朝舰队损失惨重,而日本战船却几乎没受到影响的原因。

日军乘坐的小艇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元朝军队在面对日军的时候,一没有足够的战斗力优势,二没有合适的进攻战术,而且在后勤补给和军队士气上也存在致命缺陷,这让他们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处在劣势位置。

因此这场战斗即使没有神风搅局,最终的胜利者应该也是不会改变的。

至于日本为什么会如此强调神风的作用,很有可能是以此来让国民相信天神是和自己站在一边的,这不但能够提振民族自信心,也可以让封建政权更加稳固。

然而事实上这场“神风”对于元日战争的影响力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更多文章

  • 苗族第一名将,元朝若按其安排,干掉朱元璋毫无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打元朝后的蒙古人,朱元璋怎样灭掉元朝,朱元璋打陈友谅元朝干嘛去了

    在中国的众多民族中,苗族绝对算是一个大族,历史悠久,分布极广,但在历史长河中,却少有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将。笔者曾与朋友列举各族名将,说到苗族时,竟一时语塞,最熟悉的只有上古时苗人的老祖宗,与炎黄争天下的蚩尤。在元末,苗族中涌现出一位名将,其组建的苗军威震东南,可算得是与北方的察罕帖木儿为一时双璧,而

  • 聊一聊明朝宫廷画的发展,明宣宗时期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宫廷画在宋朝时发展到顶峰,后来的明朝、清朝,其宫廷画从形成到发展,都受到了宋朝宫廷画很大的影响。不过真正拥有完备的画院机构的,只有北宋时期的翰林图画院,明朝和清朝相关的机构,都不是一个完备的机构组织。不过在明朝时,宫廷画还是发展得很好的。明朝初期的统治者朱元璋,崇尚节俭之风,但对必要的文化发展,还是

  • 背黑锅我来 送死你们去 元朝灭亡时元顺帝就逮着这家亲戚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顺帝活多大,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出处,元朝灭亡后的导火索

    元顺帝这个名号来组朱元璋,意思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讽刺元顺帝溜得快。元顺帝这个人很聪明,是一个聪明绝顶、自私自利的昏君,不光坑普通百姓,紧要关头他连自家亲戚都坑,在大都城被明军逼近时他还不忘坑自己亲戚一把,被元顺帝坑惨的亲戚都是元朝镇南王一脉,这家一家老小都被元顺帝坑死在大都城。元朝的第一代镇

  • 老贼秦桧死了66年后,他的三个子孙为了保卫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当着宋高宗的面,秦桧“无一语,惟流涕而已”,伪装出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然后,在他的授意下,他的儿子秦熺向宋高宗哭拜于地,提出一个请求:“请代居相位”,请求让他接替父亲秦桧的宰相之位。秦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想到自己临死导演的这出戏捅了大篓子。宋高宗放手重用秦桧数十年,眼看他专权擅政,已经渐生

  • 美国发现明朝圣旨,看完内容后,专家一脸不可思议,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千百年岁月悠悠而过,各朝各代的无数圣旨早已在历史齿轮中碾落为尘,只有极少数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有的存于博物馆中,有的流落民间海外。最近,根据美国当地一家报纸杂志的报道,在美国南部的一位华侨手中,就发现了一份明朝正德皇帝亲手写成的圣旨。经过当地有关部门跟工作人员的鉴定,大家一致认为这份圣旨是明朝真迹,是

  • 罗星汉:东南亚毒枭,美国称他是海洛因教父,祖上竟是明朝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位于泰国、老挝、缅甸的边境交界点有一个独特的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使得前面三个国家都对该地区放弃了主权,使得其成为著名的“金三角”三不管地区。无人管,就会导致别有用心的人无法无天,故此金三角一带长久以来都是毒枭滋生地,该毒枭以毒资来组建眷养军队,组织当地人在种植罂粟,生产出害人的毒品远销世界

  • 秦桧延续了宋朝百十年江山,宋体字也是他发明的,除非他会穿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的对抗秦桧卖国求荣并不假,但主和派并不一定,因为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初读南宋史时,都简单地将主和派归结为卖国贼,将主战派归结为保国贼,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很重要,“简单”的“全部归结”,说白了,主和派并不都是奸佞之辈,所谓“全部归结”只是为“战争”作准备,而主战派中也不乏以主战之名行误国之实的奸臣

  • 确信这不是明朝嘉靖戊午年的密度描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自明朝正德(1506一1521)至万历初期(1573—1593)的八十多年时间里,明代社会进入一个转型的时期。与此相呼应,也出现了传统历法研究的转型。这种转型,突出表现出三个特点,首先是研究主体由以钦天监历官为主转向了以钦天监外的士人以及民间学者为主,出现了唐顺之、周述学等在历法研究方面有所成就的历

  • 破鼓万人捶,明朝在辽东除了后金还有什么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金攻打辽东,女真和后金,后金与清朝的关系

    从整个明代的历史发展来看,整体实力水准还是不俗的,对于周围国家影响也很大,但是为什么没有掌握住辽东地区。我觉得有几个因素。首先是当时辽东的最高军事长官是李成梁。对于李成梁这个人,一般人会想到他在同一时代的戚继光,两人都是当时明朝关外的军事支柱。明朝派遣抗倭成功的戚继光守护北部的边疆,成为了蒙古人难以

  • 硬碰硬!看徐达同志怎样对付元朝凶悍无比的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时期徐达简介,元朝蒙古骑兵有多残忍,元朝骑兵为什么那么强

    虽然今天是周六,但是很多人还是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年过完了,家里人有没有催婚啊?硬碰硬!看徐达同志怎样对付元朝凶悍无比的骑兵 在中国那么多年的打仗历史上面,骑兵就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兵种,因为他们威力很大杀伤力还强,而且一个别的没有什么攻击性的人如果在马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所向披靡,组建出一个非常有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