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4/1/23 21:59:34

他,就是苏威。

苏威出身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北周第一名臣苏绰,他堪称是宇文泰的“王猛”。他的英年早逝,让宇文泰痛哭不已。彼时苏威才刚刚五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

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美阳县公”的爵位,以及良好的家族名声,少年时期的苏威以孝顺和学术著名,引起了贵族圈的瞩目。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苏威人生的第一次生死考验很快就来了。

第一次杀机:成为权臣宇文护的女婿

当时的朝政掌握在权臣宇文护的手里。大冢宰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接受了托孤重任,却因贪恋权力,接连杀了宇文觉元廓宇文毓三位皇帝以及赵贵独孤信等朝廷八柱,可谓权势遮天。

宇文护见到谦谦君子的青年苏威,又因他是苏绰之子,对他颇为欣赏,竟然执意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新兴公主嫁给他。

换做一般的贵族子弟,能做“事实皇帝”的乘龙快婿高兴还来不及,苏威却早早嗅到了其中的危险,他深知宇文护专权独断,接连弑帝,必然不得善终。

但他如果公然拒绝这门亲事,颜面扫地的宇文护可以随时让他人头落地!

怎么办呢?

苏威思虑再三,选择接受了这门亲事,风风光光地娶得公主归。不过,他很快举家迁入了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向世人表示远离政治的态度。

他的这一表现,为他将来避开祸事起到了关键作用。

做了宇文护的女婿,自然免不了被封官进爵。不久之后,苏威就被任命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怀道县公。

第二次杀机:宇文邕夺权成功后

宇文邕通过政变杀掉了宇文护,终于夺回了政权。一度极为低调的宇文邕,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为鼎鼎大名的北周武帝。

按惯例来说,宇文护连杀几个皇帝,罪大恶极。苏威作为宇文护的女婿,当然也在被清算之列。

不过,由于苏威曾经在宇文护执政时躲入山中隐居,事实上向世人表明了隐居避祸的态度。宇文邕作为一代明主,自然明白他这一行为的深意,也就没有足够的理由杀他。

所以,宇文邕也只是将他贬了几级,并没有处置他。

当时突厥极为强盛,与朝廷谈判的条件是要求把官员元雄交给他们处置,因为元雄跟突厥曾有过节。元雄恰好是苏威的堂妹夫,苏威为了保护堂妹一家,立即变卖家产,慷慨地把财产交给突厥人,作为放过元雄的赎金。

由于苏威的义举,赢得了朝野的一片好评,皇帝宇文邕自然更没理由杀他了。

第三次杀机:隋文帝时代被人告发

杨坚建立隋朝后,苏威被宰相高颎推荐,加上杨坚的赏识,很快也担任宰相,跟高颎一同参掌朝政。

苏威知道杨坚是明君,所以每当对朝政有不同看法,总是直言不讳,就像后来唐太宗的魏征一样。

有一次杨坚发火正要杀一位大臣,苏威立即上前劝谏。杨坚正在火头上,拿着剑喊着要亲自去杀,苏威一直用身体挡着他,最后杨坚只好气呼呼地拂袖而去。过了一段时间,杨坚忽然醒悟,把苏威叫来说:“你能做到这样,十分难得,我对于公正执法可以放心了。”于是加授苏威兼职大理卿(最法院院长)、京兆尹(京城市长)、御史大夫(最高检察长),并赐给他2匹宝马,十万钱。

杨坚还把苏威比作“南山四皓”一样德高望重的人,对其十分信任、委以重任。

不过呢,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威的完美人设也饱受质疑,遭到了一些朝臣的攻击。有人揪住苏威的小辫子,举报他结党营私,这在古代是挺严重的罪行。杨坚遂派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负责审问。

让人奇怪的是,苏威全部承认了那些所谓的罪名。

这让杨坚勃然大怒,特地把《宋书·谢晦传》关于朋党的事情让人读给他听。苏威把官帽摘下,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没有一句为自己辩解,只是一个劲地谢罪。

杨坚说:“谢罪也晚了。”将他免官。

当时这个案件牵连的官员有几百个人,大家都感觉倒了八辈子血霉,唯独苏威淡然处之。

但杨坚还是惜才,没过几天就犯了恻隐之心,还说:“苏威是道德完美的人,只是有的时候会受人误导。”

