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悍将蓝玉凌辱北元皇妃,朱元璋为何对其剥皮,斩杀全族上万人

明朝悍将蓝玉凌辱北元皇妃,朱元璋为何对其剥皮,斩杀全族上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3/30 15:10:56

但可惜这么强悍的人物,却亲手死于朱元璋手中,而且还是被剥皮和灭三族而告终。每每回想这段历史,总是让人感慨莫以要是朱元璋没有杀蓝玉就好了。

但当我们真的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惊愕发现,蓝玉之死的直接原因居然是因为玷污了北元皇妃。而且更加离奇的是,这个事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甚至已经超过了朱元璋和蓝玉的君臣斗争。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起源于洪武21年,这一年是蓝玉年,因为蓝玉第1次真正的当上的统帅,带领15万军队继续进攻北元。

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北园实力,远不如明朝,但他们可以通过地利的优势袭扰明军,战斗还是不轻巧。但蓝玉却打破了这1桎梏,他率领大军狂奔而去,并且在捕鱼儿海南边,一举找到敌军主力,并且将其击溃。

这场大战元朝精锐几乎全部被消灭,元朝统治者以及太子等数10人勉强逃跑,其他的满朝文武高达3000余人全部被抓。可以说蓝玉立下的不世功勋,北元彻底成为了历史。

但就在这无上荣誉的时刻,蓝玉却干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他不仅以高傲的姿态巡视了这些北元的王公贵族,而且还以非常无理的方式调戏了北元王妃,甚至还在酒醉之时一时兴起将其玷污。

此事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在野史中记载更是层出不穷,有说蓝玉当着众人的面凌辱了这位王妃,也有的说蓝玉极尽所能的羞辱王妃,引起了投降者的愤怒。

这件事情虽然很快被蓝玉压制了下来,那些投降的士兵们也不敢真的与之对抗,但或许连蓝玉自身都没有想到这个事件极其严重,甚至让朱元璋都摔了杯子。

从历史记载来看,蓝玉因为这一举动被封为凉国公,而不是梁国公,朱元璋已经在暗示他了。

但蓝玉却依旧非常的嚣张,一直到洪武26年最终被朱元璋满门抄斩。从时间跨度来看,蓝玉侮辱王妃似乎并不是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但假如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我们会发现蓝玉之死可能就是因为这一事件,而不仅仅只是大家常说的君臣矛盾。

首先,我们从事件本身来分析,一个胜利的将军凌辱了失败者的妻子,这一行为其实在元朝末年并不算什么大事,甚至类比当年成吉思汗的所作所为,那更是常态。

但是,这位失败者的妻子身份却很尴尬,他不仅仅是失败者的女人,而且还是当时北元的王妃。

什么是王妃?乃是统治者的妃子,那是和朱元璋一个级别的人物的家眷。因此对待这类人物,不管她们的属性多么恶劣,最终的处理权都应该交给朱元璋。否则的话就是越俎代庖,是非常严重的政治行为。

其次,这位王妃还是北元的王妃,简而言之,这个女人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了北元将士的脸面。在三国时代,曹操因为伤害了张绣的婶婶,结果导致了一场无可挽回的兵变,同样的带入到蓝玉的身上,他的这一行为极其恶劣和危险,即使没有因此引起兵变。

最后,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大问题。自从朱元璋收复幽云十六州以后,他就开始一直在致力于民族融合,尤其是针对北元残余势力的招抚。

例如,元朝第1次北朝的时候,曾经留下了数百万的元朝人,朱元璋没有对他们进行打击,反而要求他们与汉人通婚,确保民族融合。又例如,朱元璋曾经抓获过王保保的妹妹,他没有对其进行伤害,反而将这个女人嫁给了自己的儿子,以表现民族融合。

所以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将军,他要做的事情也不是进行战争和杀戮,而是尽快实现民族融合以及国家稳定。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来看一下蓝玉干的事情,那可谓是荒唐透顶。的确他的战争彻底打垮了北元,但是他的行为却让所有朱元璋的民族融合政策变成了笑话。我们很难想象,朱元璋之后再与大家讨论融合问题的时候,旁人提到蓝玉大将军的所作所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所以仅仅只是王妃的身份和朱元璋当时的政策,就可以看出蓝玉干得多么愚蠢而又危险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因为针对王妃的态度,甚至还能够引申出一些当时的矛盾。

正如上文所说,朱元璋在战争快结束的阶段,一直强调民族融合,反对继续进行野蛮战争,这不仅仅是为了快速的消化国家领土,同时也是因为明朝消耗了太多的国力,需要快速的由战争阶段转入和平建设阶段。

因此当时朱元璋和以蓝玉为代表的武将集团进行过多次交手,其重要的话题就是寓兵于农。但很明显以蓝玉为代表的这些军人集团,绝不可能放下一切,因为放弃战争就代表他们的利益受损,甚至会被文官压过一头。

因此个人以为蓝玉在解决北元以后干出的一系列荒唐的行为,极有可能不仅仅是个人发狂,而是武将集团对朱元璋无声的抗争。

但我们也知道后来的结局,蓝玉对王妃所做的一切,最终被百倍反馈回来。首先是蓝玉被剥夺了所有的兵权,并且一步步监控,紧接着就是锦衣卫状告蓝玉造反,针对整个北京的武将勋贵集团展开血腥屠杀。

