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开国天子夏启,登基前经历了一波三折,终于成功上位

夏朝开国天子夏启,登基前经历了一波三折,终于成功上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2/4 12:26:00

剧照:女娇

作为禹的儿子夏自然也享有了一定的权利和地位。大禹即是夏后氏的部落首领,也是天下共主,所以说夏启将来不一定能够继承父亲成为天下共主,但是作为儿子一定能继承父亲成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掌控着强大的夏后氏部落,即便不是天下共主,其实也与天下共主没什么区别。在大禹那个时代,王权已经逐渐产生,并且生根发芽。以前是公有制,大家有什么东西都平分。这个时候的天下共主就像是一个裁判。但是,随着王权的出现,天下共主掌控的权力就更多了,意味着公有制逐渐演变成了私有制。简单说就是人开始变得自私,想着能多占据一些东西,比如多囤土地,多娶美女。这个制度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这个人。比如人的欲望,有的人能成为好人,有的人成为了坏人,就看怎么控制自己的欲望。公有制也好,私有制也罢,需要掌权者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总之,那时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过程是很漫长的,传统不可能瞬间倾覆。

剧照:大禹

就选择共主这件事,大禹之前都是推选产生。等大禹年纪大了,群臣也要推举一个人来继承。最开始大家推举了皋陶,他是上古年间四圣之一,曾经辅佐过大禹治水。掌管着刑法,后世尊称他为司法始祖。可惜他身体不好,帝禹二年就去世了。群臣又推荐了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伯益。他也曾经辅佐过禹治水,并掌管着驯兽 ,是畜牧业的祖师爷。这个时候夏启在干什么呢?第一种说法是夏启也曾经被群臣推荐过当继承人,但经过群臣考量,夏启的功劳没有伯益大,导致竞选失败,最后还是伯益继承了禹的王位。当然,历史的记载也有不同说法。伯益继位后,觉得夏启掌控着夏侯氏部落过于强大,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他率先行动把夏启囚禁起来。结果夏后氏部落的人起兵造反,把伯益的推翻了。按照这种说法,夏启是被动反抗,反抗的主使之人还不是他。后来夏启登基,就像赵匡胤黄袍加身那个意思。第二种说法是伯益继位后,夏启直接带着兵把伯益给杀了,也就是抢夺政权。第三种说法是大禹为了让儿子登基,他提前布局。大禹的确在活着的时候,任命伯益为继承人,但是同时也让夏启成为了朝廷重臣,并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伯益虽然登基了,但是群臣都不支持他,等于早就被架空了,于是主动把这个位子让给了夏启。按照这种说法来看,大禹就是个阴谋家,父子二人把伯益放了鸽子。无论哪一种说法,最后的结果都是夏启取代了伯益,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

剧照:密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7座战国墓6座被盗,抢救性考古挖掘后,出土2把“雌雄双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1965年,考古家在对望山楚墓群进行排查时发现一处山包上的7座战国大墓已经有6座被盗,有些盗洞是古代的,但也有盗洞是建国后才发现的。考古家意识到,此墓中的文物可能被盗掘一空,获得批准后对这7座战国楚墓中唯一幸存的一座进行了抢救发掘,挖掘的这一座古墓后来被称为“望山1号墓”。[var1][

  • 还原真正的姜子牙老婆:不叫马招娣,改嫁卖肉的,最终羞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马招娣大结局,姜子牙和招娣真实历史,姜子牙到底有多爱马招娣

    历史上有许多小说传记,他们虽然有虚构成分,但是当后人捧起这些书时,总能看的津津有味,而说起《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当初钢蛋更是爱不释手,里面的姜子牙堪比天神下凡,运筹帷幄,帮助周王朝建功立业。书上说姜太公的一身才能,得益于师傅是元始天尊,学成下山后,结拜兄弟宋异人作为媒人,给他介绍了老婆马氏,后来由于

  • 在《宋史》书中的三佛齐国,为何热衷朝贡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宽广的大海之上,群帆点点,这片自隋朝逐渐慢慢繁华起来的海洋,快要迈入一波更为繁荣的高潮,而随着着此次的改革,在《宋史》书中逐渐反复出现起一个国家的名字,那就是—三佛齐国。三佛齐国,我们在读《宋史》时会经常读到这一国家赶来朝贡的信息,而这一国家也以其特别的名字,给我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记忆。[var1]

  • 清华大学获赠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夏朝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的横空出世,不仅让一度否定商朝存在的西方学者哑口无言,而且为商朝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不过,与商朝相比,同样被疑古派质疑的第一王朝—夏王朝,至今仍未发现可以自证的文字证据。既然夏朝的文字还没有被找到,那么如果能从商朝留下的甲骨文中找到关于夏朝的记载,不是同样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吗?然而

  • 考古证实的夏朝,真名是不是夏?天文测算大禹建国时间有Bug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每一个朝代的国号(名字)都由本朝开国君主拟定并昭示天下,寓意改朝换代。而朝代名字或源自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封号,或出于宗教等目的择吉字作名。比如商朝这个国号,周武王在牧野战后曾兴奋地告祭上苍“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里的大邑商就是周人对商朝的称呼,并且殷墟

  • 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为何匈奴却消耗了汉朝1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国作为一个小国能够打败匈奴,但大一统王朝西汉却很难击败匈奴,用了一百年的时间,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击败匈奴。造成这种落差现象的原因,其一是汉朝初定,国力不足,其二是匈奴的冒顿单于开疆扩土,使得匈奴的实力大幅提升。(一)西汉建立在乱世之上,百废待兴其实比较国土面积,大一统的西汉王朝是远远

  • 曹魏初伐公孙渊为什么派毌丘俭出场?(揭秘魏国的权力鄙视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孙渊之死,曹魏简介,丘俭是谁

    自226年继位后,八年时间,曹叡经受了吴蜀两国轮番北伐。蜀汉:一共对魏用兵六次街亭之战上部,诸葛亮首次北伐的初期形势到底有多好?(数万蜀军拿不下祁山背后的原因)街亭之战中部,丞相为什么选街亭进行阻击(除马谡外蜀汉无将可派的根本原因)街亭之战下部:马谡到底在想什么?(丞相北伐唯一一次大溃的背后原因)诸

  • “纵身投江”只为祭屈原,网友口诛笔伐,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2020-06-26 11:35:02“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在一句悲壮的大声疾呼之后,“屈原”身穿黑色汉服带着悲愤之气,大义凛然地跳入了四川省西昌市海河里。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指正,屈原当时跳的是汨罗江,明明是在湖南省境内,怎么会跑到了四川?没错,这个在四川跳河的“屈原”,并非我

  • 从西周开始到清朝:想要治理好人民,就需要先治理好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里面,每个朝代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权力的划分。从古至今,中国都是出于一种官员政治的治理之下的,这样就使得权力在官员之间更加的明显。权力是会让人感觉到膨胀的,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很多的官员可能就会被诱发处自己内心的贪婪,从而导致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从西周开始,直到清朝,甚至到

  • 长平之战后,站在白起与秦昭襄王的位子上来讲,谁的眼光更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之间的局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下一刻某些国家将会不存在。局势就是这样的走向,到了战国中后期天下局势与其说秦对山东六国,还不如说是秦赵之间的对决。有关秦赵对决中的转折点想来大家也是十分的明白的,就是战国末期重要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var1]其实在这场战役中白起与秦昭襄王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