苏威这糟心事,总算是安然度过了。杨坚心情恢复后,很快又把他提到了重要的岗位上。

苏威这次怎么成功避祸的呢?很可能是他把责任都揽下来,不解释、不辩解的做法,让皇帝认为他是个忠诚本分的老实人。

第四次杀机:隋炀帝时代的委婉劝谏

隋炀帝杨广跟隋文帝杨坚不一样,他是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的。隋炀帝从洛阳逃往扬州的时候,有的官员劝谏他别走,杨广直接下令把劝谏者的下巴骨摘了,然后再虐杀。

高颎、贺若弼等有着极大功业的勋臣都已经被杨广以“诽谤朝政”的名义杀掉了。苏威自然也不敢再直接说现在天下大乱,害怕触怒龙颜,得到跟他老同事们一样的下场。

在隋炀帝当政的十多年间,被他杀掉的劝谏官员数不胜数。但是隋末确实已经到了盗贼遍地、群雄并起的地步,国家已经危如累卵。

杨广在朝堂问起,盗贼的清剿情况进展得怎么样了?

佞臣宇文述当然报喜不报忧:“听说盗贼很少,不足为虑。”

苏威作为资历最老的股肱大臣,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侍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侍郎虞世基共同参掌朝政,时人称为“五贵”。

杨广自然想听骨鲠之臣苏威怎么说。但此时苏威已经破胆,特地躲在柱子后面,让杨广找不到他。

杨广说你躲着干嘛,快出来回答朕的问题。

苏威从来不说谎,只好说:“这不是我分管事务,我不是很了解。但我前阵子听说盗贼还在山东长白山一带,现在却听说已经抵达河南荥阳、汜水一带了。”意思是,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快抵达京师了。

杨广知道他说了实话,但还是很不高兴。

当时的大臣们大肆搜刮钱财,纷纷给杨广敬献奇珍异宝,唯独苏威送了一部《尚书》,用来警示杨广。

这更加触怒了杨广,认为他把自己比作商纣王

杨广起了杀心,怒形于色。一些大臣就开始墙倒万人推,编造说苏威图谋不轨。

于是杨广将苏威革职为民,并给他列了“立性朋党,好为异端,怀挟诡道,徼幸名利,诋诃律令,谤讪台省”等重罪,准备杀掉。

苏威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认罪书”,回忆自己数十年来对朝廷尽忠竭力,期间犯过不少失误,说自己“罪当万死”。

看完这篇认罪书,隋炀帝反而动了恻隐之心,竟把他无罪释放了。

苏威这次又是怎么脱险的呢?

他面对皇帝的质疑,采用不争论、不解释的方法,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皇帝心平气和后,自然会有公正的待遇。如果他一开始就辩解说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采取硬钢的姿态,恐怕按照杨广的性子直接来个人头落地了。

不管怎么样,苏威在险象环生的情况下,靠着“老实认罪”的态度,侥幸捡得一条小命。

第五次杀机:寿则多辱的晚年

隋炀帝遇弑后,苏威先跟着篡位的宇文化及回到北方;宇文化及被消灭后,苏威跟了瓦岗寨大头领李密;瓦岗集团被打散后,苏威又跟了洛阳王世充;王世充被李世民逼降后,苏威最终成了唐军的俘虏,也终于获得了自由,因为天下终于太平了,他也老了。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枭雄得到苏威,无不对他恭恭敬敬,好好侍奉着,毕竟像他这样资历且德高望重的人,称得上独一无二了。

除了李世民。

眼看大唐即将一统天下,一把白胡子的苏威等候在东都阊阖门内,请求觐见李世民。李世民却完全看不起他,让人传话说:“你作为隋朝宰相,对于政治混乱不能匡救,导致生灵涂炭,国家覆亡,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

李世民虽然不杀她,但表明了鄙夷的态度。

这位历经多个朝代的老臣,已风烛残年,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除了“寿则多辱”的道德困境外,苏威结局还算不错,活到82岁寿终正寝。

结语:

回顾苏威不平凡的一生,既有隋文帝时代高光的时候,更多的则是“伴君如伴虎”,人生多次遭逢艰难、面临杀机,他多次身处“无间道”能全身而退,其依赖的不仅仅是智慧或运气那么简单,而是他的人格确实不简单。宇文护时代,他以“谦退”之道赢得了世人的理解,为后续逃避灾难做好铺垫;宇文邕时代,他仗义疏财的行为得到了世人的赞誉,也消除了皇帝的疑虑;在隋文帝、隋炀帝时代,人生的起落更大,面临的危险更多,他通过“抱朴守拙”的姿态躲过了杀戮。虽然最后李世民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但真处在苏威那个位置上,世人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