这场杀戮前后牵扯了有3万多人,但这血迹斑斑的背后,不仅仅是君臣矛盾的斗争,而是因为当年武将集团与朱元璋关于未来走向的分歧所致。

所以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再回头来看蓝玉,当年侮辱王妃事件,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只哥伦比亚的蝴蝶,它煽动的翅膀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明朝的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31岁丧妻,43岁为相,风流元稹为何念念不忘要给亡妻送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一个心心念念的心结始终化解不开: 亡妻韦丛原本是尚书(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干部)韦夏卿的千金,嫁给元稹后,由于元稹尚未在官场上混出名堂,俸禄微薄,韦丛跟随元稹吃了很多苦,27岁就因病亡故。后来,元稹做到高官,常常怀念早逝的亡妻,深切感到没有让韦丛生前享受到衣食无忧的生活,成为平生

  • 明朝后期,赵飞燕为何会被踢出四大美女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赵飞燕,一位可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齐名的绝世佳人,赵飞燕与其她几位美女有所不同,她应该是最符合当代审美标准的美女,她身轻如燕婀娜多姿,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以瘦而著称的美女。既然如此,为什么没能进入四大美女的名单呢?其实在明朝时期,当时公认的四大美女中就包含赵飞燕,但到了明朝后期,人们对貂蝉的美化程度

  • 756年,封常清五战五败后随即被杀,李隆基:安禄山吓破了他的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玄宗杀封常清后悔吗,李隆基与安禄山谁厉害,封常清与张巡谁厉害

    “封常清以贼摇众,畏敌怯战,丢失陕郡数百里,罪无可赦……”得知将要被杀得封常清内心并无一丝涟绮,他似乎早已预料到今日的结局。临刑前,他遥望着长安方向,自言自语道:“常清之所以不死,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话音未落,名震西域的大唐战神就倒在了血泊中。那么,作为李隆基极为信赖的将

  • 明惠宗朱允炆生死之谜终于解开?真没想到,他最后流落到此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402年,因为朱允炆的犹豫,他的叔叔朱棣已经率领大军打到了长江一带,而此时京城的守将也选择投降大开城门。在朱棣进到京城之时,皇宫已经燃起熊熊大火,等到朱棣好不容易让大军把火灾熄灭之时,皇宫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只留一片焦土。随后将士们在后宫里面发现几具已经被烧成焦炭的尸体,有人便认为这是皇帝一家

  • 秦朝崇武,唐朝尚剑,宋朝则文学成风,那么为何唐朝崇尚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二者在历史的潮流中相遇,又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了?而唐朝又为何崇尚剑,而不是其他的兵器?唐朝爱剑的形式:在探究唐朝为什么爱剑,崇尚剑之前,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唐朝有多爱剑,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爱剑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以什么方式体现出来的。一、唐朝文人有多爱剑说起唐朝,我们脑海里最先浮现一定是李白、杜

  • 明十三陵的风水无可挑剔,为啥明朝不到三百年就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天寿山上,它为明代皇家陵园,俗称十三陵,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的陵园。虽说明代有16位皇帝,但其中除了朱元璋死后葬在了南京钟山之阳,称

  • 唐朝往事:中国和“俄罗斯”的1400年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招待外国使臣的历史记录,唐朝和俄罗斯的历史,唐朝的外交关系都有哪些

    中俄两国友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俄两国在历史上就有过多次外交,现在仍然保持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其是唐朝时期,更是交往频繁。今天,刘海哥就给大家侃一侃唐朝时期中俄两国的历史故事。一、唐朝与俄罗斯的“开始”公元618年,当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之时,俄国的疆域东到日本海,南到欧洲南部,西连中亚及伊

  • 萧太后到底有多美?先后经历6位皇帝,李世民灭突厥将她接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太后历史资料,萧太后简介是哪个朝代的,萧太后到底有多美

    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惯例,海晏河清就是君王贤明,土崩鱼烂就是美色祸国。夏桀为了得到美人妺喜,建酒池肉林,撕名贵布匹;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落得个天怒人怨的下场;吴三桂冲冠一怒开关叛明,只为给爱妾陈圆圆报仇——美人的身上,总有太多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女性也深知美貌的威力,这是

  • 宋朝皇帝赵匡胤的独特地位,你知道吗?生产典故最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赵匡胤做了几年皇帝,赵匡胤与赵光义典故,赵匡胤釜底抽薪典故

    赵匡胤的奇葩特殊地位唐朝过后就是宋朝,虽然它在历史上的地位被人议论纷纷,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领域极其繁盛的一个朝代。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不像汉朝的刘邦那样草根励志,也不如秦始皇那么霸气威武,但是作为开国皇帝,同样是一个历史传奇人物。赵匡胤今天我们不谈赵匡胤在吏治,经济

  • 历史上的“突厥”就是今天的土耳其,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代土耳其人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当年我们大唐把突厥打跑,突厥一路西撤,撤到今天土耳其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今天的土耳其人,就是当年的突厥人的后代。而且在英语里,“土耳其人”和“突厥人”是同一个单词,都叫“Turk”,这更是加重了很多朋友脑海里的印象:土耳其人就是突厥人。请问,这是真的吗?