苏威这个人,还是很了不起的。

@青史子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火枪大炮为什么挡不住清朝的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才真正开始重视起炸药的使用,而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包容性和学习性的比较强的朝代。在当时,明朝组建了一直配有“火器”装备且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被称作“神机营”。神机营当时的装备绝对可以领先同一时期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军队。然而这种超然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欧洲胡斯军也在历史中

  • 明朝最大的叛徒,带走了一支军队导致明亡国,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叛徒,谁是中国历史上明朝最大的奸臣,明朝打得日本差点亡国

    (一)明金之战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并发动战争袭击明朝抚顺,正式拉开了明金战争的序幕。而在战争打响后,明朝皇帝想着之前曾经施恩于朝鲜,便下令让朝鲜援助,但是,时为朝鲜君主的光海君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自己都自顾不暇这仗打了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也不一定能一举歼灭努尔哈赤,万一被报复了咋办?

  • 专一、精细、精益求精的古代工匠,为何直到南北朝才提高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到底有多吓人,古代杰出的工匠,精益求精的工匠事例

    《百家书》“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路东亿村人也”。如今国家所提倡“工匠精神”,提倡其做事专一,精细的态度。而提到工匠则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这一行当的祖师爷—鲁班。 他发明了锯齿、曲尺、刨子等工具。在民间神话中,也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他发明的墨斗,传说还能辟邪。还有《鲁班书》,也非常之神秘。所以,人

  • 元朝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剥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强支撑着这个将死国家最后的荒唐。今人不解,元朝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灭亡?可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就会明白,百年,真是幸运。于是中原无数皇帝,甚至都显得小心翼翼。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强力的资本。但元朝不一样,元朝皇位传承的混乱

  •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下坡路“?权力争夺才是“倒台”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刘宋王朝偏安一隅,仅仅拥有半个中国版图,但是在经历义熙土断,重用吏治,提拔寒门等等措施之后,刘宋王朝走向了繁花似锦的局面,逐渐有了与北方争雄的资本。然而在公元479年,这个曾经还是欣欣向荣的王朝却迎来了灭亡,其王朝的寿命不过才短短的60年。现今,就让我们带着疑问站在上帝视角,回溯到1700多年之

  • 明朝将领卢象升战死疆场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与他一起身陷重围的,只有几千“天雄军”。抱定必死之心的卢象升下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随后他自己身先士卒奋勇冲杀,惨烈的厮杀持续了一整天,明军最终炮尽矢穷。最后,卢象升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箭3刀,仆地而亡。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为了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被活活射成了刺猬

  •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当时的一线城市是哪几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历史完整版,唐朝首都是洛阳还是西安

    1.长安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在唐朝之前,这里已经是西周、西汉、隋朝等十几个王朝的国都,可以说是中国在唐朝以前最为重要的政治中心。到了唐朝,国家空前强盛,长安的繁荣也达到巅峰,并成为了世界上首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的长安城作为盛唐国都,接受着万国来朝,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关中四塞长安

  • 明朝悍将蓝玉凌辱北元皇妃,朱元璋为何对其剥皮,斩杀全族上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蓝玉临终遗言七个字,山河月明中蓝玉羞辱北元王妃,徐达和蓝玉谁强

    但可惜这么强悍的人物,却亲手死于朱元璋手中,而且还是被剥皮和灭三族而告终。每每回想这段历史,总是让人感慨莫以要是朱元璋没有杀蓝玉就好了。但当我们真的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惊愕发现,蓝玉之死的直接原因居然是因为玷污了北元皇妃。而且更加离奇的是,这个事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甚至已经超过了朱元璋和蓝玉的

  • 31岁丧妻,43岁为相,风流元稹为何念念不忘要给亡妻送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一个心心念念的心结始终化解不开: 亡妻韦丛原本是尚书(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干部)韦夏卿的千金,嫁给元稹后,由于元稹尚未在官场上混出名堂,俸禄微薄,韦丛跟随元稹吃了很多苦,27岁就因病亡故。后来,元稹做到高官,常常怀念早逝的亡妻,深切感到没有让韦丛生前享受到衣食无忧的生活,成为平生

  • 明朝后期,赵飞燕为何会被踢出四大美女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飞燕,一位可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齐名的绝世佳人,赵飞燕与其她几位美女有所不同,她应该是最符合当代审美标准的美女,她身轻如燕婀娜多姿,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以瘦而著称的美女。既然如此,为什么没能进入四大美女的名单呢?其实在明朝时期,当时公认的四大美女中就包含赵飞燕,但到了明朝后期,人们对貂蝉的美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